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24)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24)
- 中华书局(117)
- 中华书局(117)
- 上海古籍出版社(95)
- 上海古籍出版社(95)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64)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64)
- 凤凰出版社(20)
- 凤凰出版社(20)
- 岳麓书社(13)
- 岳麓书社(13)
- 科学出版社(12)
- 科学出版社(12)
- 人民文学出版社(12)
- 人民文学出版社(12)
- 黄山书社(9)
- 黄山书社(9)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9)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9)
- 北京大学出版社(7)
- 北京大学出版社(7)
- 商务印书馆(7)
- 商务印书馆(7)
- 中医古籍出版社(7)
- 中医古籍出版社(7)
- 人民出版社(7)
- 人民出版社(7)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6)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6)
- 武汉大学出版社(6)
- 武汉大学出版社(6)
- 北京出版社(6)
- 北京出版社(6)
- 学苑出版社(6)
- 学苑出版社(6)
- 山西教育出版社(5)
- 山西教育出版社(5)
- 崇文书局(5)
- 崇文书局(5)
- 线装书局(5)
- 线装书局(5)
- 三晋出版社(5)
- 三晋出版社(5)
- 中州古籍出版社(5)
- 中州古籍出版社(5)
- 华夏出版社(5)
- 华夏出版社(5)
- 齐鲁书社(4)
- 齐鲁书社(4)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
- 浙江古籍出版社(3)
- 浙江古籍出版社(3)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3)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3)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3)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3)
- 青海人民出版社(3)
- 青海人民出版社(3)
- 金盾出版社(3)
- 金盾出版社(3)
- 山西古籍出版社(3)
- 山西古籍出版社(3)
- 吉林文史出版社(3)
- 吉林文史出版社(3)
- 巴蜀书社(3)
- 巴蜀书社(3)
- 河北教育出版社(3)
- 河北教育出版社(3)
- 暨南大学出版社(3)
- 暨南大学出版社(3)
- 广东教育出版社(2)
- 广东教育出版社(2)
- 厦门大学出版社(2)
- 厦门大学出版社(2)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
- 浙江文艺出版社(2)
- 浙江文艺出版社(2)
- 浙江大学出版社(2)
- 浙江大学出版社(2)
- 文化艺术出版社(2)
- 文化艺术出版社(2)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 中国画报出版社(2)
- 中国画报出版社(2)
- 上海人民出版社(2)
- 上海人民出版社(2)
- 中山大学出版社(2)
- 中山大学出版社(2)
- 中国藏学出版社(2)
- 中国藏学出版社(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
- 花山文艺出版社(2)
- 花山文艺出版社(2)
- 福建人民出版社(2)
- 福建人民出版社(2)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
- 文津出版社(1)
- 文津出版社(1)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
- 新世界出版社(1)
- 新世界出版社(1)
- 民族出版社(1)
- 民族出版社(1)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
- 广东旅游出版社(1)
- 广东旅游出版社(1)
- 山东画报出版社(1)
- 山东画报出版社(1)
- 宁波出版社(1)
- 宁波出版社(1)
- 山西人民出版社(1)
- 山西人民出版社(1)
- 广东人民出版社(1)
- 广东人民出版社(1)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
- 贵州人民出版社(1)
- 贵州人民出版社(1)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
- 贵州民族出版社(1)
- 贵州民族出版社(1)
- 金城出版社(1)
- 金城出版社(1)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
- 西北大学出版社(1)
- 西北大学出版社(1)
- 甘肃文化出版社(1)
- 甘肃文化出版社(1)
- 湖北人民出版社(1)
