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欧美STS比较及其中国化研究

欧美STS比较及其中国化研究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49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0.6(7.2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欧美STS比较及其中国化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47983
  • 条形码:9787520347983 ; 978-7-5203-479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欧美STS比较及其中国化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试图实现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目的:(一)系统梳理STS研究的美国传统和欧洲传统。(二)全面比较STS研究的美国传统和欧洲传统。(三)探索两种传统影响下的我国STS研究的走向。 本书是关于STS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元研究。对STS的元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好地认识STS的客观规律。

欧美STS比较及其中国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在比较的视域下分析了欧美STS起源、研究范式及哲学基础的不同,阐述了欧美STS两种传统的未来走向以及在争取两种传统走向和解道路上的尝试和努力,试图构建STS发展的理论图景。对于中国本土的STS研究,作者认为目前我国STS研究中的论争,也是欧美两种传统的分立在中国的折射造成的。在回顾中国STS的发展历程之后,作者指出了我国STS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的实践情境尝试提出中国STS研究的一种走向。

欧美STS比较及其中国化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节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 STS基本问题的综述
二 STS相关领域内的比较研究综述
三 建构主义与实用主义的STS研究综述
四 关于STS两种研究传统走向的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分类研究法
三 比较研究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STS基本概念与欧美比较框架
**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历史演进
一 古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萌芽
二 近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发展
三 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重构
第二节 STS基本概念释义及指向:欧美STS两个传统
一 STS基本概念解析
二 STS现存争论考察
三 争论的指向:欧美STS两个传统
第三节 欧美STS研究传统的比较基础
一 欧美传统STS分立的确证
二 欧美传统STS的一致之处
三 欧美传统STS的比较维度

第三章 欧美STS的产生语境:起源之比较
**节 欧洲STS之起源考察
一 社会背景:斯诺的两种文化
二 理论渊源:库恩的历史主义
三 学派源流:贝尔纳的科学学
四 方法起源:知识社会学
第二节 美国STS之起源探析
一 社会情境:四大社会运动
二 观念起源:科学技术的反思与批判
三 学派源流:默顿的科学社会学
四 学术渊源:技术发明社会学
第三节 欧美STS起源的比较分析
一 社会背景的迥异
二 学派源流的差异
三 科学社会学与技术社会学的不同解读

第四章 欧美STS的研究范式:进路之对比
**节 欧洲STS的研究进路
一 从科学社会学到科学知识社会学
二 后SSK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与超越
三 SSK向技术研究领域的延伸-STS的技术转向
第二节 美国STS的研究进路
……
第五章 欧美STS的哲学传统:基础之比照
第六章 国际STS研究的主题演变与多种转向
第七章 中国STS研究的历史与展望
第八章 STS中国化的理论路径——技术的社会整合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欧美STS比较及其中国化研究 节选

  《欧美STS比较及其中国化研究》:  二作为建构主义认识论保证的主体间性  认识论问题一般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问题,即意识的形成问题,这构成了近代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现象学中被称之为构成性问题;另一方面,认识主体与其他认识主体的关系问题,即共同意识的问题,这构成了现象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共同意识的问题蕴含着对二元对立的认识论的变革,其基本特征强调在认识的过程中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并不仅仅认为认识是简单的主体把握客体的过程。这也是社会建构论的主要基础理论之一。如葛勇义所说,现象学对社会建构论的影响不是直接的,现象学对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社会学的影响为中介而间接实现的。他认为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至少在三个方面受到现象学的影响:技术的微观考察方法是“面向事情本身”的实践、行动者网络理论是“主体间性”理论的运用以及社会建构的实质是“意向性”基本作用的体现①。本书认为,现象学对社会建构主义的影响通过现象学社会学的传递主要体现在主体间性的分析上。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也可以译作交互主体性、主观际性、主体通性、主体间本位、共主体性、互为主体性等②,从哲学史来看,西方早就有主体间性的思想萌芽。在18世纪,康德试图终结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争论,发动了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形式。在康德看来,科学知识的获得需要主体之间有一种共同接受的知识,它是不被怀疑的,并以共同接受的知识为基础去整理经验材料,由此获得客观性的知识。先天形式或先天图式表明主体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的性质,即主体间性,康德以此来表示普遍有效性概念①。从这种意义上看,彭加勒的约定主义,维特根斯坦的公共语言,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都可以看到主体间性的影子。  明确的主体间性的概念是胡塞尔提出来的。胡塞尔后期转向动态的现象学即发生现象学的研究,他关注生活世界中的人的交往,并通过对这种交往活动的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主体间性的概念。主体间性即自我与他我的关系,在不同哲学家那里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在胡塞尔的那里主体间性表现为相关的生活世界里的先验自我与他我的关系;在海德格尔那里表现为此在与共在的关系;在萨特看来表现为我在与他我的关系;在韦伯那里表现为“我一它”与“我一你”的关系;在福柯那里表现为关切自我与关切他人的关系等。胡塞尔的现象学对社会建构主义的影响是通过许茨、伯格(P.Berger)和拉克曼、米德的社会学思想来实现的。  阿尔弗雷德:许茨(A.Schutz)(也作舒茨)沿袭胡塞尔的现象学的传统,开创了现象学社会学的研究。许茨沿用了胡塞尔生活世界和主体间性的概念并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在他看来,生活世界是按照人们的常识意义被理解、解释和建构起来的,共识的取得源于人的社会性。通过主体间的理解和协调,主体之间相互领会他人的意图和行动动机,以达到把握社会世界,形成认识。而达成主体间际理解的关键问题是“不同的主体如何才能获得共同的世界经验”②。在韦伯那里,主观理解就是要在不同的背景下理解社会行动者的主观意义;而在许茨这里,主观理解的可能性在于主体间性的存在。  ……

欧美STS比较及其中国化研究 作者简介

  陈佳,1985年生,山东省安丘市人,哲学博士,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哲学系副主任,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访问学者(2009-2010)。研究方向为:科技与社会(STS)比较研究;技术哲学与社会学研究。先后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几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其他省部级课题十余项。    陈凡,1954年生,辽宁省沈阳市人,现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主任、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与STS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7项,其他省部级课题几十项,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几十项省部级奖励。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