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月满昆仑

月满昆仑

作者:屈全绳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556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2.9(5.5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月满昆仑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0120909
  • 条形码:9787220120909 ; 978-7-220-12090-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月满昆仑 本书特色

《生日三记》《春之韵》《缘何春花秋烂漫》《宁波秋夜》《青岛赏月》《提前过了个重阳节》《今秋桂花格外香》《向往梅花》《成都观虹》《初登嘉峪关》……《月满昆仑》是作者从众多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佳作结集,记录了一位古稀老人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月满昆仑 内容简介

本书是屈全绳个人文集。全书收录了作者*近十几年所创作的作品,分为“皓首回眸”“以贤为策”“一瞥万象”“书卷盈怀”“素日琐记”“小品杂集”六辑。作者对自己几十年人生历程的回顾和感触,对逝者的怀念,对贤者的敬重,对后辈的期盼,都写进文章里。

月满昆仑 目录

自序
**辑 皓首回眸
清明忆父
中秋忆母
附文:爷爷奶奶,我想你们
——清明时节忆童年
回忆五毛钱
难忘初过八一节
月满昆仑
友情重过酒千盅
让回忆释放正能量
汶川地震那一天
弥留之际的弟弟
第二辑 以贤为策
哲人归大夜,千古传圭璋
——忆季羡林先生为《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题词
长亭一曲路三干
——冯其庸先生的西域行与军旅情
道德文章谁为继
——悼念冯其庸先生
冯其庸先生学术生涯中的“求索”与“爬坡”精神探析
显学后面的隐形人
——记佛教造像研究专家暨敦煌学专家孙国璋先生
千古藏学一宗师
——王尧先生头七祭
李巍先生的收藏与金铜佛像的归宿
雕琢神态塑造气韵
——记著名雕塑艺术家纪峰先生
下笔惊风云落墨染毫巅
——试论吴振西诗书画艺术
喜怒哀乐尽在笔端
——李凤杉写意人物画解读
丹青不知老将至凌云健笔意纵横
——叶毓中杜甫诗意书画探因
为有源头活水来
——邓晓岗先生水墨竹柏画浅析
解读王洛宾
——*美的音乐在自己的国土上
为有心泪拾遗曲
一个为病人活着的医生
——回眸第四军医大学王锦玲教授
没有镌刻的碑文
——追忆“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为救灾牺牲的邱光华机
组五烈士
看书展忆故人
第三辑 一瞥万象
跨越时空沧桑的天国景观
——大足石刻个性特征浅议
结缘金铜佛造像记
永乐金铜佛像与汉藏文化交融
汉藏佛教文化艺术交融的认同基础
因缘殊胜普陀山
巫文化源流与创新之管见
卓玛的眼泪
故乡的“原”与“沟”
青岛的五四广场
义乌因“孝”而得名
第四辑 书卷盈怀
奇葩绽放心生香
——写在《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付梓之际
甘与西陲共春秋
——我读《岁月回顾》
真挚的家国情怀
——读《戎马西域四十秋》
画龙多雅士点睛一戎衣
——读《南远景中国画研究文集》
以兵寄情以论立世
——读南远景军事人物评传《云卜论兵》
观察与思考的沉淀
——读邓晓岗随笔集《独眼》
萧劲光大将《八五抒怀》读后
记忆深处藏精神
——关中尧散文集《一捧沙》读后
试论关中尧文学作品的特征
微言大义夕阳红
——王发虎《顺其自然度晚年》序
让民族的苦难与辉煌凝成永恒
——读廖毅文报告文学集《历史的闪电》
《弟弟*后的日子》
——一本读起来放不下的书
潺谖的心语
——李凤玉散文诗欣赏
回眸北大
——在北大图书馆找到了我的短篇小说处女作
第五辑 素日琐记
生日三记
春之韵
缘何春花秋烂漫
宁波秋夜
青岛赏月
提前过了个重阳节
今秋桂花格外香
向往梅花
成都观虹
初登嘉峪关
第六辑 小品杂集
较量
战友
应聘
遗嘱
地震
支票
展开全部

