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存在与时间》一书批判了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把哲学当成知识,把存在当作存在者来研究的传统。同时抛弃了近代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哲学研究中以认识为起点的方法。海德格尔哲学是从人的存在——此在入手,在对“存在”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内容以研究中国美学包括古代和现代两大部分为主,尤其侧重中国古代美学和审美文化的研究,兼及中西美学比较研究。本书为第12辑,分为中国审美意识生成古代审美文化研究古代美学思想研究中国现代美学研究中日美学交流中西美学比较研究六个栏目。书中论文关注范畴较广,叙说有趣,引经据典,论证有力,且篇幅适中,详略得当,学术性都很强,具有一定程度的文献参考价值...
本书共有7章加序论。序论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阐释。第一章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萌芽与诞生,1837-1844年,论述了从诗人到理论家,到《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第二章为审美思想的哲学基石,1845-1848年,论述了新的意识形态体系、社会革命与文艺批判。第三章为政治与经济时代,1848-1864年,论述了对金克尔、拉萨尔、福格特的批判。第四章走向巴黎公社,1864-1871年,论述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等。第五
《经学研究》第五辑分五部分:专题、经学史论、专稿、学人访谈、旧文新刊。本辑专题是“中国文明史中的郑玄经学”,从三礼、受命、敬孝、明堂、三统文质、郑玄朱熹之异等多角度论述,力图以整全的经学视野来理解作为伟大经学家的郑玄。在中国学术史、思想目前,郑玄是最重要的核心人物之一。六经之中,最能以一经之学贯通群经者,莫过于礼学;在实际上以礼学贯通群经者,莫过于郑玄。郑学大行于天下,塑造了一个漫长历史时期的政教制度。 第二部分经学史论,涉及春
本论文集与全国各博士点合作,由江苏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研究中心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江苏师范大学发展理论研究中心共同编辑。每年推出一辑,其中有相关博士点研究前沿的综述,有各个研究范式的专题研究报告,有对前沿学术动态的评论,更有相关专访专论。本论文集与全国各博士点合作,由江苏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研究中心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江苏师范大学发展理论研究中心共同编辑。每年推出一辑,其中有相关博士点研
面对充斥在大大小小屏幕里的各式各样的灾难,人们或是如路人般冷漠旁观,无动于衷;或是如身临其境般感同身受,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对他者之痛的观看如何转化成社会团结,既是人道主义的立身之本,也是其问题所在。在《旁观者:观看他者之痛如何转化为社会团结》一书中,作者认为,现在西方国家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系和实践虽然不再把受灾的群众表现为被动的绝对的他者,但是却把救灾转化成公众追求时尚和快感的游戏、慈善组织自我品牌的营销、明星的秀场和集体心理治疗。灾难
《穿越抑郁的正念之道》:你是否经常焦虑或抑郁,甚至感到空洞、绝望?你是否经常对生活现状有挥之不去的不满与纠结?你是否经常觉得自己不够好、是个失败者?你是否在情绪低落时苛责自己“软弱”或“不够坚强”?当我们陷入情绪的漩涡时,总是试图:像解决问题一样去“解决”坏心情,通过反复思考发现自己“出了什么问题”,找出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的方法。每一个从痛苦中走出来的人都知道,这行不通。坏心情就像一个沼泽,你越努力挣扎,就越陷越深。因为伤害我们的
本书力图把握康有为充满张力的著述,从其政教观念入手,勾勒出康有为思想发展及其内在结构的整体面貌。在此基础上,将“大同立教”“政教分离”这类关键问题放在晚清民初政治大变的脉络之中,乃至放在晚明以来思想变迁的脉络之中,发掘各种被遮蔽的历史关联,分析康有为或相关思想家当时看法的理论含义...
