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该书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元素与其子张璧合注,约成书于。该书后世有节选本《云歧子脉诀》存世,但国内无原书全帙。此书主要内容为注解托名的王叔和《脉诀》,其特色在于“随脉辨证,随证注药”,将脉、证、药结合,辨证论治。故后世又称此书为《张洁古药注脉诀》,是考察张元素学术成就的珍贵之作。今仅日本存元至元十九年(1282)序刊本孤本,其版本价值与学术价值均很高。该书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元素与其子张璧合注,约成书于。该书后世有节选本《云歧子脉诀》存
本书囊括了中医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经典理论、诊法、药方等与施治相关的诸多内容。另外,还在预防、煎服、药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反映了清代的医学成就和学术水准...
本项目对苏派中医的历代名家医籍进行全面考察,选取学术价值高、版本珍贵、市场价值大却未曾刊行的珍稀文献,对其进行校注勘误,按流派不同(吴门医派卷、孟河医派卷、山阳医派卷、金陵医派卷等),分卷编纂出版古籍校勘简体横排本,同时每种古籍写出作者介绍、校记等。本项目代表江苏中医古籍的整理水平,为广大的中医药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
本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金石本草篇,包括了230种药物,按照金、玉、石、卤的顺序排列,其中收录于药典者19种、收录于地方标准者54种,收录于其他著作者157种。每种药物从来源、始载、异名、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征、成分、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附注等12个方面进行描述。第二部分是金石医案篇,包括了77种药物,也是按照金、玉、石、卤的顺序排列,共涉及217位古代医家,296种病证,1917例医案。本书是对中华本草的重要
《本草纲目药物古今图鉴》是“本草纲目研究集成”从书的子书之一。书中以《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古代有药图者)为单元,图文结合,以鉴定诸药来源为丰旨。全书52章。“总论”4章,介绍古代本草药图发展史及相关书籍的概况与特色。“各论”48章,论药1459种,汇集古代药图近20000幅。药物分类及各章药物排列与《本草纲同》48卷各论相对应。每药下分4项:【品图】大致按时代先后出示相关药网,再经比较品评,遴选原创药图供鉴药之用。【文录】摘取卉本草中
该书为明代官员郑二阳辑于明末。郑氏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官至大中丞。晚年取诸名家本草精义,手汇成帙,得常用药318味,辑为此书。该书10卷,分金石、木、谷、菜、果、禽、兽、虫、人、草10部。书前总论,每药条下先出产地,或载佳品特征;次罗列诸家所载性味、归经;继而精选前人药论,突出临床运该药之特点,或附加炮制法。若干药物之后加按语阐发己见(计96条)。此书主要辑录前人精义,颇便实用。其资料主要来源于《证类本草》《汤液本草》《本
该书为明末医家江梅授,邓景仪述,为临证综合性医书,撰成于明崇祯六年(1633)。江梅乃福建泰宁儒医,精究医学20余年,自诩无经不会,无理不解,乃着此书(又名《医经臆语》)。其中卷1~2为医理,涉及脉理、病原、方药等,卷3~8为六淫(亦包括“内六淫”)诸病证治。各病症先论病机及治法,继而详列随证调治药物,以备临证参用。书中较少引据前人书,多本作者临证经验立论。该书不见于中国古代书志著录,国内亦不存。唯日本藏该书明末刻本多部,版本与学术价
《本草纲目》是世界闻名的药物学、博物学巨著,作者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被后世尊为“药圣”。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九百余种,考古证今
本书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是《素问》的姊妹篇,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医宗金鉴》是清代吴谦等编撰。全书共90卷,是清政府组织太医院原判吴谦等编撰的一部大型医学丛书,也是清代广为流传的医学教书。内容广泛,涉及临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论理深入浅出,颇多圆机活法,语言简要扼要,切合临床实际。故《四库全书总目》称赞其"有图、有说、有歌诀,俾学者既易考求,又便诵习。...
