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独(2025版)
-
>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珍藏版全四册)
-
>
心归何处
-
>
(精装)罗马三巨头
-
>
野菊花
-
>
梁启超家书
-
>
我的父亲母亲: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精)北欧文学译丛:牧师的女儿(花口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7847826
- 条形码:9787507847826 ; 978-7-5078-4782-6
- 装帧:精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精)北欧文学译丛:牧师的女儿(花口版) 内容简介
★芬兰“国宝级”作家代表作,其姊妹篇《牧师的妻子》被称为芬兰的《玩偶之家》。
★一部在女儿和妈妈的镜像中反映女性教育和婚姻的力作,适合女儿和妈妈一起阅读。
★这是一部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抗争史
★这是一本了解北欧女性生活不可多得的佳作,对女性和女性在社会中的位置描写得十分贴切,对于中国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也有很强的代入感。
★每个有女儿的家庭都该有一本这样的书,尤其是父亲应该读一读,以免自己成为那个爱女儿却妨碍女儿成长的“拦路虎”。
《牧师的女儿》是芬兰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尤哈尼·阿霍*部较长篇小说,在其现实主义创作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书中讲述了一位年轻而又生性敏感的女性艾莉的童年与青年时期,以及她对爱情的憧憬。描写了艾莉的父亲反对女儿参与男孩子们的游戏,无视女儿如饥似渴的求知愿望,后来又强行中断她的学业,让她嫁给一个她不爱的男人,从而重蹈她母亲的生活轨迹,即满足于一个没有爱情的婚姻。作者对当时芬兰社会忽视女孩心智培养和女性教育及女性在婚姻中的弱势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批评。
【作者简介】
尤哈尼·阿霍(Juhani Aho,1861-1921),芬兰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在芬兰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出身于芬兰中部拉宾拉赫蒂(Lapinlahti)一个牧师家庭。1880年进入赫尔辛基大学,1883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新闻工作,曾先后在《赫尔辛基新闻》的前身《日报》及《新画报》等报社担任编辑。阿霍自幼酷爱文学,学生时代深受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和北欧文学传统等民族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作品带有现实批判主义风格,大多描写乡村和城市中下层普通人的生活,反映佃农穷困的生活和悲惨命运。
主要作品有《铁路》(1884)、《牧师的女儿》(1885)、《孤独》(1890)、《牧师的妻子》(1893)、《帕努》(1897)、《春天与倒春寒》(1906)、《尤哈》(1911)、《良心》(1914)、《和平隐士》(1916)等。阿霍还创作了许多幽默、讽刺的短篇小说。鉴于他对芬兰文学和芬兰语言特别是当代芬兰文字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1906年他作为芬兰首位作家获得国家作家养老金,1907年获得荣誉博士学位。
【译者简介】
倪晓京,1959年生于北京。1977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1979年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留学,获芬兰语硕士学位。1983年起先后在中国外交部和中国驻芬兰、瑞典、希腊和土耳其使领馆工作,历任外交部欧洲司处长、中国驻芬兰和驻瑞典大使馆政务参赞、驻土耳其伊兹密尔总领馆副总领事等职务,并曾挂职云南省红河州州委常委、副州长。精通芬兰语,多年从事芬兰语高级口笔译及培训工作。曾出版芬兰语译著《俄罗斯帝国的复苏》。
【相关评论】
