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本书为“城市更新与人文遗产.上海系列”丛书之一,对北站街区的成长与历史变迁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 本书以位于苏州河畔的“北站街区”为研究对象,依循其形成脉络与演变逻辑,从独特的视角揭示苏州河与近代上海城市崛起的关联性。作为苏州河核心区域的一段河流,位于“公共租界之中区”,随着苏州河沿岸的开发,这里从最初的码头林立,到后来成为仓储中心、工厂重地。清末,沪宁、沪杭甬等铁路开通后,这些码头连同苏州河航道,与铁路上海北站(当时北站被称为“京沪
本书是关于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历史文化艺术及馆藏珍品图录类著作。由祝嘏延洪、百年巨变、闳敞静深和艺苑之光四部分组成。前两章主要介绍了万寿寺的辉煌与衰落、古建筑的变换更替等,从中可见万寿寺兴建之由、历代帝王的增修扩建、万寿寺举办的帝王皇室活动等,以及近百年的历史沉浮。后两章主要展示了馆藏精品文物,共收录瓷器、玉器、石刻、织绣、文玩、家具、佛像等门类,近三百件文物,很多文物系首次对外公布...
宗日遗址是目前黄河上游地区专享经过考古发掘证实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共存的一处重要古遗址,对深入研究青海高原本土文化的发展演变,解决黄河上游史前文化交流、人群迁徙、技术传播、环境变化、生业模式演变等重大学术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2022年是宗日遗址发现40年,《宗日遗珍(精)》不仅收录了1994年至1996年重要的考古发现,而且呈现了近两年近期新的考古成果,以供读者更加直观和全面地了解宗日遗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本文集收录作者从事考古工作五十年间先后发表的都城、陵墓、考古学国家文化等相关研究论文49篇,学术史与其他相关论述7篇及附录2篇。内容涉及秦汉乃至隋唐时期都城、陵墓的发现与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中国古代都城、陵墓、殡葬文化的综合研究和从考古学出发的国家文化研究...
连续的普及型通俗历史读物,根据二十五史,按照朝代先后顺序,从上古至东汉,通过简明的体例、严谨的逻辑和全新的形式,描绘历史发展演进的清晰脉络和光辉历程,并且详叙历史事件始末和重要历史人物生平,融历史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于历史故事之中,体现了各个历史阶段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书以科技考古研究为专题,共收录学术论文24篇。内容涵盖年代学与生业考古、冶金考古、陶瓷(玻璃)科技考古,特别关注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考古学的分析和发现能力,整体上反映了当前中国科技考古领域的前沿问题...
本書匯編民国时期《续修陕西通志稿》金石部分,希冀爲長安學、地方史、學術史及中國古代文化研究提供資料,以促進學術研究和社會文化的發展...
本套书精选十种稀见的清代有名文人如戴名世、方舟、方苞、翁方纲、钱振伦、郑献甫等的科举文集(八股文集、试帖诗选和策对选集),加以整理校勘。这些文人在诗文创作或文艺理论方面对清代文学多有重要影响,其科举文集也对当时的读书界和科举士子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因此,这些科举文集不仅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有助于我们真切了解清代科举史、科举文体写作史,全面了解清代文人的写作历程以及清代文学、文论的历史演变,而且,所选这十种时文集皆附有夹批和评点,对于今天了
《隋代史射勿墓葬壁画修复研究》一书是对宁夏固原博物馆所藏隋代史射勿墓葬壁画科学保护修复工作的总结。本书通过深入挖掘史射勿墓壁画内涵特征和文物价值,在对史射勿墓葬壁画揭取方法和修复技术路线、保存现状以及馆藏环境与壁画病害之间关联性问题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数字化信息提取、壁画制作材料分析、制作工艺及病害机理研究、壁画表面加固材料溶解度测定和环氧树脂支撑体数值仿真计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拓展了壁画表面加固材料清洗和支撑体
《中国城墙》是国内首本专门、系统研究中国城墙和“城墙学”的辑刊,由中国城墙研究院、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共同主办。本书旨在深入持久挖掘、研究、推广、保护、利用中国城墙遗产,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助力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本书是重庆市开州区余家坝墓地的发掘报告。报告在介绍余家坝墓地发掘过程的基础上,以墓葬为基本单位,全面、系统地公布了战国时期257座墓葬的全部发掘成果,为研究重庆市乃至整个长江三峡地区的巴人和巴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此外,报告还收录了几篇关于余家坝墓地出土青铜兵器的检测、分析和研究报告...
