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鉴(全四册)(精装)
-
>
明通鉴(全三册)(精装)
-
>
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签名钤印特装本)
-
>
欧洲至暗时刻(1878-1923):一战为何爆发及战后如何重建
-
>
(精装)奥托·冯· 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建立
-
>
华文全球史:中国文脉
世界地图的故事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244091
- 条形码:9787100244091 ; 978-7-100-24409-1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世界地图的故事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专门讲述世界地图制作历史和文化意义的重要作品,生动地追溯了世界地图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巴比伦时期一直延伸到现代;通过详尽的历史资料和丰富的实例,描绘了世界地图制作技术从古至今的演进过程。同时将西方和中国的地图发展历程并列对比,不仅增加了内容的多样性,也为读者提供了全球视角下的地图学理解。这种跨文化的比较,使得本书不仅是地图学的研究著作,更是文化交流和互动的见证。
世界地图的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讲述世界地图制作历史和文化意义的重要作品,生动地追溯了世界地图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巴比伦时期一直延伸到现代;通过详尽的历史资料与丰富的实例,描绘了世界地图制作技术从古至今的演进过程。同时将西方和中国的地图发展历程并列对比,不仅增加了内容的多样性,也为读者提供了全球视角下的地图学理解。这种跨文化的比较,使得本书不仅是地图学的研究著作,更是文化交流和互动的见证。
世界地图的故事 目录
引言
**章 古代西方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第二章 形形色色的T-O地图
第三章 欧洲中世纪抄本中的异形地图
第四章 欧洲中世纪的挂图型世界地图
第五章 东方知识的扩大与地图学的进步
第六章 地理大发现时代的世界地图
尾声 从“天下图”到“世界地图”
参考文献
世界地图的故事 相关资料
人是万物之灵长。只有人,才想知道自己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当人们把自己所知道的世界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就有了世界地图。史前人类一定也绘制过世界地图,但没有保存下来。人类最早的文明出现于两河流域,现今所知最早的“世界地图”也发现于此。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块未经焙烧的楔形文字泥版文书,高约12.2厘米,宽约8.2厘米,编号为BM92687。此泥版的来源不明,一般认为出自伊拉克的西巴尔(Sippar),也有人认为出自伊拉克的博尔西帕(Borsippa)。泥版的正面,可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是一幅世界地图,由于这幅地图是古代巴比伦人绘制的,所以现代学者将其称为《巴比伦世界地图》;上半部则是与此世界地图相关的文字说明。泥版的反面,也是与这幅世界地图有关的文字。至今为止,考古学家发现了多幅古代巴比伦人绘制的城市地图和区域地图,但世界地图仅此一幅,所以,《巴比伦世界地图》 就成了稀世之宝。国际著名地图学史刊物Imago Mundi就是以此图为图标的。这幅地图1889年公布后,吸引了许多学者。令人叫绝的是,到了1995年,大英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又找到了地图上的一个小缺块,从而使地图更加完整。BM92687泥版大概属于公元前7世纪或前6世纪,但上面的《巴比伦世界地图》则是根据更早的地图摹绘的。
托勒密认为,地球的赤道周长应为18万希腊里,而不是埃拉托色尼所说的252000希腊里。这里,托勒密所说的地球赤道周长,仅相当于实际周长数的3/4。托勒密还对北半球人居大地的大小进行过比较深入的探讨。当时,美洲尚不为欧洲人所知。所以,托勒密所说的人居大地就是指欧亚大陆及非洲。在他看来,人居大地的最北端是北纬63度的图勒岛,最南端止于南纬16度25分,南北距离约为80度,相当于4万希腊里。托勒密认为,人居大地的西部终点是大西洋中的福岛,东部终点就是赛里斯。那么,从福岛到赛里斯的距离(也就是人居大地的东西距离)是多少呢?为此,托勒密千方百计地搜集包括旅行游记在内的各种信息,然后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推算出人居大地的东西长度有180度,如果以赤道计算,其里程为9万希腊里(1度=500希腊里);如果以穿越罗德岛的纬线为基准(1度=400希腊里),则实际距离为72000希腊里。这样,托勒密所想象的人居大地要大于实际距离,因为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长度其实只有130度。
