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如何爱孩子

如何爱孩子

作者:古国治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4-02
开本: 16开 页数: 352
本类榜单:家庭教育销量榜
中 图 价:¥35.9(6.0折) 定价  ¥5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如何爱孩子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725552
  • 条形码:9787520725552 ; 978-7-5207-255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如何爱孩子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关注家庭亲子关系、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生活中遇到亲子问题、夫妻关系问题困惑的家长从了解人性出发,学会如何爱孩子,推而广之,亦能学会与其他任何人相处,同时更加了解自己。毋庸置疑,这是一本疗愈之书。

如何爱孩子 内容简介

家是什么? 你的孩子快乐吗? 情绪是一个坏东西吗? 生气的时候,你了解自己吗? 怎样表达情绪? 人性不要的是什么? 孩子*需要的是什么? 如何放手而不放任? 你有关爱强迫症吗? 你真懂得爱吗? 你了解你的孩子吗? 你懂得如何赞美吗? 你允许犯错吗? 沟通时如何倾听如何说? ……答案就本书中。本书是作者古国治在2008年讲授“如何爱孩子”的课堂实录。作者从“家”的概念谈起,层层递进,引导读者认识人、认识人性,从而了解孩子、了解自我,学会如何给与适合孩子且孩子需要的爱。爱的方式对了,人性的需求满足了,孩子和自己,乃至自己身边的人,都能得到疗愈。随着课程所探讨的不断深入,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越发精彩,学员自身的案例典型、真实,直戳我们生活中、家庭里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等的痛点,作者的剖析更是直指要害,帮助大家从根本上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如何爱孩子 目录

开场白

家是什么?

理想中的家,现实中的家

家是建立自信的地方

男人和女人休息方式的不同

问题复杂的家

整土还是整苗?

家庭模式会传下去

你的孩子快乐吗?

自主与依赖

吃饭成了痛苦的事

合作与顺从有何差别

请把孩子当人看

认清人的真实面貌

认识情绪这玩意儿

情绪是一个坏东西吗?

情绪是自我真实的流露

忍耐和压抑都不能使情绪消除

情绪与道德无关

允许别人有情绪

情绪真正的危险是被漠视、被否认、被拒绝

生气,不可怕

生气的背后隐藏了什么?

生气的时候会做什么?

生气过后的心情如何?

我生气时,希望别人如何对待我?

生气的误区

生气而不说原因

翻旧账

学会表达情绪

人生的三个角色

迁怒、转嫁、压抑

如何表达情绪?

给予生气的空间与权利

学会道歉,不做解释

洞察人性的需求

了解人性的需求

人不要的是什么?

为了达到目的我们经常采用的方法

强制力的后果

人性的需求——给予与不给予的结果

孩子*需要的是什么?

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

孩子的道德感胜过大人

救救孩子

对教育的反思

如何放手而不放任

“四二一”现象

学会放手

如何处理老师和孩子的矛盾?

你有关爱强迫症吗?

你真懂得爱吗?

爱得越深伤得越重

包办型的爱

纵容型的爱

不要拿爱当奖赏、拿不爱当惩罚

关爱强迫症

请不要用爱来控制我

爱需要学会尊重

把选择权和自主权还给孩子

信任你的孩子

大人不要掺和孩子的事

课程的来源

被了解,才能治愈

你了解你的孩子吗?

用心听才能了解

了解才会信任

人被了解认同之后就不再固执己见

放下评判去探索事情的真相

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赞美的神奇作用

赞美不会使人骄傲

赞美使人积极向上向善

赞美须以事实为根据

放低标准才会有赞美

赞美可以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你允许犯错吗?

敞开心胸去接纳

允许不完美,允许犯错

接受对方的缺点

自我接纳才能接纳别人

缺点可以变优点

责备打骂的后果

浪子如何才能回头?

