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者节开场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盐文化(第13辑)

中国盐文化(第13辑)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45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1.8(7.2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盐文化(第13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4378943
  • 条形码:9787564378943 ; 978-7-5643-789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盐文化(第13辑)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国盐文化”丛书的第13辑,为中国盐文化研究的前沿论文集,汇集了国内盐文化研究领域内部分专家、学者们新的研究成果,也适当收录了部分新人新作。本书主要内容涵盖盐业历史、盐业经济、盐政·盐务·盐法、盐业遗迹与地方文化以及盐文化与旅游发展等五个方面,同时收录了珍贵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为国内盐文化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参考价值,也可为先进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中国盐文化(第13辑)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四川轻化工大学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盐文化”丛书的3辑,为中国盐文化研究的前沿论文集,汇集了国内盐文化研究领域内部分专家、学者们新的研究成果,也适当收录了部分新人新作。本书主要内容涵盖盐业历史、盐业经济、盐政/盐务/盐法、盐业遗迹与地方文化以及盐文化与旅游发展等五个方面,同时收录了珍贵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为国内盐文化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参考价值,也可为优选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中国盐文化(第13辑) 目录

盐业历史
金代食盐产地考证
安宁盐井的兴衰沉浮——以安宁盐井的历史发展为视角
论近代川盐运输工具

盐政·盐务·盐法
试论中国历代盐税的征榷与管理
舆论引导与利益调适:新盐法通过前后国民政府的舆论应对探究
明代中期盐法阻坏考议——以叶淇盐法改革为中心
民国时期盐务缉私武装研究现状及展望
清前期山西食盐运销制度变迁研究

盐业经济
盐业开发与资源型地域发展——以白盐井与石羊古镇为中心的考察
乡村振兴战略下开发利用自贡盐业文化资源的几点思考
基于WTO分析法的自贡井盐文化品牌战略规划
CIS战略与“千年盐都”文化品牌推广研究

盐文化与旅游发展
金坛盐业康养文旅嵌入乡村振兴模式的研究
天府商路文化源流及文旅品牌开发研究
中小学生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原则研究——以川黔盐业博物馆为例
淯井盐文化的独特禀赋及其旅游开发价值
自贡盐文化旅游的人文本底、价值基因与IP创设研究
盐之博物:(自贡)盐文化旅游活动与博物学
川盐古道路网系统及其历史文化与旅游价值探析
体验式旅游纪念品开发对盐业旅游发展的促进

盐业遗迹与地方文化
盐业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与新型旅游的发展——以釜溪河盐文化长廊夜游旅游为例
重庆石柱白虎山段巴盐古道文化挖掘与开发的思考
用城市有机更新为全域旅游赋能——试论自贡“西秦会馆-桓侯宫-王爷庙盐业市井文化风貌区”的保护路径
复兴“上古盐都”的战略思考——宁厂古镇盐文化保护、城镇功能修复、旅游开发综合规划预研究
诺邓与乔后盐文化比较研究
展开全部

