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刘一明(1734~1821),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清代著名内丹家,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亦精医学,是当时晋、陕、甘、宁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医家之一。 《刘一明医学全书》是系统研究刘一明医学思想的专集。全书收入了其现存的所有医学著作,即《眼科启蒙》四卷、《经验奇方》两卷、《经验杂方》两卷、《杂疫症治》两卷,选用国内善本,较好地保留原书风貌,具有很好的收藏、研究和应用价值。 全书内容丰富,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 《眼科启蒙
“钩沉”,即对现有注释、发挥、整理《伤寒论》的内容中涉及较少,但却隐含于《伤寒论》中的有关概念、病证进行发掘、阐释,借以完善其理论构架和证候体系,譬如“经传”“三阳蓄水”“水逆火逆”等问题,并进行深入的论证分析。“正误”,即对截至目前为止的《伤寒论》相关问题的错误认识进行纠正,以期能够复原原书的意指,从而能够正确地指导临床。譬如“寒热真假”“失溲”的本意、“四逆证性质”等问题,从原文关联、临床实证以及其他旁证、佐证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本《规范》是用于指导和规范中医健康管理流程、内容和方法的规范性文件。编写本《规范》的目的旨在为各健康管理机构和健康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操作规范,使中医健康管理技术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中医健康状态信息采集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通过望、闻、问、切采集受检者临床信息,从而为健康状态评估、健康状态调理提供依据的方法和过程。本分册是《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1部分,是用于指导和规范中医健康状态信息采集的规范性文件...
由李杲著的《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一卷,金.李呆撰.全书主要以三部九候、五运六气、十二经脉等为理论依据.分三十余论阐述脉证诊法、辨析男女各种病脉之异同等,最后附有诊脉歌诀。书中保存了部分金元已佚脉书的内容,且附有图数十幅,简明直观为读者理解枯燥难懂的脉学理论提供了方便。本次整理以明嘉靖八年(1529》抄本为底本...
吉益为则著陆翔、郜峦、王旭光、许仕海校注的《药征/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成书于日本明和八年(1771),日本著名汉方医古方派医家吉益为则著。分为上中下三卷,书前有作者自序,书后有其子题跋。全书以53种药物为纲,每药下以主治、旁治、考征、互考、辨误、品考等分别论述。对《伤寒杂病论》中药证关系进行了由博返约、另辟蹊径的研究阐释。书中引述内本草纲目》等中国本草名著,对药物逐项阐述。作者倡导以药代方、以方代证的临床学习思路,力求以方证求药能,
《医法圆通》强调六经提纲,探求阴阳盈缩,“辨明内外,判以阴阳,经方时方,皆纳于内,俾学者易于进步,有户可入”。于辨证中,参悟阴阳,“天地一阴阳耳,分之为亿万阴阳,合之为一阴阳,于是以病参就,一病有一病之虚实、一病有一病之阴阳”;于论治中,详辨内外,“按定阴阳虚实,外感内伤治之,发无不中”,“务要将内外两形,阴阳实据,熟悉胸中,方不致误人性命也”。此于医林之中,诚难能可贵...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脉理存真》三卷,脉学著作,清代医家余显廷纂,成书于清光绪二年(1876)。首置其父余丽元一字介石一所撰《滑伯仁先生传》。上卷为滑寿所著《诊家枢要》,每脉主病论之至精;中卷为其先叔祖燕峰公所辑《脉理》,辨脉象言之尤详;下卷作者独具匠心,博览群经,摭采诸说,折衷于一是,自撰脉诊分配部位,遵古经以发挥其义,附诸卷末,并附选先儒《河洛精蕴》数节,尤见医通于《易》,阴阳至理,互相发明。本次整理以清光绪二年(1876)慎
《伤寒真方歌括》全书共分6卷,14篇,歌括96首,以六经为纲,每篇先精选《伤寒论》主要条文,对六经含义、辨证和治疗大法作了概括介绍,然后又用按语形式,重申汤方的应用价值。《伤寒真方歌括》阐述汤方,揭其旨要,引申触类,不拘泥于法,而亦不背于法,可作为学习《伤寒论》汤方的重要参考。《伤寒医诀串解》全书共分六卷,按六经排列,以《内经》理论为依据,以标本中气、经络学说为基础,采用综贯衍释的方法,把《伤寒论》各篇条文,按不同的内容分成若干段
陈修园撰的《长沙方歌括》为陈修园的代表著作之一,约成书于清嘉庆十三(1808)。书分六卷,歌括112首。全书以方名为纲,每首汤方之下,先摘引《伤寒论》原文,揭示该方主治病证,继之为组成药物、剂量及煎煮服用方法。接着用诗歌形式表达这些内容,颇具概括性,简明扼要,便于记诵和应用。最后加以按语,主要是对方义的阐析,使读者能加深理解...
