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建党百年百篇文学短经典·第二卷:崛起东方新中国

建党百年百篇文学短经典·第二卷:崛起东方新中国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52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8.5(7.5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建党百年百篇文学短经典·第二卷:崛起东方新中国 版权信息

  • ISBN:9787020159796
  • 条形码:9787020159796 ; 978-7-02-01597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建党百年百篇文学短经典·第二卷:崛起东方新中国 本书特色

专家遴选小说散文纪实经典百篇 文学视角反映建党百年光辉历程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以符合广大读者欣赏习惯的内容和形式,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爱党爱国之情,砥砺强国兴邦之志,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推出“建党百年百篇文学短经典”,邀请密切关注和深刻了解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专家,经反复讨论,从反映建党百年光辉历程的优秀文学作品中,精选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篇幅精悍的中短篇小说与散文纪实类作品共一百篇。 “建党百年百篇文学短经典”按作品发表时间分为四卷:**卷《开天辟地新航船》,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作品;第二卷《崛起东方新中国》,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作品;第三卷《劈波斩浪新征程》、第四卷《走进辉煌新时代》,收入改革开放以来作品。这些作品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其中既有经过时间考验、读者广为传颂的“红色经典”,也有以饱满的热情书写“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下各项事业历史性成就的新篇,既有以艺术手法刻画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英烈楷模形象的精品,也有聚焦普通党员群众生活、展现社会全方位变革的佳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一波澜壮阔进程,也代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高度与成就。

建党百年百篇文学短经典·第二卷:崛起东方新中国 内容简介

“建党百年百篇文学短经典”精选反映建党百年光辉历程,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篇幅精悍的中短篇小说与散文纪实作品,《崛起东方新中国》系其中第二卷。

