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 北京大学出版社(2)
- 北京大学出版社(2)
- 上海人民出版社(2)
- 上海人民出版社(2)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 重庆出版社(1)
- 重庆出版社(1)
- 浙江古籍出版社(1)
- 浙江古籍出版社(1)
- 四川人民出版社(1)
- 四川人民出版社(1)
- 北京大学出版社(2)
- 北京大学出版社(2)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 上海人民出版社(2)
- 上海人民出版社(2)
- 四川人民出版社(1)
- 四川人民出版社(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 重庆出版社(1)
- 重庆出版社(1)
- 浙江古籍出版社(1)
- 浙江古籍出版社(1)
-
问道: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
¥47.6(6.1折)定价:¥78.0内容简介: 《问道: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摒弃传统思想史著述仅仅关注具体人物、作品的写法,提炼出包括天下观、正统论、儒法思想、老庄智慧、新儒学、中国佛教在内的六大主题。本书以上述六大主题为纲,围绕思想目前的重要概念、历史观念或历史现象,如周礼、九州、五服制度、五德终始说、文质互补、夷夏之辨、大一统、改正朔、公与私、仁义观、逍遥游、齐物论、禅宗公案等,分别总结出十几个不等的核心问题,从思想史演进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历史语境出发,以舒朗隽永
-
“感觉主义”的谱系:新史学十年的反思之旅
¥29.4(7折)定价:¥42.0十年前,本书作者曾参与发起组织“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史学”研讨会,纪念梁任公先生发表《新史学》一百周年,酝酿在多学科对话的基础上拓展出当代史学研究的新境。十年后,当代新史学地图略显雏形,作者把凝聚数年的思考汇集成册,内涉儒学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作用,清朝统治合法性的来源,医疗史与现代政治建构的关系,以及对中国社会史研究趋势的批判分析等反思性内容,勾勒出一条颇具启发性的方法论探索轨迹...
-
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增订本)
¥26.4(5.5折)定价:¥48.0中层理论的建构对于中国史研究的意义至少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尽量可使我们摆脱宏大叙事的纠缠。目前许多历史著作行文叙述总是宏阔而不细致,概论式的判断比比皆是,本质主义式的断语草草形成,里边惟独看不到日常生活状态下人的踪迹,人变成了冷冰冰的趋势与规律的符号表征。二是讨论如何改变史界只拉车不看路式的工匠型治史方式...
-
澹澹清川-戴逸先生九秩华诞纪念文集
¥121.7(7.2折)定价:¥169.0戴逸先生是新中国清史研究的开创者,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科和清史专业的奠基人,先生目前仍担任着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为建国以来最大的文化工程新《清史》的编纂殚心竭虑地工作着。先生一方面秉承了民国以来清史研究的传统,对清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边疆民族问题诸方面均有精深的创见,另一方面也致力于从全新的角度把握清朝历史的宏观走势,提出了兴盛衰亡乃是贯通清朝一系的整体演变规律的重要见解,深刻影响了清史研究的发展路向。值此先生九十华诞之际,
-
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
¥77.4(7.1折)定价:¥109.0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晚清以来的中国人如何从“常态”变成“病态”,又如何在近代被当作“病人”来加以观察、改造和治疗的漫长历史。“东亚病夫”的称谓既是中国人被欺凌的隐喻,也是自身产生民族主义式社会变革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治病”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医疗过程,而是变成了政治和社会制度变革聚焦的对象,个体的治病行为也由此变成了群体政治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以新颖独特的叙事手法,通过数十幅相互衔接的场景,形象地再现了中国社会变迁波澜壮
-
新史学文丛重建另一种叙事
¥26.2(3.8折)定价:¥69.0本书围绕着如何理解“常识”这个话题展开。“常识”可分多种,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些观念会及时帮助人们处理面临的难题,这时“常识”就会有效行动方向。可是在历史观层面长期形成的某些刻板僵硬的看法,如果不经调适修正,也许会妨碍历史认知质量的提升,必须加以辨析。内容大致分成三类,类检视四十年来中国史学从思想史、学术史向社会史、文化史转型期间需要反省的若干议题。第二部分讨论如何处理明清以来直到五四前后历史的延续与断裂双重并存的复杂势态,着重辨析一些
-
百年清史研究史·思想文化史卷
¥78.5(7.2折)定价:¥109.0本书采取“问题史”的叙述策略, 对清末民初以来的清代思想观念与文化史的基本内容、叙述方式及其内在涵义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解读。本卷不是简单的研究综述, 而是对近百年来与清代思想文化研究若干论题与流派形成的背景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进而把握其不同于前代的特质。本卷尝试从清代思想文化演变的内部视角观察, 力求构成比较贯通的解释脉络, 而不是把清前期与近代时期割裂开来, 用现代人的框架去强行理解清代人的思维或生活习惯, 希望对百年来相关研究的多样
-
“天命”如何转移 : 清朝“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
¥79.4(6.2折)定价:¥128.0本书是一部中国史研究方面的学术专著。本书指出,清朝创造出了一种新型"正统观"。清朝以前的"正统论"基本上依赖单一的儒家道德教化观念,而清朝建立起了另一种对前朝正统观的补充性诠释框架,与其"二元理政"的治理模式相互配合。而"大一统"正是正统论的首义,是王者获取"正统性"的思想与实践基础。全书围绕"大一统"在"观念"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表现展开具体讨论,一方面探究"大一统"观的产生与演变过程及其在清代展现出的独特历史形态;另一方面探讨"大
-
五四的另一面: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新型组织的诞生
¥30.9(6.2折)定价:¥49.8本书的探讨缘起于中国话语界长久以来对"五四"运动存在着的三种单一化的解读:意识形态化的政治史叙事、不加批判地套用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想史分析,以及以捍卫国学的名义否定"五四"批判精神的遗老遗少式的悲剧式论调。以此为背景,作者通过把"五四"扩展至清末变革和民初社会革命的前后长线关联中的重新定位,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史化"的"五四"研究路径,揭示了"五四"前后中国知识精英从政治到文化,再到社会问题的话题转换,并在从晚清民初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
-
“论世衡史”丛书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当代史学的反思与阐释/论世衡史丛书
¥47.3(5.5折)定价:¥86.0本书为当代历史研究论文集,全面反思与阐释了西方各种史学思潮在中国史学界的应用状况,作者还提出拓展史学进境的新思路需从跨学科的角度借鉴社会学的“中层理论”,本书不仅是作者近二十年对此问题的持续思考的精粹集结,更是史学界努力建立新研究范式的一次卓见成效的尝试。作者借对当代历史研究的反思与阐释,向更多学人分享了兼具优选视野的研究素养、剖析事物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研究思路和超越学科专业壁垒的研究方法,具体体现在宏观上要思考当代思潮变动下的政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