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本书在概述了中国古代帛书的发现及研究状况的基础上,集中讨论了长沙楚帛书和马王堆帛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情况。全书约15万字,配有彩图4幅、插图22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全面综述了20世纪屈家岭文化考古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书中文字翔实,并配有彩图6幅、插图52幅...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全面介绍和总结了20世纪周原考古的发现与研究成果,分别对建筑基址、墓葬、制骨作坊、青铜器等遗迹和遗物进行了深入探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书中配有彩图9幅及插图38幅,资料翔实,是了解这一
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018年度考古报告集。收录考古调查发掘简报及分析报告17篇,包括盐源县皈家堡遗址新石器时期、青铜时代、历史时期发掘材料,越西县东栅子新石器时期遗址发掘材料,成都市青羊区红碾社区7组小学项目、金沙遗址“金牛社区综合楼”地点、成都市成华区红花堰遗址、成都市新都区南桥街遗址等商周时期遗址发掘材料,成都市青羊区奎星楼街战国土坑墓与唐宋遗址发掘材料,成都市天府新区万安南一路崖墓、简阳市汪家山崖墓、成都市羊市街东口汉末三
本书是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系列考古报告之一,主要对2006年保定容城北张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进行了整理和介绍。此次发掘的工作面积1000多平方米,总计清理各类遗迹单位30余处,其中包括先商时期、战国至汉时期、唐至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存,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遗迹遗物,为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面貌及发展演变状况均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泰半。本书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
为了加强泉州城考古研究、保护和发展工作,助力“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报世界遗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文物局和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泉州城考古学术研讨会”。该书收录了参会学者论文32篇,内容包括泉州城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泉州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相关研究、泉州城遗址出土陶瓷器研究、城市建设与规划历史的相关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有助于深化泉州城遗址相关考古工作,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城址考古学研究的发展与繁荣。 本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共有3300多枚竹简,抄写年代大约在西汉中期。竹书内容全都属于古代典籍,包括近二十种文献,基本涵盖了《汉书艺文志》所划分的"六略"中的各大门类。《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壹]》收《苍颉篇》(《仓颉篇》)一篇,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保存字数很多的《苍颉篇》文本...
文化遗产方面的教科书《Heritage: critical approaches》,是文化遗产和考古学的一门入门书,这是一本关于整个文化遗产学的理论进行深入反思的,具有时代意义的理论著作,也对未来的包括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创意、文物等领域有着重要影响的参考书...
本册收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文献研究所所藏西夏文藏传佛教文献约六十余号,黑白图版千余幅。刻本、写本皆俱,卷子装、蝴蝶装、册页装等均有。皆为近千年前西夏王朝珍贵的文化遗存,如《甘露光海生金刚文二部》、《大印究竟要集》、《六法圆混道》、《大凤凰空明注》、《见大虚空遮显疏上卷》等,充分体现了以佛统民的西夏社会对佛教的理解与诠释...
本辑内容包括考古新发现、研究与探索、北域撷英、碑铭考释四个栏目, 收录论文24篇, 以中国北方地区的考古学探索为重心, 也包括一些重要境外考古发现的个案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在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方面的前沿动向和重要成果...
本书包括斯坦因三次中亚新疆探险所获敦煌、于阗、吐鲁番等地的古藏文文献...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本书为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三方共同合作,编纂出版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自2006年开始出版。《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30)》为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收入编号P.T.1956—P.T.2104,以佛教写本为主,原件装帧为梵夹本和经折装
内容简介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本书为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三方共同合作,编纂出版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自2006年开始出版。《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34)》为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收入编号P.T.3847—P.T.4052,以佛教写本为主,原件装帧为梵夹本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本书为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三方共同合作,编纂出版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自2006年开始出版。《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31)》为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收入编号P.T.2105—P.T.3540,以佛教写本为主,原件装帧为梵夹本和经折装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 30》为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三方共同合作,编纂出版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自2006年开始出版。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 30》为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收入编号P.T.1956-P.T.2104,以佛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本书为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三方共同合作,编纂出版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自2006年开始出版。《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29)》为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收入编号P.T.1832—P.T.1955号,以佛教写本为主,原件装帧为梵夹本和经折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本书为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三方共同合作,编纂出版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自2006年开始出版。《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27)》为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收入编号P.T.1643—P.T.1712,以佛教写本为主,原件装帧为梵夹本和经折装
本书以我国馆藏的22颗天珠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理论方法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研究:矿物学、宝石学、显微埋藏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理论不仅为合理推导天珠的蚀花工艺奠定了坚实基础,还为我们进一步厘清了天珠在风化演变过程中发生的系统性变化规律,进而科学客观地解析了天珠的受沁现象及发生机理;而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哲学、艺术史学、人类学、神话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则为探讨天珠蕴含的文化寓意、文化传播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概
本书为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区江南文化研究基地成果之一,内容以元明清时期松江府华亭县、娄县为基础范围,搜集、选编这一时期辖区的碑刻、墓志铭资料261通,按政事、水利、学校教育、佛教、道教、人物、其他等类别进行分类编排。此书可供从事相关文史专业的学者、教师和学生阅读与研究,也可以供一般欲了解元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历史文化的普通爱好者查阅和使用...
