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剑桥创意写作导论(创意写作书系)
¥35.4¥59.0渴望写作(创意写作的五把钥匙)(精)/创意写作书系
¥26.5¥39.0创意写作思维训练/创意写作书系
¥33.1¥57.0写好前五十页(创意写作书系)
¥31.5¥45.0如何创作炫人耳目的对话(创意写作书系)
¥24.5¥36.0
时间的滋味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0680902
- 条形码:9787530680902 ; 978-7-5306-8090-2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时间的滋味 本书特色
全书内容丰富多样,节奏舒缓自然,风格幽默诙谐,是对作者个人情感和生命体验的真实记录,反映了中西文化交融、碰撞之下的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时间的滋味 内容简介
《时间的滋味》是作者严锋创作的散文随笔集,收录了他近些年创作的近三十篇散文随笔,包括《一碗油豆腐粉丝汤》记录了作者在一九七一年随父亲在上海吃到人生中碗油豆腐粉丝汤,次被人围观吃饭,次感受到成.人世界的恶意;《时间的滋味》一文记录了幼时难得品尝到的梅林牌凤尾鱼罐头,虽是掺杂着玻璃渣的废品,但它的美味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无可替代,成为了作者对那段苦难生活的美好记忆;《长安的城与面》记录了作者某年在陕西西安跨年时,由面馆的地址想起了马伯庸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对古时长安的尽力还原,引申探讨了文学作品与城市的关系;《好音》中怀念了邱岳峰、孙道临、向隽殊等有名配音演员以及我国译制片曾经的繁盛;《我的导师贾植芳》描绘了作者的导师——有名作家、翻译家、学者贾植芳的风骨……
时间的滋味 目录
一碗油豆腐粉丝汤 /001
时间的滋味 /004
我的父亲辛丰年 /010
好音 /030
伟大的杂志 /048
老作文 /067
高考一九八一 /078
电影记忆 /082
好天 /087
我的导师贾植芳 /109
乡村小学爱情 /115
四遇莫言 /126
四见老神仙 /133
哈佛是怎样炼成的 /147
教堂是怎样筑成的 /155
泪是检验文学的唯一标准 /166
长安的城与面 /173
有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都能对付 /180
贫困中的丰富 /186
爱恨梁羽生 /192
在复旦读科幻 /198
另一种穿越 /207
冷热足球心 /216
我与苹果 /221
永远的《银河飞将》 /226
时间的滋味 节选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时,国内掀起一股美食狂潮。人们在线上线下议论纷纷,口水涌动,馋虫勾之欲出。这是很自然的。中国人对吃,基本上已经上升到信仰的高度,甚至成为宗教的替代品了,堪称“吃教”。每个中国人家里都有一座神殿,里面供着一位神,名字叫“食神”。《舌尖上的中国》,可以说是用炫人眼目的高清图像和击中味蕾的故事,让大伙儿完成一次集体性的仪式想象。对此的任何抵抗都是徒劳的。 我当然也无法幸免,可以说是含着热泪一口气看完这七集堪称大片的系列纪录片。有意思的是,看完之后,我并没有产生要去觅食的肉体冲动,反而是陷入了沉思和回忆。这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类似参加宗教活动之后宁静的澄明状态。 我脑子里浮现的是一些过去*难忘的美食体验,而且惊奇地发现这些令人狂喜的瞬间都来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那是在一只吱吱呀呀的小船上,船在江南常熟的小河上摇过,摇橹的是姨妈,船上坐着七岁的我、三岁的弟弟、六岁的表弟,以及一头肥壮的猪。当时我的父母在“文化大革命”中遭殃,无力带孩子,把我们寄养在农村亲戚家。按当地的习俗,每年卖猪的时候,通常家里会带一个孩子去镇上吃一碗馄饨。姨妈可怜我们兄弟俩远离父母,总是把我们通通带上。那时候的猪,差不多要养一年才能去卖,所以一年只能吃一次馄饨。 那真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我清楚记得,馄饨七分钱一碗,一碗十只。馄饨皮薄而有韧劲,包裹着一粒极小的肉馅,比火柴头大不了多少。但这是什么样的肉馅啊,一口咬下,一股极其醇正的肉香顿时沿鼻孔、味蕾、食管以及其他各种通道向全身弥漫。