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模型与方法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模型与方法

作者:池宏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4-01
开本: 24cm 页数: 329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34.6(6.8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模型与方法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06669
  • 条形码:9787030706669 ; 978-7-03-07066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模型与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从航空公司安全管理面临的实际需求入手, 在对人、机、环、组织等要素及业务流程的机理分析基础上, 提出航空公司安全管理辅助分析框架 ; 进而, 研究构建了围绕飞行员、机务维修、运行控制安全管理若干问题的模型与方法。这些问题凝炼了公共安全领域、交通运输行业, 及其他行业在生产安全方面具有的共同特征和共性问题, 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操作性的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模型与方法。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模型与方法 目录

目录
**篇 基础篇
第1章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概况 3
1.1 我国民航安全管理发展历程 3
1.2 我国民航法律法规体系 5
1.3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8
1.4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实践 9
1.5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 13
第2章 航空安全管理研究综述 16
2.1 安全管理一般理论与方法 16
2.2 航空安全管理理论模型 20
2.3 航空安全管理研究 22
第3章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辅助分析框架 29
3.1 航空公司生产运行过程 30
3.2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的特点及难点 31
3.3 影响安全的因素 33
3.4 安全评估 42
3.5 安全管理辅助分析框架 44
第二篇 基于飞行员要素的安全管理
第4章 飞行员配置 55
4.1 人机比 55
4.2 飞行员月*大均衡完成量估计 58
第5章 飞行员品质与复训 63
5.1 飞行品质评估 64
5.2 飞行员复训 93
第6章 飞行员规划 105
6.1 飞行员发展规划 108
6.2 飞行员年度训练计划 128
第三篇 机务安全管理模型与方法
第7章 重复性故障诊断方法 139
7.1 故障分布及影响分析 141
7.2 季节与故障的相关分析 142
7.3 重复性故障诊断分析 144
第8章 航材库存布局 147
8.1 相关研究述评 149
8.2 航材随机需求估计 159
8.3 发动机库存优化 166
8.4 多基地周转件库存优化 180
第9章 适航指令计划管理辅助分析 192
9.1 航材评估 196
9.2 维修机会评估 199
第10章 安全检查多源信息统计与可靠性分析 201
10.1 安全检查多元信息分析 202
10.2 可靠性分析 208
第四篇 运控安全管理模型与方法
第11章 基于流程的风险管理 225
11.1 基于风险传导性的信息加工流程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 229
11.2 基于投入产出的风险传导评估方法及应用 246
11.3 基于Go-flow的业务流程信息质量评估方法及应用 261
11.4 航班飞行计划中燃油计算的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 270
11.5 方法比较 279
第12章 基于特殊事件的风险管理 281
12.1 返航备降高风险频发子集搜索 282
12.2 基于峰值负荷的签派员席位任务分配 295
12.3 基于Fisher聚类算法的航班飞行高度偏差分析 307
参考文献 317
附录A 简单算例数据 325
附录B 第12章算例数据 327
彩图
展开全部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模型与方法 节选