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由于保护体系不完善,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消失或遭到破坏,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贵州传统村落第三册》由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写,是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成果,从总体概况、村落特色、人文史迹、传统建筑、民族文化、保护价值六个方面系统地介绍第四批、第五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298个贵州传统村落的现状
史念海先生是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家创建者之一,其手稿长期未见于世。《史念海遗稿?讲义(影印本)》收录史先生讲义3种(附1种),约900面,包括《一稿》《一稿》《修改稿》《清代政治制度概述》,反映了先生建构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教学体系的过程,部分手稿系已出版之《中国历史地理纲要》的初稿和修改稿。整理者为各篇撰写提要,包括文献类型(初稿、誊录稿、写作大纲等)、修改情况、撰著时间、导读(含与已刊论著之关系)...
本书是一部古籍整理类书稿,以辑释为主体,辑录对象包括《春秋左传正义》原文与郑玄注文、孔颖达疏文,《国语》原文与韦昭注文,同时广泛征引历代注疏,如顾炎武《春秋左传补正》、洪亮吉《春秋左传诂》等《左传》注疏文献和朱嘉、李光地、李道平、惠栋等古代易学文献,《经传释词》《群经平议》等训诂类文献,以及高亨、尚秉和、李学勤等近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校释和补充解释...
本书是为庆祝南京大学校庆120周年,历史学院成立120周年,由历史学院党政领导集体决定汇集历史学院考古与文物学科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代表了历史学院考古与文物学科领域老师们的学术贡献与学术水平,主要是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由各位老师精选自己的代表之作1-2篇,报送院党政领导审核通过。这些论文既有断代考古遗址、器物等的研究,也有多学科理论的探索,具有政治正确、课题领先、方法严谨等显著特点,也是中国一流大学考古与文物研究水平、研究方法的缩影.
本书对商周(至战国末)金文共计4123个形体构成的偏旁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收录商周金文偏旁共计666个,偏旁大体依《说文》部次编排,正文共计十四卷。本书正文内容包括偏旁,偏旁所属字例,偏旁类型,字例下列偏旁拓片,拓片标注来源、器名、国别(春秋、战国时期的字形如有明确国别的标注)和时代。本书所取字例吸收了当前金文研究的新成果,同一字例下的偏旁形体按照时代先后排列,大致顺序如下:殷商、西周早、西周中、西周晚、春秋早、春秋中、春秋晚、战国早
本书针对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需求,聚焦文物保护修复材料,系统梳理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材料应用现状,以现有保护修复材料为分析评估对象,基于文物保护修复原则,依据保护修复工艺特点设计模拟实验,实验室测试其吸收率、渗透性、表面性能、力学性能及耐老化性能,模拟保护修复材料抵御环境侵蚀的作用机制,研究用于陶胎加固、彩绘加固、残片粘接的保护修复材料等进入文物本体的作用机制;实验室研究保护修复材料服役行为,揭示保护材料与陶质文物作用的微观特征,结合
《西部考古》是在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考古学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考古学与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陕西省特色学科建设项目、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资助下,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联合编的学术半年刊。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等共计20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立足点,面向全国,内容
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的系统回顾成都考古发展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作三章,分别介绍了成都文物考古工作简史,成都考古发现与研究史,成都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古建研究及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历程。其中,成都考古发现与研究史全面覆盖了新石器时代、商周、汉六朝、唐宋、明清五个时段的内容,包含遗址、墓葬、宗教考古、陶瓷考古、城市考古等多个专题内容...
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是我国规模较大、沿用年代较长的古代城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1997年至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部门连续多年对古城遗址及周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从春秋战国至清代共清理发掘2158座墓葬,其中辽代22座、金代1座、清代8座,共31座,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本书即是对此期间所发掘的辽、金、清墓葬成果的全面报道...
本发掘报告整理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2020年、泉州市舶司遗址2019~2021年考古调查发掘的结果,介绍了清理出来的建筑遗存、水沟等遗迹以及出土器物标本,根据发掘结果修正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宋元时期水池遗迹的南岸线位置,推测泉州市舶司遗址的四至范围大致为西南依竹街、东北到马坂巷西侧道路和马坂巷之间、东南至水门巷、西北靠三堡沟。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是目前发掘明确的**一处宋代宗正司遗址,泉州市舶司遗址是福建省内首次对官方海商贸易管理机构所
已刊行的《殷周時代青銅器之研究》和《殷周時代青銅器紋飾之研究》,討論的是從中國青銅器開始出現的時代到第一個高峰期——即以商晚期、西周早期爲中心的時期——的青銅器。這個時期的青銅器,雖然有時候是幾件形制相同的器被同時製作的,但都是一件一件單獨製作的。本卷討論的青銅器與前兩卷討論的很不相同。本卷的時代是從春秋中期到戰國晚期,其最盛期是春秋中期偏晚到晚期偏早,即公元前6世紀左右...
