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

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

作者:万玮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本类榜单:家庭教育销量榜
中 图 价:¥38.3(6.6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2018077
  • 条形码:9787572018077 ; 978-7-5720-180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中小学生家长及教师上海知名校长万玮给家长的理性建议 “爸爸真棒”微信公众号创始人曹慧颖、外滩教育联合创始人傅兵、新学说传媒创始人吴越、蓝橡树教育创始人张伟琪,倾情推荐!

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 内容简介

很多人都认为,好的教育就是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不过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的万玮校长却认为,好教育的根源在家庭,在父母的见识与格局;家长jijia的家教方式,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作者认为,教育孩子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认知问题,甚至是哲学问题,其核心是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在书中,作者始终在启发家长站在未来思考孩子的教育,总是试图用更加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教育问题,而非以对当下有用与无用来衡量得失。这本书直奔教育的本质,无论是对基因与环境关系的解读,还是对家庭教育六个模型的构建等,都对家长有极大的启发。 作者的语言平实、接地气,内容环环相扣,当家长对家庭教育感到疲倦的时候,相信这本书可以给大家慰藉。

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 目录

自序

上 编 家庭教育的视角
家庭教育的三个视角
教育中的三个“更重要”
教育与生活的三个立场
基因与环境,哪一个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更大
家庭教育是家长的自我修行
家庭教育的时空观
未来社会需要孩子具备的三项技能
教育的压力如何“断舍离”