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沟通*容易踩的“雷”

学会如何沟通

沟通的障碍

学会如何说

学会倾听

把听和说深入下去的方法

要有回应和如何回应

爱是成长*重要的力量

让孩子自然成长

父母的担心

对孩子讲真话

共同成长

成长需要宽容和关爱

爱是促使生命成长*重要的力量

儿时的回忆

结束语 夫妻关系好才是*重要的


展开全部

如何爱孩子 节选

我于2008年讲授了“如何爱我们的孩子”这一课程,《如何爱孩子》这本书是由课程录音整理而成的。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用这个课程理念培养出来的孩子,如今已经上初中、高中、大学了,我一直很关注这些孩子成长得如何,这个课程的效果如何。根据反馈,这些孩子都有共同的特性。**是自信,个性开朗活泼,反应灵敏,人际关系良好,情商高,亲和力强,善解人意,有主见,敢于表达,善于沟通,还会调解同学之间的纠纷,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第二是自律,自己安排起床、睡觉、写作业的时间,不用父母操心。他们会不会打游戏?会,但是不会上瘾,不会抓着手机不放。第三是自主,他们会思考,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自己做决定,自己承担责任,而且也很独立。至于许多家长关心的成绩如何,虽不是**,但也不会差。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关键在于了解人性,不要忘了孩子是人,是人就有人所共有的心理需求。人都需要被关爱,同时也需要被尊重,在关爱的过程中,没有尊重就会形成控制,因控制而导致叛逆。人也需要被了解,被信任,被肯定,被赞赏。大部分家长是不了解孩子的,只关注身体的健康,忽视心理需求,重视理性,忽视感性,经常忽略孩子内心的感受。一个孩子,其内心的苦痛一再被父母忽略,他因此也会忽略别人的苦痛,成为孤独冷漠的人——既然没有人在乎我的感受,我又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感受呢?同时他也会屏蔽自己的感受,让自己好过一点,如此就变得无感、呆滞、冰冷。父母亲经常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对的,天下父母亲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孩子却呼喊“我被爱得要窒息了,宁可你不要爱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父母不懂得如何爱,不懂得人的心理,于是爱得越深就伤得越重。其实,只要了解人的心理需求,给孩子以人性所要的,孩子就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懂得人的心理是很重要的。人是需要被尊重的,这就是所谓的自尊心,通俗地说,就是“要面子”。人人都有自尊心。《礼记》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不只富人或达官贵人有自尊心,要被尊重,贩夫走卒也有自尊心,也要被尊重。反正只要是人,无论贫富、贵贱、美丑、贤愚、长幼,都有自尊心。不要忘了,孩子也是人,也要被尊重。只要是人就有此需求,只要是人就要去尊重他,彼此满足被尊重的需求,人与人才能和谐共处,才会有幸福感。 人是需要被看见的,所以要打扮漂亮,求个回头率;人是需要被看见的,所以在网络上要博眼球,求个点击率。人为什么要显摆?需要被看见。懂了这个道理,人与人相处,就不可以视而不见、目中无人,不只对同事、同学、朋友如此,对自己的家人——配偶、父母、孩子更要如此。孩子表现好的时候需要被看见,例如孩子画了画,会喊“爸爸妈妈,看我画的”;考试得高分,比赛得奖,或哪方面有所突破……都要被看见。即使没得高分没得奖,努力的过程也要被看见。不只看到结果也要看到过程,甚至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所以人们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人都有表现不好的时候,有失意的时候,有经受挫折的时候,有伤心难过的时候,这些更需要被看见。然而我们经常对此视而不见,不是吗? 再进一步讲,人是需要被知道被了解的。《论语》里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是圣人孔老夫子的境界,我们普通人则是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看到自己,希望别人了解自己。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人,是人就会有伤心难过、情绪低落的时候,会哭,会愤怒,会担心、害怕、恐惧、紧张。当我们被批评、被指责、被冤枉、被误解、受委屈的时候,这些情绪就来了。然而我们的伤心、难过、愤怒往往被贬低、被否定,被认为是负面的,不是正能量,因而不被允许,这其实是在逃避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殊不知情绪被压抑、漠视久了,就会发展成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也会导致肝病、胃病、癌症等生理疾病。 