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听孩子的话
-
>
儿童教育心理学
-
>
(文学)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
>
纪实文学:那些家长
-
>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
>
教养升级(全四册)
-
>
特别狠心特别爱.犹太妈妈德财商教育
别让孩子伤在小学(学习篇)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219296
- 条形码:9787521219296 ; 978-7-5212-192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别让孩子伤在小学(学习篇) 本书特色
书中的每个话题都那么直戳心窝,都是孩子成长中容易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琐碎细小,却让我曾经烦恼过。雪莉的话娓娓道来,没有多少大道理,就是告诉家长一个老师的看法,但这看法非常有用,及时给家长指点迷津。有用的就是*好的,值得家长一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 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小学老师是孩子的启蒙者,小学教育是学生的起跑线。要让孩子快乐起跑,家长和老师就应是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和“合作伙伴”。本书真实的案例、真诚的话语,就像老师在和家长娓娓谈心,帮助家长解决孩子上小学遇到的种种问题。 —小学特级教师??刘庆华 这是我读到的*真诚、*实用的家长贴心书。饶老师不是教育专家,她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作家,她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但是她抛开所有的顾虑,告诉我们那些家长渴望了解却不曾了解的事,帮助家长和老师和谐相处,*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能在小学快乐成长! —学生家长??王冬梅 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老师,我从这本书里得到了许多经验,懂得了很多平时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书中的很多案例都是小学校园中的焦点问题,作者用亲身经历给读者支招儿,不仅使家长受益,对小学老师也很有帮助。谢谢! —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赵晶晶
别让孩子伤在小学(学习篇)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小学金牌教师饶雪莉写给家长,介绍如何与小学老师配合提高孩子成绩和学习力的秘籍。教育全在细节中,家庭教育无小事。本书结合作者实践经验,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帮孩子找到快乐成长与考试升学的平衡点,让孩子快乐度过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 书中所写的问题,分别从细节教育、兴趣培养、学习指导、家校配合出发,以择校、择师、兴趣班、校园霸凌等多个在小学生活中会常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结合饶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亲身感触,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给出了可行的方法。
别让孩子伤在小学(学习篇) 目录
**章 好老师胜过好学校
1让孩子在家上学?除非你又足够的勇气和智慧/003
2孩子要提前入小学吗?/011
3名校未必好,老师更重要/019
4“三心”判断好老师/030
第二章 学习习惯要培养
1书包里的教辅书,一本就够/039
2想要学好语文——基础、阅读、作文,一个都不能少/050
3想要学好数学——重基础、多运用、练好数学思维/061
4孩子做作业,家长放风筝/070
5孩子作业多,家长怎么办/079
6辅导孩子功课,家长自带“灭火器”/086
第三章 让兴趣成为孩子的学习动力
1上不上兴趣班,兴趣来决定/099
2“双减”后,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自主性/109
3“双减后”,如何多维度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117
4奥数也是一种兴趣,学得痛苦不如不学/125
5比不比赛,孩子都可以很优秀/134
6提升孩子的专注力,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142
第四章 平常心对待学习成绩
1平时成绩比期末成绩更重要/155
2不以分数论奖励/161
3别让小升初成为难以言说的伤/169
4多子女家庭,请千万不要“横向比较”/177
别让孩子伤在小学(学习篇) 节选
