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者节开场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12-13世纪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女真人的房屋建筑

12-13世纪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女真人的房屋建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16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01.0(7.5折) 定价  ¥2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12-13世纪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女真人的房屋建筑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72186
  • 条形码:9787030672186 ; 978-7-03-06721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12-13世纪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女真人的房屋建筑 本书特色

本书适合从事考古与历史、墓葬考古等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12-13世纪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女真人的房屋建筑 内容简介

本书对远东考古学家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30多年来工作所获、与12~13世纪女真房屋建筑有关的中世纪遗址的考古材料进行了总结和系统整理,全面分析了女真人的房屋建筑,并对其起源、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了鉴定,研究了遗址的内部地形与特点,以及院落的类型。本书在考古材料和民族学材料的基础上对住宅、生产建筑和衙署建筑进行了复原,揭示了女真人房屋建筑所采用的建造技术,通过分析火炕这种采暖设备的起源,对房屋进行了分类,确定了女真人建筑在滨海边疆区房屋演变过程中的地位。滨海边疆区女真人房屋建筑及其各元素的重建,充分证明了其与远东地区通古斯-满语族民族为历史文化的共同体。

12-13世纪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女真人的房屋建筑 目录

目录
引言(1)
**章女真人城址和非防御性遗址:遗址特点和地形地貌(9)
第二章住宅、生产建筑和衙署建筑(29)
**节住宅(30)
第二节生产建筑(37)
第三节衙署建筑(39)
第三章房屋内部设计(46)
**节采暖设备(46)
一、炕以及根据炕划分的房屋类型(46)
二、其他采暖设备(60)
第二节基于生产功能特征的房屋内部设计(61)
第四章女真人建筑在滨海边疆区房屋演变过程中的地位(65)
第五章结语(75)
参考书目(77)
参考档案材料(103)
参考档案材料中的缩略词对译表(112)
女真人房址特征编码(113)
遗址、地名对译表(115)
附表(119)
附图(152)
展开全部