《伤寒论》《温病》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者之必读经典医籍,《伤寒论》六经辨证,百余首经方虽用千载而不衰;《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均是指导中医治疗各种热病之纲领。王道瑞主编的《中医学用心得集(伤寒温病讲稿)》主编以其数十年临证和教学实践经验,较为全面地阐述《伤寒论》《温病》两部经典著作之精髓,并以其为指导总结了自己论治发热病之体会,颇能启迪后学,发人深省。本书还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医药学之渊源,尤其是与易学之特殊关系,对深入究习中医者
研究《三国演义》多见于政治、军事、人物、智谋、诗词等,研究其中的中药与养生保健者尚少,本书让读者在阅读经典中学习中医知识,在满足心理需求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
使广大读者在研读《诗经》的同时,知晓中药知识,起到养身保健,愉悦身心,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作...
万友生先生悉心研究热病数十年,终将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融为一体,实现了寒温统一与内外统一,创立了中医热病学。《万氏热病学》一书分概论和证治两部分:概论论述了热病学的概念、源流、病因、病机等;证治部分按证候、病机、治法、方药、析疑及案例等分别论述。本书适用于中医教学、科研,尤其是临床工作者参考...
万友生编著的《伤寒知要》内容分理论探讨和临床验证两部分。理论探讨部分包括伤寒的病因病机、伤寒三阳三阴的实质、伤寒三阳三阴辨证论治与八纲八法、伤寒传经与直中,以及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证治的研究心得等内容;临床验证部分包括感冒、咳嗽胸痛、心悸闷痛、失眠、腹痛泄泻、噫气痞满、胁痛、眩晕头痛、麻痹震颤、黄疸、痢疾、水肿、腰痛的治验体会等内容...
《针刀辨因论治》由理论篇、论治篇、领悟篇三部分组成,理论篇阐述针刀医学理论及作者观点——辨因论治;论治篇选取47例临床常见疾病进行辨因论治,并对针刀配合药物治疗进行论述;领悟篇为作者对朱汉章教授《针刀医学原理》的体会及对未来针刀发展的期望。 《针刀辨因论治》编写目的是从更多的角度解析朱汉章教授的《针刀医学原理》,观点尚不成熟,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对从事针刀医学或即将从事针刀医学的同道们有所启发...
本书选有作者自治验案近百例,主要选取了一些杂、重、稀少的有效验案,时间跨越达40年(1974—2013),寓作者50余年的临床经验智慧,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书...
《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二卷,清代沈志裕著。上卷论述疔疮、流注、肠痈、肺痈等42种外科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内外洽法及禁忌等,并附应用方剂87首;下卷记载经验良方108首,分为肿疡、溃疡、小儿和杂症四类,其中自订方30首,每方简述功用、组成、剂量及用法。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八年(1828)志古堂刻本为底本...
《运气商》系明代徐亦稚撰。分前后两集,前集有运气图四则,运气说七篇,运气治验十二则,运气征应四则:后集为运气博说,有「岁气起大寒说」等二十四论。丁媛校注的《运气商/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是徐氏研究《内经》运气学之作,深入浅出地论述自己对运气理论的发明,每则都是独立成篇的论文。本次整理以明崇祯七年(1634)刻本为底本...
