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百年孤独(2025版)
-
>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珍藏版全四册)
-
>
心归何处
-
>
(精装)罗马三巨头
-
>
野菊花
-
>
梁启超家书
-
>
我的父亲母亲: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幽玄·物哀·寂:日本美学三大关键词研究(日本文学经典译丛)//2023新定价
¥47.1¥72.0魔镜魔镜谁最美
¥27.1¥39.0“文学中国”的域外生成——德国的中国文学研究的系统演化
¥117.6¥168.0克尔凯郭尔论安徒生:出自一个仍然活着的人的文稿
¥23.4¥32.0浪漫与丑闻:她们和拜伦的故事
¥34.6¥58.0
新历史主义文论中的“中国”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8184909
- 条形码:9787208184909 ; 978-7-208-18490-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历史主义文论中的“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新历史主义文论中的中国”和“新历史主义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学”这两个维度出发,探讨西方文论与中国经验之间的复杂问题。 在上编“新历史主义文论中的中国”中,本书首先概括了新历史主义文论的背景和特征,探讨了该流派的核心理论家及其核心理论,并以格林布拉特、海登·怀特、理查·勒翰等对中国的阐释为中心,探讨在西方新历史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中国文化、中国经验和中国问题,揭示出作为他者的当代中国、作为理论的东方、作为异国情调的现代中国的阐释模式,及其意识形态内涵。 在下编“新历史主义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学”中,本书以新历史主义作为理论视角,重新解读新历史主义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先锋文学等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历史书写。
新历史主义文论中的“中国” 目录
目录
代序“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的多维透视(曾军) _i
导 言 _1 上编 新历史主义文论中的“中国” _5
**章 西方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 _7
**节 西方新历史主义文论概论 _7
第二节 格林布拉特的“自我塑造”与文化诗学 _ 12
第三节 海登·怀特的元史学和话语的转义 _ 19
第四节 蒙特洛斯的“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 _ 27
第五节 多利莫尔和辛菲尔德的文化唯物主义 _ 31
第六节 西方新历史主义文论的意义与局限 _ 36 第二章 格林布拉特与詹明信之辩:当代中国的政治与诗学 _ 40
**节 政治与诗学分化或统一 _ 41
第二节 资本主义文化的虚伪性或优越性 _ 49
第三节 当代中国文化的政治性 _ 55
第三章 元史学视域中的“转义的中国”
——纪念海登 ·怀特 _ 60
**节 海登·怀特思想中的中国因素 _ 61
第二节 作为东方文明的古代中国:海登 ·怀特对启蒙与历史关系的解构 _ 65
第三节 启蒙的意识形态,或当代中国的替代方案 _ 69
第四节 元史学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发展模式 _ 73 第四章 他者 ·理论·异国情调:新历史主义文论中的“中国” _ 81
**节 作为他者的当代中国 _ 82
第二节 作为理论的“东方” _ 95
第三节 作为异国情调的“现代中国” _ 104
下编 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学 _ 111 第五章 “反现代性”与“个人主义”的主体性建构
——论鲁迅的启蒙与反思启蒙 _ 113
**节 反思启蒙与“现代性” _ 113
第二节 反思“国民性批判”与“人的文学” _ 117
第三节 反思人性解放与“个人主义”的悖论 _ 121
第四节 反思启蒙、启蒙者与民众诸关系 _ 124
第五节 绝望的抗争与主体性的构建 _ 128 第六章 “儒托邦”共同体与身体 /非身体惩罚
——陈忠实文艺思想中的儒家话语与身体话语 _ 130
**节 儒家话语的复魅与“儒托邦”共同体建构 _ 131
第二节 作为一种“规训”的惩罚:身体惩罚与非身体惩罚 _ 138 第三节 “性武器”与身体话语的反抗 _ 144 第七章 《城乡简史》:个人性历史叙事与自我他者化 _ 152
**节 个人“小历史”叙事与城市“大历史”叙事 _ 152
第二节 自我的“他者化”与异化 _ 160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身份危机 _ 168 第八章 想象主体的方法
——从农民乌托邦、共同性穷人到诸众 _ 173
**节 从“农民乌托邦”到构成性的主体 _ 175
第二节 从“共同性穷人”到共同性的主体 _ 183
第三节 从“工人主义”到“后—工人主义”的诸众 _ 189 第九章 中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_ 195
