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听孩子的话
-
>
儿童教育心理学
-
>
(文学)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
>
纪实文学:那些家长
-
>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
>
教养升级(全四册)
-
>
特别狠心特别爱.犹太妈妈德财商教育
家庭教育大家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617670
- 条形码:9787547617670 ; 978-7-5476-176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家庭教育大家谈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你想和孩子搞好关系吗?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阳光,拥有美好人格的人吗?你担心孩子升入新的学段,会难以适应吗?你担心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玩物丧志吗? 《家庭教育大家谈》汇聚教育领域各行业专家智慧,为您解答您*关心的教育难题。这里有校长、教师,有研究家庭教育的学者,有心理学专家,还有与家庭教育相关的作家、媒体人。他们齐聚一堂,一同为广大家长支招,帮助孩子全面成长,让广大家庭幸福美满。
家庭教育大家谈 内容简介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社会上教育焦虑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上海开放大学于2020年1月成立了上海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大家谈》以实录的形式收录了上海家长学校成立以来的25堂家庭教育课程、讲座。本书收录的课程,其内容紧贴国家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德育为主、学习为辅,重点关注孩子的人格发展和身心健康,力求实现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家长,通过向家长传授优选的家庭教育理念,来实现孩子的更好发展。
家庭教育大家谈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致谢
**篇 疫情下的人生教育
第二篇 家庭教育“心智慧”
第三篇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基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视角
第四篇 停课不停学,父母如何陪伴孩子?
第五篇 有话好好说,让亲子沟通更有效
第六篇 阅读·家庭·成长
第七篇 孩子快开学了,家长还焦虑吗?
第八篇 劳动教育,从家庭开始
第九篇 母爱如水,温柔而坚定
第十篇 助力返校,呵护成长
——复学期间亲子关系处理
第十一篇 复学后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第十二篇 尊重、理解、接纳
——让儿童更快乐
第十三篇 家有考生,如何助力?
第十四篇 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
第十五篇 习惯养成,家长怎么做?
第十六篇 父爱如山,坚强而温暖
第十七篇 小家传大爱,弘扬好家风
第十八篇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第十九篇 好习惯,新起点
第二十篇 你好,暑假
——暑期生活与新学期
第二十一篇 迈好小学**步
第二十二篇 开启初中新生活
第二十三篇 助力高中新旅程
第二十四篇 新生代家长爱的能力
第二十五篇 户外,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庭教育大家谈 节选
有话好好说,让亲子沟通更有效 一、 避免无效沟通的重要性 亲子沟通与孩子成长密切相关,家长要学会避免无效沟通,实现有效沟通,助力孩子成长与发展。 **,沟通关系到孩子自我形象的发展。孩子自我形象的发展源于与父母沟通时得到的反馈,孩子把这些反馈拼凑起来就得到了对自己的认知。有些家长对孩子相对严厉、期望值很高,他们会抱怨孩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甚至会当着外人的面评价孩子不自信、腼腆、不爱和人打招呼,长此以往,孩子可能就会拼凑出一个消极的自己: 我是一个这做不好,那也做不好的人。因为这些父母一方面要求孩子自信,另一方面却又把自己当作镜子,用自己的反射和沟通对孩子说: 你是一个不自信的人,所以孩子也很难实现和满足父母的期待。因此,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要避免让孩子的形象发展受损。家长应该以客观的态度向孩子反馈,不能过高或是过低,而是要像一面完整而平整的镜子,而非哈哈镜或者破裂的镜子,照出变形的影像。 第二,有效沟通与孩子的自尊感紧密相连。现在,很多父母都在学习如何夸奖孩子、如何正面管教孩子,但不少人却对“正面管教”这种育儿方式有一定的误解。比如,有的妈妈认为,就是要给予孩子比表现更多的夸奖,坏的表现也要往好夸,这样孩子才能在夸赞中逐渐认为“我好像是全能的”。但现实是,我们可能会发现某一个阶段的孩子不太愿意参与竞争力很强的活动,他们并不害怕这个活动本身,而是害怕输,因为他们假想自己无所不能,但现实情况又并非如此。所以,孩子们害怕自我形象的破灭,害怕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此时,父母就需要做一个温柔的打气筒,给孩子打打气,要看到他积极的一面,同时也要客观描述他做得好的方面,以及还有待改善的方面。 第三,沟通关系到孩子*初安全感的建立。安全感是对某种关系的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的信任,对亲子关系有重要意义。许多无效沟通会给孩子的安全感造成毁灭性打击。