该书为明代梅得春编集。梅氏为幕僚而兼通医药,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撰成此书。其书3卷,共收药560味,分12部。梅氏谓该书可“统会杏林百氏之元”(元者,善之长),故以“会元”名书。该书早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成书,且李时珍未能见到此书,故其书设立药条,非同《本草纲目》以药物基原(种)为条目,而是以处方药名立条,如熟地黄、生地黄,白芍药、赤芍药,草乌、川乌等各分别立条。各药先明性味良毒、反畏及升降浮沉、阴阳归经等,次述药物主治及配伍
本书收录存世的伤寒类齐鲁医家著作7种,即《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伤寒论选注》《证治集解》...
本书收录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四部书。其中, 有奠定中医理论基础、将中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黄帝内经》, 有阐述外感及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还有创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的《温病条辨》, 构成了完整的中医诊断理论和实践体系。中医四大名著既是中国人保命全神的经典, 也是养育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母地...
中医典籍的翻译对于中医药的传播和世界医学文化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中医典籍完整地、准确地翻译到国外,既可以让外国学者们更好地学习中医,也能促进中医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使中医走向世界。《傅青主女科》是清代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思想家、书法家所著主要传世之妇产科专著,初刊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是女科著作的经典之作。梁启超曾称傅山为“清初六大师”。目前《傅青主女科》只有一部英译本以全译的形式在国外正式出版,但是翻译内容有
《黄帝内经文献研究(修订版)(精)》系国医大师张灿玾教授就《黄帝内经》在文献研究方面的有关问题,如《黄帝内经》出典、《黄帝内经》成编年代及历史背景、《素问》《九卷》名称及源流考、《素问》《灵枢》引书引文考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数十年研讨所得的结集,分为《汉志》著录医经类诸家考、《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及历史背景、《素问》《九卷》名称及源流考、《素问》《灵枢》引书引文考、《素问》《灵枢》中之不同学派、《素问》《灵枢》的篇文组合、
《袖珍方》,明·李恒撰,成书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共四卷,方计3077首,按病证分为八十一门。卷一为风、寒、暑、湿、伤寒外感病以及疟、痢、呕吐、咳喘等部分内科病;卷二~卷三为各种内科病,卷三末为五官科病;卷四首为折伤,后为妇人、小儿病。此书内容广博,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各科...
《嵩崖尊生书》是清代景日昣所撰。共十五卷,刊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69)。卷之一为气机部,叙述五运六气,六十年天时民情病谱,运气杂著谱四章三十六条;卷之二为诊视部,列诊脉谱,七表、八里、九道脉谱,七怪脉、诊法捷要诀、六部四脉主病、男女老少肥瘦切脉法、脉候十二脏部位辨、十二经歌等十篇四十条;卷之三为药性部,列草、木、果、谷、蔬、鱼肉、金石七类二百七十六条;卷之四为诊治部,列脏腑用药谱至用热远热、用寒远寒、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等论十八篇
NUL...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评注古籍文献300种, 分为《医经卷》、《伤寒金匮卷》、《温病卷》、《诊断卷》等15个分卷。本册为综合卷, 景岳全书...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评注古籍文献300种, 分为《医经卷》、《伤寒金匮卷》、《温病卷》、《诊断卷》等15个分卷。本册为儿科卷, 幼幼集成...
本书共分七种, 即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杂病源流犀烛、伤寒论纲目、妇科玉尺、幼科释迷和要药分剂。于医理、诊法、内、儿、妇各科临床证治均有论述...