**节 网络文学改编为电视剧 _ 197
第二节 网络文学改编为电影 _ 201
第三节 网络文学改编为网络剧 _ 203
第四节 网络文学改编为网络电影 _ 206
第五节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问题与症候 _ 210
附录 1 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与话语创新
——“第二届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高端论坛”综述 _ 213 附录 2 The Negotiation between Greenblatt and Jameson: on Politics and Poe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_ 223
参考文献 _ 252
后记 _ 257
导 言 _1 上编 新历史主义文论中的“中国” _5
**章 西方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 _7
**节 西方新历史主义文论概论 _7
第二节 格林布拉特的“自我塑造”与文化诗学 _ 12
第三节 海登·怀特的元史学和话语的转义 _ 19
第四节 蒙特洛斯的“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 _ 27
第五节 多利莫尔和辛菲尔德的文化唯物主义 _ 31
第六节 西方新历史主义文论的意义与局限 _ 36 第二章 格林布拉特与詹明信之辩:当代中国的政治与诗学 _ 40
**节 政治与诗学分化或统一 _ 41
第二节 资本主义文化的虚伪性或优越性 _ 49
第三节 当代中国文化的政治性 _ 55
第三章 元史学视域中的“转义的中国”
——纪念海登 ·怀特 _ 60
**节 海登·怀特思想中的中国因素 _ 61
第二节 作为东方文明的古代中国:海登 ·怀特对启蒙与历史关系的解构 _ 65
第三节 启蒙的意识形态,或当代中国的替代方案 _ 69
第四节 元史学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发展模式 _ 73 第四章 他者 ·理论·异国情调:新历史主义文论中的“中国” _ 81
**节 作为他者的当代中国 _ 82
第二节 作为理论的“东方” _ 95
第三节 作为异国情调的“现代中国” _ 104
下编 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学 _ 111 第五章 “反现代性”与“个人主义”的主体性建构
——论鲁迅的启蒙与反思启蒙 _ 113
**节 反思启蒙与“现代性” _ 113
第二节 反思“国民性批判”与“人的文学” _ 117
第三节 反思人性解放与“个人主义”的悖论 _ 121
第四节 反思启蒙、启蒙者与民众诸关系 _ 124
第五节 绝望的抗争与主体性的构建 _ 128 第六章 “儒托邦”共同体与身体 /非身体惩罚
——陈忠实文艺思想中的儒家话语与身体话语 _ 130
**节 儒家话语的复魅与“儒托邦”共同体建构 _ 131
第二节 作为一种“规训”的惩罚:身体惩罚与非身体惩罚 _ 138 第三节 “性武器”与身体话语的反抗 _ 144 第七章 《城乡简史》:个人性历史叙事与自我他者化 _ 152
**节 个人“小历史”叙事与城市“大历史”叙事 _ 152
第二节 自我的“他者化”与异化 _ 160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身份危机 _ 168 第八章 想象主体的方法
——从农民乌托邦、共同性穷人到诸众 _ 173
**节 从“农民乌托邦”到构成性的主体 _ 175
第二节 从“共同性穷人”到共同性的主体 _ 183
第三节 从“工人主义”到“后—工人主义”的诸众 _ 189 第九章 中国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_ 195
**节 网络文学改编为电视剧 _ 197
第二节 网络文学改编为电影 _ 201
第三节 网络文学改编为网络剧 _ 203
第四节 网络文学改编为网络电影 _ 206
第五节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问题与症候 _ 210
附录 1 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与话语创新
——“第二届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高端论坛”综述 _ 213 附录 2 The Negotiation between Greenblatt and Jameson: on Politics and Poe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_ 223
参考文献 _ 252
后记 _ 257
展开全部
新历史主义文论中的“中国” 作者简介
李缙英,山东青岛人,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文艺理论、当代意大利政治美学研究以及文学批评,在CSSCI及扩展版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懂老公的女人最幸福
¥13.2¥38.0国际绘本大师经典:逃家小兔(精装绘本)
¥20.2¥32.0善本碑帖过眼录-(续编)
¥137.3¥218.0寻找美人鱼-升级版
¥10.0¥21.0神探迈克狐·神秘组织篇:绝地反击
¥13.8¥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