例如,很多父母与孩子沟通时经常会说“你再做不好,妈妈就不要你了”“你再做不好,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你再做不好,妈妈就把你扔出去”,等等。这些无效沟通会让孩子认为亲子关系是有条件和标准的,“只有我做好了,父母才会爱我,我如果做不好,父母就不会爱我”。并且这种安全感的缺乏大部分会从儿童期延续下去,很多成年人安全感的缺乏都可以追溯到儿童时期。因此,父母在约束、惩罚、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方法,可以用不能看电视、少吃糖等作为惩罚手段,但请不要说“你做不好,我就不爱你”,不要用孩子对爸爸妈妈*原始的爱作为筹码,那样会对孩子的安全感造成很大打击。 *后,亲子沟通会影响孩子品质的形成。无效沟通会阻碍孩子养成优良品质,而有效沟通则会帮助孩子发展优良品质。如很多父母经常告诫孩子要做一个正直、开朗、勤奋的人,但自己却并不是这样的人,这是非常糟糕的。因为孩子可以从亲子互动中习得优良品质,家长如果想要帮助孩子发展优良品质,自己要先成为一个可见的领跑者。正如长跑比赛一样,孩子刚开始是跟着你跑的,慢慢地在向前进;等到有一天,孩子长大了,跑得比你快了,也就不再需要领跑者了。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父母习惯在孩子跑步时做看台的观众,鼓掌和看戏。他们看到了孩子一个人在跑,跑得很快、很累,他们要求孩子必须跑到那个终点,否则就认为孩子没有出息,这其实是一种无效沟通。真正有效的沟通在于父母和孩子在亲子相处过程中一起去跑,父母要成为领跑者,以身作则。 二、 关注和掌握有效沟通的核心要素: 情绪与需求 亲子沟通的核心要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两个是情绪与需求。大家常说,情绪是喜怒哀乐,但这里强调的情绪主要指孩子与父母的情绪,需求也指孩子和父母的需求。 情绪是什么?情绪是亲子沟通的入场券,只有关注孩子的情绪,父母才能保证和孩子进行一次有效的亲子沟通。情绪很重要,但一些家长在处理情绪时经常会出现问题。其实,许多心理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情绪张力很强时,大脑的逻辑运算能力会相对降低,所以家长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并不适合给孩子讲述某些大道理。 关于情绪,家长们需要注意三点。 **,口述加接纳。家长首先要学会接纳情绪,因为任何情绪都有意义,任何情绪都是正常的。孩子无论开心、难过,还是沮丧,都是可以的,我们不应该排斥这类情绪。而且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到,很多情绪本身是可以存在的,需要关注的只是自己表达情绪的方式是否合适、合理。一些父母因为孩子情绪表达的方式有问题,就否定了孩子的整个情绪,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其实是不益的。因为情绪就像水壶一样,如果你把水壶所有的孔都堵住,不停地烧,终有一天里面充满的水蒸气就会引发爆炸;而当我们引导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后,这个水壶才会出现一个让情绪可以释放的口。其实,很多家长已经具备这个意识,社会上的一些教育机构也在教孩子如何表达情绪。 表达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我认为*有效的一种是用语言口述自己的情绪,如“我现在很难过”。在与孩子互动时,爸爸妈妈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我现在很生气,我现在很烦躁,你离我远一点,让我自己静一会儿”,确保自己处理好情绪后再去做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当你可以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时,你就已经识别了自己的情绪,并且你情绪波动的幅度也在逐渐缩小。实际上,当你在告诉孩子“我现在很烦,让我静一会儿”的时候,其实你也在告诉孩子,当他们烦躁和生气的时候也可以这么去表达。正如前面提到的领跑者一样,你在用自己的沟通方式去教会孩子怎么去表达情绪。 第二,不要找替罪羊。很多爸爸妈妈并不愿意让孩子成为自己情绪的出气筒,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却屡见不鲜。比如,孩子写作业写到很晚,作业的错误率又很高。这对孩子来说已经是比较难堪、尴尬或者难处理的事。家长如果刚刚休息完回来,心情很好,看到孩子的作业问题可能会提出办法,和他讨论作业怎样完成,温柔地辅导错题;但如果家长白天在公司里面受了气,在经济方面又有很多危机,进门前或许又和邻居吵了一架,回到家后又发现孩子作业没有做完,错误率又很高,家长可能就会直接对孩子发脾气。其实,就整个过程而言,孩子不止承担了他自己的情绪,还承担了父母的情绪,所以父母在亲子沟通中不能找替罪羊,在遇到生气、难过、情绪不稳定的情况时,一定要分清楚哪些情绪与自己有关,哪些情绪与孩子有关,不要让孩子成为父母情绪的宣泄对象。 第三,在交流中要处理好孩子的感受。感受很重要,它就像数字书写时位于左侧的一个1一样,而你说的很多道理则是0。当我们不去讨论感受的时候,0再多,始终是0;但是,当我们处理好孩子的感受后,1后面的0越多,数字就越大。所以,父母一定要懂得处理孩子的感受,并不断地提高这种能力。其实,在孩子小时候,大部分父母很会处理孩子的感受,但在孩子上学、慢慢长大后,很多父母就不去在意他们的感受了。因为这些父母潜意识中认为学习情况、人际关系、某些道理远比孩子本身的感受更加重要。但这些父母需要注意,虽然你肯定和关注的那些东西很重要,但也请不要丢掉对于感受的询问这个*重要的1。 正如情绪是亲子沟通的入场券,作为亲子沟通第二个核心要素的需求则是指南针。随着成长阶段和时期的不同,孩子也处于不断的变化和成长中;同样地,随着现实境遇的变化,成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亲子沟通也会千变万化。有时孩子可能会说“我不喜欢某个老师,不喜欢学校的某个同学,不喜欢那门课”“我就不爱你,我讨厌你”,而这些话让家长感到茫然。 