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
>
立足饭碗 藏粮于地——基于中国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护视角
-
>
营销管理
-
>
茶叶里的全球贸易史(精装)
-
>
近代华商股票市场制度与实践(1872—1937)
-
>
麦肯锡图表工作法
-
>
海龟交易法则
中国地区税收差异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6319708
- 条形码:9787566319708 ; 978-7-5663-197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地区税收差异研究 内容简介
税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部分,是政府提供教育、医疗、基础实施建设、环保等公共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为加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对政府公共支出需求更大。对于中国这样的地区不平衡状况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那些需要更多公共物品的地区在筹集税收上却面临着更大的困难。税收来源于经济,又会对经济产生影响,在现行税收体系与地区经济不平衡的相互作用下,税收的地区差异性是我们研究的事实基础。本书围绕地区税收差异问题为核心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地区税收差异的表现、 税收与地区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地区税收差异的产生原因。
中国地区税收差异研究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地区税收的统计分析:税负水平和税种结构
2.1 引言
2.2 文献综述
2.3 地区税负水平的统计分析
2.3.1 地区税负的水平比较
2.3.2 地区税负水平与人均GDP
2.3.3 税负水平的区域结构
2.4 地区税种结构的统计分析
2.4.1 地区税种结构比较
2.4.2 基尼系数及其税种分解
2.5 结论
第3章 地区税种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3.1 引言
3.2 文献综述
3.2.1 税收和经济增长理论
3.2.2 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3.3 理论分析和模型的设立
3.3.1 理论分析
3.3.2 模型的设立
3.4 实证结果及分析
3.4.1 全国平均的税种结构效应
3.4.2 分地区的税种结构效应
3.5 结论
第4章 税收能力、税收努力与地区税负水平差异
4.1 引言
4.2 文献综述
4.2.1 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的界定
4.2.2 税收能力的估计方法
4.3 地区税负水平差异分析
4.4 模型的设定和变量的选择
4.5 实证检验——比较地方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差异
4.5.1 回归结果分析
4.5.2 地区税收能力比较
4.5.3 地区税收努力比较
4.6 结论
第5章 税收收入的地区间横向转移——以增值税为例
5.1 引言
5.2 文献综述
5.3 增值税的基本制度和征收模式
5.3.1 增值税的基本制度
5.3.2 增值税的征收模式
5.4 增值税收入地区间分配原则的探讨
5.4.1 消费地原则与生产地原则
5.4.2 增值税受益负担不一致的影响
5.5 增值税收入横向转移的理论模型
展开全部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
富爸爸穷爸爸
¥54.4¥89 -
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71.8¥78 -
钱经
¥21.8¥32 -
中国的银行
¥9.6¥17 -
旧中国国家银行纸币图录-(修订版)
¥33.1¥58 -
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学系列)
¥13.2¥33
浏览历史
环境监察执法手册
¥37.9¥90.0菜根谭
¥18.4¥28.0【社科】食用菌实用生产技术:金针菇 茶树菇标准化栽培技术(全三册)
¥19.0¥45.0日本政党政治
¥44.1¥88.0风云三国(第一卷)
¥26.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