《丹溪心法附余》据程充1481年校订本(明成化十七年刊)本整理。全书共5卷,分别论述内、外、妇、儿诸科疾病,每卷首冠丹溪原论,次为戴元礼辩证,次列方剂、附录。书后附有宋谦《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戴良《丹溪翁传》。全书比较集中和全面地反映了朱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以及气、血、痰、郁诸病治疗见解和丰富经验,是一部研究内科杂症和朱氏学说的重要著作,对现代中医临床有指导作用。本次整理新增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黄帝内经(珍藏版)(套装共4册)》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本草纲目》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是取之不尽的中华医学知识宝库,素享“医学之渊海”、“格物之通典”之美誉。其涉及内容极为广泛,如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以及历史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所以可以说是一部有着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自问世以来,一直以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雄姿独占中国古代药学之鳌头,成为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巨著,曾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成为历代医者和读
全书三卷,凡二十六论。卷上主要是从各方面讨论内伤病与外感病的不同形证及其病理变化;卷中论饮食劳倦所伤,尤其是劳倦伤元气;卷下论饮食内伤,提出对待此病的应有看法,以及如何根据所伤病情正确处理等问题...
书中包括:膈咽不通并四时换气用药法、本草十剂、中风同从高坠下、呕咳气喘、饮食劳倦论、四时用药加减法等20余篇有关内科杂病及用药法则的论文。在这些论文中,包含着不少超越前人的学术见解。尤其是结合辨证治疗进一步阐发了作者所倡导的“脾胃论”思想。《医学发明》收入明·王肯堂汇辑的《古今医统正脉全书》中,为民国十二年北平中医学社本...
《*国书店藏版古籍丛刊:伤寒直格》从热病证治角度发挥伤寒蕴义。上卷叙干支配脏腑、病因、运气主病、脉诊等统论内容;中卷论伤寒六经传变,并分析一些病症及其治法;下卷集仲景麻黄汤、桂枝汤等方以及益元散、凉膈散、黄连解毒汤等共34方...
《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1518~1593年)著。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卷三、卷四为百病主治,袭用本经以来“大病主治”、“诸病通用药”例,举诸风等113种病证,分列主治药物,便于临证查考。卷五至卷五十二为药物各论,均以“部”为纲,以“类”为目。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十六部,部之下分若干类,凡六十类。每药标注首载文献出处,若有变更以
《发藻堂纂辑灵素类言/中医古籍孤本大全》为《黄帝内经》类编注释专著,作者任越庵将《黄帝内经》按类予以归类注释。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有阴阳、三阴三阳、脏腑、五脏六腑、寒热、虚实、饮食、治养、时序、标本、生死愈剧、脉、营卫、经络、关格、气味、清浊;中卷有身、气、血、津液、色、声、形、筋、骨、头、颈项、面、目、耳、舌、齿、鼻、口、手、足膝、肩、脊背、腰、四肢、皮肤、咽喉、胸胁、腹、膈、九窍、三焦、大小便、外淫、内伤、中风、疠风、暑、湿
《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是中医药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2011年被收入"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世界瞩目的伟大著作。本书是《本草纲目研究集成》分册之一,全书共约25万字。本书分为上篇"导读篇",下篇"选读篇"。在"导读篇"里,首先将简介李时珍生平,介绍该书的编纂特色和在分类学上的贡献,同时让读者掌握进入该书的门径和钥匙,简单列举一些《本草纲目》的科学成就,还将介绍现代研究《本草纲目》的状况、前景与趋势;下篇"选读篇"
《太平圣惠方》(公元992年)是北宋初王怀隐等奉敕编纂的大型医书。该书虽以各科医方为主,但也包括脉法、药物、针灸等非医方内容,且各类医方前均有病源论说,内容极为丰富。我社曾于1958年首次出版排印本,后屡经重印,促进了该书在当代的流传。为适应当前广大读者的需求,我社再次聘请专家对该书重新整理校勘,出版此校点本。全书100卷,分1670门,收录医方16 834首。卷一为脉学,汇集北宋以前主要脉学成就。卷二荟萃了前人临证用药、合药等经验。
本书以中国四大古典医学名著《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条辨》《黄帝内经》为底本, 通过注释、译解等栏目, 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讲解, 同时根据当代的实际情况对原书不科学的内容加以甄别...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医学文献典籍,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各八十一篇,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之名而作。《黄帝内经》的内容以黄帝、岐伯等人的对话、问答来阐述病机病理。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引导我们顺应自然,提倡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本草纲目(金陵本 套装1-20册)》共52卷,收录各种日用和药用品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动物药443种、矿物药161种、其他类药物194种,收录药方11096种,绘制插图1110幅。该书首先以部为纲,以类为目:接着以类为纲,以各个品目为目;然后在每个品目之下,以品目为纲,以八项析解为目,故命名为“本草纲目”。第一卷至第四卷为附录,收入序言、凡例、目录、附图、引用书目等内容。第五卷以后是纲目部分。李时珍把所有品目分为
本书讨论大的病证计有四十五个, 除了常见的内科疾患, 还包括了一些妇科和外科的病证, 而对于每一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 交待得亦比较清楚, 使后学便于检用...
