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阳翟故城位于河南省禹州市钧台街道办事处八里营村, 是一处先秦至今元时期的遗址。2006-2007年配合南水北调工程进行了考古发掘, 揭露面积8046平方米, 遗存以金元时期为主, 并有少量西周至汉唐的遗迹、遗物。共清理墓葬、灰坑、窑、井等各类遗迹1000余处, 出土陶、瓷、铜、铁、玻璃等遗物近2000件...
《吴越楚青铜器》一书,是配套苏州博物馆于2017年6月28日—9月3日举办的“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展览出版的学术图录。本书共收录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等全国23家博物馆收藏的吴、越、楚青铜器一百余件/套。全书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为青铜兵器,以吴、越、楚世系表为主线,囊括吴王夫差剑、吴王余眜剑、越王勾践剑、楚屈喜戈等28件/套兵器;第二单元为青铜礼器,主要包括鼎、缶、敦、簠、尊、盏、匜、盉
本书对安徽省枞阳县历年出土商周青铜器进行了系统整理, 内容由图版和专题研究两部分构成。图版收录枞阳县境内出土、且收藏于枞阳县文物管理所的西周一战国青铜器39件, 每件器物均将照片、线图、拓片同时发表...
本书是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考古发掘报告,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楚都纪南城南垣外一处重要的聚落遗址——张家台遗址的文化堆积及9条灰沟、60个灰坑、32口水井的清理情况,对于研究战国时期楚都纪南城外聚族而居的居民的生产、生活及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考古编》收入作者考古方面的著作,编为十卷,包括:《甲骨文字研究》(第1卷),《卜辞通纂》(第二卷),《殷契粹编》(第三卷),《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第四卷),《金文丛考》(第五、六卷),《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七、八卷),《石鼓文研究诅楚文考释》(第九卷),《考古论集》(第十卷)。 作者于一九三一至一九三九年间,先后出版了《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金文丛考》、《卜辞通纂》、《古代铭刻汇考》、《古代铭刻汇
2001~2005年,受重庆市三峡文物保护办公室委托对三峡库区丰都大湾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88座,其中东汉至南朝墓87座,清墓1座。本报告以各时期墓葬为单位,全面、详细介绍了大湾墓群的形制结构、埋葬情况、出土器物等所有考古材料,并对各时期墓葬出土器物分期断代和墓葬所反映的埋葬习俗与文化性质等进行了初步研究。该墓群对丰都地区东汉至南朝时期的文化序列的建立和地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丰都地区乃至整个峡江的汉代—南朝时期考古、
《埃及古文献》1906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四大卷,近1700页。1907年又出了200页的索引作为第五卷。第1卷收录了第1王朝至第十七王朝的历史文献,第二卷收录的文献都是关于第十八王朝,第三卷收录了第十九王朝的文献,第四卷则包括第二十王朝至第二十六王朝的文献。该书是布雷斯特德对埃及学的重要贡献之一。2001年重印本序中埃及学家彼得皮西奥内评价说:“此书代表了古埃及学成就的高峰和高语言学研究水平。”此次由中西书局对《埃及古文献
太虚大师——影响深远的一代高僧太虚大师(一八九〇至一九四七),法名唯心,字太虚,号昧庵,俗姓吕,乳名淦森,学名沛林,生于浙江海宁,近代高僧。十六岁去苏州小九华寺礼士达上人为师,师为取法名唯心。不久,他随师往谒住持镇海玉皇殿的师祖奘年老法师,奘老替他立下了“太虚”这个后来名闻遐迩的表字。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他在创办僧伽佛学院、培养新僧人材、组织居士正
这本《京杭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附光盘)(精)》由俞孔坚等人著,本书以丰富的田野调查记录,以及对京杭大运河历史、自然地理特征和遗产资源的深入整理成果,为这一项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提供了直接依据和建设性的方案,是对中国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的重要贡献,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成功案例...
