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
- 同济大学出版社(1)
- 同济大学出版社(1)
- 东北大学出版社(1)
- 东北大学出版社(1)
- 文化艺术出版社(1)
- 文化艺术出版社(1)
- 浙江大学出版社(1)
- 浙江大学出版社(1)
- 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1)
- 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1)
- 广东经济出版社(1)
- 广东经济出版社(1)
- 东北大学出版社(1)
- 东北大学出版社(1)
- 广东经济出版社(1)
- 广东经济出版社(1)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
- 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1)
- 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1)
- 同济大学出版社(1)
- 同济大学出版社(1)
- 文化艺术出版社(1)
- 文化艺术出版社(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 浙江大学出版社(1)
- 浙江大学出版社(1)
-
湿证发微 : 陈其昌治湿六十法
¥25.7(6.6折)定价:¥39.0民国名医陈其昌(1855~1938年),字兆隆,河南省获嘉县后寺村人.陈氏早年束发穷经,曾为晚清贡生,品学兼优,蜚声学界.后在家乡教私塾,年四十方攻读岐黄,以医德之高、医术之精而享誉百里.他"积半世之揣摩,凭数年之心悟",著成,对于湿证一门,独具见解,别有发明,时为中州医界所推崇...
-
欧美STS比较及其中国化研究
¥73.5(7.5折)定价:¥98.0本书在比较的视域下分析了欧美STS起源、研究范式及哲学基础的不同,阐述了欧美STS两种传统的未来走向以及在争取两种传统走向和解道路上的尝试和努力,试图构建STS发展的理论图景。对于中国本土的STS研究,作者认为目前我国STS研究中的论争,也是欧美两种传统的分立在中国的折射造成的。在回顾中国STS的发展历程之后,作者指出了我国STS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的实践情境尝试提出中国STS研究的一种走向...
-
多维一体的沈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体系研究
¥11.4(3.8折)定价:¥30.0本书研究和探讨沈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体系的有关问题, 包括生态文明城市范畴界定与建设体系框架构建、沈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体系实施的前提与约束分析、面向生态文明城市的生态环境布局与结构优化、面向生态文明城市的生态能源布局与结构优化等内容...
-
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韵文通论/民国诗学论著丛刊
¥29.8(6.2折)定价:¥48.0韵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也是很能体现中国古典文学美学特质的文体。本书是中国现代学术目前靠前部以韵文为对象的研究专著,分别对《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赋、乐府诗、汉魏六朝隋唐古诗、唐代近体诗、唐五代两宋词、金元以来的散曲做了深入浅出的概论...
-
司法行政信息化设计与实践
¥33.1(5.7折)定价:¥58.0本书是基于司法部面向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而编写的指导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各级各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具体实施的功能型用书。全书5篇27章,分别从司法行政信息化的数据属性分析与逻辑结构、智慧应用设计、基础设备与环境设施、案例与运维体系、立项与工程实施管理5个部分进行了论述。既可用以指导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各级单位信息化建设,又可为全国警察院校司法行政信息化人才培养提供通用教材,还可以为参与司法行政系统信息
-
素履向前:雷格特AFC发展纪实
¥61.6(7折)定价:¥88.0为宣传数十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行业中国企业及从业人士在开创和实施自动售检票(AFC)系统项目过程中刻苦钻研、潜心服务、敢于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总结提升我国轨道交通AFC系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充分发挥AFC系统在轨道交通服务中的“脸面”作用,推动我国轨道交通事业持续发展,特编写出版本系列丛书《中国轨道交通AFC行业里的追梦者》。 “一家一传记,一人一故事”。《中国轨道交通AFC行业里的追梦者》丛书从业主、集成商、设备制造
-
寒温穷源 : 陈其昌寒温三十说
¥19.4(6.7折)定价:¥29.0《寒温穷源》专论伤寒与温病的关系,是明辨寒温病合一之书。本书一共三十说,提出“以伤寒治温证宜,以温证治伤寒亦宜也”,论治“本寒”“本热”“标寒”“标热”,采用不同治法,千古疑窦,一旦而开。旁通河图、洛书、《易经》,以易理释医理,诸多疑云豁然而散。并从阴阳五行、六气标本、六经传变、天人合一等诸方面,对寒温二气的特点和转化,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书中所论,尤崇张仲景《伤寒论》与吴鞠通之《温病条辨》...
-
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研究
¥52.4(7.7折)定价:¥68.0本书研究了学习成果评价的理念、内涵、标准、方法、组织实施过程和成效;从国家、高校和专业三个层面梳理了OECD、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外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实践经验;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成果整体质量和专业学习成果表现进行了实证分析;阐述了构建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体系的意义、方法和路径;通过对国内外学习成果相关文献分析,以及与教育部评估中心管理人员、国外质量保障机构管理人员、高校教务部门管理人员和评估认证专家共12次专门访谈,确定了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