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鲁迅学史

中国鲁迅学史

作者:张梦阳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9-01
开本: 21cm 页数: 10,821页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6.9(5.5折) 定价  ¥1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中国鲁迅学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461179
  • 条形码:9787559461179 ; 978-7-5594-6117-9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鲁迅学史 本书特色

★鲁迅研究迄今为止*全面、*完整的学术史,了解鲁迅研究必读之作。 ★鲁迅研究专家、国家图书奖+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得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原副会长张梦阳继《中国鲁迅学通史》(1919—1999)、《鲁迅全传》后,再次推出学界重磅之作!毕生致力于鲁迅研究,二十载潜心撰史,为后人研究披荆斩棘、铺平道路。 ★融汇作者1000万字鲁迅研究资料、300余万字鲁迅学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精华之作。 ★以1919年《狂人日记》**篇评论为鲁迅学起点,一一评述茅盾、林语堂、梁实秋、郁达夫、周作人、瞿秋白、毛泽东、陈独秀、萧军、冯雪峰、李长之、唐弢、王瑶、竹内好、伊藤虎丸……海内外几乎所有重要的鲁迅揄扬者、反对者、学者,甚至海外奇人的见解和观点,精彩、怪诞之论和稀见历史文献更是全录于书,让读者亲临现场,管窥历史。 ★摒弃烦琐注释,打破学术著作艰涩难读的刻板印象,以史料、学理为基础,凭借生动的文学才情,呈现出一部极具学术含量和可读性的学术之作。书后更附有作者发自肺腑的个人研究历程自述。 ★透过中国现代知识阶层对鲁迅的研究,观照中国知识分子的观点争锋、思想解放和精神自觉,以及不同时代背景下值得深思的种种精神文化现象。 ★呈现一个世纪以来鲁迅从人到“神”,又从“神”到人,再到“历史的人”的轨迹,即中国现代以来各个政治派别、文化群体和个人对鲁迅或崇拜、赞颂,或利用、扭曲,或谩骂、讥讽,*后走向中立研究的过程。 ★囊括对鲁迅方方面面的研究成果,包括鲁迅的著作、思想、人格、心理、精神、婚姻、家庭、兄弟情谊等等,读者可以本书为线索,寻找、挖掘*想了解的鲁迅。了解鲁迅,也是了解自己,了解中国。 ★本书分为上、中、下3编,34章,194节,结构宏大、清晰,目录详细、全面,从目录即可管窥全书,方便读者索引查阅。 ★装帧精致、沉稳,32开,采用双封、圆脊精装,书名选用民国字体,内页使用纯质纸,为阅读增色,且适宜收藏。

中国鲁迅学史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张梦阳对1919-2019百年来鲁迅研究的全面梳理和评述, 是鲁迅学迄今为止*有分量、*为全面的学术巨著, 更是百年来中国精神文化史的侧影。作者以50余年研究鲁迅的专注从而积淀的学养, 花费约15年时间撰写而成, 为个人研究和鲁迅研究的重要结晶。书稿在写作过程中已经引起学界的强烈关注, 相信本书的出版将成为鲁迅学领域的一座里程碑。本书在结构上分为上、中、下编, 共三十四章, 按照鲁迅学自身发展脉络和顺序, 分时段叙述鲁迅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 资料翔实、论述充分, 史论结合, 全面、生动地呈现出百年来鲁迅学史的背景、现象和成果。