- 湖北人民出版社(1)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
- 福建教育出版社(1)
- 福建教育出版社(1)
- 宁夏人民出版社(1)
- 宁夏人民出版社(1)
- 中国华侨出版社(1)
- 中国华侨出版社(1)
- 中国农业出版社(1)
- 中国农业出版社(1)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
- 中国纺织出版社(1)
- 中国纺织出版社(1)
- 中国文史出版社(1)
- 中国文史出版社(1)
- 东方出版社(1)
- 东方出版社(1)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
- 上海三联书店(1)
- 上海三联书店(1)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
- 上海辞书出版社(1)
- 上海辞书出版社(1)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
- 四川巴蜀书社有限公司(1)
- 四川巴蜀书社有限公司(1)
- 四川大学出版社(1)
- 四川大学出版社(1)
- 天津人民出版社(1)
- 天津人民出版社(1)
- 太白文艺出版社(1)
- 太白文艺出版社(1)
- 天津古籍出版社(1)
- 天津古籍出版社(1)
- 北京古籍出版社(1)
- 北京古籍出版社(1)
- 九州出版社(1)
- 九州出版社(1)
- 中央编译出版社(1)
- 中央编译出版社(1)
- 人民卫生出版社(1)
- 人民卫生出版社(1)
- 其他(1)
- 其他(1)
- 作家出版社(1)
- 作家出版社(1)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6)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6)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9)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9)
- 北京大学出版社(7)
- 北京大学出版社(7)
- 北京出版社(6)
- 北京出版社(6)
- 巴蜀书社(3)
- 巴蜀书社(3)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
- 北京古籍出版社(1)
- 北京古籍出版社(1)
- 崇文书局(5)
- 崇文书局(5)
- 东方出版社(1)
- 东方出版社(1)
- 凤凰出版社(20)
- 凤凰出版社(20)
- 福建人民出版社(2)
- 福建人民出版社(2)
- 福建教育出版社(1)
- 福建教育出版社(1)
- 广东教育出版社(2)
- 广东教育出版社(2)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
- 广东旅游出版社(1)
- 广东旅游出版社(1)
- 广东人民出版社(1)
- 广东人民出版社(1)
- 贵州人民出版社(1)
- 贵州人民出版社(1)
- 贵州民族出版社(1)
- 贵州民族出版社(1)
- 甘肃文化出版社(1)
- 甘肃文化出版社(1)
- 黄山书社(9)
- 黄山书社(9)
- 华夏出版社(5)
- 华夏出版社(5)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3)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3)
- 河北教育出版社(3)
- 河北教育出版社(3)
- 花山文艺出版社(2)
- 花山文艺出版社(2)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
- 湖北人民出版社(1)
- 湖北人民出版社(1)
- 金盾出版社(3)
- 金盾出版社(3)
- 吉林文史出版社(3)
- 吉林文史出版社(3)
- 金城出版社(1)
- 金城出版社(1)
- 九州出版社(1)
- 九州出版社(1)
- 科学出版社(12)
- 科学出版社(12)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
- 民族出版社(1)
- 民族出版社(1)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
- 宁波出版社(1)
- 宁波出版社(1)
- 宁夏人民出版社(1)
- 宁夏人民出版社(1)
- 齐鲁书社(4)
- 齐鲁书社(4)
- 青海人民出版社(3)
- 青海人民出版社(3)
- 其他(1)
- 其他(1)
- 人民文学出版社(12)
- 人民文学出版社(12)
- 人民出版社(7)
- 人民出版社(7)
- 人民卫生出版社(1)
- 人民卫生出版社(1)
- 上海古籍出版社(95)
- 上海古籍出版社(95)
- 商务印书馆(7)
- 商务印书馆(7)
- 山西教育出版社(5)
- 山西教育出版社(5)
- 三晋出版社(5)
- 三晋出版社(5)
- 山西古籍出版社(3)
- 山西古籍出版社(3)
- 上海人民出版社(2)
- 上海人民出版社(2)
- 山东画报出版社(1)
- 山东画报出版社(1)
- 山西人民出版社(1)
- 山西人民出版社(1)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
- 上海三联书店(1)
- 上海三联书店(1)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