月满昆仑 节选

清明忆父 父亲屈怀远是在母亲王玉琴走后第四个年头撒手人寰的。倘若老人家健在,今年应是103岁的人间仙翁了。 令我至今无法释怀的是1979年4月5日,父亲刚跨进63岁的门槛,便走到他艰辛凄苦的人生终点。 今年的清明节,是父亲的忌辰。清明与忌辰重合,这是因缘际会,抑或是天人巧合,我难以判定。但我相信吉人天阀,一善有善报,父亲能够分享青冢弹泪的天下追思,也算是一种哀荣!可我宁愿父亲活着,也不要这样的哀荣。 我是在父亲告别尘世前十多天离开他的。那时候父亲已经猜到他得了不治之症,而父子之间的诀别,无疑使死亡早几天掐住了父亲的命门。父亲靠在我弟弟身上,倚门送我时寸步难移。他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浑浊的眼眶装满了不舍,绝望的神情笼罩着他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那一刻,我们父子相对流泪,没有说一句话。说什么呢?有什么可说呢?只有生离死别的悲痛,只有忠孝不能两全的心声!那一刻早已长进我的脑子,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父亲是在我军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凯旋声中走向生命终点的。 1979年2月17日,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全线打响,3月16日我军全部撤回国内。3月20日,我受命前往成都军区政治部政研科,学习部队战前和作战期间的政治工作经验。 那时候,南线作战虽然胜利结束,但乌鲁木齐军区所属部队仍然处于临战状态。军区首长判断,虎视眈眈的对手很可能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在我边境地区或浅近纵深,替一败涂地的越南报复我军,因为苏越两国刚刚缔结完同盟条约。此前,嚣张的黎笋集团敢于置我国再三警告而不顾,频繁侵犯我边境,故意杀害我边民,就是仗着这一纸条约壮胆的。 为了防止苏军后发制人,乌鲁木齐军区所属部队枕戈待旦,剑拔弩张,在“南疆部队放鞭炮,新疆战备不松套”的动员声中,加紧防敌突袭的准备工作。我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专程到成都军区取经的。 父亲虽然只有初小文化程度,但当过石印IA,识字不少,对《三字经》《百家姓》《干字文》《弟子规》等启蒙读本比较熟悉,也了解其中一些典故。同时受关中乡土观念的影响,对南方“蛮子”颇不待见。1961年,听说我参军要去四川,父亲当时坚决不同意。理由是“老不出关”。后来又听人说“娃到四川不想家,又有媳妇又有妈”,更不同意我当兵入川,担心我到四川娶妻生子,乐不思秦。第二年得知我去新疆当兵,虽觉得远隔天涯,但没有阻拦,只是要我尽完三年义务再回来读书,多长点出息,多学点能耐。 得知我当干部后,父亲没再劝我重回学校读书,但对新疆局势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常人。新疆一有风吹草动,就要求我务必给家里写信。1970年11月,新疆部队战备,家属紧急疏散。父母得知消息后,连发电报催我把孩子送回老家。鉴于战备形势日趋严峻,正在坐月子的妻子孙兰带着刚满两岁的女儿和满月的儿子,乘了56小时的火车回到白鹿原,把孩子托给父母抚养。将近两年时间,我们既没顾上回去看望父母,也没顾上把孩子接回新疆。P3-5

月满昆仑 作者简介

屈全绳,中共党员,陆军中将,1944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白鹿原。1962年入伍。在职期间研究军队政治工作,《议军论政》集纳了作者在《求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的70余篇论文。退休后专注文学创作,著有诗词、散文、小说、纪实文学、文艺评论多篇。由他作词的十多首歌曲被拍成MV音乐作品,其中《哈达》作为华语乐坛经典在海内外流传。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