1. 让孩子在家上学?除非你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 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学校教育固然重要,却不是唯一,那些学校教育不能做到的,我们做家长的完全可以弥补,但是,学校教育可以做到的,却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替代的。 “饶老师,我有一个冒险的想法,我决定不让儿子上学了,我自己在家里教。” 写这封信的是一位父亲,他在信中告诉我:他有一个儿子,上小学前活泼开朗,5岁就可以轻松地计算10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流畅地背诵100多首唐诗。二年级的学生也不是他的对手。可是自从上了小学,孩子渐渐变得不快乐了,因为孩子好动,每天都被老师批评,孩子渐渐没了自信心,对学校也没有任何向往,这位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不想让孩子再去学校受折磨,于是也想效仿个别特立独行的家长,自己在家教孩子,给我写信的目的是想问问我支不支持他的做法。 如今信息万变的时代,个别父母确实有了许多新鲜的教育理念,不愿让孩子局限于传统的学校教育。这些父母普遍有一个观点,传统的学校教育,把孩子们圈在一起,灌输知识,教他们用同一个视角看问题,乖乖地顺应老师和学校的要求,成绩好是唯一的目标,孩子们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去独立思考,渐渐失去了个性和创造性。 没错,目前学校教育存在一定弊端,但我们并不能完全否认学校教育的优势。我们都知道事物有它的多面性,你要相信,世界上没有一所学校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尚且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更何况是由无数人组成的学校呢?我告诉这位向我咨询的父亲:如果你真的决定让孩子在家上学,必须要充分地衡量自己的能力和家庭的环境,做好十足的准备,切不能一时冲动,否则,结果未必会比学校教育理想。 我们从新闻媒体上看到的多是父母如何不让孩子去学校上学的报道,却很少看见这些孩子长大后是如何的状况。一位姓伍的记者曾经跟踪报道过上海男孩程程18年的成长。程程的妈妈是一位海归,在程程上小学前,程程妈跑遍上海,只为能给孩子找一所“理想中的小学”,但是,她*终失望地发现:这个城市没有适合她孩子上的小学。 她认为,现在的小学教育“死板”“单调”“千篇一律”,根本不适合性格千差万别的儿童。程程妈发现有她这样观念的父母不止她一个。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程程妈的大脑中逐渐成形:“没有适合的学校,就自己来教孩子吧!”她拉拢那些志同道合的父母,决定给孩子们办一所“理想中的小学”。 起初,父母们都非常热情,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场地的贡献场地,给孩子们自制教材、课表,开起了“家庭学校”。这个举动在当时也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对这个事件进行了相关报道,有人佩服这些敢想敢做的父母,也有人不赞同这种做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也慢慢淡忘了此事。伍记者却一直在关注着这所“家庭学校”,因为他自己也是一位父亲,他的孩子在传统的学校上学,他也很想了解“家庭学校”教出来的孩子和传统学校教出来的孩子会有什么不同。 三年后,程程妈组建的这所“家庭学校”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起初的20个孩子渐渐减少到5个孩子,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再参与“家庭学校”的义务教育,自然不好意思只享受服务,于是把孩子送去了传统学校;另一些父母是因为来自亲人、朋友和社会的压力,怕长此以往耽误孩子的成长,离开了“家庭学校”;还有一些父母本身内心不够强大,并没做好充分的准备,无法坚持*初的想法,中途撤出。不管别人如何,程程妈却一直不改初心,她决定哪怕*后“家庭学校”只剩下程程一个孩子,她也要坚持让程程在家里受教育到18岁。 程程15岁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高中三年级的学习和认知水平,但是程程却不愿意考大学。也许因为一直在家里待着,他特别渴望接触外面的社会,一有机会,就想独自离家。程程妈也渐渐感到力不从心,毕竟孩子长大了,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她只能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 伍记者*后一次采访程程,是在程程24岁的时候,这时的程程在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做程序员,月收入不过普通打工族的薪资,他问程程:“你觉得你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程程坦言:“得到一些必然会失去一些吧,我童年的时候确实很快乐,没有考试和升学的压力,但是总觉得自己还是和别人不一样,很难和他人找到共同话题。”“那你会责怪你妈妈不把你送去学校受传统教育吗?”面对伍记者尖锐的问题,程程想了很久,说:“我其实不知道,我很爱我妈妈,觉得她为我付出了很多。但是,我以后有孩子的话,我应该还是会送他去学校上学吧!” 在小学阶段,孩子从学校学到的知识确实有限,很多知识父母都能在家里传授给孩子,甚至有些父母比老师教得更全面、更生动。但是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学会与同龄人相处,懂得团队协作,找到共同的爱好,交流共同的话题。此外,与不同的老师互动、沟通,也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我们是一个群居社会,人际交往是无法避免的,与人相处是门艺术,这个过程千滋百味,孩子必须亲身体验。 当然,也有一些在家受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与同龄人无异,甚至更为优秀,父母也为此而自豪。但是我们要看到,这毕竟是凤毛麟角。每一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每一个家庭也千差万别,除非你的内心足够强大,对自己的能力有十足的把握,对孩子今后的漫漫人生路充满信心,否则,还是不要轻易做出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决定。 “那目前的小学教育有那么多积弊,难道我们就任由孩子被学校教育摧残?”有的家长不免会这样问。 对,这才是我们*该关心的问题,正如我前面所说,没有一所学校是十全十美的,关键看你希望孩子得到什么。有的家长本身就很矛盾,既想让孩子快乐成长,轻松学习,又拼命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殊不知重点学校的学习压力和强度肯定超过普通学校,家长又开始心疼孩子,批判学校的种种不是。 