新指称理论是分析哲学运动后期的主要成果。 《指称、语境与语义学》批判性地考察了新指称理论的几个主要部分,包括摹状词的指称性使用,指称的因果理论和语义外在论,重点集中在直接指称理论。在此基础上作者深入分析了不同语境的区分和语境敏感性对语义内容的影响以及如何拆分传统的涵义概念,并通过指示词的语义学、二维语义学、相对主义语义学、实验语义学来呈现其间的差别。 《指称、语境与语义学》因此较为完整刻画了如何以表达式的指称为中心来理解语句的
本书通过对现象学家马克斯舍勒的名著《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进行批判性地解读,分析了舍勒从基本的感受行为,到人格、情感,后到伦常世界构成的思想路径,并在与同时代思想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价值的分类与等级、德福一致的伦理学难题、榜样作用和伦常共同体的历史生成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同时对当代社会的伦理状况进行了批判性研究。 ...
《主体理论》于1982年在法国首次出版,是阿兰·巴迪欧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全书从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的角度出发,探寻主体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纳入理论阐发,展现了精神分析学说与哲学间的有机联系。作者精彩的文学分析,赋予理论建设以艺术美感与现实深度...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元宇宙热中的冷思考、元宇宙中的身体、心灵与生命、公共领域中的元宇宙与权力政治。第一部分,作者对“元宇宙热”这一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冷思考。第二部分,作者力图考察元宇宙中的身体、心灵和生命等基础性问题。第三部分,作者将元宇宙作为一种新型公共领域加以分析,并考察在此基础上出现的新权力政治。本书指出:元宇宙填充的本质是时间管理,即对自由时间的管控。在生命政治中,景观社会和消费社会是引导填充的两种不同方式。生命并没有因为填充而
本书是阿多诺的一本文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干预:九种批判模式”“提纲:一些批判模式(续)”“辩证法附论”和“一些批判模式(再续)”,共收录22篇文章,对战后德国的思想、流行文化、教育以及科学实践等论题作了讨论和反思。本书是阿多诺文化批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阿多诺在文化批判领域的代表作之一,深刻反映了阿多诺对工业文化的忧虑,对当时流行的电视文化、流行音乐等充满匠气的流水线产品造成的人的意志和人格的损害的担忧...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是在当代哲学的发展背景下,结合时代精神的现实条件的变化,针对传统的辩证法性质而提出的。历史上的传统辩证法受僵化、凝固的形而上学的同一性思维方式所制约,主要表现在黑格尔哲学关于同一性的辩证法之中。《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研究》从现代否定的辩证法的理论渊源起步,开始对德国古典哲学、现代哲学及其法兰克福学派的辩证法进行了内在的清理,进而着重分析了在现代背景下的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理论指向、核心价值及其历史转向,并在此基础上
聪明之书书系收入收入王尔德、维特根斯坦、尼采金句书:《迷人的气质》《不可言说》《我为什么如此聪明》。每本书各收入180个金句,每句话或引人发笑,或发人深省,都达到了金句的至高境界。三本书译文皆相当精美,为《岛上书店》译者李玉瑶、有名哲学家陈嘉映教授、知名学者孙周兴...
《老子学集刊》由老子学研究会、郑州大学老子学院、鹿邑老子学院(研究院)共同主办,面向海内外道家、道教研究者,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老子学、道家、道教展开多方位、多视角的探讨,明道立德,法真贵朴。每年出版两辑,每辑设一主题。 本书为第七辑,本期主题:道家的生命智慧:身体、精神和养生(下)。分为道家的生命智慧、《老子》文本与义解、黄老道家养生观的多重维度、诠释视域下的唐宋道学、老子文化的当代传承和应用五个特色栏目...
中国古代的巴蜀神话,拥有着奇诡的想像和多样化的内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神话源远流长,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扬雄、李白、杜甫、苏轼等,其作品无一不受巴蜀神话的影响。《巴蜀神话文献辑纂》为学术性的资料长编。所辑资料为经、史、子、集、丛及四川各地方志中的古代文献摘录,编辑体例上将其按时代先后和类别分类排列,目的是为学术界提供巴蜀神话研究的文献资料。这项工作也是***的,前人没有做过,为巴蜀神话研究的基础文献...
《阐释学学刊(第三辑)》主要内容包括阐释的张力,历史的维度,域外新论,批评的胜境,2021年阐释学重要文献辑录摘要...