对此,家长就要关注需求这个指南针,根据孩子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决定沟通的方向。举个例子,在孩子小时候,我们认为我们的宝宝是世界上*聪明的宝宝,会背唐诗,很早就学会了走路。等到孩子慢慢长大,我们却慢慢失去了这个奢望,觉得孩子是个“学渣”,开始贬低孩子。但是,其实我们要相信,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个需求不会变,因为谁不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呢?那为什么孩子现在喜欢看电视,不想写作业呢?其实是因为他的某种需求被阻碍了,没有被父母看到。可见,孩子低层次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也会阻碍他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并且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帮助和陪伴孩子排除成长中的一些困难,孩子就会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因此,父母要接受不断变化的当下,认识到孩子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在此,我有三个关于需求的建议分享给父母们。 首先,拆开巧克力的包装。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其实都不太习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虽然我们也会表达诸如“我现在很开心”“我想去喝杯水”“老师给我拿杯水吧”这些话,但当涉及某些情绪的需求时,我们却不会轻易用语言表达。比如,很多时候,当孩子作业总是完不成、写不好时,家长会将其归为做作业与看电视、玩游戏的矛盾。其实,家长仅仅关注了巧克力的包装,而忽略了更内在的东西。拖拉可能只是小朋友想要避免挫败感的方式,因为那门课的作业对他来说很难,他不会做,所以宁愿拖着。当然,拖拉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但大部分父母都只会责备、告诫孩子不要拖拉。这时,父母和孩子沟通的内容就像是没有拆开包装的巧克力,换句话说,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忽视了孩子一些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 其次,分开冰淇淋和果酱。正如冰淇淋和果酱一旦相遇就很难分开一样,在进行亲子沟通时,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也是混合在一起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区分。例如,一些爸爸在教育孩子时会说,“你这样做我很没面子”“你这样做爸爸很长脸”“你取得了这个成绩,爸爸好有荣誉感”,等等,这些言语其实更多反应的是父母自尊的需求,与孩子的需求联系很少。 *后,扎牢坦克车的履带。坦克车的轮子和履带是同步运转的,轮子转,履带也转。在亲子互动中,家长经常会盯着“履带”不动,却忽略了孩子像车轮一样不断变化的需求。其实,婴儿期的孩子与青春期的孩子在育儿方式、沟通方式上存在差异。想象一下,如果用婴儿期的育儿方式与沟通方式对待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会发生什么?我想这个孩子会无比暴躁,会质疑你为什么要管这么多,为什么连他吃什么、穿什么都要管;而家长则会认为是孩子的叛逆期到了。但实际上,孩子可能反叛的是以前那个父母觉得有效的方法。因为孩子是不断发展的,所以父母也需要及时改变以应对孩子的改变。正如坦克车的轮子和履带需要同步旋转一样,父母不要奢求以前有效的方式能够适用于现在,甚至适用于将来。 总之,需求和情绪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反映: 所有的恨都是受伤的爱。为什么一个人会怨恨,是因为他期待的那份爱没有被满足。就像情绪和需求的关系一样,有时我们的情绪正是源于某种未被满足的需求。所以,我们可以反过来,从孩子的各种情绪出发,去寻找孩子的内心需求。
家庭教育大家谈 作者简介
楼军江,男,1964年2月生,汉族,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教授。1991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上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13.0¥24.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6.5¥28.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2.7¥39.8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8.9¥29.8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20.3¥58.0 - >
月亮虎
月亮虎
¥14.4¥48.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25.5¥39.8
-
孩子的宇宙
¥9.9¥30 -
我家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14.6¥42 -
孩子与学校
¥9.3¥30 -
非暴力沟通:为何家会伤人
¥10.6¥38 -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11.5¥38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9.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