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镜第三十三辑 :中华考古图志
-
>
(花口本)(精)读一页就上瘾的唐朝史(全4册)
-
>
长安梦华录
-
>
安史之乱
-
>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
-
>
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
-
>
西洋镜:第二十三辑 五脊六兽
两晋其实很有趣
¥9.1¥35.0历史的坏脾气: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增订版)
¥30.7¥48.0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33.7¥68.0我的回顾
¥35.4¥68.0文采与悲怆的交响(下): 960年至1276年的中国故事
¥12.5¥24.0
大家掌故 第一缉 不为繁华易素心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0893131
- 条形码:9787510893131 ; 978-7-5108-931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家掌故 第一缉 不为繁华易素心 本书特色
1. 大师风范 真实回忆 隐秘往事 2.明报月刊五十年精华选集金 庸大师一手创办 二十余位海纳外学者心血之作 揭示中国近现代百年中国文人精神细节权威读物
大家掌故 第一缉 不为繁华易素心 内容简介
本书关注重点在近代以来, 百余年内, 宜以写人和叙事为主, 梳理、考证旧史, 当多用罕见材料, 道人所未道, 并强调文人高雅的趣味与不俗的境界 —— 这后一点, 正是掌故区别于其他历史文献的重要特征。我们当然也期待作者撰写亲身见闻, 但时移世异, 百态丕变, 耆旧凋零, 堪称*大的难题。也许只能说, 有一代人的心史, 也就有一代人的掌故。**部分: 不为繁华易素心 (以大家不受名利诱惑、心怀家国为主题) 第二部分: 文人的一点真骨血 (讲述了大家的铮铮傲骨) 第三部分: 真名士自风流 (以大家的逸闻趣事为主) 第四部分: 盖棺未定论 (以大师死后的回忆文章为主) 。
大家掌故 第一缉 不为繁华易素心 目录
**部分 不为繁华易素心
鲁迅怎样过年 李允经 003
我所认识的老舍 [俄]爱鲁地·富特林哥 008
纪念张兆和先生 李芸生 027
我的朋友乔冠华 [日]品田丰治 032
“我一直在写”——记余光中先生 陈芳 035
成年人的童话——查良镛先生北大行 陈祖芬 049
访华君武谈漫画创作,看黄胄画少女与毛驴
——北京、南京、上海画坛小记 莫一点 057
第二部分 文人的一点真骨血
君子一诺:记季羡林先生 张世林 071
蓄须明志的爱国艺人——初访梅兰芳的感受 冒舒 081
名副其实的“国子先生”——记启功先生 黄苗子 088
张君秋和还珠楼主在日本沙滩宪兵队 阿澜 115
钱学森和他的同学徐璋本 谢泳 126
第三部分 真名士自风流
张爱玲二三事——访张爱玲姑夫记 司马新 135
齐白石和梅兰芳的交往 王方宇 141
金庸的侠气 池田大作 148
第四部分 盖棺未定论
丰子恺与叶圣陶 丰华瞻 157
重新发掘施蛰存的世纪人生 孙康宜 161
洪业忆故友:胡适、顾颉刚、傅斯年、赵元任 陈毓贤 174
一位“冻死迎风站”的倔强母亲
——记张学良的生母赵氏 之宇 191
微笑——纪念外公俞平伯逝世二十周年 韦柰 197
大家掌故 第一缉 不为繁华易素心 节选
一个人名噪一时并不稀奇,但一生饮誉却难得一见,梅兰芳是这样为数有限的人之一。他经历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北京杨梅竹斜街或鲜鱼口照相馆的橱窗陈列,如走马灯似的,一会儿袁世 凯,一会儿黎元洪,一会儿又是冯国璋;冯“大总统”的肖像换上徐世昌、段祺瑞,未久,又让曹锟、吴佩孚、 张作霖、冯玉祥所顶替,然后是蒋中正……可是梅兰芳的玉照却“我自岿然不动”。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我和几位蓄须明志的梅兰芳同事自重庆转往上海。