12-13世纪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女真人的房屋建筑 节选

引言 本书首次针对12~13世纪初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女真人房屋建筑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释。关于这一课题此前从未进行过专门研究,积累的材料之多,使该问题的研究更为迫切。众所周知,房屋是任何社会物质文化的主要组成之一,通过对房屋建筑相关问题的研究,可以判断古代居民经济和日常生活的发展程度、文化水平、社会分化程度。 自1953年以来,苏联科学院远东考古考察队在А. П. 奥克拉德尼科夫的领导下,开展了系统的考古工作,开始积累与女真人房屋建筑有关的材料。 1954年建立了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历史 考古 民族研究所(现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历史 考古 民族研究所),Э. В. 沙弗库诺夫主持考古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他的领导下对女真人遗址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察研究。 目前,赛加城址是被研究*多的城址(考察者Э. В. 沙弗库诺夫、В. Д. 连科夫、В. А. 霍列夫、Н. Г. 阿尔杰米耶娃),发现了292处房址、86个仓库、65处庭院、6个衙署建筑、8个作坊、1个内部有3处房址的“多面堡”和 1处城门址。其次被研究较多的城址是阿纳尼耶夫斯科耶城址和拉佐城址。阿纳尼耶夫斯科耶城址(考察者В. А. 霍列夫)包括2个建筑层,共发现104处房址、14个仓库、3处庭院、1个衙署建筑和1个内有3处房址的“多面堡”。拉佐城址(考察者В. Д.连科夫)也有 2个建筑层,发现 68处房址、6个仓库、 2处庭院、1个衙署建筑, 1个内有4处房址的“多面堡”、 1个熔铁炉和1个内有8个窑炉遗迹的作坊。叶卡捷林诺夫斯科耶城址(考察者В. Д. 连科夫)发现了22处房址、3个仓库、1个衙署建筑。斯卡利斯托耶城址(考察者В. Д. 连科夫)发掘了8处房址和1个冶炼作坊。在普拉霍特纽金斯科耶、新波克罗夫斯科耶、什克利亚耶夫卡、新戈尔杰耶夫斯科耶、马伊斯科耶、阿乌罗夫斯科耶、克拉斯诺雅罗夫斯科耶等城址,以及柞树岗、康斯坦丁诺夫斯科耶、奧西诺夫、阿尔加诺夫斯科耶等遗址发现了1到10处房址不等。在滨海边疆区发掘出的房址、生产建筑和衙署建筑总计超过500处。对上述遗址的研究是不均衡的:大约80%的建筑遗迹是在赛加城址发掘的,这就使房址分类结果变得复杂。建筑遗迹的保存状态也是研究的难点,因为建筑所用的木材在滨海边疆区女真人遗迹的文化层中没有保存下来。只有框架基础、柱础石、排水沟、采暖设备保存了下来,墙体、屋顶、门以及框架等部分未留下遗迹。女真人房屋建筑缺失的许多结构要素,可以根据文献资料和庞大的民族学材料进行部分还原。 关于女真人房屋的文献资料,主要有《金史》(Г.罗佐夫,苏联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档案; А. Г. 马利亚夫金,1942),以及《契丹国志》(叶隆礼,1979)。文献内容已被翻译,或在俄罗斯及俄罗斯东方学家的著作中有所体现[В. П. 瓦西里耶夫,1858;比丘林(伊阿金夫), 1850;Е. И. 克恰诺夫,1966],并在М. В. 沃罗比耶夫的主要著作中做了总结(М. В. 沃罗比耶夫,1975,1983),他引用文献和考古材料,以专门的章节分析了女真人的住宅、衙署建筑及建筑学。 有关滨海边疆区女真人聚落和房屋的*初材料见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研究者们的著作中(Ф. Ф. 布谢、Л. А. 科罗伯特金,1908;В. К. 阿尔谢尼耶夫,1947;И. А. 拉帕金,1922)。 如今已有一系列著作根据具体的遗址研究女真人的房屋。 Э. В. 沙弗库诺夫《根据 1963~1966年考古学考察材料论女真房址的特点》一文非常有趣(Э. В. 沙弗库诺夫,1973: 72~89),作者分析了1966年之前发掘的女真人房址,并首次尝试分析其结构特征、内部布局、采暖设备及一系列其他具体特征。*为重要的是,他在文章中以炕的样式为基础对女真人的房址进行了分类。尽管之后积累的材料扩大了这一分类的基础,该分类标准(炕的样式)至今仍然适用。Э. В. 沙弗库诺夫的文章包含了大量的民族学和文献材料。他对11~12世纪的房址进行了类型学分析,认为根据房址墙体周围的土垣可知, 11世纪的房址“处于半地穴和地面建筑的过渡阶段”。他本人对土垣的解释是:“房屋墙体损坏的结果。”对这些房址进行分析可知,它们和12世纪的建筑一样,都属于地面建筑。Э. В. 沙弗库诺夫以土垣为基础,确定了一些女真人城址的年代为11世纪(Э. В. 沙弗库诺夫,1968:189),但之后并未被考古材料所证实。因此,已知的滨海边疆区女真人城址年代依然为12~13世纪初。本书同样不同意Э. В.沙弗库诺夫将奥西诺夫遗址年代定为13世纪的结论。尽管如此,他的文章仍然是滨海边疆区有关女真人居住址*完整和*重要的著作之一。 关于女真文化的材料在Э. В. 沙弗库诺夫的专著《12~13世纪女真-兀的改人文化和远东通古斯民族的起源问题》(Э. В. 沙弗库诺夫,1987)中有所体现。该文主要是在赛加城址材料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了住房、农业、生产和公共类建筑,谈及了炕的起源问题,并强调12世纪炕结构的复杂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房屋内部的复杂化是由女真人经济活动的复杂化造成的。关于赛加城址的院落发展,他得出了有趣的结论,区分出五种类型,并强调不同类型的院落在城址的不同区域各占主导位置。 分析女真人干栏式生产建筑的出现这一问题时,Э. В. 沙弗库诺夫认为,这一类型的建筑可能在公元前1世纪上半叶随着肃慎人的到来而出现在俄罗斯远东南部地区及其相邻区域,通古斯语族(挹娄)在公元初年迁徙至此,大概已经知道了粮仓,并开始利用这种建筑作为夏季住所。 