中国鲁迅学史 目录

序言 导论 一、鲁迅本体与鲁迅映象——百年中国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现象 二、鲁迅研究的科学形态——鲁迅本体的趋近性还原 三、鲁迅学——科学形态鲁迅研究的学科化形态 四、鲁迅学史——鲁迅学缘起、发展及其精神文化背景转换、变迁的历史 上编(1919—1949) 章 中国精神文化界的惊雷——鲁迅出世(1919—1925) 一、鲁迅出世前的精神文化背景 二、《狂人日记》——鲁迅声呐喊的精神震撼 三、鲁迅杂文初的精神反弹 四、《阿Q正传》问世时的精神效应 五、各精神文化流派对《呐喊》的评论 六、鲁迅映象的初步形成 七、小结 第二章 鲁迅 地位确立后在精神文化界的反响(1925—1927) 一、鲁迅 地位与世界声誉的确立 二、《彷徨》等著作引起的精神共鸣 三、鲁迅杂文不同的精神回应 四、狂飙社尼采精神与鲁迅精神的碰撞 五、对鲁迅文体的初步总结 六、两本鲁迅研究论集的出版 七、茅盾的《鲁迅论》——鲁迅映象的第二次总结 八、小结 第三章 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瞿秋白的总结(1928—1933) 一、创造社对鲁迅的讨伐及其精神教训 二、钱杏邨的鲁迅论及其精神症结 三、冯雪峰的鲁迅观及其精神依据 四、林语堂鲁迅观的精神视角 五、鲁迅平民精神与梁实秋的贵族化精神的冲撞 六、李何林编的两本集子与奇人邢桐华 七、对鲁迅作品的学术分析 八、文学史论著和国外汉学著作中的鲁迅论 九、瞿秋白的精神总结 十、小结 第四章 鲁迅研究学理精神的勃兴(1933—1936) 一、对瞿秋白的认同与鲁迅杂文研究的深化 二、人生—艺术精神的学理化形态——李长之的《鲁迅批判》 三、学理精神的其他表现 四、无聊的声讨与力图学理化的异议 五、文学史著作与国外汉学家的鲁迅论 六、小结 第五章 鲁迅逝世纪念中的评论与研究(1936—1937) 一、各大报刊对鲁迅逝世的初反响 二、中国共产党的唁电及其他 三、郁达夫的《怀鲁迅》和纪念文章中的其他精粹 四、周作人的《关于鲁迅》及其他前期友人的评论 五、苏雪林的异议和胡适的学理精神 六、 悼念文章中其他有学术价值者 七、国外悼念文章中有学术价值者 八、小结 第六章 三十年代末——鲁迅研究学理化的初步奠基(1937—1939) 一、由悼念转为学理研究——夏征农编的《鲁迅研究》出版 二、的《鲁迅论》及其意义 三、1938年版《鲁迅全集》问世 四、上海“孤岛”关于“鲁迅风”的论争 五、鲁座的《思想家的鲁迅》及其他有价值的论文 六、对鲁迅古典文学著述的研究 七、《鲁迅的创作方法及其他》等书籍出版 八、陈独秀的独立之见 九、小结 第七章 四十年代——鲁迅研究学理化的初步发展(1940—1949) 一、的《新民主主义论》及其反响 二、《鲁迅全集》的风行与《鲁迅三十年集》的出版 三、冯雪峰、胡风、周扬的鲁迅论 四、萧军编的《鲁迅研究丛刊》在延安出版 五、巴人、平心等的专著、专论及其他 六、鲁迅回忆录的丰收 七、鲁迅史实研究的开山之作——林辰的《鲁迅事迹考》 八、小结 中编(1949—1999) 第八章 冯雪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鲁迅学的贡献及其特点 一、从世界文学的大格局中考察鲁迅 二、对鲁迅的才能特质做出了 为准确的概括 三、《回忆鲁迅》 四、对《阿Q正传》《野草》的专题研究 五、小结 第九章 作为鲁迅研究家的陈涌 一、五十年代两篇论文和六十年代后续文 二、复出后的理论贡献 三、小结 第十章 李长之五十年代对鲁迅学的特殊贡献 一、《文学史家的鲁迅》 二、《鲁迅美学思想初探》 第十一章 唐弢鲁迅研究论著的学术个性 一、《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 二、《论鲁迅的美学思想》 三、《鲁迅——文化新军的旗手》 四、《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 五、《鲁迅杂文一解》 六、未完成的《鲁迅传》 七、小结 第十二章 王瑶鲁迅研究的文化底蕴 一、《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 二、《论鲁迅的〈野草〉》 三、《论鲁迅作品与外国文学的关系》 四、《〈故事新编〉散论》 五、小结 第十三章 林辰对鲁迅古籍整理工作研究的贡献 一、《关于〈古小说钩沉〉的辑录年代》《〈古小说钩沉〉所收各书及其作者考略》 二、《鲁迅计划中〈古小说钩沉〉的原貌》《鲁迅辑录〈古小说钩沉〉的成就及其特色》 三、小结 第十四章 “文化大革命”的反面教训和号召“读点鲁迅” 一、“文化大革命”对鲁迅的扭曲 二、号召“读点鲁迅” 第十五章 “文化大革命”中务实派的成就与李何林的贡献 一、《鲁迅年谱》的编写与《鲁迅全集》的注释 二、鲁迅研究务实派的代表李何林 第十六章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鲁迅研究界的思想禁锢 一、鲁迅思想发展道路研究热的兴起 二、鲁迅思想发展道路模式的禁锢 三、引出的教训 第十七章 鲁迅学界
展开全部

