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学前心理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8927543
- 条形码:9787568927543 ; 978-7-5689-2754-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学前心理学 内容简介
《学前心理学》紧密结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国家政策、文件的精神,在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学前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对我国学前教育特点与规律进行分析的前提下,由具有丰富学前心理学教学经验的教师完成。该书编写时遵循“必需、够用”原则,突出“理念先进,实践取向”,将学前教育学科前沿知识、幼儿教育优秀案例融入其中,通过讲、演、练、思的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专业思维和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学前心理学》这本书一共分为11个单元,其中包括:绪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概况、学前儿童的注意、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学前儿童的记忆、学前儿童的想象、学前儿童的思维、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学说。 《学前心理学》一方面突出了基础性的特点,各章内容的组织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主线,为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突出了实践性的特点,该书的编写密切联系学前儿童教育的实践,将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融入教育实践之中,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此外,该书还适当吸收了近年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新成果,增强了该书的适用性和时代特色。 《学前心理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幼儿教师、幼儿园园长培训教材,同时还可供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作为参考书使用。
学前心理学 目录
课题一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课题二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课题三 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
单元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概况
课题一 人的心理的本质
课题二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课题三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课题四 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概念
课题五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单元3 学前儿童的注意
课题一 注意的概述
课题二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课题三 注意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
单元4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课题一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课题二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课题三 感知规律的具体内容
单元5 学前儿童的记忆
课题一 什么是记忆
课题二 记忆的过程
课题三 记忆的种类
课题四 记忆的品质
课题五 记忆的特征
课题六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课题七 学前儿童记忆力的培养
单元6 学前儿童的想象
课题一 什么是想象
课题二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与培养
单元7 学前儿童的思维
课题一 思维的概述
课题二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与培养
单元8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课题一 言语的概述
课题二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表现
课题三 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
课题四 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
单元9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课题一 情绪情感的概述
课题二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及培养
单元10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课题一 社会性概述
课题二 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
课题三 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
课题四 学前儿童的师幼交往
课题五 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行为
课题六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单元1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学说
课题一 成熟势力说
课题二 行为主义学说
课题三 认知发展学说
课题四 社会学习论
参考文献
学前心理学 节选
《学前心理学》: 1 社会性行为的界定 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它在交往中产生,并指向交往中的另一方。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性行为就是具体的交往行为,人们通过社会性行为来实现与他人的相互交往。然而,这种交往必须具备一个共同的社会范型,涉及语言、情感表达模式、文化习俗等诸多方面。例如,语言是很重要的社会交往的媒介,倘若彼此双方根本听不懂对方表达的是什么意思,那么这样的交往就是无效的,或根本无法相互交流。再有,情感表达模式也是如此,如果某个人的情感表达模式不是社会上通用的范型,如他的哭就是笑,他的笑就是哭,与别人正好相反,那么他与人交流起来会怎样呢? 根据动机和目的,社会性行为可以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两大类。 亲社会行为又称积极的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们的事的行为或倾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表现为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等。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为人类社会所肯定和鼓励的积极行为。 反社会行为也称消极的社会行为,是指可能对他人或群体造成损害的行为或倾向。其中,*具代表性、在学前儿童中表现*突出的是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性行为,如推人、打人、抓人、骂人、破坏他人物品等。一旦形成侵犯性行为倾向,就很难矫治,而且还会影响到成年以后社会性的发展,这些行为或倾向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还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长此以往,很有可能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在学前阶段应尽量避免儿童形成侵犯性行为倾向。 2 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生物性因素、家庭教育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这些因素彼此之间不是孤立的,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是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1)生物性因素 人类的社会性行为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亲社会性的反应模式和行为倾向,如微笑、合群性等。这些逐渐成为亲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人们在研究某些劳教人员犯罪原因的过程中发现,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而且男性在受到威胁或被激怒时,比女性更容易产生攻击性反应。同时,幼教研究结果也表明,男女儿童在攻击性上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孩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多于女孩。另外,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与生俱来的生物性因素,由于它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气质类型、不同的性格特征,并因此影响到人对现实的态度与交往的方式。研究者发现,胆汁质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黏液质的儿童。因此,气质也是影响社会性行为的重要因素。2)家庭教育因素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年龄较小的儿童经常由于父母、教师奖励亲社会行为而学会分享,表现出助人行为,所以在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化过程中,父母的直接教育对亲社会反应的强化起到重要作用。当年龄较小的儿童看到其他人的助人行为时,他们自己会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特别是看到父母、教师或其他受尊敬的人的亲社会行为,就更是如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表现出这样的亲社会行为,而且也为儿童提供了这样做的机会,这样就更加有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因此,要想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家长必须率先垂范,为儿童做出亲社会行为的榜样,不仅要言传,而且还要身教。家长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儿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尊重与友爱的关系。3)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发展中国家对合作和互相关心的行为比较崇尚,发达的西方国家更多地鼓励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个人的独立奋斗。不同文化环境对社会性行为的不同态度,通过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成长中的儿童。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对儿童社会性行为倾向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主要通过对社会文化和道德价值观传递影响人的社会性行为的形成。儿童更多地通过模仿其中人物的言行,日积月累,内化成自己的言行。因此,大众传媒的主流内容直接影响着儿童社会性行为的走向。有研究表明,如果儿童观看的动画片多是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仇恨、报复、枪战、决斗等含有暴力内容的情节,学前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攻击性行为会明显增多。如果儿童观看的动画片多是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相互帮助等含有友善内容的情节,则能为儿童学习和巩固亲社会行为提供直观、生动的榜样,有助于儿童通过观察、模仿,习得亲社会行为。因此电视节目对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成人必须对儿童观看电视节目内容的选择加以干预与引导。近些年来,国外引进的不少内容不健康的动画片已经给我国儿童社会性行为带来不小的负面作用,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烟与镜
烟与镜
¥15.4¥48.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12.5¥29.8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7.6¥55.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5.9¥49.8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0.6¥48.0
-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丛书:蒙台梭利 幼儿教育经典名著导读
¥16.4¥45 -
法律教育
¥20.5¥25 -
中国历史 全一册
¥21.1¥44.5 -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指导研究
¥16.4¥45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20.1¥42 -
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经典4:我们自己:塑造健全的身体与心智
¥1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