故宫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经典文化。从故宫的地位、作用及其内涵看,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和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皇帝是历史的产物。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象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核心。同样,以皇帝为核心的宫廷是国家的中心。故宫文化不是局部的,也不是地方性的,无疑属于大传统,是上层的、主流的,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很为堂皇的部分,但是它又和民间的文化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故宫文化具有独特性、丰富
《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是我社继《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后的又一大型文献出版项目。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分藏于甘肃各地博物馆。《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将全部甘肃所藏收录出版。配合我社正在进行的法藏、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将基本完整重现敦煌藏经洞流出的藏文文献。敦煌藏文文献是公元8-9世纪的文献,相较于目前流行的“后弘期”甘珠尔、丹珠儿文献
全书分为七章:1.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形成过程;2.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景观特征;3.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4.武隆喀斯特的“申遗”之路;5.中国的漫漫“世遗”之路;6.当前国内外世界遗产的管理和开发模式;7.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意义。本书的出版是为了提高人们特别是世界遗产管理人员对遗产地的保护意识,使珍贵的世界自然遗产资源世代传承、永续利用,本书也将是国内本正式出版的关于世界遗产的科普类书
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重要开端,自20世纪50年代抢先发售开展调查发掘工作的六十多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田野工作的深入开展,在考古学文化序列与谱系、聚落考古与文明探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便于查阅相关发现与研究成果,本书主要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调查发掘报道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参与石家河遗址发掘的相关学者的代表性论著40多篇...
热水墓群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上重要的文化遗产,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考古工作以来,经过四十年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取得了重要收获,发表了大量的考古资料和研究论文。本书从大量成果中选取了一批有代表性的调查、发掘报告和相关研究论文,详细地展现了热水墓群考古历程和迄今为止的主要收获、学术界对热水墓群的基本观点以及热水墓群考古发现对丝绸之路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过程研究的重要贡献,全面地反映了热水墓群的价值及其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本书系统整理了四十
《石窟寺研究》是我国在石窟寺考古、寺院遗址考古、佛教艺术及石窟保护科技领域的本全国性专业刊物,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和龙门石窟研究院合办,以以书代刊的形式出版。2010年至2020年,每年发行一辑,共出版十辑;自2021年起,改为每年发行两辑。我们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以刊发研究石窟寺领域的**学术成果为己任,为全国石窟单位、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全面沟通与交流搭建良好平台,以期推动石窟寺学术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为作者从已经发表的两百多篇论文中选出,共计15篇。涉及古文字学、天文考古学、民族古文字学、先秦史、天文年代学、历史文献学和先秦思想史等不同领域,旨在反映作者对相关问题的一些思考。有的文章因发表时间过早,至今已有三十年,故稍事修订,其他文章或只做了文字的订正和体例的统一,个别插图有所移换,一仍其旧。全书文章根据主题的不同约略进行了分类...
文物保护制度是当代中国重要国家制度之一,更是现代民族国家普遍施行的制度。本书探讨了近代中国文物保护制度创建和变迁的历史,主要从清季以来传统国内古物市场和靠前古物市场的接轨、传统古物观念变迁和新式研究机构兴起三方面入手,通过梳理史实,分析市场、观念、学者群体和国家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了隐藏在文物保护制度形成过程背后的丰富历史面相,对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近代制度史研究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研究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学术参考价值...
本书是《思考考古》的续集,立足于“考古”本位,向内观看,看到了考古本身存在问题,对其进行了揭示和剖析。全书分为六部分:考古学的人文属性、考古学理论的各个方面、考古学发展遇到的挑战、中国考古学的范式和“中国学派”、考古学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位置、中国考古学的未来展望。作者受哲学和理论训练多年,对一些问题的提出十分大胆,看法也存在独到之处。例如对于苏秉琦及其“中国学派”的问题,在《有关“中国学派”的思考》中,指出了业界对此提法的心照不宣和讳莫
本稿为敦煌学的有名集刊,以靠前敦煌学学术信息为主,刊发的文章的文种包括中文、日文和英文,每年出版一期...