古牌坊又称牌楼,古名“绰楔”,又称“绰削”“绰屑”。作为中国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和忠孝节义所建造的物体。 它不仅有独出匠心的外观造型、千变万化的斑斓色彩、独出心杼的审美价值、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且具有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为丰厚的人文内涵...
《中外历史文化比较钩沉》一书是基于比较的手法,以中国各朝代为时间段来描述在同一时期、同一时代,世界各洲主要国家的历史文化发展的概况。通过比较来发现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轨迹。以往的历史书籍是中国史专讲中国历史,世界史专讲世界历史,它们之间是分开的,割裂的,缺少横向比较。使熟知中国历史的人,不能及时了解同期世界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历史文明的发展状况。使有些读书人读史后,或盲目自大,或妄自菲薄,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民族文明的历
本书试图系统讨论蒙古镶蓝旗人督抚锡良,在四川、云贵、东三省的新政改革思想与具体实践。作为清末一名旗人督抚,锡良对国家前途命运注入何种运思,其新政改革作为与成效究竟如何?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是本书的基本思路。本书即以锡良履历为经,以新政举措为纬,旨在从实证角度全面系统地还原锡良新政改革的思路与实施情况,展示督抚作为与省域新政改革成效的关系,凸显清末新政改革的困境所在,进一步彰显清末政情特色,从而裨益于我们对清末政治与社会的深入认识...
《徜徉中华历史文化名城(第1册)》: 《徜徉中华历史文化名城》共分3册,主要介绍了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24座中华历史文化名城。第1册重点介绍了北京、承德、大理、大同、广州、桂林、昆明、曲阜等8座城市的历史人文和名胜古迹。 《徜徉中华历史文化名城》视角独特,文笔轻松,史料详实。 《徜徉中华历史文化名城》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攻略,而是将景观名胜与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主要侧重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为广大旅游爱好者了解中华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贰)》收录了长篇战国竹书《参不韦》,简文主要内容是作为天帝使者的参不韦对夏代开国君主夏启的训诫,训诫的核心内容是“五刑则”,即五则、五行、五音、五色、五味,从而指导夏启设官建邦、修明刑罚、祭祀祝祷、治国理政。这篇竹书共124支简,内容完整,总字数近3000字,是继清华简《系年》《五纪》之后,整理公布的又一篇超百支简的长篇竹书,是前所未见的先秦佚籍。 ...
2015—2018年,湖北省文物保护工作成绩显著、亮点纷呈。唐崖土司城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重要考古发现捷报频传,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全面展开,书院文庙民居等文物建筑得到系统保护,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圆满收官,文物宣传教育作用不断彰显。本书从原湖北省文物局官方网站精心选取了能够反映各方面工作的部分信息,回顾总结了这3年时间的主要工作,为推动全省文物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西域文史》是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与新疆师范大学西域文史研究中心合出的学术论集,本辑发表与西域相关的学术论文19篇,内容涉及考古、语言、历史、文学、民族、学术史等方面...
本丛书以《清实录》为核心,结合官书、内档、方志、谱牒、稗史、笔记小说等,采用中国传统史学的编年史体裁,以时为经,以事为纬,结合考据学研究方法,去伪存真,考订史实,求同存异,并进行必要的注释,详细注明每一条清代海洋史文献资料的出处,便于相关研究者引用核查。本书详细搜辑清朝光绪元年到光绪二十年间与海洋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以及海洋灾害等相关的内容,对当时的海洋历史进行展示...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典》第三批前五册获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卷在馆藏文物中精选出历史文物、民俗文物、革命文物等,每一部分又分为若干小类,依文物性质和内容分门别类地展示。其中历史文物堪称鄂西南历史文化之珍品,不仅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而且凝聚了不同时期民族文化之精髓,向世人展现出巴族历史的辉煌、土家文化的灿烂,进而体现出本地区少数民族历史的悠久性、文化积淀的丰厚性、文化发展的多元性以及文化风格的和谐性...
有名文学大家沈从文1949年以后转行做了历史文物研究专家,把满腔爱与美的热忱投入到六千年间中华文物上,专注地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书画打了近四十年交道,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优秀 《沈从文说文物》系列,收录了沈从文后半生数十年文化、艺术、考古、鉴赏、收藏、文物研究的心血之作...
