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听孩子的话
-
>
儿童教育心理学
-
>
(文学)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
>
纪实文学:那些家长
-
>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
>
教养升级(全四册)
-
>
特别狠心特别爱.犹太妈妈德财商教育
好妈妈总有好办法(一本书搞定孩子成长中的关键心理问题)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612103
- 条形码:9787521612103 ; 978-7-5216-1210-3
- 装帧:8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好妈妈总有好办法(一本书搞定孩子成长中的关键心理问题) 本书特色
这本《好妈妈总有好办法》集作者十几年来对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的经验,帮助父母从孩子的生理、大脑与心理发育特点入手,针对普遍存在的、让父母感到苦恼的儿童心理行为,给予实操性指导,帮助父母科学育儿。育儿痛苦的根源在于父母不懂孩子的发展规律,很多孩子的正常发展过程被父母当成严重的问题。父母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失去了培养孩子某些良好习惯、行为与技能的黄金窗口期。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把孩子雕琢成一块“美玉”,父母需要首先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充分把握孩子各项能力发展的“窗口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知识为孩子未来的人生幸福与成就奠定坚实的基础。
好妈妈总有好办法(一本书搞定孩子成长中的关键心理问题) 内容简介
没有哪个妈妈不盼望孩子幸福、很好,但现实很难十全十美。作为孩子成长中的关键人物,妈妈几乎时时刻刻都会被孩子制造的各种问题包围。很多妈妈学了各种育儿办法,却依然对孩子出现的成长问题无计可施。 本书汇集了数万名父母在子女养育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融入心理学专业知识和理论,通过5大养育主题、37个核心问题,帮助父母抓住孩子发展的“敏感期”,全面提升孩子的情商、智力、安全感、自信心、自尊心、专注力、自控力、社交力和学习力,陪伴孩子幸福成长。
好妈妈总有好办法(一本书搞定孩子成长中的关键心理问题) 目录
**章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课 孩子的天分藏在哪儿——左脑还是右脑
第二课 利用“敏感期”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第三课 提升孩子智商的科学技巧
第四课 婴儿智力发展精确阶段分解
第五课 抓好这五点,孩子很聪明
第六课 儿童认知能力的特点
第七课 好记性靠“心计”
第八课 助力孩子成为语言高手
第九课 怎样帮助孩子在小学抢占学业先机
第十课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三“DO”和三“NO”
第十一课 孩子怎样学好外语
第十二课 十分钟讲透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
第二章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第十三课 怎样解决孩子间的冲突
第十四课 儿童社交的三个超级秘诀
第十五课 二胎家庭,大宝嫉妒小宝怎么办
第三章 如何塑造孩子好的性格和习惯
第十六课 输不起的孩子怎么回事
第十七课 你家孩子撒谎吗
第十八课 孩子撒谎,见招拆招
第十九课 怎样建立孩子的自信
第二十课 如何改掉孩子的拖延症
第二十一课 被遗忘的教育神器
第二十二课 你为孩子的叛逆出了多少力
第二十三课 不懂这招,妄想搞定叛逆孩子
第四章 如何与孩子沟通
第二十六课 孩子有分离焦虑,怎么办
第二十七课 轻松搞定孩子不肯上幼儿园的“困难症”
第二十八课 如何打,孩子才会听
第二十九课 怎样“尊重”你的孩子
第三十课 怎样“接纳”你的孩子
第三十一课 如何面对孩子“痛苦”的作业
第三十二课 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其实很容易
第三十三课 对孩子要宽容,还是要定纪律
第五章如何应对孩子的特殊问题
第三十四课 孩子被霸凌,父母是帮凶
第三十五课 儿童抑郁症容易被忽视
第三十六课 孩子偷东西怎么办
第三十七课 女孩自保的心理护身符
后记
好妈妈总有好办法(一本书搞定孩子成长中的关键心理问题) 节选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的专注力就像肌肉一样,是可以培养和锻炼的。这个消息对于那些觉得自己孩子的专注力不够好的父母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这节内容我就给家长们介绍三种重要且有效的方法。 1. 创建无干扰的环境 这里讲到的无干扰不是说家里一定要非常安静,就像大学自习室一样。对普通家庭来说,这是很难做到的。这里说的无干扰主要是三点:**没有生理干扰;第二没有成人干扰;第三减少无意注意干扰。 首先,生理干扰是指你必须保证孩子的作息规律,按时吃饭、睡觉,一个饿着肚子或睡眠不足的孩子是无法保持专注的。所以专注产生于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被满足以后。其次,没有大人的打扰。这种情况在现实中经常出现,当孩子专注于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如画画、看绘本、玩乐高或者是练字,大人经常会打扰他们。比如,孩子自己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家长凑上前去说:“宝宝,你在干什么呢?”还有的父母甚至会干涉孩子:“这个不能这么玩,你应该这样玩才可以。”当孩子在游乐场玩得正欢的时候,家长心血来潮地把他拉回来问:“你玩得怎么样?你玩了什么?”然后让他喝水、休息等。 如果孩子在专注于某项活动的时候,家长经常去打扰,就会在无形中破坏他好不容易形成的专注力。*后,减少无意注意的干扰。其中,对孩子干扰*多的就是电子产品,现在的小孩手机、平板电脑玩得贼溜。