本书利用当代的语言观念对《论语》重新进行了译注,并围绕今日如何读《论语》这个中心,对于《论语》的原文及精神做了当下的申述、评论和阐释,并结合中西方哲学、文化、思想上的比较与分析,赋予《论语》新的意义,此即所谓“今读”。其中,培育人性情感,了解和区分宗教性私德与社会性公德,重视和把握个体命运的偶然,是《论语今读》三重点。作为对于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论语今读》表达了李泽厚和孔子的对话。一方面,李泽厚让孔子复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们言
《东方哲学与文化》是由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南京大学道学与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学术集刊。每年出版两辑,向国内外发行。本刊旨在繁荣和推进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东方学研究,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东方哲学与文化平台,发掘东方文明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本刊常设栏目包括:理论前沿、专题研究(道学、佛学、儒学、印度哲学、犹太学、日本哲学等)、比较研究、文化专栏、书评讯息等。本辑为《东方哲学与文化(第7辑)》包含道教研究的新视野:灵魂鬼神祖先,
《逻辑学》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 G.W.F.黑格尔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承认在自然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存在一种作为世界本原的“绝对理念”,他的哲学体系就是对绝对理念发展过程的描述。他认为,逻辑学是研究理念本身发展的科学。当理念处于“存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本质”阶段时,他称之为客观逻辑;当理念扬弃了与“存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本质”而作为概念的概念,即作为“主观性”的概念出现时,就称之为主观逻辑。因此,《逻辑
《朱子学年鉴》是国家一级学会朱子学会主办的文献性、资料性学术年刊,2011-2012卷为创刊号(2013年7月出版),每年一期。《朱子学年鉴》在积极挖掘传统朱子学智慧的同时,直面全球朱子学研究,为朱子学和中国哲学爱好者展示当年近期新和最全面的朱子学研究图景。主要栏目包括: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朱子学研究论著、朱子学研究硕博士论文荟萃、朱子学学界概况、朱子学学术动态、资料辑要等。此为2021年卷...
本书内容丰富,雄心勃勃。在书中,史密斯挑战了关于逻辑、自然的理智、梦、艺术、科学与伪科学、启蒙运动、互联网、笑话与谎言、死亡的传统看法,将人类非理性的诸多面向尽数展现。从公元前5世纪希帕索斯因揭示无理数的存在而被杀,到推特暴民的兴起和特朗普的当选,作者撷取从古到今的非理性事件,向我们表明任何理性的胜利都是暂时的和可逆的,以及任何试图一劳永逸地将事物条理化的努力迟早都会以非理性的爆发告终。正因为如此,试图消除非理性的做法都是不理性的。无
《礼记》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与《仪礼》《周礼》并称“三礼”。《礼记》成书于西汉,是《礼经》的记文。东汉末年,郑玄受业于马融,为《周官》六篇、《古经》十七篇、小戴《礼记》三种礼书作注。所谓《古经》十七篇,实际是西汉今文《礼》十七篇在东汉的某种传本。郑玄将小戴《礼记》诸本相互参校,并爲之注,形成今日所见的郑玄《礼记注》。本次整理以宋淳熙四年(1177)抚州公使库刻本为底本,以宋余仁仲万卷堂家塾刻本、宋婺州义乌蒋宅崇知斋刻本、江西书局阮刻《礼
汉斯约纳斯是二战后 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毕生以克服现代虚无主义为己任,在责任伦理和技术哲学领域取得了 贡献,享有世界性盛誉。本书以生命敬畏责任为主题,从本体论、伦理学、技术哲学多重视域出发, 澄清了约纳斯哲学的核心理念、独特本质及其效应。在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思潮中,约纳斯哲学以其远见卓识,启发着我们对现代技术(尤其是医学)、环境伦理以及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反思,续写了德国哲学的新篇章...
本书依照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其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作者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朱自清语)。全书最后呼吁人们“慢慢走,欣赏啊”,认为“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
《中国儒学》由中华孔子学会、郑州大学洛学研究中心主办,立足于学会,面向海内外,广泛联合儒学研究者,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学传统展开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不断激活其内在的精神和独特的价值,俾之在人类精神生活和文明的重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辑主题:经学和义理:董仲舒研究新开...