本报告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一期文物保护项目成果之一。详细公布了140座墓葬资料,其中汉代墓葬35座、宋代墓葬7座、明代墓葬98座。简阳地区以往考古发掘较少,此批墓葬的发现,为研究该地区三个时期普通平民阶层的墓制、葬俗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本書匯編清代、民国时期金石著作《长安县志》《咸宁县志》等十六種方志中有关金石之内容,希冀爲長安學、地方史、學術史及中國古代文化研究提供資料,以促進學術研究和社會文化的發展...
本书对远东考古学家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30多年来工作所获、与12~13世纪女真房屋建筑有关的中世纪遗址的考古材料进行了总结和系统整理,全面分析了女真人的房屋建筑,并对其起源、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了鉴定,研究了遗址的内部地形与特点,以及院落的类型。本书在考古材料和民族学材料的基础上对住宅、生产建筑和衙署建筑进行了复原,揭示了女真人房屋建筑所采用的建造技术,通过分析火炕这种采暖设备的起源,对房屋进行了分类,确定了女真人建筑在滨海边疆区房屋演变
西金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博爱县金城乡驻地西金城村周围,本书为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该遗址田野考古工作和研究成果的总报告,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田野考古工作报告,全面系统介绍了调查、勘探和发掘出土的古代遗存,主要包括龙山文化城墙、壕沟、沙洲等大型遗迹,灰坑、灰沟、墓葬、房址、灶、路等各类遗迹,以及陶器、瓷器、石器、铜器、铁器、蚌角器、兽骨、螺壳等各类遗物,遗存年代涵盖仰韶时期、龙山时期、东周至汉代、唐宋时期等多个时代。下编为多学科研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古为燕赵之乡、京畿之地,历史悠久,文物遗存众多。为实现对文物信息的**保存、对文物本体的无接触测量记录以及对文物资源高效利用,河北省文物局启动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项目,利用图片、视频、360°全景、倾斜摄影建模、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手段对河北省900余处省级以上文保单位进行数字化采集。项目于2016年启动,2021年结束。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项目组总结出了一整套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采集
商丘位于河南省东部,素有豫东门户之称,与安徽、山东、江苏毗邻,是河南省直辖市,辖六县二区,代管永城市。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商丘现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在商丘古城南约2千米处自西向东蜿蜒流过,商丘古城地处睢阳区,从商汤都南亳至今,商丘已有3600余年的建城史。本书系统整理商丘地区历年来考古发掘资料,以求还原商丘古老的历史文化风貌...
《剑桥古代史》和《剑桥中世纪史》翻译工程是国家社科基金的一项重大招标项目,对于推动我国世界史学科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该项目首席专家武寅研究员和古代史部分负责人郭小凌教授的邀请,本卷的译者荣幸地承担了《剑桥古代史》第九卷的翻译工作,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剑桥古代史第9卷(罗马共和国晚期 公元前146年-前43年)》阐述的是共和国晚期罗马的历史,介绍了它由共和制向帝制转变的过程,展现出当时罗马在政治、军事、经济、
本书是上海市金山区枫泾文史研究会编的一本史料汇编,意在挖掘、整理史料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上海市金山枫泾镇泖桥村的历史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乡情文化、美食文化等。泖桥之名胜,因董其昌一幅名画《泖桥胜概图》而流传至今;泖桥之名人,因明末大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而声誉鹊起...
《巴蜀文化志》是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巴蜀文化的权威著作,采用汉英双语对照的形式。该书分为导言、地理、民族与人口、科技、学术、艺文、宗教、民俗、交流等九章。在导言部分,作者对“巴”、“蜀”、“巴蜀文化”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论述了巴蜀文化的兴衰轨迹与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巴蜀地区的地理特点、民族与人口、科技、学术、艺文、宗教、民俗、交流等内容...
本书是郑州文物考古研究系列丛书的第四本,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该书是近五年来郑州地区文物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的成果结集,收录约70篇文章,其内容包括考古调查报告、考古发掘简报、科技考古、文物修复、考古学理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探源等。该书的出版对于嵩山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完善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集选作者近20年在国内外辑刊、杂志所发表有关古代陶瓷研究的专题论稿计13篇。所涉及古代陶瓷的时间跨度从唐宋及明清,有些还是非常重要的城市考古调查一手材料。图像数量庞大珍贵,论研角度新颖,不少结论广受学界瞩目,许多话题今天仍是研究热点...