阿霍是芬兰19、20世纪之交无人能望其项背的元老级作家,其与芬兰著名作曲家西贝柳斯和画家卡仑-卡莱拉等都是那个时代芬兰青年文学艺术界的杰出代表。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 勃尔约·韦海麦基
作为尤哈尼·阿霍早期作品之一的《牧师的女儿》以现实主义的真实笔调讲述了艾莉成长的故事。阿霍所描写的少女的期许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至今仍令人感触颇深。
——芬兰语文教师联合会
(精)北欧文学译丛:牧师的女儿(花口版) 目录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精)北欧文学译丛:牧师的女儿(花口版) 节选
《北欧文学译丛:牧师的女儿》:
她的名字叫艾莉。
她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很想爬到梯子上去,先是爬到*下面那一节,接着再往上爬一节,一节、两节,目标是爬到第四节,这一节比其他几节都要粗。然后从那里向下望去,可以看到厨房的台阶,几个讨饭的孩子正在那里玩耍。接着再沿着院子向前看去,小黑正蜷缩成一团在院子中间趴着。她看不到院子两侧外面的世界,因为一侧有门廊的墙壁,另一侧是地窖的山墙。她不敢再往上爬了,尽管不远处就会有另外一节,它同第四节一样粗,在那里她就可以从地窖的屋顶上望过去了。不过在这里她也没能高兴太久,负责照看孩子的女佣发现了她,一把将她拽了下来,并连拉带扯地把她拉走,无论她怎么尖叫着哭闹也不管用。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摆脱了女佣,这样她每天都能再爬高一节。那另一个较粗的梯级是第八节,同地窖屋顶在一个平面上。她从那里小心翼翼地爬上地窖的屋顶,侧斜着身体,胸口微微地颤抖着,担心如果妈妈看见了会喊她离开。可是妈妈并没有看见,那些台阶上的孩子们也没有发现。而当她一旦爬上了地窖屋顶,就谁都看不见她了。在那里,她可以沐浴在屋顶斜面温暖的阳光里,想待多久就多久。
从那里甚至可以放眼看世界!天啊!无论望向哪一个方向都行!越过房屋望向湖面,泊船的湖岸尽收眼底,有从轨架上放下来的小船,也有用来晾晒渔网的木棚。在草场边的湖岸旁,还有一个男子正在拉赫纳湾里撒网捕鱼,船头上坐着一个小姑娘。从那里再往前望去,在湖的另一边是阳光照耀下的伊山高高的山岭,可以看到房屋和金黄色的田野。
越过院子和花园望向公路方向,她可以看到一直延伸到教堂的耕地。公路遮挡在高高的黑麦田后面无法看到,但是她可以从围栏的尖桩和扬起的尘土以及攒动的人头猜出公路的位置。她一个人待在这里却无人知晓,而且可以随意待多久都行,她为此高兴得想跳起来。但是她不敢跳……其他人会看到,也许他们会喊她下来。她*好还是悄悄地伸展四肢趴在屋顶的斜坡上,不要发出任何声响,就像墙缝里的蛐蛐那样……
从厨房通往厅堂的路经过地窖房头。那里总是人来人往,但是谁也没有注意到屋顶上有人。人们会到地窖里去,在那里的门口发出丁零哐啷的声音,餐具盘碟在地窖里被拿来挪去,但是在那里也没有人能猜得到有谁会在屋顶上……她在地窖屋顶上悠闲地趴着,从墙头的位置向下一直可以看到人们的头顶和分开的发际。妈妈也多次光顾地窖,但她也没有察觉到什么……她有时手里拿着什么东西,有时则空着双手。艾莉心里头痒痒的……她在看着妈妈的时候差一点憋不住笑出声来……要是能悄悄地叫一声,或者是往妈妈头上扔点苔藓或木屑什么的……
……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5.7¥45.8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14.4¥42.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1¥16.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4.4¥42.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5.2¥10.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3.4¥39 -
(精)川端康成经典辑丛:彩虹几度
¥31.2¥48 -
遇见动物的时刻
¥21.9¥58 -
饥饿
¥41¥59 -
瓦尔登湖
¥11.1¥39 -
弃猫 当我谈起父亲时
¥21.1¥48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库
¥45.5¥78.0西方青少年人文经典 艺术的故事
¥24.1¥77.0国学解读丛书·《龙文鞭影》解读
¥28.3¥58.0电视真人秀体验式传播研究
¥30.2¥68.0宋词
¥27.5¥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