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全球科技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正在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为核心快速发展,并不断改变世界发展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2035发展战略总论》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旨在从总体上把握我国学科发展的规律和态势,发现宏观视角下前沿领域的形成与演变规律,分析我国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大跨度的历史视角中阐述国家战略需求与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
本书分析了数字化社会的主要特征、数字化对传统博物馆的影响,也列举了目前最为鲜明的博物馆数字化新业态,并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未来博物馆面对数字化进程,该如何重构、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博物馆行业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尤其是近几年泛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使用户获取信息的习惯、行为与需求发生了变化,而且网 开放性增强,用户产生的内容快速增长使用户从信息消费者变成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者,不断参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推荐与评价等业务。本书通过多种定性、定量和案例分析的综合运用,在充分调查和分析国内外图书锭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提出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管理
本书收录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20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中科研报告类的成果。内容包括: 后疫情时代数字出版趋势研究 ; 新时代中国特色编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 网络游戏术语研究等...
本书以六大方面为统领,系统论述了智慧广电建设的内容、目标和举措,以及在新时代智慧广电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针对智慧广电的建设提出了系统科学的建设性意见。本书是广电行业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和理解智慧广电建设、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参考图书...
全书内容大体上为4个部分,选题是以上海浦东图书馆的实践为基础来研究图书馆专题馆建设与服务。第一部分(第一章)从理论上阐述专题图书馆的产生、内涵、研究进展及构建专题馆的源由;第二部分(第二~五章)主要写专题馆的建设,涉及专题设置、专题馆员、专题文献馆藏体系及数字人文背景下的资源开发工作;第三部分(第六~八章)主要写专题馆的服务,首先从服务设计阐述,到实践开展的服务项目,有延展辐射广度的研究型文献推广和挖掘服务深度的智库知识服务体系;第四
在图书馆转型发展期,虽然各项业务外包盛行,但纵贯国内外大型图书馆,编目仍为各馆所坚持的一项核心业务,编目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本书通过对上海图书馆编目多年工作的积累、管理和总结,结合近年编目领域的探索与研究成果,向读者介绍了图书馆普遍关心的在应对编目速度与质量平衡、编目格式以及数字化转型等挑战上,上海图书馆采编中心独特的理解和解决方案,对各图书馆编目工作具有现实参考价值...
传播媒介是介入人们信息传播和交往关系建构中的物质性中介物。技术是媒介的物质基础,传播媒介的更替伴随着技术的革新,因技术的不同,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媒介大体可以分为远古实物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互联网和新媒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使用的主导媒介决定了这一时期的传播形态和社会形态,媒介是划分传播形态和社会形态的标志。媒介与技术、制度、资本、人的实践等密切相关。在纵向上,本教材以技术演进为脉络,逐一讲解各种形态的传播媒介。在横向
本书按年度分为2018、2019、2020三个部分,相关稿件集中反映了国防科技大学近几年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记录了学校改革发展壮大的历程。本书收录的优秀作品从多方面、多角度记录了学校强军兴军的壮阔历程,展示了学校改革强军道路上取得的光辉成就...
本书精选100个与标准编写相关的案例,分为7章,即标准编写规范性、语言文字、名词术语、标点符号、量和单位、科技符号和数字用法、图和表格;每个案例包括主案例、原因分析、案例延伸、归纳总结4个部分...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是一本讲述电视节目如何发展,有哪些节目类型,如何选题,如何拍摄,如何制作一个电视节目的文字图片视频的融媒体教材。通过本教材,可以让学习者掌握电视节目的创作方法与技能,知其观念演变,知其创作路径,知其鉴赏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基础概念、电视编导、电视制作。对节目类型、创作过程、创作技法,进行具象化阐释,使学习者在分辨中寻找更优方案,对学习者及电视节目爱好者的创作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与帮助。本教材主要特色为
《四库学》系连续性出版物,每年两辑,已经出版十辑。该书系第十一辑,共收录了11篇文章,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四库记忆遗产研究、四库体系研究、四库目录研究、四库学理研究、四库书目。具体内容涉及四库记忆遗产价值研究、口述史在《四库全书》流传保护中的作用、唐前期关内道南部粮仓设置、《四库全书总目》中“前七子”概念使用、文渊阁四库本《大明会典》刊误、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经典释文》考论、《四库全书》春秋类中的礼学思想、《四库全书》中“注语”内容及
本书分马王堆汉墓研究、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鉴赏与研究、文物保护研究、博物馆学研究五个栏目,收录了《深化马王堆汉墓纺织品研究之我见》《马王堆汉墓长寿绣穗状流云纹饰研究》《马王堆汉墓出土“隐花水波孔雀纹锦”的图像分析》等文章...