奇和洞遗址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曾经过3次发掘,出土大量石制品、陶片、骨制品、装饰品、艺术品、哺乳动物及数以千计的水生动物遗骨。遗址地层连续,文化层年代跨越新、旧石器时代。除发现3具人类颅骨外,遗物数量大,类型多,这不仅在福建,就是在我国东南诸省中亦实属罕见,为解决福建境内新、旧石器交替时期的文化面貌、人类体质特征的进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变迁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 全书分七个章节,分别介绍奇和洞遗址发现与发掘的过程和遗
《长安学研究文献汇刊·考古编:金石卷(第7辑)》汇编清代金石着作《铁桥金石跋》《平津读碑记》《陶斋藏石记》《陶斋藏甎记》《关中汉唐存碑跋》五种,希冀为长安学、地方史、学术史及中国古代文化研究提供资料,以促进学术研究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长安学研究文献汇刊·考古编:金石卷(第7辑)》可供文献学、中国古代史、考古学等专业学者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参考...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共有3300多枚竹简,抄写年代大约在西汉中期。竹书内容全都属于古代典籍,包括近二十种文献,基本涵盖了《汉书艺文志》所划分的"六略"中的各大门类。《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壹]》收《苍颉篇》(《仓颉篇》)一篇,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保存字数很多的《苍颉篇》文本...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大批西汉帛书。这批帛书不仅数量多达10多万字,50余种文献,且在形制上次向世人形象地展示了古代文献类帛书的原始面目。 本书是对马王堆帛书全面系统的研究专著,举凡形制、性质、分类、帛图、书法艺术及其中的《易传》、《刑德》、《阴阳五行》等,均进行了深入精辟的释读、考证、辨析和探讨,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字史、书籍史、国学及古籍整理诸领域研究均有重要的贡献...
本书共包含论文36篇,以重庆地区文化遗产的综合研究为主题。在文物考古版块,既有从地域角度的综述性研究文章,也有围绕大溪文化、巴文化、汉晋墓葬、宋代城址等方面的个案研究,同时亦包含炼锌、制盐、制瓷等极具重庆本土特色的手工业考古研究探索;在科技考古与修复保护方面,主要包含动物考古、植物考古、数字考古、青铜器修复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在区域文化遗产资源调查、考古支撑保护展示利用、公共考古等方面的理论思考和具体实践,本书中也有所涉及。此外,本
2016年12月~2017年5月,荆州博物馆对郢城遗址开展了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并对城内部分沟渠断面进行了清理。通过此次调查、勘探与试掘,初步了解郢城遗址周边同时期遗址与墓地的分布;基本探明郢城遗址的城垣堆积情况及相关数据。本次考古工作对郢城城垣的始建年代、使用年代、废弃年代有了新的认识,郢城始建于战国晚期晚段,即白起拔郢纪南城被毁之后,使用年代主要为秦至西汉时期,东汉后逐渐废弃。由于江汉平原地区秦汉时期古城址的研究尚不深入,本次工作
《史学田野考察方法》一书是一部系统全面的历史学田野考察方法的著作,全书分成五章,分别对史学田野考察的功用和机理,史学田野考察的预案,史学田野考察的对象、形式与分类,史学田野考察的路径与实施,史学田野考察与研究视野的调适做了研究。书后附史学田野考察报告案例、史学田野考察研究论文案例(存目)、作者田野考察纪年...
本书以我国馆藏的22颗天珠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理论方法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研究:矿物学、宝石学、显微埋藏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理论不仅为合理推导天珠的蚀花工艺奠定了坚实基础,还为我们进一步厘清了天珠在风化演变过程中发生的系统性变化规律,进而科学客观地解析了天珠的受沁现象及发生机理;而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哲学、艺术史学、人类学、神话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则为探讨天珠蕴含的文化寓意、文化传播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概
故宫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经典文化。从故宫的地位、作用及其内涵看,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和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皇帝是历史的产物。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象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核心。同样,以皇帝为核心的宫廷是国家的中心。故宫文化不是局部的,也不是地方性的,无疑属于大传统,是上层的、主流的,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很为堂皇的部分,但是它又和民间的文化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故宫文化具有独特性、丰富
《夏商考古探索文集》收录作者40余年在河南从事文物考古工作中写就的有关夏商考古探索的45篇文章。这些文章分为三部分:其一为夏文化探索,主要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相关研究;其二为区域中心聚落研究,如登封王城岗、禹州瓦店、新密古城寨、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等遗址的相关研究;其三为若干中心聚落考古探索历程,从学术史角度留下一些探索者的足迹...