《明初官窑考》(英文题名Early Ming Wares of Chingtechen),是由英国学者白兰士敦于1938年编撰而成,由北京法文图书馆印制发行,抢先发售印刷仅650册。该书作为西方部系统研究中国明初官窑瓷器的论著,参引价值极大。该书出版后,引 起了西方古陶瓷学界、鉴赏界和艺术界的强烈反响和极大轰动,使当时西方各界对陶瓷的关注点由中国外销瓷转向更加精美的明清官窑瓷,并掀起了一股鉴赏、研究明代及其以后官窑瓷器的热潮。可惜的是
龙门石窟是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今存有窟龛2000余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龙门石窟饱经风霜,石窟的保存、保护是龙门石窟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本书是对近年来龙
2018年10月20~25日,在成都市金牛宾馆举办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本次大会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会志延续以往的结构框架及设计风格,设置有开幕式、颁奖礼、主题报告、分组研讨、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媒体会、重要发现汇报及系列讲座等配套活动、公共考古讲座、学术考察及闭幕式等。会志的出版既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议工作的总结,又是中国考古学靠前影响力的体现,彰显了中国考古学的整体实力与学术水平...
梨树县偏脸城清代至民国时期墓地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城北6干米的白山乡岫岩村西偏脸城古城西侧。2017年,该墓地的部分墓葬被雨水冲刷暴露于地表,同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等对该处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墓葬39座,出土各类遗物500余件。通过对墓地内墓葬的排列规律、墓内出土遗物和人骨考古学的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史料,推定梨树县偏脸城清代至民国时期墓地为一处天主教教民的墓地。该墓地的考古
自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成立(1952)之初便开始执教并全面掌管系内工作,桃李天下,在专业领域内享有泰斗声望,新中国的文物考古工作者无一不受教于先生,是文物考古界“永远的老师”。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的开创者、奠基者和集大成者,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以一己之力,拓展了历史时期考古的多个领域,举凡城市、墓葬、手工业、宗教遗存、古代建筑、中外交流及版本目录等,均有开创或拓展之功,后学得以循径拾阶而入。“宿白集”共6种7册,收录了作者全部出版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岭南境内发掘的汉代墓葬至少在2000座以上,所出汉代铜器数量在国内首屈一指,但是究竟有哪些器类,其风格特征、时空变化、形成过程、流通情况如何,学界并无专文探讨。本书以岭南为研究区域,探讨了汉代铜器的分布特征、文化面貌、来源构成等方面,尝试复原了本土铜器的生产制作,并进一步考察了其对外输出状况和影响,从而大致构建了岭南汉代铜器社会生活史。无疑,岭南所出汉代铜器是汉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缩影,体现出汉文化大一统下的
本书以及日本外交机构与军方等在华操纵报刊、通讯社的活动进行了系统考察。研究表明, 从明治初期开始, 日本政府就十分注重利用报刊等开展对外宣传, 并逐渐将在华操纵报刊等进行宣传上升至国家立策层面, 宣传被视为解决对华问题的重要手段...
何谓华夏,何以中国?是三千三百年前,殷墟开辟鸿蒙;是三千两百年前,三星堆伴月而生;是孔子两千五百年的思想之光;是兵马俑两千两百年的赳赳秦风。一千七百年前,我们从敦煌拥抱世界;一千三百年里,我们在布达拉宫点亮心灯。苏州园林,一千年的壮志风雅;西安碑林,九百年的翰墨津梁;六百年,十甲子,紫城。本书推介灿若星河的中华文明标识,探索其绵延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恒久魅力。《国家宝藏.第三季》立足于广受好评的同名电视节目,结合相关考古成果,以
九大重量博物馆抢先发售合作,百万里挑一,甄选馆藏,沉默的国宝从此复活。它们从来不是尘封的古董,它们有传奇的前世今生,它们是活在民族血液中的基因密码,记录着我们的过去,也昭示着我们的未来。《国家宝藏.季》立足于广受好评的同名电视节目,结合相关考古成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汇集节目内的精彩片断和节目外的文物写真,以期以跨越古今的时空尺度,展现国家宝藏的深远魅力及民族文化基因在当代中国的传承和复活,呈现一场兼具知识普及与视觉享受的纸上国宝特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河南考古发现和研究硕果累累,如安阳殷墟、郑州商城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舞阳贾湖遗址、灵井许昌人旧石器遗址、栾川孙家洞遗址等均有重大发现。作为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地带,河南是多个***考古学重大学术研究课题的研究重心所在,如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本书通过110个遗址的上千件(套)文物,包括一二级珍贵文物196件(套),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河南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和辉煌历程,这些遗迹遗
2019年考古工作者对丁家畈遗址的槐树墩、月亮墩、东墩等三个墩台进行了发掘,发现遗迹现象155处,涵盖了灰坑、房址(主要为柱洞)、墓葬、灰沟等多个类型,遗迹的时代以西周时期为主,发现的遗物虽然不多,但较具地方文化特征。遗址所在地处江淮,既受到周边强势文化的影响,也保留了地方的特色,更留有文献记载的影子。这次发掘对研究江淮地区西周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2017年11月,为纪念南海Ⅰ号沉船发现三十周年,在广东省阳江市召开了“南海Ⅰ号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员、亚欧国家的考古学家代表,以及国内各地专家学者齐聚海陵岛共襄盛会。本书集中选录会议中的精华发言和学术文章,以南海Ⅰ号沉船的发现与研究为切入点,广泛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水下考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东西交流、海上贸易等相关领域的重要课题...