本书系统介绍了有关科研数据的基本知识、实验设计基础以及科研数据不确定性的评估方法。本书共十三章并给出了丰富的科研数据不确定性的评估案例。本书内容包括:概述;计量与数据分析基础;试验设计;特征提取与建模等...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是丰富多样的,批判学派、文化研究学派、实证主义学派等不同的“派别”中均涌现了大批的学者和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追求理论创新的同时,也致力于对方法的修炼,越来越多的新闻传播学院开设系统化的研究方法课程。本书作者希望能够保留经典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精华内容,因此基础知识占据了本书的大部分篇幅。在阐述不同研究方法的执行步骤的同时,也介绍了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在定量分析和大数据分析部分,统一使用R语言作为教学工具。为
本书汇集了2021、2022年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自然资源好新闻评选中获奖的112件作品,包括《山水林田湖草沙管得咋样》《我国初步形成生态修复新格局》《担当写在青山绿水间》《我国自然资源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闪亮的名字》《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系列述评》等...
首都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课题成员共同编写了本书,旨在通过问答的方式,对《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出台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编制过程及其主要内容,以及涉及的基本概念等进行详细解读。为《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任务的细化落实提供参考,方便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共同贯彻和落实首都标准化战略...
本书全面记述了2021年山东省科技厅科技管理、各地市、各行业、各高校、各科研院所等的科技工作情况,力求准确、全面反映全省科技发展的面貌。内容包括特载、科技管理、行业科技进步、高新区科技发展、高校科技、科研院所科技发展、区域科技发展、科技成果和奖励、科技统计、科技大事记、附录等11部分内容。附录部分包括了准确规范的主题词索引。该年鉴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记述方式(包括表格、图片等)...
《书见》第三季中,既有经营十数年的老书店,也有刚刚开业的新书店,新老书店人讲述历经磨炼、执着坚守背后喜忧参半的书店故事。深耕在书业第一线的从业者,都是经历沧桑不忘初心的爱书人,打开书店大门即可窥见人生百态。《书见》集资料性、欣赏性、实用性于一体,记录书店的故事,书店人的故事,为实体书店发声,向书店人致敬...
“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本书由南京大学徐雁教授团队精选全国范围内近十年在全民阅读领域拥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经验总结、数据分析、调查报告、实践案例等三四十篇研究文章,分为理论篇、实践篇、案例篇等,为深化全民阅读提供理论指导与学术支持,为全民阅读工作者、阅读推广人和志愿者等提供培训和启示性资料。所选成果均为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文章,具有
本书提供了当前的学术交流概况,调查了期刊和书籍出版、版权法、新兴访问模型、数字存档、大学出版社、元数据等领域的事务状态。作者讨论了各种价值观和利益冲突而引起的许多问题,包括公共利益、学术自由、科学进步以及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等价值观,这些问题的含义远远超过了学术界的研究。本书以易于使用的问答形式进行组织,对学术交流领域中一些重要的问题提供了生动而有益的总结。该书适合图书馆、出版商等相关领域工作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学术交流领域学者的参考书,
刘少雄先生享有中山大学图书馆“活字典”的美誉,一生著述颇丰。本文集收录了刘少雄先生有关图书馆学、图书馆工作的著述和工作记录,分书城心语、书城人物、书城藏书、书城日记、书城札记、书城答问、书城著述和书城礼赞8个部分。书中还另附历史照片约20幅,从中可见中山大学图书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乃至中山大学部分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刘少雄与中山大学师生的专业与学术交往,是一部极为生动和珍贵的图书馆馆员生活写照...