《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是我社继《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后的又一大型文献出版项目。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分藏于甘肃各地博物馆。《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将全部甘肃所藏收录出版。配合我社正在进行的法藏、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将基本完整重现敦煌藏经洞流出的藏文文献。敦煌藏文文献是公元8-9世纪的文献,相较于目前流行的“后弘期”甘珠尔、丹珠儿文献
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重要开端,自20世纪50年代抢先发售开展调查发掘工作的六十多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田野工作的深入开展,在考古学文化序列与谱系、聚落考古与文明探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便于查阅相关发现与研究成果,本书主要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调查发掘报道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参与石家河遗址发掘的相关学者的代表性论著40多篇...
《石窟寺研究》是我国在石窟寺考古、寺院遗址考古、佛教艺术及石窟保护科技领域的本全国性专业刊物,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和龙门石窟研究院合办,以以书代刊的形式出版。2010年至2020年,每年发行一辑,共出版十辑;自2021年起,改为每年发行两辑。我们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以刊发研究石窟寺领域的**学术成果为己任,为全国石窟单位、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全面沟通与交流搭建良好平台,以期推动石窟寺学术
2018年10月20~25日,在成都市金牛宾馆举办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本次大会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会志延续以往的结构框架及设计风格,设置有开幕式、颁奖礼、主题报告、分组研讨、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媒体会、重要发现汇报及系列讲座等配套活动、公共考古讲座、学术考察及闭幕式等。会志的出版既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议工作的总结,又是中国考古学靠前影响力的体现,彰显了中国考古学的整体实力与学术水平...
自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成立(1952)之初便开始执教并全面掌管系内工作,桃李天下,在专业领域内享有泰斗声望,新中国的文物考古工作者无一不受教于先生,是文物考古界“永远的老师”。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的开创者、奠基者和集大成者,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以一己之力,拓展了历史时期考古的多个领域,举凡城市、墓葬、手工业、宗教遗存、古代建筑、中外交流及版本目录等,均有开创或拓展之功,后学得以循径拾阶而入。“宿白集”共6种7册,收录了作者全部出版
龙门石窟是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今存有窟龛2000余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龙门石窟饱经风霜,石窟的保存、保护是龙门石窟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本书是对近年来龙
本书是江西九江星子明代高僧墓壁画的保护修复报告,正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星子三座高僧壁画墓的保护修复工作,针对该墓壁画病害的种类,制定了完整的修复方案,详细介绍了壁画墓保护修复的工作内容、过程以及材料的使用、工艺方法等,该壁画墓的保护对明代佛教文化、高僧丧葬制度、绘画艺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提供了有关人类遗骸的获得、处理和研究的所有方面的**指导。首先,为什么我们应该研究人类遗骸,以及围绕他们的发现,分析和展示的伦理问题,以及对目前在英国发掘遗骸的法律要求的考虑。该书研究了古人是如何去世的,以及包括环境在内的各种因素对其保存的影响。其他章节分析了人类遗骸的发掘、操作流程和保存,为如何记录死亡年龄、性别、身高和病理性病变等数据提供了实用建议。作者还讨论了人类遗骸研究的**技术进展,如稳定同位素和古DNA分析等...
本书稿收录了杨权喜先生已经发表的论文八十余篇,分为荆楚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与研究;湖北重大考古发现与江汉文明探讨;荆楚地区商周文化的分析与讨论;楚文化渊源与楚丹阳;楚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荆楚地区巴蜀、百越、秦汉文化的探讨与综述等六个大部分。这些论文涉及面广且有深度,是杨权喜先生毕生研究的精华,对于研究荆楚文化的学者来说是很好的参考材料,对学界大有裨益...