这是一种堪称涅槃的幸福感,绝对的超验体验,永生难忘,永不再来。哦,我还没有提到那汤是一口大锅里用筒子骨熬的,半透明的纯白色,上面撒着碧绿的米葱…… 那时的小吃,哪怕是在农村小镇上,虽遭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却依然残存传统的精致和讲究。今天,我走遍祖国乃至世界(比如说我曾经尝试过纽约唐人街的“老正兴”馄饨),寻寻觅觅,寻寻觅觅,但是那样一碗馄饨已然不可得。现在上海满大街都是“馄饨”,这些连锁店从一开始就让我有创伤感:馅是各种故弄玄虚的奇怪搭配,店员当着顾客的面从冰箱里把馄饨取出来下锅,又煮得不太熟,有令人不适的肉腥气。汤是用五香粉之类的调料调制而成,冲鼻夸张,不正。这类馄饨连锁店的兴起,代表了中国传统馄饨的堕落。 而另一个使人难忘的场景发生在一九七五年。我又被寄养到南通城里的姑妈家。说真的,当时实在没有体验到城市生活比农村生活好在哪里。但是,每周六的晚餐是非常令人期待的,因为在南通罐头厂工作的姑父会带回来一样特殊的食品:凤尾鱼罐头。凤尾鱼是一种刀形的小鱼,每年洄游长江,肉质细嫩鲜美。但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罐头里的凤尾鱼是用油炸的,色泽金黄,饱浸油汁,咬在嘴中,喷溅如仙液爆浆。这不是幻觉,当时城市居民食用油定量凭票供应,每人每月二两,用来油炸是不可能的。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缺油是什么样的滋味,阿城的《棋王》里有过刻骨的描写。那缺的不是油,而是美食的精魂啊。 当时每周一次的凤尾鱼罐头大餐是何等幸福滋味啊,哪怕那凤尾鱼根本不是完整的一条条,而是一些碎片而已。但是事情其实没有那么简单,这些凤尾鱼碎片中,还混合了玻璃碎片。世上真是没有免费的晚餐,姑父之所以能以低廉的价格带回来这些美食,是因为那是玻璃瓶装罐头在高温消毒时爆裂后的废品。但即使是这些废品,也只有厂内的人能通过特权享受到。 不止一次,我的舌头被这些碎玻璃划得鲜血淋漓,我应该也不止一次把它们吞下肚去。但这些都无法阻止我对这些凤尾鱼的热爱和对油的渴望。我*喜欢把它们拌在饭里,让油汁把米粒浸得晶亮…… 这些夹着碎玻璃的凤尾鱼,是姑父装在自己家的饭盒里带回来的。他也会带回来一些花花绿绿的漂亮纸带,那是贴在罐头上的包装纸,上面写着我看不懂的外文,还有我看得懂的中文:梅林。 姑父说,梅林是中国*有名的罐头品牌,原厂在上海,他们厂也承担一部分生产任务(那个时候也有代工生产?)。还要再过很多年,我才知道梅林始创于一九三〇年,当年在上海滩就是响当当的国货精品,远销泰国、美国、荷兰、瑞士等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梅林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品牌。改革开放以前,在上海这样的城市里,请客的时候开一罐依然散发着老上海洋气的梅林牌午餐肉,是对客人的极大尊重。三十年以后,我在美国波士顿的Super88超市中买到了梅林牌凤尾鱼。同样的金黄油亮,不同的是,Super88中的梅林牌凤尾鱼完好无损,体形健美,没有玻璃碎片。不同的是,再也没有三十年前那种让我欲仙欲死的滋味,普鲁斯特所描绘的小玛德兰点心式的时光再也没有出现。是世界变了,还是我变了,还是我的记忆欺骗了我?也许相隔三十年的这两种罐头其实味道一模一样?我只知道,我回不去从前了。我也不愿意回到从前。给我Super88的乏味罐头吧,让我免于碎玻璃的恐惧吧。给我从冰箱里拿出来、又煮得不太熟,带着令人不适的肉腥气、汤是用刺鼻的五香粉之类的调味料调制而成的馄饨吧。至少我不用花一年的时光,去等待下一碗馄饨的到来。与此同时,我将保留对那个极度匮乏的苦难时代的所有美好记忆。
时间的滋味 作者简介
严锋,媒介文化研究者、随笔作家,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雕虫缀网录》《感官的盛宴》《飞翔的癖好》《瘾的世纪》《跨媒体的诗学》等,译有《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等。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20.3¥58.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23.5¥42.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朝闻道
朝闻道
¥8.8¥23.8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