**篇 基础篇 第1章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概况 航空公司作为服务型企业,安全、正点、服务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整个公司的运作遵循一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由运行控制、飞行队伍、机务维修、地面服务、客舱、市场等多个部门共同实现。航空公司的安全问题存在于从计划制订、运行调度到航班运行等全过程中,安全管理需要关注航空公司生产系统的构成要素、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系统的运行方式等。例如,在制订各种计划时,计划者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所安排的航班计划可能导致飞机或飞行员资源的过度使用而带来安全隐患,图1.1给出了航空公司生产运作流程,虚线框中是对应各个环节影响安全的因素。 图1.1 航空公司生产运作流程 1.1 我国民航安全管理发展历程 安全是民航发展的生命线,安全与发展紧密相连。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民航在取得巨大发展与进步的同时,飞行安全形势也在不断变化,中国民航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历史阶段。 **阶段(1949~1957年):1949~1957年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和实施**个五年计划时期。此时期的特点是管理制度不统一、航空安全制度不完善、组织纪律较差、安全管理经验缺乏。1957年10月5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中缅航线通航一周年的总结报告》上批示:“保证安全**,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 从此为民航工作奠定了指导方针。 第二阶段(1958~1965年):该阶段包括“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两个时期,也是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的重要时期。在当时的形势下,民航业被提出高指标,出现了超出客观规律的高发展,1957年全民航只有运五飞机26架,到1960年增加到了149架,这一阶段是飞行训练、通用航空、旅客运输事故相对高发期。1965年民航业总结了经验教训,先后制定和颁发了关于航空飞行的相关条例及机务、导航、气象、通信、油料、场建等条例和实施细则,这标志着中国民航安全管理工作开始走向依法管理的道路。 第三阶段(1966~1978年):在这一时期我国民航遭到*大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民航生产发展缓慢,民航安全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规章制度基本废止。在1966年之后的连续13年间,民航就发生了飞行事故35起,平均年2.7起。其中通用航空事故高发,运输航空事故严重。1968年12月5日19时,伊尔14型640号飞机在首都机场落地时天气逐渐转坏,飞行检查员离开了驾驶舱,由另一个机长操纵飞机进行落地,既没有注意高度,又调错了高度表,使飞机在跑道南端外触地起火,机毁人亡,使我国著名的力学和核科学家郭永怀机上遇难,影响了原子弹爆炸计划。 第四阶段(1979~1999年):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的民航事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中央指出民航一定要走企业化的道路,不能用军队的办法来管理。不久民航则改由国务院直接领导,这是民航历史上管理体制*重要的改革。为此《人民日报》发表了《民航要走企业化的道路》的社论。1987年2月,民航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的改革方案并陆续实施。这20年民航事业蓬勃发展,其中运输航空公司34家,通用航空公司32家。民航的安全管理逐渐走向与国际民航接轨、合作并走向法制管理、规章管理、执照管理和人为因素研究管理等方面,这标志着从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重大的进步。这一时期由于民航发展速度快,很多基础工作不能协调,在前15年间,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教训十分深刻,后五年安全形势趋于好转。 第五阶段(2000年至今):快速、健康发展期。民航在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间,每年都以15%左右的速度发展,是世界民航发展史的奇迹,这为我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2014年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为742亿吨公里,航空旅客运输已达3.9亿人次,货邮运输达到591万吨,我国已连续几年成为世界航空运输大国,客、货航空运输已排在世界第二位。2014年我国拥有运输航空公司51家,运输飞机2365架,通用航空公司239家,通用航空飞机1621架。航空安全指标也已走向世界前列。这一阶段航空安全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从法制管理向科学管理、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从制度制定管理向预先风险预防管理、从单项管理向系统和“组织”管理深入。在人员方面则重点向人为因素方面及培训和素质等方面深入研究。 1.2 我国民航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作为ICAO的缔约国之一,必须遵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其19个附件,并结合本国实情,建立我国民航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国家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条例,行政法规性文件,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总理签发,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等;规章,主管部门的行政法规性文件,由国务院授权的主管部门颁发,在我国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立法,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签发,如《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即CCAR-121部规章,与规章相配合的还有许多支持性文件,如管理程序(aviation procedure,AP)、咨询通告(advisory circular,AC)等。到目前中国民用航空局所制定的规章已达几十部,基本能与世界接轨;航空公司根据政府部门颁发的有关法规性文件要求,编制符合各公司的有关手册,用以规范各公司的各项工作,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是公司的基本法。此外,如果某航空公司加入了某些行业组织,如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作为该协会的会员之一,还必须遵守协会的相关规定。综上,我国民航法律法规体系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 我国民航法律法规体系结构 1.《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又名《芝加哥公约》,为了使国际民航按照安全和有秩序的方式发展,并使国际航空运输业务建立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健康、经济地经营,它分别从在缔约国领土上空飞行、航空器的国籍、便利空中航行的措施、航空器应具备的条件等几个方面做出了规定。 2.《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 为了确保《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准确、有效地实施,特制定19个附件对公约中的要求进行进一步明确和具体化,并从标准和建议措施两个层面对缔约国提出要求。19个附件的内容如下。 附件1:《人员执照的颁发》。 附件2:《空中规则》。 附件3:《国际空中航行气象服务》。 附件4:《航图》。 附件5:《空中和地面运行中所使用的计量单位》。 附件6:《航空器的运行》。 附件7:《航空器国籍和登记标志》。 附件8:《航空器适航性》。 附件9:《简化手续》。 附件10:《航空电信》。 附件11:《空中交通服务》。 附件12:《搜寻与援救》。 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 附件14:《机场》。 附件15:《航空情报服务》。 附件16:《环境保护》。 附件17:《保安:保护国际民用航空免遭非法干扰行为》。 附件18:《危险品的安全航空运输》。 附件19:《安全管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由1995年10月30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1996年3月1日实施。为了维护国家的领空主权和民用航空权利、保障民用航空活动安全和有秩序地进行、保护民用航空活动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它分别从民用航空器国籍、民用航空器权利、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航空人员、民用机场、空中航行、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公共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搜寻援救和事故调查、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和约束。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