建党百年百篇文学短经典·第二卷:崛起东方新中国 目录

小说

柳堡的故事 石言

科尔沁草原的人们 玛拉沁夫

青枝绿叶 刘绍棠

不能走那条路 李準

洼地上的“战役” 路翎

党员登记表 峻青

党费 王愿坚

喜鹊登枝 浩然

禾场上 周立波

百合花 茹志鹃

延安人 杜鹏程

我的**个上级 马烽

团圆 巴金

房客 杨沫

基石 路遥

取经 贾大山

我们的军长 邓友梅

保京上任 贾平凹

散文纪实

由三藩市到天津 老舍

谁是*可爱的人 魏巍

挥手之间 方纪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穆青、冯健、周原

忆铁人 魏钢焰

地质之光 徐迟


展开全部

建党百年百篇文学短经典·第二卷:崛起东方新中国 节选

党费 王愿坚 每逢我领到了津贴费,拿出钱来缴党费的时候;每逢我看着党的小组长接过钱,在我的名字下面填上钱数的时候,我就不由得心里一热,想起了一九三四年的秋天。 一九三四年是我们闽粤赣边区斗争*艰苦的开始。我们那儿的主力红军一部分参加了“抗日先遣队”北上了,一部分和中央红军合编,准备长征,四月天就走了。我们留下来坚持敌后斗争的一支小部队,在主力红军撤走以后,就遭到白匪疯狂地“围剿”。为了保存力量,坚持斗争,我们被逼得上了山。 队伍虽然上了山,可还是当地地下斗争的领导中心,我们支队的政治委员魏杰同志就是这个中心县委的书记。当时,我们一面瞅空子打击敌人,一面通过一条条看不见的交通线,和各地地下党组织保持着联系,领导着斗争。这种活动进行了没多久,敌人看看整不了我们,竟使出了一个叫作“移民并村”的绝招儿,把山脚下、偏僻的小村子的群众统统强迫迁到靠平原的大村子去了。敌人这一招儿使得可真绝,切断了我们和群众的联系,各地的党组织也被搞乱了,要坚持斗争就得重新组织。 上山以前,我是干侦察员的。那时候整天在敌人窝里逛荡,走到哪里,吃、住都有群众照顾着,瞅准了机会,一下子给敌人个“连锅端”,歼灭个把小队的保安团,干得真痛快。可是自打上了山,特别是敌人来了这一手,日子不那么惬意了:生活艰苦倒不在话下,只是过去一切生活、斗争都和群众在一起,现在蓦地离开了群众,可真受不了;浑身有劲没处使,觉得憋得慌。 正憋得难受呢,魏杰同志把我叫去了,要我当交通员,下山和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 接受了这个任务,我可是打心眼里高兴。当然,这件工作跟过去当侦察员有些不一样,任务是秘密地把“并村”以后的地下党组织联络起来,沟通各村党支部和中心县委——游击队的联系,以便进行有组织的斗争。去的落脚站八角坳,是个离山较近的大村子,有三四个村的群众新近被迫移到那里去。要接头的人名叫黄新,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媳妇,一九三一年入党的。一九三二年“扩红”的时候,她带头把自由结婚的丈夫送去参加了红军。以后,她丈夫跟着毛主席长征了,眼下家里就剩下她跟一个才五岁的小妞儿。敌人实行“并村”的时候,把她们那村子一把火烧光了,她就随着大伙来到了八角坳。听说她在“并村”以后还积极地组织党的活动,是个忠实、可靠的同志,所以这次就去找她接头,传达县委的指示,慢慢展开活动。 这些,都是魏政委交代的情况。其实我只知道八角坳的大概地势,至于接头的这位黄新同志,我并不认识。魏政委怕我找错人,在交代任务时还特别嘱咐说:“你记着,她耳朵边上有个黑痣!” 就这样,我收拾了一下,换了身便衣,就趁天黑下山了。 八角坳离山有三十多里路,再加上要拐弯抹角地走小路,下半夜才赶到。这庄子以前我来过,那时候在根据地里像这样大的庄子,每到夜间,田里的活干完了,老百姓开会啦,上夜校啦,锣鼓喧天,山歌不断,闹得可热火了。可是,现在呢,鸦雀无声,连个火亮儿也没有,黑沉沉的,活像个乱葬岗子。只有个把白鬼有气没力地喊两声,大概他们以为根据地的老百姓都被他们的“并村”制服了吧。可是我知道这看来阴森森的村庄里还埋着星星点点的火种,等这些火种越着越旺,连串起来,就会烧起漫天大火的。 我悄悄地摸进了庄子,按着政委告诉的记号,从东头数到第十七座窝棚,蹑手蹑脚地走到窝棚门口。也奇怪,天这么晚了,里面还点着灯,看样子是使什么遮着亮儿,不近前是看不出来的。屋里有人轻轻地哼着小调儿,听声音是个女人,声音压得很低很低的。哼的那个调儿那么熟,一听就听出是过去“扩红”时候*流行的《送郎当红军》: ………… 五送我郎当红军, 冲锋陷阵要争先, 若为革命牺牲了, 伟大事业侬担承。 ………… 十送我郎当红军, 临别的话儿记在心, 郎当红军我心乐, 我做工作在农村。 ………… 好久没有听这样的歌子了,在这样的时候,听到这样的歌子,心里真觉得熨帖。我想得一点也不错,群众的心还红着哩,看,这么艰难的日月,群众还想念着红军,想念着扯起红旗闹革命的红火日子。兴许这哼歌的就是我要找的黄新同志?要不,怎么她把歌子哼得七零八落的呢?看样子她的心不在唱歌,她在想她那在长征路上的爱人哩。我在外面听着,真不愿打断这位红军战士的妻子对红军、对丈夫的思念,可是不行,天快亮了。我连忙贴在门边上,按规定的暗号,轻轻地敲了敲门。 歌声停了,屋里顿时静下来。我又敲了一遍,才听见脚步声走近来,一个老妈妈开了门。 我一步迈进门去,不由得一怔:小窝棚里挤挤巴巴坐着三个人,有两个女的,一个老头儿,围着一大篮青菜,头也不抬地在择菜叶子。他们的态度都那么从容,像没有什么人进来一样。这一来我可犯难了:到底哪一个是黄新?万一认错了人,我的性命事小,就会带累了整个组织。