- 上海辞书出版社(1)
- 上海辞书出版社(1)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
- 四川巴蜀书社有限公司(1)
- 四川巴蜀书社有限公司(1)
- 四川大学出版社(1)
- 四川大学出版社(1)
- 天津人民出版社(1)
- 天津人民出版社(1)
- 太白文艺出版社(1)
- 太白文艺出版社(1)
- 天津古籍出版社(1)
- 天津古籍出版社(1)
- 武汉大学出版社(6)
- 武汉大学出版社(6)
- 文化艺术出版社(2)
- 文化艺术出版社(2)
- 文津出版社(1)
- 文津出版社(1)
- 线装书局(5)
- 线装书局(5)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3)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3)
- 厦门大学出版社(2)
- 厦门大学出版社(2)
- 新世界出版社(1)
- 新世界出版社(1)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
- 西北大学出版社(1)
- 西北大学出版社(1)
- 岳麓书社(13)
- 岳麓书社(13)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24)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24)
- 中华书局(117)
- 中华书局(117)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64)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64)
- 中医古籍出版社(7)
- 中医古籍出版社(7)
- 中州古籍出版社(5)
- 中州古籍出版社(5)
- 浙江古籍出版社(3)
- 浙江古籍出版社(3)
- 浙江文艺出版社(2)
- 浙江文艺出版社(2)
- 浙江大学出版社(2)
- 浙江大学出版社(2)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 中国画报出版社(2)
- 中国画报出版社(2)
- 中山大学出版社(2)
- 中山大学出版社(2)
- 中国藏学出版社(2)
- 中国藏学出版社(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
- 中国华侨出版社(1)
- 中国华侨出版社(1)
- 中国农业出版社(1)
- 中国农业出版社(1)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
- 中国纺织出版社(1)
- 中国纺织出版社(1)
- 中国文史出版社(1)
- 中国文史出版社(1)
- 中央编译出版社(1)
- 中央编译出版社(1)
- 作家出版社(1)
- 作家出版社(1)
-
释氏要览校注
¥21.3(4.1折)定价:¥52.0《释氏要览》,宋道诚编集,其编撰本意是为当时的初入法门者提供阅读佛经的方便,全书分为姓氏、称谓、住处、出家、师资、剃发、法衣、戒法、中食、礼数、道具、制听、畏慎、勤懈、三宝、恩孝、界趣、志学、说听、躁静、诤忍、入众、择友、住持、杂纪、瞻病及送终共27篇,收录679个条目,引经据典介绍了佛教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历史沿革、仪轨制度等,以类相从,简明扼要,可以说它既是一部以类书形式编撰的解释佛教重要词汇的辞书,也是佛教徒修行入门的指导书,对当
-
板桥杂记(外一种)
¥9.0(7.5折)定价:¥12.0秦淮河畔,长板桥边,歌女名妓情思万种,志士才子风度翩翩。随着朝代的更迭,一切归于破灭,志士隐迹沉沦,歌女流落星散。本书真实记述了明末清初南京歌女名妓的群体形象和悲剧命运,叙述了一个个生离死别的动人故事...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汤液本草(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13.0(7.2折)定价:¥18.0《汤液本草》由元代名医王好古著。好古,字进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好古受业于洁古,而讲肄于东垣”,为易水学派之重要人物。王氏认为《神农本草》、《伊尹汤液》为医家正学,故撰该书以论药议方。全书共分三卷。上卷,相当于总论部分。首列五脏苦欲补泻药味和脏腑泻,此后收载东垣先生《药类法象》,东垣先生《用药心法》及海藏老人《汤液本草》等药性理论内容。卷中及卷下,为各论部分,载药242种,分草、木、果、菜、米谷、玉石、禽、兽、虫9部。各
-
清代徽州乡土文献萃编陶甓公牍/清代徽州乡土文献萃编
¥22.7(3.8折)定价:¥59.8本书是一部古籍整理类著作,原书由晚清徽州知府刘汝骥所编撰,清宣统辛亥(1911)夏安徽印刷局校印,现由安徽师范大学梁仁志副教授予以整理校注。 本书是刘汝骥在晚清新政时期组织对徽州进行社会调查的文献汇编,凡十二卷:卷一“示谕”;卷二至卷九“批判”,包括吏科、户科、学科、兵科、刑科、工科、宪政科等;卷十“禀详”;卷十一“笺启”;卷十二“法制科”,包括民情习俗、风俗习惯、绅士办事习惯等。 本书内容涉及晚清徽州政治、经济、教育、文
-
集古今佛道论衡校注
