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清代礼学思想研究

包邮 清代礼学思想研究

作者:潘斌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3-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35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65.5(7.6折) 定价  ¥8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清代礼学思想研究 版权信息

清代礼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清代礼学思想研究》是一部对清代礼学思想史的研究著作。本书全五章,通过交叉学科的方法,从思想史视角考察了清代礼学发展脉络,分清初、清中叶的乾嘉时期、晚清三个时段,分别梳理了代表性礼学大家的思想和时代风尚;并对礼学与理学的关系进行辨析,认为理学是清代的意识形态,而礼学和礼教则是理学在社会运作层面的具体呈现;还分别从官僚和地方层面分析了礼学思想和礼学思想传播。本书独辟蹊径地以“礼学思想”作为研究视角,并将学者个人的礼学思想与清代某个时期或整个清代的礼学思想结合起来,这对于全面呈现清代的礼学思想颇有新意,而对清代的义理礼学的深入考察,对于纠正清人只事考据的偏颇认识以及丰富清代礼学研究的内容,皆有参考价值。

清代礼学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清代是礼学的高峰期。近代以来,清代礼学研究引起学术界广泛重视,而以清代礼学文献整理和清代礼学史研究为主要动向,清代礼学思想史相较于前两者,虽有张寿安、周启荣等人的著作问世,但仍显薄弱。本书从清代礼学思想的角度,通过交叉学科的方法,详加探讨了有清一代各个时期代表性礼学大家的思想和时代风尚,对清代的义理礼学做了深入的考察,涉及清代礼学与理学的关系、礼学与经世思潮的关系、礼学与今古文之辨的关系等。呈现了礼学与清代学术、思想、政治以及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清代礼学思想研究 目录

绪 论 一、研究之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之现状 三、研究之思路和方法 **章 明清之际的礼学思想 **节 明清之际的世风学风与礼学的兴起 一、晚明世风与礼学的异军突起 二、对阳明学的批判与礼学求实精神的张扬 三、清初理学复兴与礼学的研究和应用 第二节 明清之际思想家对儒礼的反思 一、陈确礼学的心性论基础和遗民情结 二、黄宗羲礼学的遗民情结和实证精神 三、顾炎武的礼俗观及其对清代学术的影响 四、王夫之礼学的思辨精神和经世取向 五、颜元礼学的人性论基础和实用主义精神 六、姚际恒礼学的辨疑精神及影响 第二章 清代的礼学与理学 **节 清廷对礼学和理学的态度 第二节 清代理学官僚的礼学思想 一、方苞对礼经的态度及其礼教思想 二、朱轼的礼教思想与实践 三、曾国藩以礼统合汉宋之学及其礼教实践 四、郭嵩焘超越汉宋的礼学观及其外交礼仪实践 第三节 朱子家礼学思想在清代的传播和应用:以巴蜀和徽州为例 一、朱子家礼学思想在清代巴蜀地区的传播和应用 二、朱子家礼学思想在清代徽州地区的传播和应用 第三章 乾嘉礼学中的考据与义理 **节 乾嘉考据礼学 一、礼经作者和成书问题之考证 二、礼学文献之校勘 三、礼例之归纳 第二节 乾嘉义理礼学 一、江永对礼与人情、风俗关系的辨析 二、戴震的礼学思想及其对清代学术的影响 三、程瑶田的礼学思想及其经世取向 四、凌廷堪的“复礼”思想及评价 第三节 乾嘉义理礼学与考据礼学之关系 第四章 晚清“以礼制平分今古”学说的兴起与衍变 **节 廖平的“以礼制平分今古”学说 一、清人经学家法意识与“以礼制平分今古”学说的提出 二、廖平的治学经历与“以礼制平分今古”学说的关系 第二节 廖平“以礼制平分今古”学说之流衍 一、皮锡瑞对“以礼制平分今古”学说的发挥 二、刘师培对“以礼制平分今古”学说的承继 第五章 清代统治者的礼教思想 **节 礼法合治、以刑弼教 第二节 文教是先、以礼化俗 第三节 保存满洲礼俗与接受儒家礼教并举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全部

清代礼学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

潘斌,博士,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西南财经大学民俗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中国礼俗研究,出版《宋代〈礼记〉学研究》《宋代“三礼”诠释研究》《清代“三礼”诠释研究》《二十世纪中国三礼学史》《皮锡瑞学术研究》等专著多部,主编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主持并完成国家级项目多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