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著名画家汪家芳先生亲历徐霞客所登临的名川大山进行考察,历时数十年,共创作数百幅作品。汪家芳是位很有诗意的画家,他的这部画作不仅为中国的旅游事业增添光彩,而且还会让更多的读者步入《足迹》的壮丽世界。丹青寻迹画展展陈了艺术家汪家芳先生150幅精美画作,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光辉足迹。汪家芳对此深有体会:作为画家,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反映时代生活,画的画,要有时代烙印。行万里路,画尽所闻之所见,乐在其中。其中
《多宝塔碑》立于唐天宝十一年(752),载楚金禅师之生平与建塔始末之感应异象,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本书所用底本为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北宋拓本。既为早本,拓工极佳。同时本书还配以释文、历代集评,便于读者临使用...
上海博物馆是庋藏历代善本碑帖的重镇,《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为首次全面公开上海博物馆的碑帖珍藏,从中甄选出独具特色的藏品,其中不乏孤本、稀见珍本。丛刊以册页函装的传统装帧形式,原色原大精印,再现法帖的艺术价值与典藏价值。除完整呈现包括题跋、印鉴在内的全貌外,另附别册由专家详尽解读碑帖内容及其版本情况,释读碑帖原文和观款题跋,以便读者欣赏、学习与研究。此册《郎官石柱记》唐代草书家张旭的楷书代表作,亦是宋拓孤本,明代王世懋旧藏,已列入
上海博物馆是庋藏历代善本碑帖的重镇,《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为首次全面公开上海博物馆的碑帖珍藏,从中甄选出独具特色的藏品,其中不乏孤本、稀见珍本。丛刊以册页函装的传统装帧形式,原色原大精印,再现法帖的艺术价值与典藏价值。除完整呈现包括题跋、印鉴在内的全貌外,另附别册由专家详尽解读碑帖内容及其版本情况,释读碑帖原文和观款题跋,以便读者欣赏、学习与研究。此册《魏四司马墓志》为蒋祖诒旧藏清拓本,各志前分别有褚德彝、吴湖帆、赵叔孺、高时丰
上海博物馆是庋藏历代善本碑帖的重镇,《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为首次全面公开上海博物馆的碑帖珍藏,从中甄选出独具特色的藏品,其中不乏孤本、稀见珍本。丛刊以册页函装的传统装帧形式,原色原大精印,再现法帖的艺术价值与典藏价值。除完整呈现包括题跋、印鉴在内的全貌外,另附别册由专家详尽解读碑帖内容及其版本情况,释读碑帖原文和观款题跋,以便读者欣赏、学习与研究。此为《董美人墓志》《常丑奴墓志》合册,均为吴湖帆收藏珍品,合为“既丑且美”...
上海博物馆是庋藏历代善本碑帖的重镇,《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为首次全面公开上海博物馆的碑帖珍藏,从中甄选出独具特色的藏品,其中不乏孤本、稀见珍本。丛刊以册页函装的传统装帧形式,原色原大精印,再现法帖的艺术价值与典藏价值。除完整呈现包括题跋、印鉴在内的全貌外,另附别册由专家详尽解读碑帖内容及其版本情况,释读碑帖原文和观款题跋,以便读者欣赏、学习与研究。此为《萧敷敬妃墓志合册》,为吴湖帆旧藏宋拓孤本,名家题跋丰富,并已列入《国家珍贵古
上海博物馆是庋藏历代善本碑帖的重镇,《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为首次全面公开上海博物馆的碑帖珍藏,从中甄选出独具特色的藏品,其中不乏孤本、稀见珍本。丛刊以册页函装的传统装帧形式,原色原大精印,再现法帖的艺术价值与典藏价值。除完整呈现包括题跋、印鉴在内的全貌外,另附别册由专家详尽解读碑帖内容及其版本情况,释读碑帖原文和观款题跋,以便读者欣赏、学习与研究。《法华寺碑》虽原碑久佚,但何绍基认为此本为宋拓本,曾经明孙桢,清韩履卿、何绍基,近
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可谓古今书法,又开一境。本书内容丰富,选取其书法代表作,主要采取作品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结合其书法作品、书法之美、书学思想、艺术人生,从自述、访谈、专著、传记、研究文集等多个角度进行描述、分析,立体而全面地介绍他在书法艺术创作、书法史论研究、书法艺术
本书是孙辉先生捐赠西泠印社的500鉴藏品的图录。藏品包括历代玺印316方、汉代封泥43方、战国瓦当1件、汉瓦当7件、南北朝画像砖6件、战国铭文陶片71件、汉魏画像砖1件、汉魏铭文砖瓦55件...