¥46.4(8折)定价:¥58.0《集古今佛道论衡》,唐代律宗巨匠、佛教史学家道宣大师撰,记录了从东汉明帝到道宣所处的唐高宗时代六百余年之间,佛道二教论争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言论。全书四卷,收文三十余篇。卷一录东汉明帝、三国孙权、元魏、刘宋文帝、元魏明帝、梁武帝、北齐文宣帝时事各一篇,共七篇,附录曹植、孙盛等论文三篇;卷二录北周武帝时事三篇、北周宣帝时事一篇、隋文帝时事二篇,共六篇;卷三录唐高祖时事三篇、唐太宗时事七篇,共十篇;卷四录唐高宗时事七篇,附录道士郭行真《舍
-
庄子
¥15.5(6.2折)定价:¥25.0《庄子(典藏版 阅读无障碍本)》包括内篇、外篇和杂篇,此书内容博大精深,行文恣肆汪洋,涵盖了天道无为、万物齐一、世间和出世间等重要思想法则和修身养性之道,是传统文化中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在中国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人民文学出版社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儒林外史
¥22.1(4.9折)定价:¥45.0《儒林外史》,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了人们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同时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本书由张慧剑校注,注释精当,对现代读者阅读和了解清代社会概貌很有帮助。此次收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特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制作,书前配有“导
-
浮生六记-彩绘本
¥16.8(6折)定价:¥28.0明清美文丛书收录《青泥莲花记》《忆语三种》《板桥杂记·续板桥杂记》《浮生六记》几种,都是以女性为主角:有追忆伉俪情笃,有悼亡爱侣音容,有记叙名妓风采,还有将古今奇女子的事迹汇于一编。在这些或长篇或短札,或明快或深情的文字中,各种女性的形象熠熠生辉,今天读来仍触动人心。本丛书选取优质的版本,加以简洁的注释,卷首还有来自学者、作家的导读与感悟,并有人物画家谭凤嬛女士为丛书绘制精美的工笔彩图,使书中的人物与场景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 《浮
-
王维集校注-(全二册)
¥96.0(7.5折)定价:¥128.0王维(约701-761),字摩诘,世称“王右丞”。 山西蒲州猗氏县人。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工诗善画,博学多艺,所作诗声韵和谐,意境高远,造诣独到,苏轼曾盛称其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书在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基础上进行整理。赵殿成本原按体分编,此次整理打破原集序次,按编年重加排比,其原集编年、注释之误,有据者即加订正。校勘以宋蜀刻本、述古堂本等为主要校本,参以元、明、清诸本,各出校记说明。书末附录传本误收诗文、事迹资料汇录、诗画
-
骨董琐记全编-新校本
¥35.4(5.2折)定价:¥68.0《骨董琐记全编(新校本)(套装上下册)》初版问世于1926年11月,1927年,邓之诚又将积稿整理成卷,名曰“续记”。琐记、续记之后,邓小诚又在1941年完成《骨董琐记全编(新校本)(套装上下册)》六卷,脱稿付排,但因时局危艰,未能成书面世。《骨董琐记全编(新校本)(套装上下册)》从前人别集及笔记中搜罗若干材料,考释文物,钩稽史料,记述史事共一千余条目,证以古近人诗文集及笔记诸书达数百种,注所引书于每条目之首或本,间加案语,内容丰富.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素问玄机原病式(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8.6(7.2折)定价:¥12.0本书主要针对《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分析、整理、发挥、归纳为五运主病(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和六气主病(风、热、湿、火、燥、寒)共十一条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原为一百七十六字,现演为二百七十七字,逐条逐证进行注释阐发,并提出相应治疗原则。该书是中医病机学说的重要著作,书中以大量篇幅论述了“热”和 “火”的病证、病机,反映了刘完素的寒凉派学术思想...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第二辑)颅囟经 保婴易知录(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第二辑)
¥10.8(4.3折)定价:¥25.0本书为《颅囟经》《保婴易知录》的合订本。《颅囟经》,又名《师巫颅囟经》,托名周穆王时“师巫”所传。明代以后原书已佚,现存乃辑自《永乐大典》的《四库全书》本。全书二卷,上卷论述小儿脉法、病证、治疗以及小儿疾病的特殊诊断和鉴别方法,并对小儿惊、痫、癫、疳、痢、火丹等证详加论述;下卷载火丹15 候,治疗多以秘方,计16 证19 方。书中祝由法等保留了早期医书的内容。全书文字简略,是现存较早的儿科专书...