中国盐文化(第13辑) 节选

  《中国盐文化(第13辑)》:  1.目标体系  总体目标就是复兴“上古盐都”——宁厂古镇,重现其历史风貌。具体地讲,就是要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1)恢复宁厂古镇的活力,即修复宁厂古镇的城镇功能。目前,宁厂古镇没有任何产业,城镇功能丧失,人口严重流失,常住人口不足200人,是名副其实的“死城”,学术界称之为“收缩型城镇”。因此,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将“死城”变为“活城”,恢复宁厂古镇的活力与生机,*直观表象就是要恢复到2000~2500人以上的常住人口。  (2)旅游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宁厂古镇不具备发展农业、现代工业或其他产业的条件和基础,但得天独厚地拥有优质的巫盐文化旅游资源。故大力开发旅游产业,合理利用其优势资源,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其*重要的商业价值所在,故旅游产业一直都被确定为主要发展方向。但数十年来,发展思路不明确,投入严重不足,未能取得任何突破。游客稀少,仅有一两家民间“农家乐”在断断续续地维持经营。旅游业还处于规模小、档次低、文化内涵缺失、自生自灭的状态,且还在进一步恶化。  (3)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宁厂古镇系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是中国巫文化、盐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5000年的制盐历史,和“吴蜀之货,咸萃于此”的辉煌。巫文化、盐文化、乡土建筑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移民文化等底蕴深厚,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也是潜力巨大的优质人文旅游资源。但随着盐厂的关闭,人口迁徙,建筑年久失修,上述各文化因失去生产、生活传承,亦无专项文化保护措施,均陷入自然消亡的状况,甚至濒临灭绝的境地。故亟须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并在旅游开发中实现其商业价值。  上述三大目标,构成了复兴宁厂古镇的目标价值体系。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三大目标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同时,彼此又有一定的矛盾(如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相互制约。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完成,**步,复兴传统产业的城镇功能较完善的宜居的古典小镇;第二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建成以巫盐文化为主要内涵的人文旅游景区。  2.实现目标的路径  怎样对历史文化名镇、古村落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目前固有的模式就是开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优质”旅游景点——修复或仿建历史建筑,完善通勤、食宿、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从而整体上大幅提升旅游产业的规模、档次和品质——然后吸引游客前来消费实现盈利。此路径通常见效快,但很难持续下去,也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造成较大的破坏。究其原因,其难点并不在文物、历史建筑的修复和旅游景区的打造与营销,而在于怎样使其具备持续的发展动力,避免因千篇一律,缺乏合适的商业业态,从而出现景区开业不久就关门大吉的结局;或者大拆大建,过度的旅游开发和商业行为对历史文化的巨大破坏,致使历史文化名镇被掏空内涵而沦为昙花一现的旅游商业集市。另一种模式为“隔离式”保护,或“断炊烟”保护,原住民大部分被政府动员迁走,或因失去生计和城镇基础设施老化、生活不便等主动迁走而成“空城”“死城”。以上模式均不可取,所以,复兴宁厂古镇应另辟蹊径。即通过城镇功能修复,达到完整地、“活态”地保存并展示其历史风貌和文化积淀,由此旅游开发、经济社会发展等目标就会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也就是说,发展宁厂的主题(盐文化)旅游产业,不应单纯地从盐文化资源利用和景区打造人手,而应从一步一个脚印的城镇功能修复人手。  宁厂盐文化*有效的保护方式是什么?是修复一批盐业遗址、历史建筑,兴建盐文化博物馆吗?不是。因为这些都是“死的标本”,没有任何生命力。  文化保护*有效的办法是恢复它的活力,恢复它自身的生命。即以日常的生产、生活形态,在现实社会中一代一代延续下去,成为市井生活的重要部分,成为“活的标本”。具体地说,就是要让传统形态的宁厂古镇,能够不完全依靠旅游业,不依靠现代工业、不依靠财政长期输血就能独自生存下去,自己养活2000~2500常住人口。而要恢复2000~2500常住人口,需提供700-800个就业岗位,其中一半以上为传统产业。若能做到这一点,宁厂的巫盐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就不是死的文物、遗迹、遗址、古董和传说,而是鲜活存在的一代一代延续下去的百姓生活!这种与现时代隔绝了近半个世纪的“原生态”生活,就是*绝佳的人文旅游资源!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城镇功能的修复,即城镇*主要的两个功能——“产业聚合”和“人口聚集”的修复,通过“产业聚合”促进“人口聚集”,进而自然而然地实现盐文化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这些需要恢复的本土或传统产业,其核心就是传统工艺的、作坊式的食盐生产及配套产业。但传统工艺制盐成本太高,完全恢复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只需恢复1~2家传统制盐作坊,年产食盐500-800吨,提供30个就业岗位。如此构成了宁厂的核心产业圈,也是*吸引游客的人文旅游景点。宁厂旅游业就有了灵魂,有了持久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  ……

中国盐文化(第13辑) 作者简介

  曾凡英,四川自贡人,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历史学教授。中国商业史学会川商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四川省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北京中盐盐文化传播中心理事。  主持并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厅级规划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论著《中国盐业史学术研究一百年》《政府管制产权制度与中国盐业管制改革》《史家龟鉴——史通与中国文化》等17种(含合著);主编中国盐文化研究丛书(已出版12种)。有16项成果获省、市人民政府优秀成果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