本书是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磁州窑博物馆和磁县文物保管所于2015年、2016年对冶子窑进行考古发掘的成果。本次发掘面积332平方米,共发现窑炉2座,灰坑14个,沟1个,出土各种完整或可复原瓷器近2000件,各类瓷片标本近6万片。发掘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宋代白釉瓷器,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唐点彩装饰、宋棕黄釉刻印花装饰、宋涩圈摞烧工艺,不仅丰富了人们对冶子窑的认识,还对研究磁州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本书是荥阳鲁庄墓地的考古发掘报告,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共七章,发表的遗存包含汉魏、西晋、唐、宋金、清等各时期墓葬和窑址共102处。其中,西晋时期遗存很为丰富,家族式墓地特征明显,发表的内容为研究上述各时期的墓葬特征和丧葬习俗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下编则是对出土的各时期人骨、兽骨、各类金属文物以及植物淀粉粒进行鉴定、检测后形成的研究报告。 本书可供从事文物考古、历史学、民俗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者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新成果·新趋势·新进展:第二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文集》为2018年10月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举办的第二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论文选编,也是“宁波文物考古研究丛书”系列的第五《新成果·新趋势·新进展:第二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文集》汇集。《新成果·新趋势·新进展:第二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文集》刊载的27篇文章,内容涉及近年来国内外水下考古的近期新成果与发展趋势、管理体系与行业规范、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以及水下文化
2015年7月在南昌西汉废帝刘贺墓出土了5200余枚竹简和170余版木牍。这批简牍出土后即被媒体报道并受到学界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经初步判断,竹简基本属于古代书籍;木牍内容除书牍外,尚见有奏牍与诏书;另有孔子衣镜与木楬计109枚。所出西汉简本《诗》《春秋》《论语》及《礼记》类、《孝经》类等儒家文献,是出土典籍类文献的一次重大发现,墓中所出《诗》《论语》亦有较明确之师承来源,对于研究儒家学说及其经典文本的传布、演变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历代
本书包括斯坦因三次中亚新疆探险所获敦煌、于阗、吐鲁番等地的古藏文文献...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本书为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三方共同合作,编纂出版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自2006年开始出版。《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30)》为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收入编号P.T.1956—P.T.2104,以佛教写本为主,原件装帧为梵夹本和经折装
内容简介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本书为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三方共同合作,编纂出版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自2006年开始出版。《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34)》为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收入编号P.T.3847—P.T.4052,以佛教写本为主,原件装帧为梵夹本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本书为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三方共同合作,编纂出版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自2006年开始出版。《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31)》为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收入编号P.T.2105—P.T.3540,以佛教写本为主,原件装帧为梵夹本和经折装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 30》为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三方共同合作,编纂出版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自2006年开始出版。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 30》为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收入编号P.T.1956-P.T.2104,以佛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本书为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三方共同合作,编纂出版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自2006年开始出版。《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29)》为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收入编号P.T.1832—P.T.1955号,以佛教写本为主,原件装帧为梵夹本和经折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本书为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三方共同合作,编纂出版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自2006年开始出版。《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27)》为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收入编号P.T.1643—P.T.1712,以佛教写本为主,原件装帧为梵夹本和经折装
《东方考古》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和山东大学博物馆联合编辑的系列丛书,分集陆续出版。本丛书内容以中国东方地区、东亚地区的考古学和古代文明研究为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的近期新研究成果,体现了考古学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7集收录了17篇研究论文、4篇调查报告和1篇访谈录,内容涉及史前到历史时期的聚落与社会考古、农业与手工业考古、美术与建筑考古等内容。 本书可供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大专院校
《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是我社继《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后的又一大型文献出版项目。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分藏于甘肃各地博物馆。《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将全部甘肃所藏收录出版。配合我社正在进行的法藏、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将基本完整重现敦煌藏经洞流出的藏文文献。敦煌藏文文献是公元8-9世纪的文献,相较于目前流行的“后弘期”甘珠尔、丹珠儿文献
本书以发现、发掘的京津冀地区汉代墓葬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文献等资料,对京津冀地区汉代墓葬进行了较为系统翔实的考古学研究,在此基础上,以墓葬物质内容为主要参考,分析探讨了汉代京津冀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及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并对该地区汉墓中较为特殊的墓地、丧葬内容和陪葬品等进行了专题论述,多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地区汉墓蕴涵的地域文化及其所反映汉文化统一的特征与内涵...