-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典藏版)(全3册)
¥268.5(7.5折)定价:¥358.0本书以残宋本和万历本为底本,参校宋荦本、顺治本、康熙本、正统本等,所收的作品超过以往的《宛陵文集》,是目前很完备的一个本子。每卷包括年谱和作品,注文为夏敬观的遗稿,朱东润先生重新编年作补注,并撰写4篇叙论,在正文后附录116篇参考资料...
-
荀子全译-(子)(修订版)
¥33.8(6.5折)定价:¥52.0内容简介 《荀子全译》是对《荀子》的介绍。《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
近思录-修订版
¥17.8(7.1折)定价:¥25.0《近思录》依次辑录北宋新儒家周敦颐(濂溪)、程颢(明道)、程颐(伊川)、张载(横渠)四人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的语录,而朱熹作为编选者之见解自然也多有反映,故此一书实可囊括北宋五子及朱子一派学术之主体。朱熹《近思录前引》曾述编撰意图说:“惧夫初学者不知所人也,因共掇取其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以为此编。总六百二十二条,分十四卷。盖凡学者所以求端用力,处己治人,与夫所以辨异端、观圣贤之大略,皆粗见其梗概。” 《近思录》十四卷,总成于淳熙二年(
-
红楼梦全解本-全三卷
¥323.7(6.5折)定价:¥498.0本套书分为上中下三卷,本套书对《红楼梦》的注释遵循四条原则:其一,对于一般的疑难词语,重在疏通文意;其二,对于成语、典故,则既要注明出典,又要说明其引申义或比喻义;其三,对于各种名物(如建筑、服饰、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等),则力求变专门术语为通俗用语;其四,对于具有隐寓或暗示意味的诗、词、曲、文、成语、典故、谜语、酒令等,因其关系到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命运的描写,重在揭示隐藏的含义。对于《红楼梦》这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这样的
-
本草纲目-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108.9(5.5折)定价:¥198.0《本草纲目》,明·李耐珍(1518~1593年)著。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包括《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雷公炮炙论》、《唐本草》等本草名著41 种,引医书277种,经史百家书籍440种。总结整理了前代本草文献中的中药理论,如神农本经名例、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方剂法则、采药分六气岁物、七方十剂、五味宜忌、五味偏胜、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引经报使、相须相使
-
西游记(上下册)
¥19.3(5.5折)定价:¥35.0《西游记》的故事对人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其中最精彩的章节,如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高老庄娶媳妇、打白骨精、借芭蕉扇等等,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百年来,它以其强烈的艺术魁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从而使它成为中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
-
鉴诫录校注
¥14.4(7.2折)定价:¥20.0由何光远编著的《鉴诫录校注》内容介绍:《鑒誡錄》雜記唐及五代軼事,尤以蜀事為多,間有詼嘲神怪之談,體現作者勸誡之旨。其內容包羅廣泛,可資參考者甚夥,材料獨特珍貴。 是書搜羅詩文眾多,史料價值不菲。五代時期典籍散逸,是書所載諸多史實足為他書旁證。 文學研究與文學史研究價值。是書涉及之詩人多達八十二人,收錄詩歌一百八十八首,這些詩歌之風格旨趣真實反映了唐末五代文壇詩風,其對文學研究與文學史研究之價值自不待言;書中所引詩歌又多以勸
-
三国演义-经典藏书
¥9.0(4.3折)定价:¥21.0《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小说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由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所作。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除《三国演义》外,还撰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和杂剧剧本《风云会》等...
