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2022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

2022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

作者:李亚娟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92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1.8(7.2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2022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3270635
  • 条形码:9787503270635 ; 978-7-5032-706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2022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 本书特色

本书采用开放型的合作研究模式,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研究人员为主体,广泛凝聚各方研究力量,由多名长期从事旅游研究的专家学者、中青年学术骨干历时近一年共同完成

2022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 内容简介

本报告首先聚焦中国旅游业新发展格局中的旅游核心利益群体——游客、目的地居民、旅游从业者等,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赴汉游客旅游形象感知、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获得感、乡村旅游目的地女性旅游从业人员韧性发展以及新发展格局下旅游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章以武汉市为例,关注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深入分析疫情前和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游客感知下的武汉市旅游形象认知特征。第二章以湖北省恩施州 22 个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居民为调研对象,展开了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的获得感评价分析。第三章以恩施州典型旅游村寨为研究案例地,调查分析了乡村地区女性旅游从业者的主体性建构过程、群体分异现象及其应对疫情的韧性行为特征;指出了乡村地区女性旅游从业者韧性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第四章系统回顾了国际和国内旅游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通过梳理和总结华中师范大学旅游学科的发展历程、特色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与质量,探讨中国旅游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发展之路。之后,本报告依旧遵循“盘点分析—综合评价—发展对策”的逻辑路线,从全国、区域、省域、重点城市等不同空间尺度,对疫情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全面、清晰地反映了疫情冲击下各地旅游业发展的支撑环境、现实水平和潜在能力。*后,本报告从宏观调控、部门管理、行业经营三个角度提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2022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 目录

**篇 中国旅游业新发展格局
**章 需求市场视角下武汉市旅游形象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与文本预处理
三、疫情之前武汉市旅游需求市场感知形象分析
(一)武汉市旅游认知形象分析
(二)武汉市旅游情感形象分析
(三)武汉市旅游整体形象分析
四、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武汉市旅游需求市场感知形象分析
(一)武汉市旅游认知形象分析
(二)武汉市旅游情感形象分析
(三)武汉市整体旅游形象分析
五、武汉市旅游需求市场感知形象差异与原因分析
(一)旅游认知形象对比分析
(二)旅游情感形象对比分析
(三)旅游整体形象对比分析
(四)旅游感知形象差异原因分析
六、武汉市旅游需求市场感知形象优化策略
(一)加强高质量旅游产品建设,促进旅游服务提质升级
(二)持续加强政策扶持与激励措施,打造旅游目的地品牌
(三)改善消极感知,针对情感形象滞后方面,采取系列针对性举措
第二章 恩施州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获得感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构建
(一)居民获得感的概念界定
(二)居民获得感的指标体系构建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
(四)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居民获得感的理论构建
三、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二)数据来源
(三)研究方法
四、居民获得感评价
(一)居民获得感的维度
(二)居民获得感的总体水平
(三)居民获得感的群体差异
(四)乡村旅游发展对居民获得感的影响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讨论
(二)建议
第三章 乡村地区女性旅游从业者的主体性建构与韧性发展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案例地选取与数据收集
(一)案例地选取与介绍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三、乡村地区女性旅游从业者的主体性建构分析
(一)女性旅游从业者主体性建构的过程
(二)女性旅游从业者主体性建构的群体分异
四、乡村地区女性旅游从业者应对疫情的韧性行为特征
(一)女性旅游从业者呈现出低流动性特征,具备强旅游职业黏性
(二)女性旅游从业者表现出创造性特点,探索多样营销宣传途径
(三)女性旅游从业者角色分工鲜明,共同致力于旅游经济复苏
五、乡村地区女性旅游从业者韧性发展问题
(一)晋升发展壁垒
(二)个人能力限制
(三)个体效应有限
六、乡村地区女性旅游从业者韧性提升策略
(一)提供支持,创造女性从业良好发展环境
(二)挖掘典型,发挥女性精英示范带头作用
(三)加强引领,做好旅游发展宏观战略指导
(四)畅通渠道,紧抓网络风口加强宣传推广
第四章 新时代的旅游学科发展: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一、旅游学科的发展历程
(一)国际旅游学科的兴起与发展
(二)我国旅游学科的兴起与发展
二、华中师范大学旅游学科的兴起与发展
(一)审时度势,抢抓本科办学新机遇
(二)实力雄厚,打造硕博学位一体化
三、华中师范大学旅游学科的特色与成绩
(一)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发挥智库作用
(二)以区域研究为主题夯实学科基础
(三)以国际合作为特色强化人才培养
四、华中师范大学旅游学科的人才培养过程与质量
(一)人才培养过程
(二)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篇 中国旅游业发展评价与展望
第五章 全国旅游业发展盘点
一、旅游需求盘点
(一)旅游接待规模及其变化
(二)旅游总收入规模及其变化
二、旅游供给盘点
(一)住宿设施供给
(二)旅游景区供给
(三)旅行社供给
三、旅游业发展环境盘点
(一)自然环境盘点
(二)社会经济环境盘点
第六章 省域旅游业发展评价
一、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原则与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二、旅游现实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一)供给现实竞争力分析
(二)需求现实竞争力分析
(三)旅游现实竞争力评价
三、旅游潜在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一)供给潜在竞争力分析
(二)需求潜在竞争力分析
(三)旅游潜在竞争力评价
四、发展环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一)自然环境竞争力分析
(二)社会经济环境竞争力分析
(三)政策环境竞争力分析
(四)旅游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
五、省域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一)评价结果
展开全部

2022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 作者简介

谢双玉,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副院长。2001年10月至2006年3月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于广岛大学攻读并取得博士学位,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荣获美国国务院富布赖特奖学金资助于美国肯恩大学交流、讲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地理、可持续旅游等。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0余项。在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英国)、《旅游学刊》《经济地理》《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地域研究与开发》《环境科学会志》(日本)、《中国环境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8篇,主(参)编教材、发展报告7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