本书从认知心理学视角探讨广播(音频)中人对声音传播的认知规律,包括声音的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声音的想象力,声音的理性能量,听觉传播效果、声音传播的文化生成和智慧生成等,从学科交叉的理论框架至新媒体时代场景广播的开发与应用,人本广播、智慧广播的专业内涵等,都做了较为深入的梳理论述。意图构建形成传播内容认知研究的方法论,并提出广播节目和广播样态创新的创作实例...
本书基于框架理论视阈,从文本框架、新闻生产框架、受众接受框架三方面考察了我国医患关系报道,提出了新媒体技术下如何改进医患报道的具体策略。研究发现,我国医患报道倾向存在明显转向。2011-2019年期间,医患报道倾向的总体变化趋势从“偏向患者”向“偏向医生”转变。第一阶段,2013-2014年及之前为“偏向患者”期;第二阶段,2015-2016年左右是医患报道倾向的“转折发生”期;第三阶段,2017-2019年是“偏向医生”期。从个人层
《头版春秋:30年夜班编辑手记选编》是一本非常好的新闻教科书。全书搜集了30个头版案例、近400幅版面和图片。每一个案例就是一个故事。作者娓娓道来,讲述那些头版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引人入胜。包括涉及我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如“香港回归”“邓小平逝世”;涉及重大灾害事件的,如“1998年抗洪救灾”“汶川地震”;涉及重大国际事件的,如“海湾战争”“苏联8·19”“伊拉克战争”“击毙本·拉丹”“日核电站危机”;涉及我国外交关系的,如“克林顿访华
本书是“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影响力”调研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汇总整合了《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影响力年度调研报告(2022年度)》和《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影响力季度调研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旨在通过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挖掘县级融媒体中心典型事例,深度服务县级融媒体中心建强用好,助推基层主流舆论阵地发挥作用...
为了提高中国标准化工作人员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英语能力,以适应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需要,特修订编写《国际标准化实用英语教程 2021版》。本教程包括8个单元,内容分别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运作、国际标准、参与ISO/IEC技术工作、国际标准化会议、采用国际标准、合格评定、国际标准化考察。本册为学生用书...
本书从阅读史的角度,以《新青年》作为个案,探讨读者与《新青年》相遇的方式、阅读《新青年》的心路历程、进而被《新青年》塑造的历史,即《新青年》阅读史...
为了提高中国标准化工作人员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英语能力,以适应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需要,特编写《国际标准化实用英语教程》。本教程包括8个单元,内容分别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运作、国际标准、参与ISO/IEC技术工作、国际标准化会议、采用国际标准、合格评定、国际标准化考察。本册为教师用书...