-
水浒传-经典藏书
¥11.2(4.3折)定价:¥26.0《水浒传》是经过宋元两代数百年的积累、酝酿而完成的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关于《水浒传》的作者,至今说法不一,学术界大都认为是施耐庵、罗贯中合作完成。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其生平事迹,旧籍记载很少,原籍苏州,后迁淮安,元至顺进士,卒于明洪武初,年七十五。罗贯中(约1330-约l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撰有《三国演义》、《隋唐两朝志传》等...
-
名医类案正续编-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97.7(6.3折)定价:¥155.0《名医类案正续编》收入了《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由焦振廉等人校注。 《名医类案》,明代江瓘著。江罐(1503~1565年),字民莹,号篁南,歙县(今属安徽)人。初习儒术,补县诸生,两次参加乡试,皆不售,转而经商。好诗文,“有志述作”,曾“周游四方,友天下之士”。因多病求治不效,自攻医术,终成名医。复“广辑古今名贤治法奇验之迹”,成《名医类案》十二卷。 医案为医家临证实录。迄于明代,中医医案已有相当积累,医案专书亦有问世
-
张氏医通-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72.5(7.4折)定价:¥98.0《张氏医通》由清·张璐著,李玉清等人校注,为综合性医书,十六卷,此书前十二卷论病,包括内、外、妇、儿及五官等科。本书汇集古人方论、近代名言,每病先列《内经》、《金匮要略》之论述,次引后世诸家之说,荟萃折衷之,每门附以治验医案。后四卷论方,共分94门。 祖方一卷,专论方祖源委,分析其配伍、功能与治疗之证。另三卷为专方,以病证分门集方,并有方解。张氏持论平实,重视温补;且花费了五十余年的时间撰写此书,汇集了他丰富的临证经验,《张氏医
-
本草原始
¥44.2(6.8折)定价:¥65.0明李中立纂辑于万历四十年(1612)。.本书12卷,收载药物470种,药图420幅,其中360佘幅是作者据实物亲临写生所绘,附方369个。本书与以往本草的不同点力药图不绘原植物,仅绘其药用部分,真伪对照,以利药材鉴别,为突吐药材形态鉴别的综合性本草,对前代本草记载详明的药de.图注闰明扼要,对易混淆品种则详加考察,澄清混乱,揭露当时药商以伪充真的卑劣乎法,并注意到产地环境、采农季节、炮制加工等因素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是在中药鉴定、
-
正续朴丽子校注
¥51.0(7.5折)定价:¥68.0本书是对清代马时芳正续《朴丽子》进行校注的古籍整理作品,正续共十九券。马时芳(1762-1837),名时芳,字诚之,号平泉、见吾道人、澹翁等。清乾嘉时河南禹州人。心学家,夏峰北学的后劲。《朴丽子》是马时芳著作中流布最广、声名最盛的一部,受到周作人激赏。内容庞杂,贯通古今,从历史人物事件到街谈巷议,农圃樵牧,等等,从细处着眼,将其心学思想贯注于寓言形式之中,以期唤起人情物理之思。郑州大学张艳副教授将正续两编合而为一,进行了标点、校勘,并
-
国学经典文库国学经典文库:四书
¥21.6(7.2折)定价:¥30.0《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成“四书”,是儒家的基本经典,古代士子的推荐阅读之书,宋淳熙年间朱熹撰《四书集注》,而“四书”之名始立,并成为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课本。本书加以陈戍国教授的精当注释,方便读者理解...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儒门事亲(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24.1(6.7折)定价:¥36.0《儒门事亲》为金代有名医家张从正著,后经其门人整理而成。书名日《儒门事亲》者,以为惟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也。张从正(1156~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今河南兰考县)。张氏精于医,贯穿《素》、《难》之学,论病强调邪气,治病以祛邪为先,临床善用汗、吐、下三法。其书凡十五卷,集中体现了张氏的主要医学思想和诊疗特色,可谓有说有辨、有记有解、有诫有笺、有诠有式、有断有论、有疏有述、有衍有诀,对中医学的创新与发展影响深远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医学读书记(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7.6(6.3折)定价:¥12.0《医学读书记》为清代医家尤怡研读医书和临证之余的心得笔记。