本书作者采用所谓“自下而上“的方法,通过对于各种具体的审美现象、审美经验的搜集和考察,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一般概念。本书对于审美现象和审美经验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考察,作者从形式到内容、从再现到表现、从艺术美到自然美,对于这些客体对象的各种审美因素以及在主体身上所引起的审美经验,都作了系统考察和细致分析...
《法国哲学研究》是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莫伟民主编的法国哲学学术论文集,一年一辑,今年已出至第五本。本书共收录31篇文章,其中译作有7篇,包括2篇卢梭政治思想研究,2篇柏格森的公共演讲,1篇巴塔耶对埃德加?莫兰《人与死亡》一书的评论,2篇节选自科斯塔斯?阿克塞洛斯《系统性开放》(Systématique ouverte)一书的文章;24篇来自国内学者,他们围绕卢梭、德勒兹、笛卡尔、利科、梅洛-庞蒂等
本书提出转基因技术风险应该要进行本体论审视;以技术人工物结构去内在规范性-功能去内在目的性分析进路回答了转基因作物非自然性分析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并指出了技术人工物(包括生命类和非生命类)非自然性、不确定性与风险差异性具有关联性;基于后信任社会理论、科学例外论、专长理论、科学家角色理论、后常规科学理论、后学院科学理论、公民科学理论、预警原则等,并结合转基因技术的特征,提出了变革转基因技术治理模式的具体举措。本书对于解析新兴技术的本质和
《中韩日儒学实论》的主旨内容是对中韩日儒学哲学本质的研究,由绪论、三章、附录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作者之所以撰写这部书的因缘。正文三章对中韩日儒学哲学本质的特点以及这种特点对各自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其中首章“以仁为体”的中国儒学揭示了“仁学”作为中国儒学“基因”的本根性和本体性及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必中的价值。第二章“重情重实”的韩国儒学指出了情(四端七情)和实(实学)凸显了韩国儒学的哲学本质并对韩国社会的近代化起了导向作用
在有关科学技术的伦理评价中,道德地位概念受到非常广泛的援引,但这个概念尚未得到清晰阐释,因而难以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本著作尝试对道德地位概念进行系统论证,并以此为线索,对各种规范性理论进行反思,对科技和社会发展引起的伦理困境进行分析。 第1-4章对道德地位概念及相关研究现状做了总体性说明:探讨了道德地位的基本含义;阐述了在道德地位的来源、本质和要求等问题上的不同观点,总结了现有研究对于道德地位概念的共识性意见;通过论述道德地位和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梅洛-庞蒂于1948年接受电台采访的七篇谈话录,另一部分是梅洛-庞蒂于1949年到1952年间在索邦大学教授《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课程的笔记记录。第一部分的访谈可以被视作梅洛—庞蒂早期哲学思想的简要概括。梅洛-庞蒂在这里向公众清楚易懂地解释了他的哲学思想。他强调,科学研究的是独立于观察者之外的客观本质世界,而现代思想和艺术提醒我们关注与观察者主体相关的世界,即借助感官所知觉到的世界,同时他指出如何通过身体性揭
本书展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哲学的多重面相,对何谓俄罗斯哲学、俄罗斯哲学在世界哲学地图中的位置、俄罗斯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俄罗斯理念、俄罗斯哲学在诸分支领域(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文化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东方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等)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做了多角度的阐述和剖析,对于了解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哲学的现状有重要参考价值...