现在的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学校供选择: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国际学校,艺术学校……每所学校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教育核心,家长朋友们可以在孩子学龄前多多了解对比,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给孩子选择一所适合他的学校。 如果孩子在学校教育中遇到了问题,家长要做的不是埋怨和批判,而是想办法解决。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协商,也可以积极地给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果通过努力还是解决不了相关的问题,还可以考虑给孩子换一所学校。但无论去哪所学校,你都要明白,还会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对学校的要求无须太过完美,只要“够好”就行。 智慧的家长很少埋怨教育的大环境,因为那是短时期内没法改变的事情。他们会积极地给孩子补充学校教育所缺失的东西,比如:有的家长自创教材,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有的家长趁孩子假期的时候,带孩子去国外游学,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有的家长让孩子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崇尚自然教育法……教育不只是发生在校园里、课堂上,它还绽放在天地间、小路上。教育不只发生在师生间,还发生在父女间、母子间和长幼间,发生在并不认识的作者与读者之间,发生在过往与未来之间。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学校教育固然重要,却不是唯一,那些学校教育不能做到的,我们做家长的完全可以弥补,但是,学校教育可以做到的,却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替代的。 教育是人世间*美好的事,它可以给老师带去成就和慰藉,给学校赢得赞誉和荣光,给家长带来温暖和幸福,从而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这三条力量线,构建出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才能把孩子稳稳地推向人生的顶峰。 给孩子选择一所适合他的学校。家长首先要非常清楚,你想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你的孩子适合什么样的教育?根据你的教育理念和孩子的性格特点来选择一所适合孩子的学校。 ??学校教育的缺失家长可以弥补。无论选择什么学校,你都要明白,没有完美的学校。学校教育中令你不满意的地方,你可以通过和老师的有效沟通去解决,也可以通过家庭教育进行弥补。 饶老师温馨提示 ??不让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家长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你决定让孩子离开传统的“学校教育”,一定要衡量好自己的能力和家庭的状况,做好长期充足的准备,家庭成员之间也要达成共识,切不能一时冲动。 ??一旦发现问题,送孩子返回学校并不丢脸。如果让孩子离开学校回归“家庭教育”中,你发现了问题,或者感到力不从心、后悔等,完全可以再将孩子送进学校,别因为顾忌面子而耽误了孩子,毕竟孩子的教育比家长的面子更为重要。
别让孩子伤在小学(学习篇) 作者简介
饶雪莉 亲子教育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儿童阅读推广人。曾是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获“全国小学观摩课金奖”,四川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现专注于家庭教育研究和儿童阅读推广,被媒体誉为“家长和孩子的知己”。 其作品多次荣获全行业优秀畅销书。其中《别让孩子伤在小学》系列荣获2013年中国作家富豪榜“最佳畅销书”、2019年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百部家庭指导读物”等荣誉,部分作品输出海外。 代表作: 《别让孩子伤在小学》系列、《成长不迷茫》系列等。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13.0¥24.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32.4¥49.8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7.0¥45.8 - >
烟与镜
烟与镜
¥14.4¥48.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20.3¥58.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3.5¥10.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27.2¥28.0
-
孩子的宇宙
¥9.9¥30 -
我家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14.6¥42 -
孩子与学校
¥9.3¥30 -
非暴力沟通:为何家会伤人
¥10.6¥38 -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11.5¥38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9.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