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洋镜:京华旧影
-
>
东洋镜:嵩山少林寺旧影
-
>
东洋镜:晚清杂观
-
>
关中木雕
-
>
国博日历2024年礼盒版
-
>
中国书法一本通
-
>
中国美术8000年
陈方既书论选集 书法技法意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0150631
- 条形码:9787540150631 ; 978-7-5401-506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陈方既书论选集 书法技法意识 内容简介
陈方既先生是当代书法理论研究领域重要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书法热的兴起,书法创作实践和书学理论研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书法艺术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进程中,在西方现代思潮的冲击下,产生了许多茫然和困惑,亟待书学理论研究者把握传统的文化精神,运用现代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剖析和阐述,以期对当代书法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作出正确的引导。
陈方既书论选集 书法技法意识 目录
技法意识与书法本体
技法意识与字体发展
技法的产生
技法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技法意识与传统哲学意识(一)
技法意识与传统哲学意识(二)
技法意识的可调控性与不可调控性
草书出现使挥写意识强化
正体融汇以前诸体的技法经验
笔法与笔法意识
字法与字法意识
童法与章法意识
墨法与墨法意识
技法运用与法度意识
技法运用的功夫意识
技法运用的天然意识
技法运用的神采意识
技法运用的风格意识
技法意识的继承与发展
附图(局部)
守望与拓展——陈方既书学思想探微(代跋)
陈方既书论选集 书法技法意识 节选
《陈方既书论选集 书法技法意识》: 在封闭的封建割据时代,不同地域的书法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三国时期,吴《天发神谶碑》上,既具有秦汉金文的方折笔势的篆体,又有如商代早期钟鼎铭文般尖锐的收笔,横画的两端,竖画的起头有着非刻意做作不能有的方头尖角,分明是镌刻效果。如不是刻工自出心裁,就是皇象本人有心以凿刻寻求非笔书所能成的峻险锋利。今人以之与同时期的字势比较以为奇。其实,它不过是古老的钟鼎契刻某些效果在碑石上的夸张、放大。东晋时期,远在边陲云南曲靖的《爨宝子碑》,其笔画也有许多不是由书写而是由刻凿形成的。说明当时人的书法观念,并不只有写与刻,而是写与刻结合的;还说明当时仍有相当多的碑刻并不讲求对书稿的忠实,写而后刻是办法,不写而刻也是办法,写刻结合同样是办法,目的只是为完成那些为实用而立碑的任务。不像今人视毛笔书写以外的一切成书方法为非书法之道。宋代以来,就有“石刻不可学”之说,常有人说:古碑刻有书写好而刻工不好者,有书写不好而刻工极佳者,有写刻俱佳或写刻俱不佳者。这的确是事实,不过这种分析实际有两个前提:一是契刻为书迹服务,必求忠于书;二是根本不承认刻也可能是书法艺术创造的手段。没有想到,至少在两汉至魏晋时期,还有专门以刻或以书刻结合创造书法的现实(其实,这有何奇怪呢?至今篆刻基本上不仍是书契结合的艺术)。 倒是后来人保守了,唯认毛笔书写为书法的唯一手段,有的人执意以一支笔去写那些原本不是毛笔写成的字,强毛笔之所难能,而不得不刻意做作,而且还把它当作一种不肯轻易授人之法诀。 正是有了新的书写条件和需要,魏晋时期,有了纸、帛、简牍上的多种书写,毛笔得到充分利用,笔法意识在人们心目中日益强烈起来,才出现了书法发展的新时期:笔书成为书法艺术创造的基本形式,正书才得以真正形成。应该说,正书的形成,在字体上,有篆书以来各种字体的基础;在工具材料上,在书写条件上,有了平润的纸张,有了平整的桌几等条件。没有这一切,正书是难以形成的。 王羲之书,在继承钟、索、卫的基础上,有明显的变化,不仅在字势上已脱尽钟繇式的隶意,有了或长或方的更多形态,而且在其点画用笔上,既继承了钟繇笔下那种微妙的绞笔内撅,又有钟书所没有的流利,使整个书法形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萧散多姿。王羲之书,已不仅仅是用技精熟,而且已是在借笔抒情了。从整个书史看,有心以书法反映主体的精神境界的是晋人。晋人的书法技法,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峰。但更应该说,晋人技法不仅在继承前人、汲取秦汉营养后有了创造性的发展,而且更多的是,在艺术审美趣味上有了不同于前人的贡献。 介于正草之间,融二者之意,补二者之不足的是行体。其实,篆、隶都有过行便之书(如在简书上看到的),但都未能作为一种既实用又具有审美意义的形式广泛流传,人们习惯称正、草体之间的中介体为“行”。行体的出现是晋人的一大贡献,行体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晋人的审美心态和正、草书写所不曾有过的技法。正、行、草三种书法,晋人行书成就*高,这与该时代人的心态有关。作为实用需要,不能没有工谨的正书,虽然它的书写,需要“先散怀抱”,但究竟还不是自由抒发心志的形式。晋人也有草书的功夫,但未见奔放不羁的情性发而为开张恣纵的笔势(张怀瓘甚至认为王的草书“有女郎才,无丈夫气”),行书不激不厉,不平不板,才是东晋人表达情性的*佳形式。只不过,当时的书法首先是实用,所以官场的人首先把精力放在正书上。 将正书进一步典范化的是隋唐人。为了赋予正体以典范形态,在技法上,隋唐人总结魏晋以来的技法经验并努力将其法度化,这又是隋唐人所不同于魏晋六朝人之处。在唐以前,书法技法的落脚点是“势”,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体势;不同的技法运用则讲求可感而难以明言的“意”。粱武帝萧衍讲《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而不讲“十二法”,并非魏晋六朝人不重法,汉魏时期都曾出现过将笔法神秘化的故事,足见其对法的重视。但是魏晋人并不就一个字如何运笔、结体,讲具体笔法(也许是尚未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隋释智果**次将有正书以来的结字经验写成《心成颂》,可算自古以来讲结字法的**部著作。到了唐代,技法意识中的法度意识日益强烈,欧阳询《八诀》《传授诀》、李世民《笔法诀》等陆续问世。 ……
陈方既书论选集 书法技法意识 作者简介
陈方既(1921-2020),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长期从事美术、书法创作及理论研究工作。曾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9.9¥29.8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25.7¥45.0 - >
朝闻道
朝闻道
¥14.8¥23.8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6.7¥19.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1¥16.0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6.4¥48.0
-
临经典碑帖学写钢笔字.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八品)
¥4.4¥11.8 -
真草千字文
¥14.1¥33 -
颜真卿祭侄文稿
¥9.4¥31 -
北魏墓志三种
¥5.7¥13.5 -
艺术文献集成:盛京故宫书画录
¥25.5¥79.8 -
刘炳森楷书曹州书画画院碑记
¥4.5¥7
中华碑帖精粹颜真卿行书三稿/中华碑帖精粹
¥15.0¥20.0“一个人的鲁迅”系列:鲁迅·刀边书话 (精装)
¥52.8¥69.0高级物业管理员培训教程与应试指导
¥26.2¥35.0产检使用手册
¥13.2¥38.0图说天下国家地理--全球100顶级旅行地
¥15.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