《辩证法核心的核心之研讨》全书共分三个部分和一个附录。 首部分,即是1978-1981年笔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赵凤岐老师门下,攻读哲学硕士学位的论文《论矛盾的转化》,为全书的基本部分。 第二部分“续论篇(一)”,即是与“辩证法核心的核心”这一主题相关的研讨文章。《论矛盾的转化》从未全文发表过,但其各节几乎都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过。第二部分仅收录了其中的一篇《论矛盾的转化范畴在辩证法三大规律中的地位》,此文发表在《哲学研究》1
《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甘肃省敦煌文艺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顾祖钊主编。 人的意识是哲学、科学都在研究的。人这样明明白白的知道,人们很需要研究清楚,人类的意识是如何形成的。本书提出,人的精神的本质是明确是谁的有知道功能的一个个体,即“我”,因为“我”有知道的功能,即形成了人类的意识。也就是人的意识是由个体的“我”形成的,个体的“我”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是,正是个体的“我”,形成了人类的意识。一个明白的知道自己的存在的东西是唯一的一个
本书是老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老子其人、其书都在考证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上篇“老子辨析”在政治哲学视野下重新解析老子的道论产生的思维范式,包括比类式思维、批判式思维、体证式思维等。下篇“老子通释”根据近年出土文本解读《老子》全书,既有关键字句的分析,又有整体思想现代价值的考量。 ...
本书记录了二十多位20世纪知识界和政治界的著名人物,如温斯顿丘吉尔、富兰克林罗斯福、哈伊姆魏茨曼、奥尔德斯赫胥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弗吉尼亚伍尔夫、埃德蒙威尔逊等。这些人,伯林都很熟悉,他以自然天成的幽默感、睿智轻松的语言、不带恶意的勃勃兴致讲述了自己对这些人物的个人印象。书中还详细描写了1945年和1956年在苏联与帕斯捷尔纳克和阿赫玛托娃的会面,感人至深。加上彼时,我在何处和我生命中的三条主线等回顾性文章,读来又像一本印象式的自传
《魏晋玄学论稿》是汤用彤有关魏晋玄学的主要著述。除去《魏晋玄学论稿》,还收有《魏晋玄学讲课提纲》和《魏晋玄学听课笔记》,这些著述多产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正值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生活颠沛流离,原计划中的《魏晋玄学》专著终未能成书。对“魏晋玄学”的现代研究,汤用彤是开创者。他首先提出以“自然名教”之争、“言意之辩”、“有无、本末之辩”来概括魏晋时期的主要思想论争。由此出发,历史地考察各派思想的演变,从而揭示出发展的主线。这是他对中国现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价值思想的文本研究,围绕着如何化地实现人的价值这一问题展开对于马克思价值思想的论述。本书的主要工作包括追溯马克思价值思想的渊源,梳理马克思价值思想的发展历程,概括马克思价值思想的主要内容,总结马克思价值思想的理论地位,分析马克思价值思想的当代价值等。 本书系统梳理马克思价值思想从哲学转向经济学,又回到哲学的过程。本书概括出马克思的价值思想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即探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 本书从整体性视角系统论述了马克思
“按照其本性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这是亚里士多德最为有名的哲学断言之一。应该如何理解和阐释这一主题呢?本书以亚里士多德思想为起点,借助康德和维特根斯坦的诸多洞见展开讨论,落脚于人类的遵守规则活动之上。与之对照,尽管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貌似也能够遵守规则,但这仅仅是单纯因果机制中的一个环节。它们所依据的是“原因”而非“理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规范性活动。人类遵守和改变规则的活动,虽然涉及因果关联,但本质上不是一种因果机制,而是基于内在的、规
《论语》《中庸》《大学》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辑定“四书”中三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它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核心载体,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是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论语》《中庸》和《大学》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非常重要的文献。这些经典中蕴含了华夏先哲的智慧,记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内容涉及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千百年来,这些经典就一直备受推崇。阅读这些经典,既可修身养性,又可增智广识,还可立德励志
《周易》,又称《易经》,是古典哲学的源头,经文虽为占筮之书,但具有丰富的人生哲理,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本书参考和征引帛书《周易》,从易学史、思想史、文字、音韵等多方面对《周易》经、传做出注译。全书思想脉络清晰,卦象解说分明,义例辨析清楚,占筮方法介绍简明,诠释系统完整,译文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及广大《周易》爱好者阅读...