人需要被了解。碰到别人伤心难过,我们常常劝人坚强,或者安慰对方“不要难过”,或者讲道理,或者表示同情,更严重的还会去训斥对方,这些对当事人或孩子有用吗?其实劝说、安慰、讲道理都没有看见对方内心的苦楚,而是在忽略他内心的痛苦,是对人的否定、不允许、不接纳。什么是真正的看见?真正的看见是感同身受,重点在于感觉到对方的感受,还要对他说出来,而且要说事实。“是的,碰到这种事(例如被误解)你一定很难过,很委屈,甚至很生气。你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对你,是吗?”当你这么说的时候,对方就会觉得:你贴到我的内心了,我感受到温暖了,我的伤痛被看见了,我被了解了,你懂我!这才是真正的安慰——让我感受到关爱,让我不再孤寂。这样才有疗伤止痛的功效。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重要的。是否自信影响着人一生的幸福,包括工作、婚姻、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观等,自信的人容易成功。心理学家都知道,人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来源于原生家庭,来源于自卑不自信。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因为爱孩子,所以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样样都要好;因为要求完美,看到的都是不完美,看到的都是缺点,看不到孩子的优点,于是就会开始批评、指责;孩子就会觉得我不够好,我很糟,甚至觉得没有人爱我,于是就产生了自卑感、无力感。人的心理机制是父母怎么看待我,我就怎么看待自己。父母看不到我的优点,总看到我的缺点,所以,我也只能看到我的缺点,要找到自己的优点很困难。甚至当别人说我有优点的时候,我会怀疑:我有那么好吗?遇到挫折不如意时,会批评指责自己,同时也会批评指责别人,怪罪别人。这样的心理怪圈,若不察觉,若不警醒,若不调整,若不疗愈,就会这样过一辈子,甚至也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一代传一代。 懂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孩子有问题,父母一定也有问题。但吊诡的是,人很难承认自己有问题。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总是带孩子去看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听说现在好的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都忙得很。其实问题的根源在父母身上,只要父母调整好了,孩子自然就好了,这是我创办“如何爱孩子”课程十多年来的经验。养育孩子犹如种植物,首先要松土、施肥,要整土不要整苗,然而家长们大多都在整苗,甚至还要拔苗助长,给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难怪孩子会厌学、得抑郁症。现在的时代,父母真的需要再学习、接受再教育,学会了如何爱,孩子才能轻松,自己才能轻松。 “如何爱孩子”这个课程原来是针对为人父母的,后来很多学员上完课回去,亲子关系改善了,夫妻关系也改善了,跟父母亲的感情更好了,自己的伤痛也得到了疗愈。其实这是必然的结果,为什么?都是人嘛!只要是人就有共同的心理需求、共同的心理反应,掌握了这个心理法则,许多人际问题和矛盾都可以解决,所以课程名称后来改为“如何爱”,不只限于亲子关系。2013年我退了休,我的儿子古峰继续讲授这个课。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加上他自己成长的经验,他讲课也很受欢迎。这个课程确实让很多家庭受益,能帮助很多人,他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所以一直在全国各地开办……

如何爱孩子 作者简介

古国治,1974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创办老古出版社,出版南怀瑾先生著作及中国文化书籍,并担任南先生所创办之《人文世界》杂志社社长及东西精华协会秘书长。多年来一直潜心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西管理,以及家庭教育与儿童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将传统文化和西方心理学融合在一起,实质性地解决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的人生困惑。其人性化指导原则,让众多夫妻走出了感情困境、让大批儿童获得了身心健康、让许多家庭变得和谐幸福。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