全书凡上、中、下三卷,续记一卷,共计86篇,每篇一论,篇幅无多,但论述精辟,末附静香楼医案三十一条。卷上论及 《内经》理论和部分医籍校勘正误析疑;卷中是对仲景伤寒理论的发微探妙;卷下是对一些医家的述评;续记为杂录,理、法、方、药,均有所涉及;附录的医案都比较简略,以分析病机见长...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脾胃论(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8.6(7.2折)定价:¥12.0《脾胃论》,金·李杲著。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目前“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术理论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脾胃论》成书于l249年,为其晚年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内外伤辨惑论(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7.2(7.2折)定价:¥10.0《内外伤辨惑论》,又名《内外伤辨》,金·李杲著。李杲,字明之,晚年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地区)人,生于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师从易水张元素,而名出其右。李杲所生活的年代,正值金元时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故饮食劳倦所致之内伤脾胃之病尤多,而医者多不识,东垣遂著此书“以证世人用药之误”。该书约成书于1232年,刊于1247年,凡三卷,二十六论。卷上十三论.详细论述了内伤病与外感病的区别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松厓医径(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15.8(7.2折)定价:¥22.0《松厓医径》,明·程玠著。全书共四卷,分为前、后二集,前集论述伤寒及伤寒诸证、六经分属病证、五脏和命门脉证,并附治病合用药方165首,包括汤类、饮煎类、散类、丸类等。后集分述内科杂病,兼及外科、妇科、儿科、目齿等病证证治,是一部综合性著作。程氏钻研《伤寒杂病论》颇有心得,临床诊治均宗仲景之旨,提出“杂病准伤寒治法”的观点:认为古人之方虽为一病而设,亦可数处兼用。如:四君子汤可以补气,可以调气,可以降气,凡涉于气证者皆可用之;四物汤可以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内科摘要(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7.8(6.5折)定价:¥12.0《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内科摘要》是我国医学*早以内科命名的医著。书中所载之病案,以脾胃亏损和肾命亏损类居多。著者薛氏善于运用脏腑辨证,突出脾、胃、肾和命门虚损证的辨治,体现了其擅长温补脾胃、滋补肾命、脾肾并治的治学思想。薛氏尊崇李杲之脾胃学说,治病以脾胃为根本,临证多用补中益气汤等方剂以温补脾胃;并遥承王冰、钱乙之学,重视培补肾阴、肾阳,用六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金匮肾气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薛氏倡导脾肾同治,书中
-
卫生宝鉴
¥26.1(6.7折)定价:¥39.0《卫生宝鉴》,元·罗天益(字谦甫)著。刊行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罗氏为李东垣之弟子,其学则源于易水张元素。罗氏为弘易水之学,以《内经》为主旨,兼采众家之长,并结合临证治验,集为是书。 书凡24卷,卷1~3为“药误永鉴”,载医论25篇,以病案形式,进行专题辨析,藉以警示后学及同行不要犯用药之误;卷4—20为“名方类集”,共辑选罗氏自拟方及历验古方770余首,以证集方,理法兼备,备述各科病证的治疗;卷21为“药类法象”,载医论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四诊抉微(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12.4(6.5折)定价:¥19.0《四诊抉微》系统地总结了古今有关四诊成就,加以分类叙述,是四诊合参具体应用的重要诊法书籍。