复旦大学杨泽波教授的孟子研究有三个方面是发前人之未发,而后人很难改易的:一是提出"伦理心境"的概念,对良心进行哲学诠释;二是创立三分法,打破以往理性、感性二分法,创立欲性、仁性、智性三分法,进而发现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三是以价值选择关系为核心,还原义利之辨的真精神。 与此相应,本书收入三十七篇文章,分为四类编排。"部之一:以伦理心境解说良心"收录十章文章,呈现第一个方面的成果。"部之二:发现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和"部之三:还原义利
《〈中庸〉在英语世界的译释》一书主要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全面厘清了《中庸》英译史,指出阐释性翻译为贯穿典籍翻译各个时期的普遍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译释个案研究,尤其是对乔斯顿、迦达纳、浦安迪等译者的开创性研究;第二部分主要侧重于对《中庸》翻译史上阐释性翻译的解释,首次尝试将《中国阐释学》义理和"强制阐释论"用于翻译研究,有效运用上述理论对《中庸》英译史上的多元阐译现象产生的缘由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对《中庸》英译史上出现的强制性翻译阐
《陈子性藏书》全书共十二卷,由陈子性先生著。陈子性原名陈应选,字子性,出生于广东广州,号梅霞道人。该书对研究中国古代纪历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子性藏书》原本编撰于康熙二十三年,是择日学中风水巨著,正体择日法代表之作。内含河洛理数、气运天符、日甲事宜、历法秘旨、三元壮气、修方妙用、诸家起例、四大利星、六十帛宫、土环斗首、雷霆天河、遁甲奇门、炉传斗首、造墓总览、图局等诀...
东方古典哲学历时七千多年,一直经久不衰,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中国一代又一代人,也深刻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在浩瀚的东方古典哲学体系当中,给我们现实绽放的是文化自信。为贯彻国家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展现中国力量,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集中解释中国金融投资方案,解决金融服务全球,以文化引领金融发展,因为没有文化,金融是长久不了的,没有道,金融是长久不立的。中国股市经历30多年发展之后,从技术分析到价值转
本书为“敦煌与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第二辑)”中的一册。马蹄寺石窟群由于历史悠久、地处丝路要冲,同敦煌的莫高窟与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教胜地的三大艺术宝窟。作者以金塔寺、千佛洞、马蹄寺以及上中下观音洞等马蹄寺石窟群的图象为研究对象,通过零碎的文字记载以及历史图版,结合实地考察,全方位、多角度地透视马蹄寺石窟群的图像艺术,进而对其图像原始意涵、图像与修行仪轨之间的互动关系等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充分彰显了5世纪前后中国早期石窟雕塑艺术的
本书是法国有名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继《〈荒岛〉及其他文本》后的第二本文集,编辑收录了德勒兹写于1975年到1995年的所有文本。本书既包含了德勒兹的会议发言、序言、论文、访谈等,也包含了他分散在杂志、日报、集体作品、国外出版物等中的文本,旨在让人们读到平常读不到的一些德勒兹的文本,大部分文章有两种节奏,一种是新闻,另一种是其著作的出版。本书编者大卫·拉普雅德按照这些文章的写作顺序对它们进行了重新编排,同时保留了德勒兹写作的痕迹特征...
经典诠释本质上就是问与答的辩证法,诠释就是对问题的揭示和回答。《历史与阶级意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该文本存在着两个核心问题:物化批判与历史哲学,对这两个核心问题的诠释和再诠释构成了该文本的理解史和诠释史,在一定意义上也构成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史和发展史...
《宗教哲学讲演录》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宗教哲学的对象就是在宗教表象背后运动发展的精神和概念。这种精神和概念经历了一个从纯粹的思想状态或概念向实存的转化,并扬弃有限的实存形式而达到绝对精神的过程。黑格尔把宗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特定的宗教,一类是绝对的宗教。在特定的宗教中又包括自然宗教(直接宗教、意识在自身中的分裂、向自由的宗教过渡中的自然宗教)和精神个体性的宗教(犹太教、希腊宗教、罗马宗教)。绝对的宗教(基督教)是完善的宗教,是精
阎连科
[英]蕾秋·乔伊斯 著,焦晓菊 译
老王子
泰戈尔
(美)艾玛·克莱因(EmmaCline
吴晗 著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