此书稿是深圳博物馆2022年工作概览,内容包括深圳博物馆2022年工作总结、展览陈列(包括专题陈列、基本陈列等)、教育宣传、社会服务、藏品工作、学术研究、非遗保护、博物馆建设与管理以及深圳博物馆2022年大事记等内容。书稿内容主要系统地梳理记录了深圳博物馆2022年的工作,逻辑清晰,具有材料价值和查询功能。对于大众读者,也能通过查询增加对博物馆工作的了解,了解博物馆的特色和重点展览,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本书探讨了建构全球媒介伦理的理论基础、全球各国媒介伦理规范、基于儒家伦理的媒介伦理建构等诸多问题,理论层面分析一种最底标准的伦理规范存在的可能性,继而围绕全球134篇媒介伦理规范共通准则、中外媒介伦理规范的对比、儒家伦理与媒介伦理等层面进行分析,以一种“尝试的、努力的”姿态来探讨媒介伦理规范,提出12个方面的伦理准则,涉及媒体权利与责任、真实、消息来源等,形成了一份“全球媒介伦理规范”文本,从而回答了“全球媒介伦理规范的建构基于什么样
《新闻主体论》对新闻活动主体的不同类型——新闻信源主体、传播主体、收受主体、控制主体、影响主体——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对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系统的研究,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一些不足。《新闻主体论》不仅建构了系统的“新闻主体论”研究框架,而且初步形成了新闻主体论研究体系,为新闻活动主体研究提供了有益而重要的方法论思路。本书既着眼于传统新闻业,又特别注重从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出发,展开新闻活动主体关系研究,不仅具有现实性,也有一定
真实是新闻的根基,是新闻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但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新闻真实问题的专著并不多。《新闻真实论》将新闻真实观作为新闻观的核心部分,围绕新闻真实这一基本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究新闻真实的本质、新闻真实实现的途径,构建起全面系统的体系。本书突破了以往学术界主要针对新闻媒介、新闻传播环节讨论真实问题的局限,以新闻传播的完整过程及其新闻传播环境为对象,建构了研究新闻真实问题的新框架,扩展了新闻真实论的学术视野。就实践价值来说,
前言数字化变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在数字变革的时代,技能人才的角色愈发关键,不仅是推动数字化变革的引擎,还是适应这一快速演变环境的关键元素。他们的多产化能力,尤其是跨领域技能,能有效决定国家在数字时代的竞争力。培育完善技能人才生态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持续地投资、创新、支持等多方面措施,才能确保技能人才生态的发展,为数字化变革提供持续的动力。评价与塑造技能人才生态,成为数字化时代人才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在相关评价中,本书
本书是图书馆学家吴慰慈教授自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业与图书馆学结缘60余年来的思想的荟萃,包含了吴慰慈教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图书馆学发展的思考。本书分为为学与做人、时代与趋势、使命与担当、回顾与展望等部分,选编的内容既有已出版的文章如《学术自述》《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60年》等,也包含未出版的讲话稿如《图书馆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向》等。为了 加全面展示吴慰慈教授的学术生涯,本书在文前增加了吴老师不同时期的照片。此外本书还收纳了吴
本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新闻传播与肖像权案例群;新闻传播与名誉权案例群;新闻传播与隐私权案例群;新闻传播与被遗忘权案例群;新闻传播与著作权案例群;新闻传播与保护未成年人案例群;新闻传播与暴力信息案例群等...
本书设有“文献天地”“保护修复”“整理出版”“数字化与复制”等栏目,所收文章揭示了多个图书馆的部分珍稀古籍文献的存藏情况。以鲜活、生动的文字报道古籍工作所思所感、馆藏文献掌故、古籍研究最新成果、古籍界的旧事新闻,以及对前辈专家的追思与怀念等,致力于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本书分为业务研究、作品评介、人物评介、获奖作品四卷。主要内容包括:且从疑处寻真相——《79年后,19名无名烈士“归队”》采写札记;共情方能共鸣——通讯《心中的歌儿唱给爸妈听》采写札记等...
《新媒体与社会》是以新媒体与社会为基本研究范畴的学术集刊,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新媒体与社会》第三十二辑推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专栏,以深入探讨中华文明传播问题,内容涉及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人工智能、元宇宙、媒介话语、舆情分析等。“学科前沿”聚焦热点与前沿问题,对于社交媒体哀悼空间的共同体形塑、计算宣传下基于F-V模型的社交机器人“5D”宣传策略、大数据在舆情预测中的应用、智能时代舆情分析范式变革和
本书收录深圳博物馆藏中国古代集部文献中的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和文学评论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类,挑选欣赏和阅读价值较高的善本九十余种予以介绍...
《优秀媒体社会责任报告选编·2023年卷(全国篇)》汇总了2023年度18家中央主要新闻媒体、33家全国性行业类媒体的社会责任报告。各媒体分别从9个方面详细报告了履责情况,包括政治责任、阵地建设责任、服务责任、人文关怀责任、文化责任、安全责任、道德责任、保障权益责任、合法经营责任等方面情况等。各媒体还以多形式、多手段、多渠道制作发布多媒体版报告,报告可读性、生动性明显增强,传播力、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
我国曾先后发布了一系列与编辑出版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对其认真贯彻和执行是图书出版全过程中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保证,是提高图书编校和印制质量的关键。为满足广大作者及编辑对常用标准及规范的需求,我社对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四版)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订。删除了一些作废及不常用的标准及规范,增加了一些新的标准及规范(详见目录中标识为红色的),增加了“学术出版规范”“电子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编校质量”等板块内容,更加实用...