《书法形制综汇(2012年新版)》是关于书法形制综汇的专著,书中具体介绍了:一条幅、分行格、分段格、界隔格、组合格、通体格、分段恪、少字格、多字格、界隔恪、组合格、分行格、分段格、界隔格、通景格、单条格、组合格、通体格、分段格等内容...
徐渭(一五二一—一五九三),绍兴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青藤、漱僊等。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博经史,懂兵法,善诗文,能戏曲,精书画,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雨中醉草诗册》,纸本,行草书,内容为抄録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书方圆兼具,意趣天然,体格乖异,气韵絶俗。 《女芙馆十咏》,纸本长卷,行草书,为徐渭自作七律咏花木诗十首,其书奇伟峻宕,笔浪迭起,干湿并重,变幻莫测。 均藏上海博物馆...
东晋永和九年(三五三)春,王羲之、徽之、献之父子与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上巳修禊之会,王羲之写了一篇诗序《兰亭序》。这件书迹代代相传,在唐太宗时进入内府。太宗命欧阳询、褚遂良传摹临写,又叫弘文馆拓书人赵模、冯承素等钩摹廓填,分赐王公近臣。后世所见《兰亭序》各临摹本中,以冯承素摹本、虞世南临本、褚遂良临本最为人称道;拓本则以“定武兰亭”最为知名。冯承素摹本。白麻纸本,纵二十四点五厘米,横六十九点九厘米。前后各有“神龙
黄牧甫(一八四九—一九〇九),名士陵,字牧甫。安徽黟县人。精篆书,以金文入书,匀净高古,自成面目。以篆刻闻名,于晚清印坛独树一帜,世称“黟山派”。 《急就章》,篆书,纸本,计四屏,内容为节录西汉黄门令史游所着的百科类童蒙字书《急就章》。是作高古浑厚,劲挺光洁,为黄氏典型书风。今私人藏。 《说文解字叙》,篆书,纸本,计四屏,内容为节録东汉许慎所作《说文解字》序文。是作古雅秀挺,静茂渊懿,为黄氏晚岁佳作。今私人藏...
薛绍彭,北宋书法家。生卒年不详,大致与米芾同龄。字道祖,号翠微居士,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薛向长子。好鉴赏,以翰墨名世,与米芾合称“米薛”,于宋四家外别立面目。 本书所辑《危涂帖》《得米老书帖》《元章召饭帖》《诗帖》《致伯充太尉尺牍》《云顶山诗卷》均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临定武兰亭序》为私人藏...