怔了一霎,也算是急中生智,我说:“咦,该不是走错了门了吧?” 这一招儿很有效,几个人一齐抬起头来望我了。我眼珠一转,一眼就看见在地铺上坐着的那位大嫂耳朵上那颗黑痣了。我一步抢上去说:“黄家阿嫂,不认得我了吧?卢大哥托我带信来了!”末了这句话也是约好的,原来这块儿“白”了以后,她一直说她丈夫卢进勇在外地一家香店里给人家干活。 别看人家是妇道人家,可着实机灵,她满脸堆笑,像招呼老熟人似的,一把扔给我个木凳子让我坐,一面对另外几个人说:“这么的吧:这些菜先分分拿回去;盐,等以后搞到了再分!” 那几个人眉开眼笑地望望我,每人抱起一大抱青菜,悄悄地走了。 她也跟出去了,大概是去看动静去了吧。这工夫,按我们干侦察员的习惯,我仔细地打量了这个红军战士的妻子、地下党员的家:这是一间用竹篱子糊了泥搭成的窝棚,靠北墙,一堆稻草搭了个地铺,地铺上一堆烂棉套子底下躺着一个小孩子,小鼻子一扇一扇地睡得正香。这大概就是她的小妞儿。墙角里三块石头支着一个黑乎乎的砂罐子,这就是她煮饭的锅。再往上看,靠房顶用几根木棒搭了个小阁楼,上面堆着一些破烂家具和几捆甘蔗梢子…… 正打量着,她回来了,关上了门,把小油灯遮严了,在我对面坐下来,说:“刚才那几个也是自己人,*近才联系上的。”她大概想到了我刚进门时的那幅情景,又指着墙角上的一个破洞说:“以后再来,先从那里瞅瞅,别出了什么岔子。”——看,她还很老练哪。 她看去已经不止政委说的那年纪,倒像个三十开外的中年妇人了。头发往上拢着,挽了个髻子,只是头发嫌短了点;当年“剪了头发当红军”的痕迹还多少可以看得出来。脸不怎么丰满,可是两只眼睛却忽闪忽闪有神,看去是那么和善、安详又机警。眼里潮润润的,也许是因为太激动了,不多一会儿就撩起衣角擦擦眼睛。 半天,她说话了:“同志,你不知道一跟党断了联系,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真不是味儿啊!眼看着咱们老百姓遭了难处,咱们红军遭了难处,也知道该斗争,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干,现在总算好了,和县委联系上了,有我们在,有你们在,咱们想法把红旗再打起来!” 本来,下山时政委交代要我鼓励鼓励她的,我也想好了一些话要对她说,可是一看刚才这情况,听了她的话,她是那么硬实,口口声声谈的是怎么坚持斗争,根本没把困难放在心上,我还有啥好说的?干脆就直截了当地谈任务了。 我刚要开始传达县委的指示,她蓦地像想起什么似的,说:“你看,见了你我喜欢得什么都忘了,该弄点东西你吃吃。”她揭开砂罐,拿出两个红薯丝子拌和菜叶做的窝窝,又拉出一个破坛子,在里面掏了半天,摸出一块咸萝卜,递到我脸前说:“自从并了村,离山远了,白鬼看得又严,什么东西也送不上去,你们可受了苦了;好的没有,凑合着吃点吧!” 走了一夜,也实在有些饿了,再加上好久没见盐味儿了,看到了咸菜,也真想吃;我没怎么推辞就吃起来。咸菜虽说因为缺盐,腌得带点酸味,吃起来可真香。一吃到咸味,我不由得想起山上同志们那些黄瘦的脸色——山上缺盐缺得凶呢。 一面吃着,我就把魏政委对地下党活动的指示,传达了一番。县委指示的问题很多,譬如了解敌人活动情况、组织反收租夺田,等等,还有一些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办法。她一边听一边点头,还断不了问几个问题,末了,她说:“魏政委说得一点也不假,是有困难哪,可咱是什么人!十八年上刚开头干的时候,几次反‘围剿’的时候,咱都坚持了,现在的任务也能完成!”她说得那么坚决又有信心,她把困难的任务都包下来了。 我们交换了一些情况,鸡就叫了。因为这是初次接头,我一时还落不住脚,要趁着早晨雾大赶回去。 在出门的时候,她又叫住了我。她揭起衣裳,把衣裳里子撕开,掏出了一个纸包。纸包里面是一张党证,已经磨损得很旧了,可那上面印的镰刀斧头和县委的印章都还鲜红鲜红的。打开党证,里面夹着两块银洋。她把银洋拿在手里掂了掂,递给我说:“程同志,这是妞她爹出征以前给我留下的,我自从‘并村’以后好几个月也没缴党费了,你带给政委,积少成多,对党还有点用处。”

建党百年百篇文学短经典·第二卷:崛起东方新中国 作者简介

贺绍俊,1951年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文学的尊严》《重构宏大叙述》《铁凝评传》《建设性姿态下的精神重建》《当代文学新空间》等。曾获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李云雷,1976年生于山东冠县。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为《小说选刊》副主编。著有评论集《如何讲述新中国的故事》《重申“新文学”的理想》,小说集《父亲与果园》《再见,牛魔王》《到姐姐家去》等。曾获冯牧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丛治辰,1983年生于山东威海。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著有《世界两侧:想象与真实》,译有《电脑游戏:文本、叙事与游戏》等。曾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等多种奖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