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选择与形成机制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选择与形成机制

作者:刘鲁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66.0(7.5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选择与形成机制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1347973
  • 条形码:9787301347973 ; 978-7-301-34797-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选择与形成机制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001168)——“乡村旅游空间的生产:特征、机制与效应”的研究成果。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选择与形成机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001168)——“乡村旅游空间的生产:特征、机制与效应”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旅游业蓬勃发展持续冲击着乡村,同时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带动着乡村的建筑和基础设施不断更新、乡村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乡村本身要素禀赋的异质性,城市和旅游发展对乡村资源汲取方式的差异,必然使乡村形成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尤其是处于城市周边、邻近景区等特殊区位条件下的乡村,它们同时受到城市和景区旅游发展的辐射作用,乡村的多重功能与多重价值得以激活,乡村的发展随之呈现路径分异。本书将乡村发展置于城市、景区互动发展的整体框架中,试图从生产要素、区域空间结构、路径依赖等理论视角,剖析乡村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流动重组,分析乡村与城市、景区交互过程中乡村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变更,阐释乡村打破单一路径依赖形成路径分异的动态过程。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选择与形成机制 目录

目 录
**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2
1.1.1 乡村振兴战略激励了多路径乡村发展的探索 2
1.1.2 旅游驱动乡村发展成为各地常见的路径选择 4
1.1.3 城市周边乡村的发展涌现出新的研究命题 5
1.1.4 乡村发展路径的学理探讨和实证研究应该进一步深入 7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9
1.2.1 研究目标 9
1.2.2 研究内容 10
1.3 选题意义 11
1.3.1 理论意义 12
1.3.2 实践意义 13
1.4 研究方法 15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9
2.1 乡村发展路径研究进展 20
2.1.1 乡村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20
2.1.2 乡村发展路径的相关研究进展 24
2.1.3 城市对乡村发展路径影响研究 27
2.1.4 景区对乡村发展路径影响研究 31
2.1.5 乡村发展路径研究总体述评 33
2.2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36
2.2.1 生产要素理论与乡村发展研究 36
2.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与乡村发展研究 42
2.2.3 路径依赖理论与乡村发展研究 47
2.3 本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 52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实施 55
3.1 案例地选取 56
3.1.1 案例地典型性说明 57
3.1.2 案例地概况 59
3.2 数据资料的采集 61
3.2.1 事件资料采集 61
3.2.2 文本资料采集 62
3.3 数据资料分析 65
第四章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的路径选择 67
4.1 景区介入与乡村转型:慕田峪村发展路径选择 68
4.1.1 初始路径选择:依托长城景区开发的初步发展 69
4.1.2 二次路径选择:外来经营者影响下的国际文化村建设 73
4.1.3 三次路径选择:景中村的形成与乡村转型调适 80
4.2 精英主导与国际视野:北沟村发展路径选择 86
4.2.1 初始路径选择:乡村精英回流主导下村庄环境改造升级 86
4.2.2 二次路径选择:农业乡村依托长城景区跨越式发展 91
4.2.3 三次路径选择:国际文化村建设向国际休闲度假乡村 96
4.3 从传统生计到多元发展:田仙峪村发展路径选择 101
4.3.1 初始路径选择:从传统农业转型水产特色养殖 101
4.3.2 二次路径选择:从单一水产养殖到多元乡村旅游业 103
4.3.3 三次路径选择:从多元乡村旅游业到农村休闲养老 110
4.4 发展滞后到谋求振兴:辛营村发展路径选择 116
4.4.1 初始路径选择:传统**产业经济的发展 116
4.4.2 二次路径选择:开始谋求乡村旅游发展 118
4.5 慕田峪村、北沟村、田仙峪村和辛营村发展路径的比较分析 121
4.6 本章小结 128
第五章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的形成机制 130
5.1 城市溢出效应对乡村发展的影响机制 131
5.1.1 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变化:从观光到休闲 131
5.1.2 城市资本流动对乡村发展的影响 135
5.1.3 人力资本流动对乡村发展的影响 146
5.2 景区辐射效应对乡村发展路径的影响机制 154
5.2.1 景区开发初期:对单个乡村初始发展路径的改变 155
5.2.2 景区转型升级:从单个乡村到长城国际文化村 158
5.2.3 景区公司所有权转变:以景区为辐射的区域旅游发展 161
5.3 “城市—景区”双驱发展模式下的政策协同影响机制 164
5.3.1 政策对生产要素流动的影响 164
5.3.2 政策对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的影响 165
5.4 “城市—景区”双驱发展模式下的乡村内部响应机制 167
5.4.1 生产组织方式的响应 167
5.4.2 乡村环境空间的响应 168
5.4.3 乡村社会文化的响应 169
5.5 本章小结 170
第六章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模式与干预优化 173
6.1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的路径模式 174
6.1.1 “景区主导—城市辅助”驱动型乡村发展路径:
慕田峪村 175
6.1.2 “城市—景区”并重驱动型乡村发展路径:北沟村 176
6.1.3 “城市主导—景区辅助”驱动型乡村发展路径:
田仙峪村 177
6.1.4 “城市—景区”双重弱驱动型乡村发展路径:辛营村 179
6.2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的干预机会 180
6.2.1 干预机会的概念及其解释力 180
6.2.2 干预机会一:区域发展主导产业的推动 182
6.2.3 干预机会二:回流的乡村精英的引领 183
6.2.4 干预机会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政策的推动 186
6.3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路径模式的优化管理 188
6.3.1 “城市—景区”双驱型路径模式的优化机制 188
6.3.2 “城市—景区”双驱型路径模式的优化方向 190
6.4 本章小结 191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93
7.1 研究主要结论 194
7.1.1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呈现非线性、多元化发展
演化过程 194
7.1.2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以土地利用的空间
演变扩大呈现 195
7.1.3 乡村发展路径演变受城市溢出、景区辐射和乡村响应
共同影响 197
7.1.4 区域产业调整、乡村精英、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是乡村发展的
关键干预机会 198
7.2 研究的理论贡献 200
7.2.1 提出“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理论分析框架 200
7.2.2 明确“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多元路径动态竞争的
非线性发展过程 202
7.2.3 揭示“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的干预机会及其
作用机制 202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203
7.3.1 研究局限 203
7.3.2 未来研究展望 204
附录A 访谈提纲 206
附录B 受访者基本信息 209
参考文献 216
展开全部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选择与形成机制 作者简介

刘鲁
----------------------------
刘鲁,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学刊》编辑部资深编辑,主要从事乡村旅游、历史街区更新和保护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