本书立足当代视角回望媒介变迁史,力图在宏观视野下对媒介的历史进行观察,梳理人类传播历史上重要媒介的发展沿革,探索媒介演变、媒介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引介关于媒介和传播的相关理论研究及思想,探寻媒介发展的历史规律,评述不同媒介对人们的思维模式和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全书秉承媒介环境学派的思想理论,通过对“口语传播与书面文化”“报刊”“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媒介”“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等各类媒介史的梳理和探讨,探索
龚芙蓉,武汉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多年从事“信息素养与实践”课程教学,该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2020年被教育部评为一流课程。如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拥有超强的信息搜索能力?如何快速了解自己的专业,找到最值得看的专业核心文献?如何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如何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如何利用工具建立个人知识管理体系,提高效率?本书基于所授课程,以解决以上问题为目标,以诺贝尔奖典型案例及综合性信息素养案例为切入点,从信息检索、信息管
本书分八章,包括:博物馆运营管理研究综述,博物馆总分馆制的概念、现状及思考,大馆带小馆的概念、现状及思考,博物馆基金会的概念、现状及思考等...
本书收录古里印四百余方。其中经典玺印有战国楚系二合式官玺、西汉“夏骑”烙马巨印、王懿荣先生旧藏新莽官印“执法护共(供)印”、东汉时期巨型驼钮官印“汉匈奴破虏将军司马”等,另有唐宋时期极为珍贵的纸币用官印“壹钱合同”等。作者对“元朝无边栏押印”、“八思巴字印”研究与释读有研究。《元朝无边栏押印鈎沉》首次考证出元朝“无边栏押印”是钤墨使用的历史真实状况。本书首次解读了元朝遗存八思巴字印“市易”“记事”“收”“陇西郡审订记”等...
古籍是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且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一般的古籍修复要从拆书、标页码、去污开始。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古籍修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内容共分六章,包括古籍基础知识,古籍修复原测,古籍修复所需设备、工具与材料,古籍装技法,古籍修复程序及技法,以及函套制作技法;内容翔实周密,本书面向古籍整理和修复相关专业的学生或研究者,对于传承和发扬这门传统技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播,以及相关知识的传授和教学质量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拥有大量来自福建的华人华侨群体,他们历经数代深度融入当地社会,成为两国社会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些华人华侨也在新马建立了完整的中文新闻出版体系。本书深入剖析了2013至2022年,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中文报纸和网站对“福建软实力”的报道。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报道,本书全面呈现了新马中文媒体对福建软实力的多维度关照,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福建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和影响力的独特视角...
本书力求将理论知识与网络编辑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书根据网络编辑岗位的工作要求,从网络编辑的主要工具,以及网络编辑的岗位职责、职业道德出发,详细介绍了网络编辑基础,网络信息的采集、筛选和归类,网络内容编辑,网络多媒体信息编辑,网络原创信息编辑,网络专题策划与制作,规划与设计网站等内容...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办报实践从城市转向农村,又从农村走向城市。在此过程中,地理环境成为区隔中国共产党办报实践的主要因素,由此形成了1921年至1927年间“报为机关、凝聚党派”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间“报为工具、指导工作”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间“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重庆模式和“增强党性、联系群众”的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办报模式的演进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
首先,在述评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角度出发,辨析并界定了“民族”“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适应”“文化认同”“媒介涵化”等重要概念。其次,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内生动力机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和当代价值等方面,系统揭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在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大现实性。再次,基于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全面分析西北地区流动人口的整体情
[日]熊田千佳慕著,张勇译
泰戈尔
老王子
林奕含
阎连科
孙郁著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