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镜第三十三辑 :中华考古图志
-
>
(花口本)(精)读一页就上瘾的唐朝史(全4册)
-
>
长安梦华录
-
>
安史之乱
-
>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
-
>
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
-
>
西洋镜:第二十三辑 五脊六兽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812841
- 条形码:9787559812841 ; 978-7-5598-1284-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本书特色
在这本访谈录中,我们不仅读到了梁漱溟先生的思想魅力和人格形象,不仅读到了梁漱溟先生所体验的现代中国思想的演化脉络,而且读到了蕴藏在梁漱溟先生身上的中国文化精神,她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持续滋养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内容简介
1980年,先后有两位美国学者越洋访问梁漱溟先生。林琪即是位(1980年6—7月);另一位是艾恺(1980年8月,已成书《这个世界会好吗?》)。这部访谈录广泛与专精并重。基本回顾了梁漱溟先生的一生,讲出了精彩的人生故事。对于梁氏特别关心的话题,如乡村建设运动主旨、佛学要义,尤致意再三。这部访谈录遵循口述实录,几无润饰,保持了鲜活的现场感。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目录
第二天: 1980.6.20
第三天: 1980.6.22
第四天: 1980.6.23
第五天: 1980.6.24
第六天: 1980.6.25
第七天: 1980.6.26
第八天: 1980.6.27
第九天: 1980.6.28
第十天: 1980.6.29
第十一天: 1980.6.30
第十二天: 1980.7.2
第十三天: 1980.7.5
附录
一九五三年我犯错误的始末: 一九七六年补述梁漱溟
梁培恕致林琪的信
索引
跋: 一点回忆及补充伍贻业
后记: 致谢林琪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节选
**天
1980.6.19
[此日没有录音,以下是根据两个人的现场记录而写成的。]
去北京大学教书
梁漱溟说[袁世凯称帝]设立政事堂,取消段内阁。段祺瑞这个人很好,他离开了北京城去西山住了。袁失败又恢复段内阁、总理府,要张耀曾做司法总长。倒袁成功是依靠了西南方面的势力,云南、广西……张耀曾就是代表了西南派的力量。张耀曾的父亲是张门的第十二个儿子,梁的外祖父是张门的长子,因此张耀曾算是梁的远房堂舅。但张耀曾*喜欢的还是梁这个外甥。张要梁做他的秘书,因为张要同西南方面联络,梁便掌握起草文书和机要文件,有一本密码。工作很忙,经常要忙到深夜。张有四个秘书,沈钧儒
沈钧儒(1875—1963),浙江嘉兴人。1917年3月任司法部秘书。年龄*大,好像是四十二岁,长梁十八岁。后来,张耀曾不做司法总长了,梁才能在推迟一年后,到北大哲学系教书。
梁当讲师,每周讲两个小时,*长不超过三个小时。开始讲印度哲学,后来也讲儒家哲学。朱自清、冯友兰,还有孙本文、顾颉刚,都是梁在北大教哲学时的**批学生。谭平山(鸣谦)也是,他大梁五岁。系主任是陈百年。1924年,梁辞去北大教职。
杨怀中(昌济)先生[杨开慧父亲]是哲学系教授。教西洋伦理学史。此人“奇笨”**天和第二天访谈稿凡是有引号的地方,都是两个人一个字一个字记下来的梁漱溟当时说的话。,呆板,“大舌头”,但意志坚强,刚毅。章士钊和杨是好朋友,两人一道去日本,又去英国留学,杨[当时]住地安门豆腐池胡同。还有王昆仑也是北大学生。
为什么不批孔
1974年政协要求梁参加批孔,梁拒绝了。梁说:“批孔也许政治上有他的必要,我不懂,我不会公开反对。但我要保持我的不同的意见。共产党内党章有一条可以保留意见。党外也应该如此。但我不公开地谈反对的话。”每周政协有小组学习,梁参加的是无党派小组。政协召开五组联会批判梁为什么不批孔。梁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第九》。
梁至今还保留冯友兰先生留美时写给梁的信件。
第二天
第二天
1980.6.20
[此日没有录音,以下是根据两个人的现场记录而写成的。]
《中国文化要义》的出版
梁漱溟说[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共冲突时]他在四川,在写《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开明书店要梁书稿,梁把此书十四章中的十三章都交给开明,书中有梁对中国社会有无阶级的分析,当时共产党要成功的局势已经明朗,上海开明不出版。后来,这本书由成都路明书店出版,印了二千到三千册,给梁十分之一的书。
早期政治活动
梁说他是城市人。从曾祖三代起都在清朝做官,从广西到北京,没有乡村生活经验。父亲即梁济先生。梁济(1858—1918),字巨川,一字孟匡,祖籍广西桂林。光绪年间举人。曾任京师高等实业学堂斋务提调等职。和父亲的朋友彭翼仲彭翼仲(1864—1921),名诒孙,字翼仲,祖籍江苏长洲县。清末民初著名报人、社会活动家。是爱国维新分子,梁从小受父亲和彭的影响。彭在北京办了**家报纸。当时尚没有新式学堂,彭又办了蒙养学堂,性质像西方的小学校(学校的名字来自《易经》里的“蒙以养正”)。家父与彭爱国思想大致相当。美国颁布禁止华工法,彭组织市民上街抵制美货,带学生进商店向老板讲,梁也跟着上街。这在中国是新的一种运动。当时大家的理想是英国式的宪政。清朝晚期搞预备立宪,地方设諮议局,中央有资政院。梁去旁听,那时开会在下面,旁听在上面[楼上]。当时梁十七八岁。上中学的时候,同学当中,梁和甄亮甫*热心支持改革,要开国会,不满意资政院。
汪精卫是革命党人,他同一位四川姓黄的筹划刺杀摄政王(宣统的父亲),夜间在摄政王第二天要抵达的路口埋炸弹,被捕,清政府没有杀他,袁世凯南北议和时放汪出来,要汪和南方谈判。汪出狱便组织了京津同盟会。梁和甄都参加了。还有一位李石曾也参加了。李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另外是吴稚晖、蔡元培、张静江)。还有魏宸祖,此人做过国务院秘书长、驻外大使,也参加了。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相关资料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与《东方学术概观》等。林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执教于东康州大学。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伍贻业,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编《南京回族伊斯兰教史稿》。
- 主题:评价该书内容
《至道无馀蕴矣:梁漱溟访谈录》是一部极具思想深度的口述实录,由梁漱溟先生口述,林琪与伍贻业采访整理。该书以鲜活的现场感,广泛而深入地回顾了梁漱溟先生的一生,展现了他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巨擘的非凡魅力与深邃思考。书中不仅记录了梁漱溟对儒家、佛教及西方哲学的独到见解,还详细探讨了乡村建设运动等社会议题,让读者感受到其思想的广博与深邃。本书不仅是了解梁漱溟思想的重要资料,更是品味中国文化精神的珍贵读本。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3.5¥10.0 - >
月亮虎
月亮虎
¥14.4¥48.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5.1¥42.0 - >
山海经
山海经
¥19.7¥68.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8.9¥29.8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6.5¥28.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3.5¥68 -
历史无间道
¥19.8¥52 -
万历十五年
¥12.9¥26 -
底色-侯宜杰读史随笔
¥21.7¥53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精选本)
¥17.1¥42.8 -
夭折的转型-侯宜杰读史随笔二集
¥19.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