但是本书作者想要指出的是,在中世纪时期只有女真人首次确定了这种建筑的标准,与住宅相结合,形成了女真人独*的院落类型。Э. В. 沙弗库诺夫在分析文献和考古材料的基础上强调,女真房屋的发展经历了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都对应着生产和人口社会构成的重大变化。相同的因素在房屋内部结构和院落特征变化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В. А. 霍列夫和Э. В. 沙弗库诺夫公开发表报告《关于1972~1974年阿纳尼耶夫斯科耶城址考古学考察结果》,专门介绍了阿纳尼耶夫斯科耶城址的房址(В. А. 霍列夫、Э. В. 沙弗库诺夫,1976:112~120)。 В. А. 霍列夫还撰写了另一篇关于滨海边疆区女真人房屋的文章——《关于阿纳尼耶夫斯科耶城址房址的某些结构特征》(В. А. 霍列夫,1983:87~91)。他研究了阿纳尼耶夫斯科耶城址住房中的采暖设备结构,初步将其分为四个类型。并指出一个结构细节将该城址房址与其他已经发掘的女真人房址区别开来,即房址角落外部烟道之外的拱形烟道。他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至第三种类型的房址有用火痕迹,而第四种没有。根据出土物较少的情况,他将第四种类型的房址归为穷人的住所。对城址进一步的发掘表明,阿纳尼耶夫斯科耶城址中第四类房址属于**期或早期建筑层。В. А. 霍列夫得出结论:“可以确定 12世纪下半叶~ 13世纪初女真人建筑的局部差异,不仅是地理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社会制度和民族习惯造成的。”( В. А. 霍列夫,1983:91) В. А. 霍列夫在《关于阿纳尼耶夫斯科耶城址的建筑层》(В. А. 霍列夫,1990:51~72)一文中更为详细地回答了有关阿纳尼耶夫斯科耶城址房址的问题。在分析了 69处房址和 14个仓库后,他将城址划分为两个在年代上并无差异的建筑层,并描述了上、下两个建筑层的房址特征。根据城址的地层特征,将下层建筑层的房址划分为三种类型:①为了重新开发所占区域而故意破坏;②被遗弃的,大多数情况下是散乱的,没有后续建筑;③一直被使用直到城址消亡(В. А. 霍列夫,1990:57)。我们不清楚,为什么他将第三种类型的房址归入下层建筑层,也不明白,为什么“多面堡”和作坊发现的房址属于同一类型。 В. А. 霍列夫非常详细地描述了阿纳尼耶夫斯科耶城址的房址,进行了很多考古学和民族学的类比,尝试复原住宅和仓库,是*早将女真人可能存在木骨架结构或复合结构的观点引入学界的人之一(В. А. 霍列夫,1990:67)。尽管本书不同意这一结论,下文将对此进行讨论,但是在我们看来,В. А. 霍列夫关于在滨海边疆区建造“谋克型”的军事农业城址——阿纳尼耶夫斯科耶和其他城址的原因和年代的结论是非常重要的。 В. Д. 连科夫的发掘报告《斯卡利斯托耶城址的冶金遗迹考察结果》介绍了位于作坊旁的房址,他认为该房址是“参与生产过程的工匠们居住的房屋,房屋靠近作坊,二者位于同一台地上”( В. Д. 连科夫,1978:73~82)。他得出这一结论,还因为这个房址面积不大,房址旁未发现庭院。 在《拉佐城址的考古考察》一文中,В. Д. 连科夫描述了该城址的房址,并指出了采暖设备的特殊性,在某些情况下还揭示了房屋所有者的生产活动(В. Д. 连科夫,1978: 73~82)。在描述15号房址的特点时,他注意到炕下面发现有垫层,在垫层下面发现有另一个炕的遗迹,后者的烟道铺设于生土层。在15号房址下发现的房址被认为是废弃的。对该城址的进一步工作揭露了下层建筑层房址的特点。 В. Д. 连科夫在其论文《11~12世纪末女真人物质文化的若干方面(基于叶卡捷林诺夫斯科耶城址的考古材料)》中描述了叶卡捷林诺夫斯科耶城址的房址(В. Д. 连科夫,1983:58~69)。作者跟随Э. В. 沙弗库诺夫,根据房址残存墙体四周明显的土垣,判定叶卡捷林诺夫斯科耶城址的年代为11~12世纪。他将房址周围的土垣解释为房屋墙脚的土台,房屋本身则是半地穴式,本书对此不能认同。在介绍12号房址时,В. Д. 连科夫认为,在入口前发现的烧土层是地面建筑的遗迹,在它旁边发现了烧焦的木头碎片和抹泥。他据此推断,房屋内部有隔断,将房屋分为生活和生产区,并认为生产区用作冬季圈养家畜,地面篝火用于取暖。*后一个假设值得商榷。首先,生活和生产区之间无法找到明显的隔断痕迹。其次,在房屋墙体附近设置地表火源也很不合理,容易引起火灾。 В. Д. 连科夫在他的专著《12世纪女真人的冶金工业与金属加工》中,谈到了赛加城址的一些房址,认为其是家庭手工业者的作坊,并据此划分出了作坊区(В. Д. 连科夫,1974)。 О. С. 加拉克季奥诺夫在《“多面堡”问题研究》一文中谈及了位于“多面堡”的房址(О. С. 加拉克季奥诺夫,1983:107~114),描述了房址的遗迹,指出了它们在“多面堡”中的位置。对房址规格、火炕面积进行分析后,推断这些房子里的住户不超过4个人,很可能是士兵,“多面堡”的其中一个房屋属于职位较高的人,而另外两个属于仆从和警卫。 В. И. 博尔金和В. А. 霍列夫发表的《关于什克利亚耶夫卡城址的两处房址》将什克利亚耶夫卡城址两处房址的新材料引入学界(В. И. 博尔金、В. А. 霍列夫,1990:160~165)。作者首次对该城址的房址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房址面积小,采暖设备结构简单,和阿纳尼耶夫斯科耶及拉佐城址下层建筑层的房址,以及新戈尔杰耶夫斯科耶城址女真第二建筑层的房址很接近。尽管如此,作者并没有质疑Э. В. 沙弗库诺夫所推定的这一遗迹的年代——11~12世纪初。 对康斯坦丁诺夫斯科耶城址进行考察时,发掘出一处房址,Ю. Г. 尼基京在《滨海边疆区康斯坦丁诺夫卡村周边考古考察结果》(Ю. Г. 尼基京,1989:140~146)一文中对其进行了介绍。房址为地面建筑,呈正方形,面积为35平方米,入口朝南,房址内部修建了两段式、三烟道火炕。在入口右侧发现了重建的痕迹,即该火炕的一部分被拆除,然后安置了一个臼。作者以赛加城址、阿纳尼耶夫斯科耶城址、拉佐城址和奥西诺夫遗址的房址作类比,确定了康斯坦丁诺夫斯科耶城址的房址年代为13世纪初。不过他有所保留,认为房址周围的土垣表明房址年代可能更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