临帖是学习古人法帖,传承经典的不二法门。但同时临帖也是横在读者面前的一道高墙,为了方便读者在学习时越过这道难关,作者根据自己近三十年的临帖体验和教学实践,编写了这套临帖系列丛书。借用作者成功的经验方法,读者临帖就有了一根拐杖和导航,不再茫然,降低了临帖难度,打开了入帖的大门,待有一定基础后再递进到原帖去学习,这样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长江滚滚东流,千回百折,气象万千。奔流不息的万里江河启迪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哲思,长江流域古往今来成为无数英雄豪杰的历史舞台,当诗人面对滚滚东流的江水时,深刻的哲理思考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交织融合,便创作出诸多感怀强烈的诗歌。《大美长江》这本书稿由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遴选关于长江主题的的古典诗歌,把描写长江的历代诗赋分成五个部分:第一辑为一泻千里,东奔入海;第二辑为五湖九派,气象万千;第三辑为人文景观,流光益彩;第四辑 为江声万里,歌咏千秋;第
《泉男生墓志》,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十一月二十六日刻立。王德真撰文,欧阳通书。一九二一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城北东岭头村。曾归陶北溟,陶氏欲转售日本人,为张风台以千元截回。后藏河南开封市博物馆、河南省图书馆,今存河南省博物院。墓志长九十二厘米、宽九十一厘米、厚十二厘米。此志雕刻甚精美,盝顶墓志盖上篆书“大唐故特进泉君墓志”三行九字。文字四周的平面、斜面和侧面均刻有缠枝花卉,并有三十二只腾跃的猛狮,惟妙惟肖,灵动异常。志文正书,四十六行,
上海博物馆是庋藏历代善本碑帖的重镇,《上海博物馆藏碑帖珍本丛刊》为首次全面公开上海博物馆的碑帖珍藏,从中甄选出独具特色的藏品,其中不乏孤本、稀见珍本。丛刊以册页函装的传统装帧形式,原色原大精印,再现法帖的艺术价值与典藏价值。除完整呈现包括题跋、印鉴在内的全貌外,另附别册由专家详尽解读碑帖内容及其版本情况,释读碑帖原文和观款题跋,以便读者欣赏、学习与研究。此册《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为上海博物馆藏北宋晚期拓本,世称“周芝台本”,有董其昌、何
《历代书法名迹临习指要》主要内容包括临帖杂说,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附五,附六,后记...
铸造于西周厉王时期的《散氏盘》,又名《矢人盘》,清乾隆年间在陕西凤翔出土。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器铭文铸于盘内底,计十八行半,三百五十字。其内容涉及西周厉王时奴隶族贵族之间的土地纷争,具有土地交割契约文书证明的意义。《散氏盘》铭文是西周晚期青铜器时代书法艺术的高峰之顶的杰出代表之作。《散氏盘》与《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并称为书法目前的“四大国宝”,均以长篇铭文和精美的书法著称于世。散氏盘自出土以来,其铭文书法倍受习篆者推崇,
《集王圣教序碑》这个纪念性的作品,经过复杂而富有戏剧性的演进,逐步蜕变成一个无可争议、可以代表王字书法优选成就的经典之一。然而并不像人们理所当然认为的那样,《集王圣教序碑》从问世的那天起就是一件王字的书法名品。这个过程与传为王羲之书迹的另一经典《兰亭序》的遭遇恰恰相反。本书的目标是按照《集王圣教序碑》生成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再现该碑由佛教经典到书法名典的道路。这会帮助我们正确了解在王羲之经典化的过程中,《集王圣教序碑》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
《临帖笔记》一书展现了阎晓宏数年来临帖的丰富成果和独具匠心的见解。他倡导从名帖入手,临帖者不但要有意识地发掘字里的“神韵”,还要不拘泥于古典传统,在传承与创新中赋予书法作品新的生命力。本书集文化、艺术、历史与技巧于一身,适合任何想要了解和学习书法的人,无论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都能从中学到有价值的知识...
赵登山是当今楷行草隶皆精的书法大家,其小楷书法极富古典传统书法之美,讲究艺术性和文化性,传承钟繇、二王、赵、孟、文徵明等大家,启功、沈鹏、刘炳森等书法家高度评价和认可,赵登山的“新赵体”小楷着重横竖布局,笔画精细点点俱到,着墨圆润细腻,运笔灵动巧妙,字字错落有致、气神贯通,韵浓雅致,如串串珍珠悬挂,又似细玉罗布,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赵登山草书作品,线条流畅飘逸,遒劲厚重的质感,神采飞扬的精神苍茫高远的意境,强烈的冲击力能深深打动人心。
《胆巴碑》全名为《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赵孟頫奉敕书于元延佑三年(1316年),该帖通篇一气呵成,点画精纯,无一笔有懈怠之气。通篇基本为楷法,偶间行书写法,且上下血脉相连,自然流便,全是"二王"正脉。该帖因实用需要打有乌丝栏,但并不显字字独立,仍可看出血气相连...