本书根据《本草纲目》原书所载药物,将其中常用药以白话文的形式对原书进行了节选,本着使读者看得懂、用得着的原则,采集精华,弘扬本草精髓,凡生僻难觅之药,病人感情难以接受之药,带有迷信色彩之方,药味庞杂之方,均不在选用之列。全书以原书序列进行编排,以便于读者对照原书进行比对。每味药物后面略加按语,以现在对于该药物的认识进行归纳总结,便于应用...
本书为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合集,原文重新排版印刷,无注解,无译文。孙思邈(581-682),唐代名医,一生著书八十多种,其中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影响优选。他医德高尚,注重辩证用药,重视妇、儿疾病,均有独到见解。后世尊称为“药王”。本选题已经通过论证,有纸质版...
本书对上海地区馆藏清末前未刊的每部中医药抄本进行全本阅读分析,撰写提要,每篇字数在800-1000字。包括三部分:靠前部分为作者简介,卷、册数,所据写本,成书年代及收藏处等。对作者生平需进行考证;如有钤印等信息,必须完整记录。第二部分为篇章体例与内容。需对抄本的形式、纲目及内容要旨进行描述,较为完整地反映全书面貌。第三部分为学术评价。若能指出对前人之发挥甚至新见,对后世的理论启迪与临床指导意义尤好。同时根据抄本篇幅,采集书影,每本抄本
本书为学术类图书。本书是对1910年以前中医有关外科学的古籍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整理和汇编。分设十八部六十四分部,按内容需要,分设题解、论说、综述、著录等纬目,反映了中医外科学的全貌和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文献研究和临床参考价值...
本书以内科杂病为主,按病证如中风、伤风、中寒、诸暑、诸湿、伤燥、诸火等分列,论述其证候、治法及预防等项...
《胎产大法》两卷,清代程从美编,文星堂藏板,刊于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现藏上海图书馆。《中医大辞典》记程从美号志阳子,四川新都人,业妇产科数十年,以其经验并结合前代胎产诸法撰《胎产大法》二卷。《胎产大法》中作者自述『十六岁时,身弱失血,历一二载,百医不效,因潜心习医』,二十二岁时以医为业,道光元年(一八二一)他三十三岁,『瘟疫大行,按运而调治,活人甚众』。据此推测,作者当生于乾隆五十四年,即一七八九年。初梓此书时五十八岁,印刷
本书分为三十四卷,方书,内容包括脉学、内科、眼科、女科、儿科、外科、伤科及针灸,偏重于内、外两科...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分别为黄帝内经素问考证新释、灵枢经考证新释、《黄帝内经》书名与成书年代考证。作者在反复研读《黄帝内经》经文的基础上,比较分析诸家注说,引证经传训诂之说,考证新释《黄帝内经》词义、难句4800余处,以完成《黄帝内经》全部考证新释工作...
[英]蕾秋·乔伊斯 著,焦晓菊 译
梁实秋
林奕含
刘争争
(美)艾玛·克莱因(EmmaCline
汪曾祺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