当儿童沉迷于那些电子产品,让无意注意占据了他过多的业余时间时,慢慢地,他就习惯于这种轻松的专注方式,从而更容易抗拒那些需要预设目标,需要主观意志力监督的活动,比如画画、弹琴、读绘本、练字等,学习也就慢慢成了他们讨厌的东西。 2. 训练自带目的性的儿童 生活中,很多孩子专注于某件事情是因为他们喜欢这件事情。比如,有的孩子做数学题的时候非常入迷,因为他们觉得做数学题有趣,而不是因为能获得家长或老师的表扬。这些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自带目的性享受活动本身,他们通常是为了事情本身去做某件事情,而不是为了达成某一个外部的目标。 比如,他们学画画就是因为画画有趣,而不是因为画得好会得到奖励。很多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学钢琴,是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依靠外部奖励来维持弹琴的动力,比如他们能得到父母的夸奖或各种奖品。虽然刚开始孩子会大受鼓舞,但是久而久之会感到麻木、厌烦。相反,有的孩子在练习钢琴的时候,家长不会给予外部奖励,而是加以引导,比如问孩子:“这首曲子你觉得怎么样?你在用手指表现《威尼斯船歌》当中流水音效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这些家长引导孩子去喜爱事物的本身,而不是任何外在的报酬,所以孩子会对弹钢琴一如既往地热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德西说过:“外在的奖励会削弱内部的动机,哪怕报酬只是作为表现的奖励,也会降低人们对事情的喜爱。” 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成为可以享受事物本身快乐的人。这样的孩子被心理学家称为自带目的性的儿童。家长想要培养自带目的性的儿童,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的内部动机,也就是让孩子关注事物的本身,而不是结果。怎么做?我举个例子,一个小朋友兴致勃勃地画了一幅画,然后拿给家长看,一般会得到两种回答:一种是外部报酬式的回答:“宝贝画得真好看”;另外一种是内部动机式的回答:“宝贝,你这幅画的背后有没有故事?能不能讲给爸爸妈妈听?你能告诉爸爸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画吗?”第二种方式就是引导孩子去关注事物的本身,而不是结果的反馈。所以第二种回答更有利于激发孩子对事情本身的喜爱。 再如,当你的孩子很快做出了一道算术题,你不要夸他:“你好厉害,你好快”,而是可以说:“你是如何做到的?”如果你的孩子考试成绩出来了,你不要总是问他:“你考了多少分?你们班上的*高分是多少?你排名多少?”而是可以这样说:“你有哪些题目还没有搞清楚?你是如何做到的呢?”总之,你要让孩子明白,做的过程比做到了什么更重要。 3. 游戏训练 游戏训练的方法很多,这里我教大家两个经典的儿童注意力游戏训练法,**个叫作“猜糖果”。这个游戏的玩法非常简单,家长准备三只颜色不同的小碗放在一张桌子上,然后把几粒糖果放在其中一个颜色的碗里,对孩子说:“宝贝,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好吗?等会儿妈妈数 123,移动这些碗,你猜猜糖果在哪个碗里。”如果孩子猜出来了,就可以获得这些糖果。当然,难度还可以升级,你可以使用颜色相同的碗,让孩子去判断糖在哪一个碗底下。 孩子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移动的碗,他的专注力是高度集中的,久而久之他的专注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当然,如果天天都玩这个游戏,孩子迟早有一天会腻,一定要和别的游戏换着玩。 第二个游戏叫作舒尔特方格,这是一个风靡全球的注意力游戏。舒尔特方格不但可以简单测量孩子的注意力水平,也是心理咨询师在做心理治疗时经常使用的方法。这个游戏的玩法非常简单,让孩子在一张方形的纸上画上 5×5的方格,然后填上1到25的数字,数字随机分布在不同的格子里,让孩子按照顺序从1一直读到25,并且要指出来。三岁到八岁,也就是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家长可以从9个格子开始,也就是在纸上写上数字1到9,然后让孩子指出。随后逐步增加难度,家长可以在一旁记录孩子数完数字所消耗的时间,时间越短,孩子的注意力水平就越高。通过游戏的方式既让孩子获得了欢乐,又训练了注意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总结一下,想让孩子长时间保持专注力,首先,你要给他创设一个无干扰的环境。其次,你可以将他培养成自带目的性的儿童,培养他学习的内部动机。*后,你可以通过很多游戏来训练他的注意力,比如猜糖果、舒尔特方格等。如果你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就会发现,培养孩子学习的专注力其实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和你做任何事情的规律一样,用对了方法就不会太难。 ……
好妈妈总有好办法(一本书搞定孩子成长中的关键心理问题) 作者简介
张曼,大学心理学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治疗师,儿童青少年问题专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长期致力于心理学教学与实践工作,拥有近十年心理咨询经验,个案咨询时长超过5000小时。主要从事儿童偏差行为、青少年问题、婚姻情感、情绪压力管理、人际交往障碍、亲子关系、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心理咨询工作。
-
孩子的宇宙
¥9.9¥30 -
我家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14.6¥42 -
孩子与学校
¥9.3¥30 -
非暴力沟通:为何家会伤人
¥10.6¥38 -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11.5¥38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9.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