温州曹湾山遗址于2002-2003年发掘,共清理发现30余座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和大范围的建筑基础遗迹,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石玉器和各类标本。遗址确认了好川文化在瓯江下游地区的分布,极大地丰富了好川文化的内涵,对于构建浙南早期考古学文化谱系序列具有重要的意义,温州的文化史也自此肇始发端。2013年,曹湾山遗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书对曹湾山遗址的基本情况和发掘工作进行了具体介绍,对曹湾山遗址的墓葬、灰坑、建筑
本书是沈阳故宫博物院藏11件纺织品保护与修复的成果。沈阳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言纺织品共约2000余件套,它们均是清宫旧藏,这些织绣品的等级高、种类多、纹饰华美、织造精良。本次修复的11件藏品中包括袍、披风、彩旗、甲胄、常服等,均为二、三级藏品。修复项目为沈阳故宫博物院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合作完成,本书中分专论详细介绍各件藏品的保护与保护、修复的过程,记录修复前后细节,对纺织品修复的从业人员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系统总结了早期农作物遗存鉴定的新技术、新方法,包括植物大遗存、微体遗存和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研究的新成果,介绍了早期农业起源、发展和传播的部分新证据,以及气候环境背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农业起源研究的前沿方向进行了展望。此外,本书以郑州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13处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遗址的植物考古分析和14C年代测定,揭示了全新世中期中原古代农业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炭化模拟实验,确定了粟和黍种子炭化的温度区间,为旱作农
本书是一本介绍宜兴工业陶发展历史和现状的著作。宜兴是我国有名的陶都,具有七千多年的制陶历史。数千年薪火相传,创造了灿烂的陶瓷艺术。宜兴工业陶自二十世纪初发展至今,已历经一百余年。在宜兴陶瓷的发展历史中虽属于后起之秀,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已经成为宜兴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特色品牌,属于宜兴陶瓷经济发展中拥有活力的艺术门类。本书客观记录宜兴工业陶历史沿革、艺术特色、原料应用、成型工艺、烧成技术、传承发展、代表人物等内容,图片精
杭州的南宋皇城遗址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是近年来杭州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业已取得了丰硕的发掘和保护成果。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严谨的考证为学术依托,吸收了最新的南宋皇城遗址考古发掘和综合保护成果,在此基础之上,详细描绘了历史上的南宋皇城风貌,系统展现了今日的南宋皇城遗址发掘工程。书中对南宋都城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建筑和文化遗址进行了梳理,以通俗流畅的文字和精美的图文资料,对这些重要建筑和文化遗址的建立过程、文化
本书为地方史图册。本书以图片配文字说明的形式,分成“筑就宜居现代城”“提升人民幸福感”“匠心实力筑未来”三个篇章,分别从城市风貌、建筑之光、园林生态、民生实事、通江达海、美丽乡村、工匠之心等方面,全角度地展示了张家港建(县)市六十年来的沧桑巨变,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和人民宜居乐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讴歌建设者,筑梦向未来。从沙洲县成立初期的筚路蓝缕,到张家港精神引领下的卓越奋斗,以及迈向新征程的壮志豪情...
赵国英主编的《故宫学刊》是故宫博物院的大型学术性刊物,主要内容立足于故宫、故宫文化与故宫学这三个相互联系的概念。故宫的内涵与价值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故宫建筑、文物收藏及与此相关的人和事,三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民族传统和历史文化意义。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皇家文化(或宫廷文化),具有独特性、丰富性、整体性和象征性等特点。提出故宫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故宫的综合研究,努力挖掘故宫及其藏品的深邃内涵。本辑为2022年总第
本书是关于洛阳汉唐运河遗址及运河故道内发掘出水的两艘清代沉船的基本资料。本书不仅详细地介绍了汉唐漕运故道的调查情况,还详细地介绍了出水的两艘沉船的形制结构。其中运河一号古沉船保存较好,由13个船舱组成,结构较为完整,形制特殊,属典型的内河客货运输船。两艘古沉船的发现,充分证明了洛阳盆地内陆人工漕运渠道的存在和具体位置,同时为古代船体结构、建造工艺、木料的选择以及内陆运河船体与海洋船体结构对比,乃至大运河洛阳段的研究,都提供了珍贵的新资
湖北石窟寺属于我国石窟寺四大分布地区之一的南方地区,既有传统石窟寺的共性特点,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本书在专项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湖北石窟寺历史沿革、分布与分类情况、基本特征、保存现状及主要风险等内容,详细介绍了湖北主要石窟寺的基本情况,客观分析了湖北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成绩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本书是一部系统性、实用性较好的著作,对扩大湖北石窟寺社会影响力、推进湖北石窟寺保护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日]熊田千佳慕著,张勇译
泰戈尔
老王子
[英]蕾秋·乔伊斯 著,焦晓菊 译
梁实秋
刘争争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