作者多年来行走于山西,以历史学严谨的求证精神,探访山西大地上的文物遗存资源。本书以山西“三普”资料记载的摩崖石刻信息为基础按图索骥,对中古时期(魏晋—五代)摩崖造像逐处造访,在考察过程中也发现了“三普”资料之外的新的实物。作者对探访到的摩崖石刻及造像做图片采集,以呈现摩崖石刻真实状态、摩崖石刻细节。并对这些遗存的石刻、造像进行历史学、文物考古学、文献学等学科角度的考证,形成考证文字,让这些深藏于千沟万壑中的历史遗迹重新进入当代学者的视
水洞沟遗址从发现到如今已经历整整100年,中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也走过了100年的征程,但对于旧石器考古研究的认识和理解,目前仍较多地局限在专业学者内部。如何使更多的人了解旧石器考古和早期人类历史,可能是目前我们旧石器考古学者需要做的一项工作。本书以水洞沟遗址的研究为核心,结合世界各地其他地区的研究案例,着重介绍旧石器考古的一些研究内容和方法,希望能够使读者了解旧石器考古,了解探索早期人类历史的方法和过程。本书适合历史、文物、考古研究者
本书收录了2011年至今公开发表的关于仰韶文化研究的代表性论文近百篇,分为仰韶村遗址与仰韶文化研究,庙底沟遗址与庙底沟文化研究,西坡遗址研究,底董、笃忠等遗址研究,考古学史和考古学家等五卷...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沉船遗址形成的自然过程、文化过程以及遗产管理。第一部分又包含沿海及内陆地理和地貌形成、海洋环境中沉积和遗址形成、无粘性沉积物的海洋冲刺、腐蚀产物和遗址形成过程。第二部分包含考古学的人为影响、拖网对沉船影响的量化分析等。第三部分以英国遗产和沉船遗址形成过程、墨西哥湾深海区二战沉船、U-166he罗伯特·李战场遗址为例,阐述沉船遗址形成过程...
本书介绍了通化市自安山城2004年、2007~2009年、2013年三个发掘阶段所获得的考古发掘成果。通过对自安山城考古发掘资料的分析、比对、研究,提出对山城的年代、地位、性质、功能等方面的新认识,并运用植物考古、金相学等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获得的植物遗存和铁器进行分析检测,开展多学科研究。研究表明自安山城的始建年代应不晚于5世纪,废弃年代约为7世纪初;是一座驻守交通要冲、军事防御性突出的城址。自安山城的发掘为高句丽城址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
《非遗传承研究》集刊自2016年创办,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冯骥才任集刊名誉主编。主要收录法律法规、理论研究、调查与报告、非遗项目、传承人风采、非遗进校园、非遗在社区、史料与掌故、轶闻口述等与非遗相关的学术论文。目前,《非遗传承研究》已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非遗保护传承理论探索与实践交流的前沿阵地,非遗保护理念在都市传播的重要载体...
本书收入了张居中教授从事考古生涯四十余年以来的代表作五十多篇,涉及到裴李岗时代、仰韶时代、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环境与生业、音乐起源、龟甲与符号研究等领域,以及中华礼乐文明要素的起源等前沿性重大理论问题,尤其是贾湖文化、仰韶时代文化、淮汉文化带与淮汉粳稻栽培带的提出,贾湖骨管乐器研究,锶同位素、寄生物考古学等科技考古专题案例分析等,都有独到的见解。对相关领域课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介绍了《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实施十周年以来北京地区以配合基本建设工程考古为主的地下文物保护成果。其中第一部分回顾了该法规的出台背景、经过及影响,第二至五部分介绍了十年来北京市考 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牵头开展的基本建设考古、科技考古 和文物保护、公众考古和主要研究成果情况...
刘争争
林奕含
梁实秋
[英]蕾秋·乔伊斯 著,焦晓菊 译
(美)艾玛·克莱因(EmmaCline
[日]熊田千佳慕著,张勇译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