中医健康管理是根据中医学基本理论,运用中医“整体观念”“治未病”思想,结合健康管理学理念,对社会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态进行系统的信息采集、评估、调理以及跟踪服务,从而提高人口健康素质的动态服务过程。 随着“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转变,广大民众对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当前中医健康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健康管理流程欠规范,缺乏系统的、动态的健康管理服务。为此,我们编制了《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以
魏祖清著林士毅、周坚、李青卿、滕依丽校注的《树蕙编/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为清代医家魏祖清所著,成书于清乾隆戊辰年(1748)。全书共一卷,分为修德、调元、药饵、及期、避忌、护养、保婴、置妾、受胎总论、补遗十篇。是阐述求齣之专著。作者有感于当时求嗣方书每多助阳暖宮之药误人,搜集古今种子名论方药,结合本人的临床实践编撰而成。全书内容精要实用,学术思想鲜明,对现代防治不孕症及提高生育质量都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本次整理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吉田宗桂辑张成博、韩辉、芦琳校注的《医方大成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是一部临证备要类医学入门著作,系日本江户时期医家吉田宗桂将明代熊宗立《名方类证医书大全》中的医论辑出而成,书成后经日本医家阐释,在日本江户时期流传甚广,影响较大。全书分72门,涵盖了内、外、妇、儿等科常见病证,每门扼要论述病机、证候,部分门下载有宜用方剂,但不著药物。书中附有大量批注,旁征博引,对原文的注解也很精到,很好地体现了本书作为一本医学入门著作的特点,也体现了
李祥林主编的《名中医畅达医论医案》较为全面地整理了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畅达先生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理论部分小到畅达先生对《伤寒论》一药一方的心得体会,大到对《伤寒论》辩证思维方法、汤方辨证学术思想的理论渊源、汤方辨证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论述,医案部分以汤方辨证的形式进行了案例分析与点评,充分反映汤方辨证思想在中医临床实际中的运用过程。该书同时整理畅达先生对中医思维方法的认识与思考、独特用药经验等内容,文字朴变无华,均是畅达先生50余年中
本套书为清末民国初中西医汇通代表医家张锡纯所著。全书共八期,前七期30卷于1918~1934年陆续刊行。其中前三期合编为医方,按治阴虚劳热、治喘息、治消渴、治淋浊等证候分34类,收录奇效验方180余首;第四期为中西药物讲义,介绍中药80余味,常用西药近50味;第五期为医论医话;第六期为医案,载虚劳喘嗽、血病、肢体疼痛等临床验案百余则;第七期为伤寒论讲义,系张氏去世后,其子张荫潮整理遗稿后付梓而成,并附温病遗方8首;第八期为其孙张铭勋1
《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清末民国初中西医汇通代表医家张锡纯所著。全书共八期,前七期30卷于1918~1934年陆续刊行。其中前三期合编为医方,按治阴虚劳热、治喘息、治消渴、治淋浊等证候分34类,收录奇效验方180余首;第四期为中西药物讲义,介绍中药80余味,常用西药近50味;第五期为医论医话;第六期为医案,载虚劳喘嗽、血病、肢体疼痛等临床验案百余则;第七期为伤寒论讲义,系张氏去世后,其子张荫潮整理遗稿后付梓而成,并附温病遗方8首;第八期为
《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清末民初河北盐山县张锡纯所著,是张氏毕生心血及经验的结晶,被医家奉为“医家必读”,“至贵至宝之救命书”,“第一可法之书”等。全书共七期30卷,自1918年分期出版后,多次印行。此次校订均以各期最后版本为底本。 本册为《验案讲记(医学衷中参西录第6期)/张锡纯医学全书》。...
席梁丞,名作栋(1911-1981)。甘肃武威人。甘肃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一生躬耕杏林,悬壶济世,广有口碑,是甘肃乃至全国的著名中医。1978年,集席梁丞先生一生从医经验的结晶《席梁丞治验录》付梓。3年后,另一部颇具价值的《席梁丞医话》完成初稿,本可与前书合为姊妹篇,但惜先生突患急疾而溘然离世,此稿因之搁置,未能付梓完璧。《席梁丞医案医话选》是席梁丞先生的子女将其遗留的手稿、医话、医案进行了精细梳理,三易其稿,选其精华部分编纂而成。
本书为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医学人文学科的跨学科、综合性的论坛,通过探索医学人文学的概念及其应用,寻找一个广泛地诠释当代医学的解释模式。本辑包括以下几个栏目:医学作为职业:在中国和美国背景下,医患关系:医师职业精神的诠释,利益冲突,医学专业精神与患者安全,迎接挑战,采取行动,书评...