中编 教育的有用与无用

家庭教育的六个模型

向前看,向前走

教育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认知问题

教育的有用与无用

如何提升孩子的见识

好的教育是不浪费孩子的天赋

我看校园霸凌

在物以稀为贵的时代,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价值

下编 自由的下一代

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与宿命

我们的孩子应该有教养,有情怀

我们的孩子能为世界带来什么

教育因果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人生三件事

决定孩子未来的,是他们在闲暇时间做什么

孩子有哪项品质,才能有幸福的人生

自由的下一代

把两种截然不同的品质集于一身,你的世界就开阔了


展开全部

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 节选

教育中的三个“更重要” 我很希望能与家长们分享教育中的三个“更重要”。 一、家庭比学校更重要 有的家长为给孩子择校而焦虑,似乎只要孩子能进一所好学校,便能解决所有问题。学校教育当然重要,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我分享一个案例。 在一次聚会中,一位朋友谈起他教育孩子的心得。这位朋友家在上海,却常年在外地工作。曾有人总结,现在的家庭教育常走入一个误区:缺位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叛逆的孩子。这位父亲常年在外地,有时周末也不能回家,似乎很容易缺席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这位父亲非常睿智,他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很成功。他讲完自己培养孩子的故事后,我冲他竖大拇指,认为他达到了教育专家的水准。 因为孩子从小内向胆怯,这位父亲便寻找一切机会让孩子树立自信心。有一年寒假,公司举办年会,父亲对孩子说:“来参加爸爸公司的年会吧,有很多好吃的好玩儿的。”孩子很心动,爽快地答应了。父亲接着说:“只是有一个条件,所有参加的人都要表演节目。”孩子问:“爸爸,你表演吗?”父亲说:“当然了!只要是参加年会,都得表演。”孩子很犹豫,父亲便说:“要不这样,你和爸爸一起表 演一个节目。”孩子同意了。让孩子和自己一起表演是一种很重要 的技巧:一是可以帮孩子降低表演的难度;二是可以将孩子与家长绑定,让孩子很难反悔。于是,父子俩开始排练老歌《真心英雄》,很快就练熟了。此外,父亲为了让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在一次开车过程中,播放了一首词《沁园春·雪》,孩子很快便能背诵下来。父亲借机对孩子说:“我们合唱之后,你可以留在台上,继续朗诵这首词。” 那次年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转折点。父子俩的合唱引来全场阵阵掌声,在孩子朗诵《沁园春·雪》时,所有人更是和孩子一起朗诵,全场的能量都汇聚到台上,让孩子经历了一次永生难忘的巅峰体验。年会结束后,孩子给远在上海的妈妈和外婆打电话,妈妈和外婆在电话那头不禁喜极而泣,因为她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的那种兴奋与个性的释放。 新学期开学后,孩子完全像换了一个人,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还参与班干部的竞选。尽管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依然会遇到很多曲折,但他整个人的状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个孩子小学毕业时已经成长为一位自信的阳光少年。 当然,也有反面的例子。 平和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我们有小学也有高中。有一年,平和高中部从其他学校录取了一名成绩很优秀的学生,他是当年被录取的学生中分数*高的人之一。但是大家没有想到,到毕业时,他的学业成绩几乎在全年级垫底。后来我们了解到,他的父母对他十分严格。上高中之前,他考的高分基本是在家长尤其是母亲的高压下得来的。平和可提供住宿,这成为他选择平和高中部的重要理由,他想努力挣脱母亲的控制。高中三年里,他和父母的关系很僵,学习上完全处于一种自我放任的状态。他与父母对抗,结果两败俱伤。 今天,我们看到大量学生在学校表现出各种问题,其根源往往在家庭。事实上,有一种理论说,成年人大部分的心理问题都源自安全感的不足,而安全感不足的主要根源就是童年期原生家庭的教育出了偏差。 我想提醒各位家长的是,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一定要首先反省自己。求之于外不如求之于内,这一点家长们需要向林则徐学习。林则徐曾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今天的家长,有“70后”“80 后”,还有“90 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到今天,没有依靠父母。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都成为他们成年之后的财富。但是,有的家长自己定力不够。比如,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在孩子读幼儿园时说他们不做“鸡血”家长;但是在孩子读小学三年级时,就会扛不住心理压力,送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 二、母语比外语更重要 平和是一所双语学校,很重视英语教学。平和高中部引进了两门国际课程,高中毕业生全部会选择出国留学。平和只是上海众多提供高中国际课程的学校之一。这些年,伴随着“出国热”,家长对孩子的英语学习越来越重视,甚至出现了很多中国学生英语比汉语还要好的现象。我认为这是走入了一个很大的误区。 我有一位朋友,他的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对英语的兴趣,在小学时英语水平就远超同龄人,毕业后被英国一所著名的学校录取,成为家族的骄傲。一年暑假,我的朋友召集几位挚友去英国旅游,找了一名当地导游,并让孩子做翻译。令人意外的是,孩子的翻译极其糟糕。后来,孩子说,导游说的他都懂,只是不知道如何用汉语表达。这个孩子的**语言已经变成了英语,汉语反而退居次席。 有的家长崇尚英文,这其实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我们这代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 —— 中国的很多方面不如西方国家。为什么有的家长一定要把孩子送出国接受高等教育?无非是觉得西方的高等教育更好嘛。必须承认,直到今天,我们在很多领域依然落后于西方国家,但因为某些领域的落后而怀疑自己,未免显得短视。 事实上,这些年上海的基础教育因为在 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的优异表现而颇有了一些“教育自信”。英国高度认同上海小学数学教育,引进了上海小学的数学教材、教师、教辅乃至课程标准。西方发达国家和世界银行等组织曾经到上海来考察教育,*后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中国文化相当重视教育,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尊师重教;很少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如此上心。