《醉美古文集楷书集字帖颜真卿多宝塔碑》是《醉美古文书法集字丛帖》中的一本,丛帖包括楷书、隶书、行书和草书。依托历代经典碑帖,以墨迹或反转墨迹的书法形式呈现中国历代脍炙人口、临创实用的经典古文10篇。丛帖是一碑一帖的纯一集字,而非市面上常见的大杂烩式集字,贴近读者个性化、专业化的学书诉求。在集字过程中,根据原碑帖法度,对漫漶残损字做精准修复,力求还原其原生态面貌;对原碑帖没有的字,则优选原碑帖的笔画或部件,进行严谨的组拼,并很好地解决了
张旭,唐代书法家。字伯高,一字季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卫长史,世称“张长史”。善诗,工绝,与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合称“吴中四士”。《古诗四帖》,纸本草书,五色笺,纵二十九点五厘米,横一百九十五点二厘米,共四十行,一百八十八字,辽宁省博物馆藏。本书录四首诗赋,前两首是南北朝庚信的《道士步虚词》之六和之八,后两首是南朝宋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岩下一老翁四五少年赞《宣和书谱》《续书画题跋记》《式古堂书画汇考》等
《蔡襄行书三种》,纸本行书,全卷三接纸,纵二八点二厘米,横二二一点二厘米,七三行,八八四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卷尾有宋、元、明、清及近代共十三家题跋。北宋1050年,蔡襄自福建至河南汴京,从福州一路北行,历时半年多。沿途见闻有感于怀者,皆成诗章,此卷所书五言、七言诗十一首即是。书写时间当在诗成之后不久,蔡襄时年约四十岁。故笔致飘逸流畅,点画婉转精美,充分展示了蔡襄中年清健圆润的书风特色与纯熟的功力。近代朱文均赞云:“此册行楷略备,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思翁、香光居士,明朝书画家、画论家。书法从颜真卿入手,后改学虞世南,又转学钟繇、王羲之,并参以李邕、徐浩、杨凝式等人笔意,自谓于率易中得秀色,其分行布白、疏宕秀逸,颇具特色。 《紫茄诗卷》,纸本行书,纵二十四点五厘米,横四百十四厘米。此卷书于丙子三月望,丙子明崇祯九年,董其昌已八十二岁高龄,并于这一年的十一月去世,故此卷为董其昌之绝笔,弥足珍贵。清新隽逸、秀美绝伦,然又不乏老辣,是董其昌之上乘代表作。
钟绍京(659-746),字可大,唐代兴国人,系三国时魏国太傅、 书法家钟繇的 7世孙。官至中书令,越国公。《灵飞经》是 的小楷法帖之一,其字结体俊美,笔意潇洒,传为唐代钟绍京所书。钟绍京,字可大,虔州赣(今江西赣州)人,是唐带 书法家。从玄宗平韦氏难,迁中书令,封越国公。工书亦善画,师承薛稷...
此印谱为韩登安先生治印墨稿,共分初稿、二稿及定稿。部分印章原石现由其家属珍藏。今将初稿,二稿与印章的定稿及韩登安先生已刻存世的印章四十余方一并成书,以饕读者。韩登安先生的篆刻印稿设计思路与理念,遵循浙派篆刻根源,作为浙派篆刻代表的重要人物,此书的出版可为篆刻爱好者带来一本极为难得的篆刻教材。韩登安久居杭州,现代著名书法篆刻家,幼秉家学,师承王福庵。于1933年加入杭州西泠印社,曾任该社理事及总干事...