《小儿药证直诀》是一部中医儿科学专著,是北宋钱乙的弟子闫孝忠收集他的临证经验编成的,成书于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专论小儿脉、因、证、治,收列儿科常见病证治80余条,中卷收载典型病案23则,下卷列载方剂124首。全书论治始终遵循“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这一生理、病理特点,遣方用药寒温适度,补泻并用,扶正祛邪兼顾,以柔养脏腑为本。其中不少良方,如六味、导赤散、泻白散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许公岩先生为首批重量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七十余年的医疗实践中,擅长内科、妇科及儿科杂病的治疗,更精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总结出一套系统、完善、行之有效的针对咳、痰、喘辨证论治经验,至今仍指导着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的临床实践工作。本书分为学术思想大要、经验集萃、专病论治、验案精选、方药体悟,系统介绍许老的学术思想、诊疗特色,总结并传承许公岩先生临证心法,对青年医师的中医临床思维培养起到积极作...
中医注重天人相应,辨证论治。药膳亦是如此。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一年四季各不相同,因此人的饮食起居亦要重视“天人相应”,顺势而为。本书汇编选取100道药膳,其中季节饮食春、夏、秋、冬四季膳食各25道,以飨读者...
本书主要包括针刺类、艾灸类、拔罐类、推拿类、穴位治疗类、特殊用法类等常用中医操作技术,本着“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编写原则,重点突出各项适宜技术的临床操作和关键步骤...
《中医体质学说十论》收选了作者对中医体质理论研究与临床研究论文10篇。 盛增秀为全国的名老中医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献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顾问,从事中医临床研究与科研工作50余年,对中医体质学说研究颇有心得。书中上溯《黄帝内经》体质之源,对中医体质形成、体质与疾病相关理论、体质与脉、体质转化、体质与临床、体质与养生防病等进行了深入阐发,并对中医体质学说发展进行了探讨和展望。全书对中医体质文献梳理的同时,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进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认为它的病因主要是阴虚燥热,病变脏腑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尤以肾脏为关键。糖尿病病程日久就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经济上、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多重打击。为此,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简单易学的保健按摩运动方法,可以益肾固气、健脾和胃、通经活络,进而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改善微循环,对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减轻患者手足麻凉、乏力、腰背酸痛、进食后腹胀不易消化等症状有积极作用,同时也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养生之道、中医藏象学说中的奥秘、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
本书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经筋篇中多次出现或较难理解的字词做了集中解释;第二部分讲解经筋的循行,并指出经筋的解剖学实质;第三部分讲解经筋病;第四部分讲授经筋在临床中 中的运用及经筋导引针法。本书立足于《灵枢·经筋》篇对经筋循行和经筋病的记 载,通过训诂、临床试验等手段,结合正常人体解剖学,解决了经筋经筋是什么、经筋病是什么的问题。本书完善了经典与临床沟通的路径和方法,部分解决了中西医基础性融合的靶点问题;为经典研究、中西医结合研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介绍了中医理论的主要特点以及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第二章介绍中医诊断学的四诊和辨证论治;第三章介绍中药的特性,并阐述了配药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煎药、服药;第四章介绍了中医经穴知识,详解中医四大自然疗法;第五章介绍如何根据四季变化、体质差异等进行饮食、运动、情志的调养;第六章运用中医自然疗法穴位疗法,轻松解决身体的小病小痛...
本书阐述了笔者数十名行医之心法, 并配有大量医案以验证其医学心法与临正思路。内容主要包括理法方药、方药运用、中医药在病房的运用、临床心得四篇。详细介绍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方药的使用方法及疗效观察的用法心得, 提供了众多处方的用药经验及用药思路、多种疾病的中药治疗及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取材方便、廉价的经验方, 介绍了学习中医与提高医术的方法...
《从零开始学中医系列:方剂学入门》共收录方剂百余副,并按功效分为四十多类,每副方剂都配有组成药物的高清图片,并详列了出处、歌诀、用法、功效、主治及方解等内容,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从零开始学中医系列:方剂学入门》可供中医院校学生和教师、中医临床工作者及针灸爱好者学习参考...
《普济方集》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典籍之一, 原文由阿旺·洛桑·丹毕坚赞·巴勒桑布贤者藏文编撰。内容包括赫依病、协日病、巴达干病、宝日病、食不化病、痞块症、増盛热、空虚热等80多种疾病的治法。本次蒙译汉课题由通辽市蒙医研究所承担...