这种教育环境实际上推动了教育的进步。英国人曾研究为什么上海的小学生算术这么好,后来发现中国小学生都背九九乘法口诀表。他们反思为什么英国没有这个,有人说原因之一在于语言 ——英文的乘法口诀不如中文的乘法口诀那样工整,那样朗朗上口。语言的背后是文化,学好母语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个人成年之后,其内心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原生家庭,主要指他的父母;另一个则是滋养他成长的土地,是他的家乡、他的祖国。 更重要的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很快将会大大降低。若干年后,英语是否还是学校的必修课,我们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否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都很难说。 三、无用比有用更重要 我上大学时学数学专业。我学得很苦,但是有优越感,因为我觉得我们学的是实打实的东西,内心很有点儿低估那些读文科的学生,觉得他们学的内容虚无缥缈。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完全不同。当年我学的那些数学公式、数学定理,我已经全部忘记,反而是那些在工作生活中需要用到的人文知识,因为在大学时根本不被重视,所以现在我只能一点点重新学习、重新思考、重新感悟。 有一次,我和两位毕业于某所财经类大学的朋友聚会。这所大学是中国**的大学,为中国金融界培养了诸多**人才,是许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学校。这两位朋友很为他们的母校感到自豪。他们告诉我,有数据表明,他们的母校已成为国内毕业生起薪*高的大学之一。原因在于,这所大学前两年进行了学科改革,在专业设置上十分注重应用性,又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学生在校期间就有很多机会去各个金融机构实习锻炼,往往还没毕业就已敲定工作;而且,金融机构的薪酬通常都不低。不过,这两位朋友话锋一转,说他们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十几年后,通常都只能做到中层,再往上升就有点儿难了。金融机构的高层往往不是财经专业出身,这两位朋友的公司领导就是从复旦大学毕业的。 复旦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崇尚“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其毕业生胜在综合能力强,从事一项工作,上手不会那么快,但后续发展的潜力大。一些世界**大学在本科阶段崇尚博雅教育,不太强调专业深度,也正是这个道理。 我们需要在更宽广的空间与时间维度上来看有用与无用。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我们得出的结论会迥然不同。我们站在平地上、十层楼上、几百米的山顶上,或者从飞机的窗口,所看到的风景绝对不一 样。同样,用一个月、一年、三年、十年、三十年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对什么有用、什么无用的判断可能完全不同。只要时间足够长,沧海可以变成桑田。 在寓言《龟兔赛跑》中,兔子因为骄傲,*后输给了乌龟。所以我们教育小朋友要做乌龟,不要做兔子。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个故事,也许会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们希望孩子做千年老龟,爬得慢没关系,但要一直爬,不停歇;可是为什么要一直爬,不停歇?兔子也一定会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要不停地跑?这涉及人生的意义。如果有一天兔子忽然想明白,作为一只兔子,它这一生的意义就在于不停地跑,它就会不停地跑,而不再偷懒。可是,有多少人能在人生一开始就想明白这一生的意义?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做很多在当时看来无用的事情——发呆、玩游戏、游荡,然而如果没有这些,人生就太单调、太机械、不完整,孩子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也不会透彻。 我曾参加哈佛大学上海中心举办的全国重点中学校长年会,并有幸在大会上发言。大会的发言主题之一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发言中说,创新的基础是“三闲”,即闲时、闲钱与闲情。我特别提到创新能力是很难“培养”的,就如同教育家是很难“培养”的一样。闲时和闲钱都可以创造,闲情却太难具备了。 我平时喜欢写点儿小文章,很多人认为其中一些文章写得不错。我在写文章时一般会考虑两个要素。**,文章要有思想。我是学理科出身,我认为写一篇文章总要表达一个道理,无论这个道理是直白的还是隐晦的。我总是有了想法而且觉得这个想法有道理后才开始写。第二,文字很重要。好的文字让人读后唇齿留香,而不好的文字让人读时味同嚼蜡。 有主旨思想,并且大家都认为有道理,很受启发,文字也不错,已经算是一篇好文章了。但是,文章要成为艺术品还要具备一个要素,那就是作者的“闲情”。准确的描述是,文章要反映作者写作时的“生命状态”。以前,我们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做过一道阅读思考题: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标准答案是“淡淡的忧伤”。那么,怎样让读者从你的文章中读出淡淡的忧伤呢?还是有办法的。比如,你已经想好要写一篇文章,主题框架都构思好了。你可以选择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洗完澡后坐在书房里,头发上有淡淡的洗发水的香味,再焚一炉香,放一首歌(这首歌的情绪是淡淡的忧伤的);然后,你整个人沉浸在这种情绪中,回想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事情,当你意识到它们终有一天将全部消失时,不免心生感伤。这个时候你开始写文章,一气呵成,便可能创作出精品。 以此为标准,我对自己写的绝大多数文章不满意,因为“闲情”太难具备了。“闲情”凝聚了我们一生中经历过的那些“无用”的东西,需要我们用一种极其虔诚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有多少人做事有这种“闲情”? 以上是我对教育的理解,希望志同道合的家长能与学校一起,共同为孩子们打造教育的理想国。 (2017 年 4 月)

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 作者简介

万玮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校长。2006年“上海教育年度十大人物”,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班主任专家库成员。著有《班主任兵法》《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班主任兵法3——震撼教育36计》《向美国学教育》《用服务的态度做教师》《教师的五重境界》《学校管理的本质》等,累计畅销超百万册。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