王铎,字觉斯,号十樵、嵩樵、痴庵、痴仙道人、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 《琅华馆师古帖》,绫本行草书,纵二十三点七厘米,横二百九十一点一厘米。此卷为王铎于明崇祯十三年所作,这一年他四十九岁。王铎以绫本临郗愔、王徽之、谢庄、王操之、王恬等晋人法帖,虽自谓疏阔,但通篇运笔变化丰富,墨色浓黑饱满,肆意酣畅。从篇幅尺寸可知,王铎所书的字径仅为二至三厘米。于如此小字中仍能腾挪闪转,可见书家的深厚功
浙江广电集团“红大东西南北中”人文精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六集系列纪录片《西泠印社》于2021年11月18日起在浙江卫视播出后,以影像精美、解读文本新颖独到赢得业界一致好评。图书《西冷印社》同步纪录片《西冷印社》,收录了纪录片摄录的几百帧精美图片和通过高科技手段复原的孤山西泠印社建筑和湖山关系图,还有西泠印社珍藏的一些照片及印谱资料。《西泠印社》注重历史讲述中人文情怀的展现,通过挖掘历代社员开创、承继金石篆刻文化的传奇故事,展示西泠文
本书是学习小篆的入门指导书,主要分为四个板块,即基本笔画、间架结构、独体字的写法、原碑欣赏。小篆笔画线条比较均衡,均以中锋运行,起笔收笔不露锋芒。书写时要藏头护尾,横平竖直,形态圆融,笔力均衡。小篆的笔画不同于隶、楷,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点画、横画、竖画、撇画、捺画、折画、钩画、提画等笔法,从外形上来看,没有明显粗细之分,主要是直线和曲线的区别。为了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小篆的笔法,本书还是参照楷书笔画的一般概念,根据字形,将《峄山碑》字体
启功先生谈学书法为什么要临帖:“所谓临帖,就是以碑帖或别的法书为榜样,来对照着摹仿、练习,它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本身固有的法则和规律,都有表现其艺术效果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临帖时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特别要注意分析、研究法帖在结字和用笔方面的特点和规律。”本丛书通过将启功先生的临帖作品和古人原帖进行比照排版,使读者能清晰看出启功先生临帖的特点是既忠于原贴的法度和精髓又融入自己对法帖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使读者在学习和临
本书收录当代碑帖研究专家陈麦青先生读碑、考据、鉴赏文章十三篇,均为作者近年来发表的重量级论文,如《陈叔通旧藏明末清初拓〈石鼓文〉长卷观后》《故宫本明拓〈天发神谶碑〉旧藏者“介侯”考辨》《〈麓山寺碑〉的碑阴》《梅景书屋中滂喜斋旧藏之碑帖善本》等,不仅对前人旧说多有订讹补遗,更有其自身独到的发现和新解;又如《欣于所遇,乐在谈碑论帖》《开卷有得,如行山阴道上》等,自道经眼名品、切磋研究的心得,内容丰富新颖,妙趣横生。陈麦青先生素以考据精严、
本书收录用《华山庙碑》中字集成的新撰楹联。《华山庙碑》立于东汉延熹四年(161),是汉隶经典代表作之一,书风朴茂古拙而圆转流动,用笔丰满中和又波磔明显,历来甚受书家所重,也与现代审美观念高度契合。前人谓其兼汉隶方整、流丽、奇古三者之长,正变乖合,靡所不有,“当为汉隶第一品”。 在当今书法学习中,碑帖集古(集古诗词、古文、楹联)是一种 有用的学习方法,可以视作从临摹到创作的一种过渡和有效方法之一。本书立足于作者新撰的楹联,用碑帖将
本书收录用《鲜于璜碑》中字集成的新撰楹联110联。《鲜于璜碑》立于东汉延熹八年(165),1973年在河北廊坊武清县(现天津武清区)出土。此碑笔致方整朴拙,点画富于变化,风格与传世名作《张迁碑》相近,并“已开六朝楷书先声”,对研究汉代书法很有价值,如今受众甚多。作者曾往出土地武清区高村镇兰城村访碑探胜,听乡亲们讲述当年情景。 在当今书法学习中,碑帖集古(集古诗词、古文、楹联)是一种 有用的学习方法,可以视作从临摹到创作的一种过渡
书法在中国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华夏民族对书法情有独钟,怀有特殊感情和认知,是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武术先师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武术文化的记忆与符号。中国书法和太极拳反映的是中国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内涵,拥有共同的哲学基础,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修身养性的道德规范,无疑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都具有极高的美学与修身价值。本书以书法和太极拳教学的体悟为据,以大学生的书法和太极拳修养需求供给为撰写动机,本着
贾老笔名砚田。1953年生于夏县。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古汉语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书协第第四届理事、中国文联牡丹书画艺术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国家二级美术师。自幼学书,以柳书为主。17岁后拜尉世芳和著名书法家徐文达先生为师,主攻二王书法,对《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等用功尤勤,深工巨卷,数年不辍。近年又涉汉魏以来诸家,专精博取。工楷、行、草、尤擅行书,所作清圆秀润、劲健朴茂。本书是贾老对绘画艺术的感想及对绘画的评论的汇集...