本次整理,以续修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辽宁中医药大学馆藏雍正元年本衙藏版本为对校本,常见繁体、古体、异体字均径改为筒体,方便学者阅读研习,为中医学术的普及和提高,彰显其效...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经方实验录(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22.1(6.9折)定价:¥32.0《经方实验录》为曹颖甫弟子姜佐景搜集曹氏的验案并加以解说而成,其间亦有部分姜佐景及他人之验案。本书共三卷,载一百个验案。上卷载桂枝汤、麻黄汤、大承气汤等三十五个验案,中卷栽桂枝二麻黄一汤证、白虎加桂枝汤证、小青龙汤证等四十个验案,下卷载肺痈、历节、产后阳明病等二十五个验案。该书推崇经方,善用经方;阐发经旨,深入浅出;欲融温热于伤寒之中;力证中医经方之疗效;间或试图用西医之理解说中医。本书深入浅出,由简而繁,易学易懂,是临床医生、中医院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洞天奥旨(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17.9(6.9折)定价:¥26.0《洞天奥旨》又名《外科秘录》,全书共16卷,清·陈士铎著。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又号莲公,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代约为公元1627—1707年。陈士铎是有反清思想的人,以道者自居,好游历,遍访名人,并与傅青主有密切交往,因此,在他的书中常用隐语表示与诸多人物的关系,如“吕道人岩”、 “汉长沙守张机”等,读者勿以为怪...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温热经纬(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13.6(5.9折)定价:¥23.0《温热经纬》清·王士雄著。共五卷。卷一、卷二选辑《黄帝内经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中有关温热病的条文,引录前人的注解,参以己见,以阐发温热病病因、病机、证候、辨证及治法;卷三、卷四采辑叶天士、吴瑭、陈平伯、薛生白、余师愚等温热名家论述温热病、湿热病、疫病之精华,加以评注,分析温热病的辨证、传变规律、治疗方法和诸家得失。卷五为方论,收录前文论及的治疗温病代表方113首。《温热经纬》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
-
高适集校注(典藏版)
¥96.0(7.5折)定价:¥128.0高适诗在盛唐诗歌中独具一格,手法质朴,语言平实,意胜于辞,在综合吸收汉魏六朝的诗歌传统时,以汉魏为主,故艺术上给人以浑浩之感,恰如沈德潜评汉魏诗所说:浑浑灏灏,元气结成,乍读之不见其佳,久而味之,骨干开张,意趣洋溢。(《唐诗别裁集》例言)《高适集校注》,自从1984年问世以来就深受学界推崇和读者喜爱,后入选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目录。在2014年又推出修订本。2016年值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60周年之际,《中国古典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7.8(6.5折)定价:¥12.0李时珍编著的本书内容介绍:中华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早在两汉时期,中医就具备了系统的理论与实践,这种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中医学自身的完整性及其赖以存续环境的不可分割性。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就明确记载了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累积起来的每一类知识如医经、方剂、本草、针灸、养生等都是自成系统的。其延续与发展也必须依赖特定的社会人文、生态环境等,特殊的人文文化与生态环境正是构成中医学地域性特征的内在因素,这点突出体
-
素问识
¥37.7(6.5折)定价:¥58.0《素问识/皇汉医学精华书系》作者为日本著名汉医学家丹波元简,撷取《素问》72篇(除外7篇大论与刺法、本病论)之精要,摘录王冰、马莳、吴岜、张介宾等注家之言,及朱丹溪等学术见解,参考经传百氏,对《素问》某些条文进行了训诂、解词、校勘和注释,是日本皇汉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