《扶阳论坛5》为2012年11月在成都召开的第五届扶阳论坛专家演讲稿等相关内容进行整理策划组稿的一部著作。与2008年出版的《扶阳论坛》、2009年出版的《扶阳论坛2》、2011年出版的《扶阳论坛3》、2012年的《扶阳论坛4》为系列书,本书为将扶阳论坛的录音资料进行编辑转录,复经论坛主讲专家进行斟酌补益后组稿而成。本书延续了《扶阳论坛》的“接近现场实录”的鲜明特色,让无暇参会的广大中医同仁、中医爱好者也能够感受完整、真实的“实录现场
子午流注-传统时间针灸疗法,一直以其独特的取穴方法吸引着众多的研究者。本书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众多的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的文献资料中遴选出239篇进行摘编,并按源流、理论探讨、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及综述等五方面加以归纳整理...
《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为明·李明珍所著。全书不分卷,后附宋·崔嘉彦所著“四言举要”及诸家考证《脉诀》之言。全书共记述了27种脉象,是在《脉经》24脉基础上增加了“长”、“短”、“牢”3种脉象。以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的歌诀形式为表现方式,便于诵习,是学习脉学的推荐阅读之书...
《赵尚华临床经典医案集锦》分三部分:上篇主要讲述赵老师的求学经历及主要学术思想;中篇主要讲述赵老师在乳腺病、周围血管病、甲状腺疾病、肿瘤、皮肤病及疑难杂病等方面的经典临床医案;下篇主要讲述赵老师弟子的临床治疗心得,以及赵老师多年研究肿瘤辨证新理论的心得。附篇收录了赵老师40余年临床中的经典方剂(阳和通脉汤、逍遥萎贝胶囊、龙宫莲胶囊、柴翘五淋散)...
《寓意草》是著名的中医医案著作,明末清初医家喻昌撰于公元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 《寓意草/中医经典文库》不分卷,前有医论二篇,强调“先议病,后用药”,并制定了议病格式。其后收录以内科杂病为主的疑难病案60余则,每案记述患者发病情况、症状体征、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分析病因病机,阐明治法方药,还以设问的方式,讨论其关键和疑难所在。 《寓意草/中医经典文库》选案典型,记述完备,分析精当,辨证准确,善用古方,用药灵活,见解独特,
《医学三字经》,共四卷。卷一、二仿效《三字经》的题材,以三字一句的韵语论医学源流及常见病的治法。卷三、四详论书中所列各种病证的方药,并在第四卷中简明扼要地论述了阴阳、脏腑、经络、运气之说,语言洗练,便于诵读记忆,是一部入门的好书...
阴阳五行,可分为“阴阳”与“五行”,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为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阴阳与五行两大学说的合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
中医舌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部分,古今中医工作者对舌诊都是很好重视的。临床实践证明,舌诊在诊断上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对温热病的诊断上,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文献中关于舌诊的资料也是很好丰富的,很早就有了舌诊的专书,历代医家也都曾经不断整理和总结这方面的经验。然而,有关舌诊的资料大多散见各书,而且文字也比较深奥,至今尚少比较系统全面适合于现代临床医师阅读的专书。为此,我们搜集了有关文献,参合临床体会,通过分析归纳,用通俗语言编写了这本
中医药防治疫病源远流长,经验丰富,在每个历史时期的瘟疫流行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维护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书从中医传统的防疫理念出发,收集历代中医特色的养生防疫方法,分概述、养正预防、辟秽抗疫、疫后康复四个篇章进行论述。其中概述主要简介中医药抗疫的历史;养正预防包括中医养生防疫的总原则和主要措施;辟秽抗疫从公共措施、中药外用、中药内服、食疗辟疫和针灸并用等方面介绍中医药常用辟疫方法;很后强调在疫病的防治中,除了“未病先防”,
本书为中医药专业考试命题、审题的基本规划,是规范中医药考试命、审题的实用参考书...
中医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金钥匙。几千年来,它既是一门致力于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又是充分体现中国传统人文哲学思想的文化瑰宝。我们编纂此套《读故事知中医·中学生读本》系列课外参考丛书,希望能使更多的青少年了解中医药,喜爱中医药,传承中医药,传播中医药,同时通过学习这些中医药小知识提高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愿此套丛书能帮助诸位同学丰富阅历,开阔眼界,健康身心,茁壮成长!能帮助中医学走进校园,
[日]熊田千佳慕著,张勇译
(美)艾玛·克莱因(EmmaCline
梁实秋
刘争争
汪曾祺
[英]蕾秋·乔伊斯 著,焦晓菊 译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