【内容简介】蜡笺是中国传统书画纸的一种,其制作工艺可追溯至隋唐时期,鼎盛于清代,至清末民初渐渐衰落,后失传近半个世纪。沪上书画纸加工及古字画修复装裱名家俞存荣自20世纪90年代起潜心于蜡笺制作工艺的研究和复原,2019年,其蜡笺技艺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本书从中国书画纸的发展说起,重点介绍了蜡笺及其几近失传的加工技艺:由蜡笺的起源、材料、品种、性能、制作流程,到海派文化的融入其中、创新发展,再到古往今来大家名流寄情书画
本书为我社与桂海碑林博物馆组织出版的系列丛书“桂林石刻拓片全集” 的首本。桂林摩崖石刻全国闻名,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我国石窟造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摩崖造像多为佛像,是佛教文化在桂林的反映,而桂林佛教为南方海路传入,桂林摩崖佛像可视为海上文化交流的重要例证。本书拟收录唐至清代的桂林摩崖造像187龛608尊。每龛占1页,页数约为190页。每页内容包括具体造像的石刻实景图、石刻拓片图、石刻基本信息等...
黄庭坚(一○四五--一一○五),宋代书家。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官吏部员外郎。工正、行、草书。正书学《痉鹤铭》,遒健而不俗;行书得《兰亭》风韵;草书得怀素三昧。其书法虽昂藏郁拔,而神闲意秾;其笔法瘦劲圆通,则自篆来。《山谷集》自谓:“余翠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 《松风阁诗帖》,墨迹,粉花白纸
米芾是宋代书法家。早年名『黻』,四十一岁后改署『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世称米南官。太原(今属山西省)人,徙居襄阳(今属湖北省),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建海岳庵。宣和时为书画学博士。后至礼部员外郎。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人称『米颠』。其书宗晋法,以二王为归,晚年出入规矩,深得意外之旨;自谓『善书者只有一笔,我专享四面』,识者然之。与蔡襄、苏轼、黄庭坚齐名,后世称为『宋四家』。 《新得紫金研帖》、《三昊帖
本书收录了苏轼的行书法帖以供书法爱好者收藏赏析。苏轼书法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他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
清代乾嘉时期,学人游幕之风盛行,对学术发展影响深远。综观乾嘉幕府,以乾隆(1735-1795年在位)后期至嘉庆(1796-1820年在位)初年朱筠(1729-1781)、毕沅(1730-1797)、阮元(1764-1849)三大幕府拥有规模。本书以十八世纪晚期的毕沅幕府为重点,探讨游幕学人如何将汉学风气与金石学成果引入碑学书法,勾勒出碑学书法初兴时期的一个侧面,为清代后期书法发展开导先河。对于十八世纪晚期的清代幕府与碑学书法所涉及的诸
[日]熊田千佳慕著,张勇译
梁实秋
阎连科
刘争争
老王子
汪曾祺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