中国鲁迅学史 节选

无论你站在什么立场,持有什么观点,甚至怀着什么成见,都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重要的现象:一位文化巨人,身材瘦小,疾病缠身,仅生存了半个多世纪,著作不算浩繁,也没有鸿篇巨制,却能在生前就以雷霆般的精神力量震撼了中国精神文化界;身后更以其精神之力撼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几乎所有的政治派别、文化群体都要对他做出反响,所有历史阶段的思想论证、精神碰撞都要迸发出他的火光,有的崇拜,有的赞颂,有的利用,有的扭曲,有的攻击,有的讥讽,有的谩骂。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他所遭遇的精神反弹都是无人可以比拟的。他的存在和对他的反响,构成了百年中国精神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景观,形成了一个不能不正视的重要的精神文化现象。 这位文化巨人,就是鲁迅。 什么是鲁迅学? 鲁迅研究的科学形态是鲁迅本体的趋近性“返真”,那么,究竟什么是鲁迅学呢? 鲁迅学是科学形态鲁迅研究的学科化形态。所谓学科化,就是发扬求实求真的宗旨,使鲁迅研究上升到体系化、理论化、专业化的境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鲁迅学这门独立的学科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是本体“返真”层。这一层可分为内学与外学两大体系。内学体系是对鲁迅本体的著作、思想、生平、人格的“返真”与阐释;外学体系是对鲁迅本体所处外界时代环境以及外部精神文化思潮影响的“返真”与阐释。内、外学两大体系又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在相互交叉、相互融通的还原与阐释中共同构成了鲁迅精神文化实体。 第二是历史反思层。这一层是在本体“返真”层基础上,把鲁迅本体置于整个人类精神文化的历史范畴内进行评估,对鲁迅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性进行理性的评价与反思,并由此抽出一些带有人类深层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 第三是现实观照层。这一层是在本体“返真”、历史反思的基础上,对鲁迅在现实精神文化生活中的正负面意义进行观照和探讨。这里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第二层所说的鲁迅的“局限性”与第三层所说的鲁迅的“负面意义”。这两点都颇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令人误以为是对鲁迅的不敬。其实并非如此,作者是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敬意并力图鲁迅的精神和思维方式,思虑再三后才写出这两点的。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都有其不避免的“局限性”和“负面意义”,鲁迅是人,而不是神,不可能超脱在外。鲁迅*可贵的地方正是始终强调自己是历史的“中间物”,始终不断地无情解剖着自己,克服着自己,从而不断前进。他也始终盼望听到切中“真症候”、“入木三分”的中肯批评,那种只知一面赞颂、不会全面分析的态度正是违背鲁迅精神、违反科学的辩证思维方式的,是一种低级、片面、蒙昧的精神状态,是为鲁迅所不取的。鲁迅学既是正宗鲁迅研究的学科化形态,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怎么能不讲科学,不讲功过正负两面的全面分析呢? 鲁迅既然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为深刻、复杂的人,还是一个对人有*深刻研究的人,那么鲁迅学就是一门研究一位*深刻的人并对他对人的研究进行再研究的特殊的人学。 而人*突出的特征、与动物的*主要的区别就是精神,因此人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人的精神,作为一门特殊人学的鲁迅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也必然是人的精神,而且是一种*为深刻、复杂的人的精神——由鲁迅的精神和鲁迅对人的精神的研究所构成的鲁迅精神文化实体。所以,鲁迅学又是一门精神学。 推而广之,由于鲁迅本体极为强烈、深邃的精神性以及鲁迅与古今中外、特别是百年中国精神文化现象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是其一个侧影,所以研究鲁迅学,必然也要研究古今中外、特别是百年中国精神文化现象史,所以鲁迅学从一个侧面来说,又是一门以鲁迅为视角研究精神文化现象史的学问。 因此,简明地概括起来说,鲁迅学就是一门以鲁迅这个人和他的精神、著作、思想、艺术及其所处时代环境、相关的精神文化现象及由此构成的鲁迅精神文化实体为研究对象、对鲁迅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性做历史反思、对鲁迅的正负面意义做现实观照的独立的人文学科。

中国鲁迅学史 作者简介

张梦阳,1945年3月生于甘肃天水,祖籍山东临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绍兴文理学院鲁迅研究院“鉴湖学者”特聘讲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原副会长。主持编纂的《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五卷),获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学术著作《中国鲁迅学通史》,获国家图书奖;长篇文学传记《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获国家出版基金支持;合作翻译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Arthur H. Smith,1845—1932)《中国人气质》;另有论著《阿Q新论——阿Q与世界文学中的精神典型问题》、长篇论文《论阿Q精神反思的意义》等,在学界产生重要影响。迄今共出版专著、文集十余种,在核心报刊上发表论文、散文、随笔百余篇。其作品已被翻译成日语、韩语、英语、阿拉伯语等在海外出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