在大后方住了多年,一旦旧地重游,恍如隔世,对那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生活,看不习惯。昔日的租界虽说收回了,满街却是趾高气扬的美国兵。刚从日寇铁蹄下解放出来的上海市民,瞪眼望着那群飞扬跋扈的花旗“烂水手”,憋着一肚子气。请看今日城中是谁家天下?那时从天上飞来的和从地下钻出来的“五子登科”之徒,竟把上海看作殖民地,沦陷区的人都被戴上了“伪”字号的帽子,不但汉奸是正牌的伪官、奸商,连普通老百姓也成了“伪百姓”,一切都乱了套。难怪洪深教授一回到上海就叹气:“除了电车还在轨道上跑,一切都出了轨!” 我们几个从大后方来的记者,有时在咖啡馆小坐,闲谈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忽然有人提出:“去访问梅兰芳,怎么样?这是位新闻人物呀!”这个建议立刻获得大家的同意。“双十节”将近,上海充满了节日气氛。市政府筹备这天清晨在跑马厅(人民公园)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会后是盛大的游行,晚间在兰心戏院演出精彩的文艺晚会,大轴戏是梅兰芳的《费贞娥刺虎》。由于他在敌占区坚贞不屈,蓄须明志,拒绝粉墨登场,人们对他的表演艺术望眼欲穿。他息影多年,为了准备演出,免不了忙于重新组班,自己也要勤吊嗓子、练身段。 我忖思,这个日子口约他访问不太可能。我向父亲提起这事,父亲说:“我打个电话试试。” 谁也没料到,梅兰芳一口答应下来,日期就是十月十日。 父亲提醒他:“你这天有戏,够忙乱的,还是改日吧?” 梅先生答:“就这天合适。人家都知道我晚上有戏,白天不会来找我的。” 就这样,我们在胜利后的**个辛亥革命纪念日,作为大后方的**批记者,采访了这位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这也是我生平**次会见梅兰芳。他的名字,我*初知道还是儿时从父亲口中听到的。梅先生是男旦,当时演员都有艺名。我小时候以为“梅兰芳”如同“白牡丹”一样,也是艺名,突然问我父亲:“梅兰芳的真姓是什么?” 父亲大笑道:“傻孩子,梅兰芳不是明明姓梅?”我好纳闷,这样一个女性的芳名! 民国初年,中国银行总裁冯耿光(幼伟)、吴震修、李释戡、许伯明等先生和我父亲以及一些文苑名流,热爱梅兰芳的戏曲,钦佩梅兰芳的人品,与之结为忘年交。这几位老先生被时人视为“梅党”,被梅先生的表演艺术所倾倒。无量大人胡同“缀玉轩”中,时常能见到他们的踪迹。老人们在一起,或击节歌唱,或研讨剧情,或推敲音韵,或撰写唱词,或讲究服装、身段、扮相等,酒酣耳热之际,豪兴大发,放论古今,不久,一个剧本就产生了。 梅兰芳能在他周围有这样一个强大阵容的“参谋团”,对今天任何一个名角儿说来,是不可能的事。 我**次接触梅先生,是在北伐战争时的上海。那时我还是一个弱冠的学生,随长辈去串亲戚。亲戚家正主办《诗钟》,梅先生也来了。我不能厕身父执辈中,对梅先生也只是隔窗窥视,可称“望梅止渴”。 来到思南路梅宅,阶前木叶殷红斑斓,一只主人豢养的猢狲在草坪上自由自在地玩耍。客厅内这时却静悄悄的,如同大战前夕的宁静,完全出乎我们意料。这位新闻人物家中,既没有如云的宾客,也没有丝竹管弦之声,更无形形色色的人事纠缠他,连电话铃也未响过一次。如果不是姚玉芙开门肃客时告知:“梅大爷正在候驾呢!”我们还以为走错了人家。 这座小楼连同草坪虽占地不广,却异常玲珑舒适。据他后来自己说,房子的业主是新华银行,仗着冯幼伟的说情,才暂缓追索积欠的租金。梅先生在沦陷时期的生活窘境可想而知。我正端详壁上悬挂他学画的老师汤涤(定之)先生的巨幅墨梅,主人已经含笑安详地走入客厅。那次谈话,我曾写过访问记,作为专栏文章刊于《立报》**版,可能是(抗日)胜利后**篇关于梅兰芳的报道吧。 梅兰芳是一位可敬的爱国者。对他的蓄须明志,自己认为“这不过是国民的天职”。在香港,在上海,他都在日本人的严密监视下,言论行动不能自由。他手中无枪,无以驰骋疆场杀敌。他手中没有马班之笔,无从对敌伪口诛笔伐。他竭力所能办到的是拒绝粉墨登场,不为所谓“王道乐土”粉饰太平。并不像什么人说的,凡天才都是天生的革命家。 梅兰芳自不例外。在他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之前,他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未必了解。