人是万物之灵长。只有人,才想知道自己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当人们把自己所知道的世界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就有了世界地图。史前人类一定也绘制过世界地图,但没有保存下来。人类最早的文明出现于两河流域,现今所知最早的“世界地图”也发现于此。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块未经焙烧的楔形文字泥版文书,高约12.2厘米,宽约8.2厘米,编号为BM92687。此泥版的来源不明,一般认为出自伊拉克的西巴尔(Sippar),也有人认为出自伊拉克的博尔西帕(Borsippa)。泥版的正面,可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是一幅世界地图,由于这幅地图是古代巴比伦人绘制的,所以现代学者将其称为《巴比伦世界地图》;上半部则是与此世界地图相关的文字说明。泥版的反面,也是与这幅世界地图有关的文字。至今为止,考古学家发现了多幅古代巴比伦人绘制的城市地图和区域地图,但世界地图仅此一幅,所以,《巴比伦世界地图》 就成了稀世之宝。国际著名地图学史刊物Imago Mundi就是以此图为图标的。这幅地图1889年公布后,吸引了许多学者。令人叫绝的是,到了1995年,大英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又找到了地图上的一个小缺块,从而使地图更加完整。BM92687泥版大概属于公元前7世纪或前6世纪,但上面的《巴比伦世界地图》则是根据更早的地图摹绘的。
托勒密认为,地球的赤道周长应为18万希腊里,而不是埃拉托色尼所说的252000希腊里。这里,托勒密所说的地球赤道周长,仅相当于实际周长数的3/4。托勒密还对北半球人居大地的大小进行过比较深入的探讨。当时,美洲尚不为欧洲人所知。所以,托勒密所说的人居大地就是指欧亚大陆及非洲。在他看来,人居大地的最北端是北纬63度的图勒岛,最南端止于南纬16度25分,南北距离约为80度,相当于4万希腊里。托勒密认为,人居大地的西部终点是大西洋中的福岛,东部终点就是赛里斯。那么,从福岛到赛里斯的距离(也就是人居大地的东西距离)是多少呢?为此,托勒密千方百计地搜集包括旅行游记在内的各种信息,然后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推算出人居大地的东西长度有180度,如果以赤道计算,其里程为9万希腊里(1度=500希腊里);如果以穿越罗德岛的纬线为基准(1度=400希腊里),则实际距离为72000希腊里。这样,托勒密所想象的人居大地要大于实际距离,因为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长度其实只有130度。
根据“天圆地方”的观念,方形大地是被东、西、南、北四海所包围的。我们知道,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最东端,东、南两面都是海洋,西面是崇山峻岭、戈壁沙漠,北面则是天寒地冻的荒原冰土。因此,在先秦时期所说的四海中,东海、南海是真实存在的海洋,而作为大地边缘的西海、北海则是想象出来的。汉朝张骞通西域后,中国人开始获知西方有个“西海”,但我们无法确定汉朝人所说的西海是指波斯湾还是指地中海。至于“北海”,在16世纪末之前都不是指真实存在的北冰洋,因为中国人是在16世纪末才知道北冰洋的。所以,古代中国的“天下图”,无论是单幅挂图还是书籍插图,在布局上都呈现出如下特点:东、南两面被海洋所环绕;西方是陆地,西南角有一片小海域;北面是辽阔的原野,没有画出作为大地边缘的北海。这样的地图布局,可以概括为“西、北旷原,东、南皆海,中国独大,四夷环绕”。古代中国人所绘制的“天下图”,就是以中国为主体,以四周蛮夷为陪衬的世界地图。在书籍插图《古今华夷区域总要图》和单幅挂图《华夷图》上,西北最远的地方是中亚,西南最远的地方是印度。这些地图,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范围。
世界地图的故事 作者简介
龚缨晏,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院教授,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中外地图学史研究。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6.7¥19.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8.6¥55.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15.7¥30.0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5.7¥45.8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月亮虎
月亮虎
¥15.4¥48.0
-
人类酷刑简史
¥32.5¥59 -
法国之魂
¥30.2¥58 -
创造圣经的城市
¥27.3¥58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3.5¥39 -
古埃及神话(精装)
¥55.4¥99 -
改变世界的邂逅:时光列车上的柏拉图与梦露
¥12.8¥36.8
二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的分析
¥9.3¥15.0科学中的千奇百怪-越问越聪明
¥11.7¥23.8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究
¥21.3¥58.0聚焦课堂教学 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研课手记
¥44.4¥62.0智慧农业
¥18.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