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作者:李晓琴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28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67.6(7.6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53311
  • 条形码:9787030753311 ; 978-7-03-075331-1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内容简介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美丽乡村建设能够助力乡村旅游全面发展与转型升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二者具有先天性的内在联系。但在理论与实践中,当前对二者相互关系的认识还处于探索阶段。本书从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角度对乡村振兴战略行动的响应,相互内在联系,“协调度”评价,障碍因子诊断,协同发展路径等方面回答了二者协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美丽乡村的研究 1.2.3 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互动关系的研究 1.2.4 国内外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及美丽乡村建设关系的研究 1.2.5 研究评价 1.3 研究内容 1.3.1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系统动力学研究 1.3.2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1.3.3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协调发展障碍因子诊断及原因分析 1.3.4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协同路径研究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响应 2.1 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梳理 2.2 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梳理 2.3 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行动响应 2.3.1 对产业兴旺要求的响应:在产业定位上实现点到线的转变 2.3.2 对生态宜居要求的响应:在空间开发上实现块到面的转变 2.3.3 对乡风文明要求的响应:在主客交流上实现单向到双向的转变 2.3.4 对治理有效要求的响应:在运行机制上实现一元主体到多元主体 的转变 2.3.5 对生活富裕要求的响应:在经济效益上实现短期性向长期性转变 2.4 小结 第3章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的互动作用机制 3.1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的内在联系 3.2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的互动机制概念模型 3.3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的互动作用分析 3.4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的互动作用表现 3.4.1 互相促进作用 3.4.2 互相制约作用 3.5 小结 第4章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耦合发展动力机制 4.1 理论基础 4.2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耦合动力机制概念模型 4.3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耦合动力机制分析 4.3.1 驱动耦合 4.3.2 耦合状态 4.3.3 响应耦合 4.4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耦合作用的强度机制 4.4.1 驱动阶段 4.4.2 状态阶段 4.4.3 响应阶段 4.4.4 耦合动力组合模式 4.5 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耦合分类 4.5.1 自然耦合型 4.5.2 市场主导耦合型 4.5.3 政策主导耦合型 4.5.4 产业主导耦合型 4.5.5 逆向耦合型 4.6 小结 第5章 评价指标体系及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构建 5.1 协调度评价内涵 5.2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5.2.1 协调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和依据 5.2.2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5.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4 评价指标体系诠释 5.2.5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重构 5.2.6 协调度等级评分说明 5.3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度评价模型 5.4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发展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构建 5.4.1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诊断意义 5.4.2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内涵 5.5 小结 第6章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协同路径 6.1 协同发展理论基础 6.1.1 协同理论基本观点和特性 6.1.2 乡村振兴领域的协同理论应用概况 6.2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6.2.1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内容的开放性要求 6.2.2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发展过程的动态性要求 6.2.3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发展目标的一致性要求 6.2.4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发展效益的整体性要求 6.3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协同发展机制 6.4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协同发展路径 6.4.1 产业协同路径:做大做强美丽经济 6.4.2 环境协同路径:整村推进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 6.4.3 文化协同路径:推进乡村文化活化利用 6.4.4 管理协同路径:提高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 6.4.5 利益协同路径:建立农民共建共享利益机制 6.5 小结 第7章 实证研究 7.1 都江堰的实证研究 7.1.1 都江堰基本情况介绍 7.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7.1.3 权重确定 7.1.4 建设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7.1.5 协调度测算结果 7.1.6 障碍因子识别结果 7.2 苍溪县三会村的实证研究 7.2.1 三会村基本情况介绍 7.2.2 三会村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发展互动关系 7.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7.2.4 权重确定 7.2.5 建设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7.2.6 协调度测算结果 7.2.7 障碍因子识别结果 7.3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应解决“两张皮” 8.2 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应实现“五个转变” 8.3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耦合的动力系统模型应关注“六三五”内涵 8.4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度评价需涵盖五大维度 8.5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协同发展的五大路径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

李晓琴,女,江西吉安人,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旅游管理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第十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旅游业青年专家,四川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检查员,四川旅游研究会、四川旅游地学会理事。中山大学“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日本立教大学观光学部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管理、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扶贫。2015年11月至2018年2月,挂职四川省广元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近5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2项,四川省旅游局重点项目1项,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项,四川省教育厅项目8项。曾获四川省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四川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高教学会第11次高等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出版《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与开发模式研究》《温泉旅游策划与规划》《地质公园旅游开发与管理》专著3部,出版《旅游规划与开发》教材1部。在《旅游学刊》《人文地理》《光明日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地理信息科学》《生态经济》《商业研究》《农村经济》《山地学报》等报纸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