他与左翼文化人有接触,也访问过苏联,但他对国家和爱国的概念,并非一开始就明确的。当我告诉他,大后方的人们很想念他时,他脱口而出:“我准备收拾收拾,把家安顿好之后,就上重庆向蒋委员长致敬!” 在当时,举国一片胜利的欢腾,“元首”就是国家的象征。当人们还未彻底认清蒋介石的面目之时,梅兰芳有那样的说法又何足怪?事实教育了梅兰芳,他后来并未去重庆向蒋介石致敬,也没有去南京给蒋祝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既未出走香港,更未逃亡台湾。梅兰芳深明大义,待人温柔敦厚,即使在他经济困窘时,也照常供养他的旧班底、老伙计、厨师、司机、仆役,直至梅先生本人辞世。他毕生不忘提掖他从艺的恩师与挚交冯幼伟、追随他多年的策士李释戡和秘书许姬传。 梅兰芳是京剧改良运动的先行者。从来历史上伟大的艺术家都是革新运动的首创人。蹈袭前人,只能是跟着人家屁股后头跑。墨守成规,口口声声以不逾越祖师爷的规范而扬扬自得的演员,只能是抱残守缺,一代不如一代。从《天女散花》《邓霞姑》到《生死恨》《战金山》以及晚年的绝响《穆桂英挂帅》都验证了他不断追求进步的足印。 梅兰芳不但在表演艺术方面足以雄视梨园,他的戏德,他的为人谦恭,也值得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一次戏剧节大会演中,他和周信芳先生合演《打渔杀家》。这出戏生旦并重,而以萧恩略占上风,本来以梅先生的声望论,可以不轻易给人配桂英,然而他毅然接受周的提议,排出这个戏码子,破例为周挎刀,用周的琴师,出场时也让周先出台亮相,而自己闪在一边。这样,并无损于梅兰芳的声誉。相反的,愈使人佩服梅先生谦让的戏德高人一等。
大家掌故 第一缉 不为繁华易素心 作者简介
司马新:旅居美国多年,系哈佛大学文学博士。曾就学术问题等与张爱玲晚年有书信往来。 陈祖芬:陈祖芬,女,1943出生,上海人,作家。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曾连续五次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及其他文学奖几十次,已出版个人作品集二十多种。其丈夫是著名学者刘梦溪。弟弟为著名围棋大师陈祖德。 池田大作:池田大作(1928年1月2日-),日本东京人,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创价大学创办人,是一位著名宗教家、作家、摄影师。曾任日本创价学会会长(1960年—1979年)。池田与创价学会致力于推动文化、教育、和平,1983年获联合国和平奖,1989年获联合国难民专员公署的人道主义奖,1999年获爱因斯坦和平奖。在中国获得的奖项有:中国艺术贡献奖(1959),中日友好“和平使者”称号(1990),“人民友好使者”称号(1992),中国文化交流贡献奖(1997)。 其他作者的作者简介不一一列出,共汇集二十多位海内外知名的作者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2.7¥39.8 - >
朝闻道
朝闻道
¥8.8¥23.8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15.1¥39.8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6.4¥42.0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7.6¥55.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3.5¥68 -
历史无间道
¥19.8¥52 -
万历十五年
¥12.9¥26 -
底色-侯宜杰读史随笔
¥21.7¥53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精选本)
¥17.1¥42.8 -
夭折的转型-侯宜杰读史随笔二集
¥19.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