位于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境内的鱼山遗址及其附近的乌龟山遗址,在2013~2018年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石器,本书即为这些出土石器的综合研究成果。全书共分八章,其中章主要介绍遗址概况及石器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对斧与钺、锛、刀、破土器与犁、磨石与砺石,以及戈、镰、镞、镖、饰品、锤等进行观察分析;第八章主要探讨这些石器的制作工艺与产地、石器组合与功能、石器用材的阶段性变化以及石器与社会等相关问题。 本书可供考古学、文物与博物
本书是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乳源莱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报告。书中详细地介绍了莱山遗址六朝至唐时期墓葬的发掘和整理情况,对墓葬进行考古分期及相关研究,并对墓地属性、墓葬的埋藏学观察、葬俗演变以及文化特征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该批墓葬年代关系完整,时间跨度大,墓葬保存状况好,结构特征多样,出土器物丰富,种类繁多,为研究六朝至唐时期“北人南迁”、“岭南开发”等历史事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及其相关专业研究人员、
为了加强泉州城考古研究、保护和发展工作,助力“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报世界遗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文物局和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泉州城考古学术研讨会”。该书收录了参会学者论文32篇,内容包括泉州城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泉州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相关研究、泉州城遗址出土陶瓷器研究、城市建设与规划历史的相关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有助于深化泉州城遗址相关考古工作,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城址考古学研究的发展与繁荣。 本
本书对长江中游地区商代考古遗存进行了系统梳理,构建起区域文化发展的时空框架,通过多维视角对长江中游商代社会形态及长江中游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原与南方地区文化互动所显示的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政治关系进行了有益探索...
本册收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文献研究所所藏西夏文藏传佛教文献约六十余号,黑白图版千余幅。刻本、写本皆俱,卷子装、蝴蝶装、册页装等均有。皆为近千年前西夏王朝珍贵的文化遗存,如《甘露光海生金刚文二部》、《大印究竟要集》、《六法圆混道》、《大凤凰空明注》、《见大虚空遮显疏上卷》等,充分体现了以佛统民的西夏社会对佛教的理解与诠释...
本辑内容包括考古新发现、研究与探索、北域撷英、碑铭考释四个栏目, 收录论文24篇, 以中国北方地区的考古学探索为重心, 也包括一些重要境外考古发现的个案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在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方面的前沿动向和重要成果...
《瓷之纹(套装上下册)》主要内容包括甲光向日金鳞开——龙纹,野草芳菲红棉地——植物纹,东枝憔悴西枝荣——植物纹,等...
本书是《山南壁画》一书的补编,包括了西藏自治区山南市42座佛教寺庙的壁画图像资料,反映了各个寺庙壁画的整体面貌,不仅实现了山南壁画信息的数字化保存,也为藏传佛教考古、壁画图像学和西藏艺术史诸多研究领域提供了全新的资料...
热水墓群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上重要的文化遗产,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考古工作以来,经过四十年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取得了重要收获,发表了大量的考古资料和研究论文。本书从大量成果中选取了一批有代表性的调查、发掘报告和相关研究论文,详细地展现了热水墓群考古历程和迄今为止的主要收获、学术界对热水墓群的基本观点以及热水墓群考古发现对丝绸之路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过程研究的重要贡献,全面地反映了热水墓群的价值及其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本书系统整理了四十
汪曾祺
梁实秋
阎连科
孙郁著
老王子
[日]熊田千佳慕著,张勇译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