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向上生长

作者:九边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256
读者评分:5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成功/励志销量榜
中 图 价:¥22.1(4.9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向上生长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1148025
  • 条形码:9787221148025 ; 978-7-221-14802-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向上生长 本书特色

让选择变得精准,让机遇不再错失。 悉数解决人生困惑问题,实现向上生长。 百万读者称赞口碑作者,九边首部力作! 粉丝两百万的大V作者九边首部力作。 九边的每一篇文章,几乎都是10万级阅读及大量转发、评论。 让选择变得精准,让机遇不再错失。 直击人生问题本质,悉数梳理难题,实现向上生长。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陷入迷茫、困惑甚至消极之中,更多的时候,会陷入了“付出了很多却几乎没什么收获”的状态之中。 很多人之所以陷入懈怠、停滞,一直在走弯路,是因为无法看透事物的本质,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唯有具备了“向上生长”的能力,才能从化解人生的各种困境。 所谓的“向上生长”,就是能够悉数梳理难题, 直击人生问题本质, 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多个维度提升提高自己,让你的选择变得精准,让你的机遇不再错失,成为不断突破自己的人。

向上生长 内容简介

百万读者称赞作者,九边首部力作。
本书将多个角度,阐述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难题,然后逐个进行深层分析,从而告诉你如何精准选择,抓住每一次出现的机会,拥有一条一路向前的人生路径。

向上生长 目录

**章 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为什么要学习及如何学习??003

当你毕业后,如何继续学习??009

厉害的人的工作和学习心得??017

关于积累、精进、进阶??024

关于记忆、链接的一些思考??029



第二章财富的本质

如何向上跨越阶层??035

理解“资源边界”,忘记“边界”??046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到底说了什么??051

穷人翻身有多难??062

“贫穷陷阱”到底是什么??077

链接即财富??091



第三章 认知突围

掉进坑里如何爬出来??097

是什么让我们变得更强??106

承认平庸可能才是进步的**步??114

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入不确定性??130

第四章 积极才是硬道理



如何坚持下去并且成事??147

娱乐到底是怎么致死的??156

为什么“丧尸文化”越来越严重??167



第五章 年轻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选择

不要偷懒,也不要耍机灵??183

不要把你的想当然作为选择的依据??189

技术才是硬通货??193



第六章 看懂趋势,掌控未来

*可怕的事,是你对“经济周期”一无所知??207

富人是怎么赚钱的??219

零利率到底是不是人们翻身的机会??231


展开全部

向上生长 节选

为什么要学习及如何学习 我在微信公众号上写文章半年左右的时候,被问得*多的一个问题是:听说你也是“996”(事实上北京绝大部分科技公司都是这样作息的),怎么有时间看书、写文章的?
先说一个逻辑吧,解释下一个人为什么需要学习。有个定律叫热力学第二定律,如果之前没听说过这个定律,也别慌张,这个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一个定律,以至于这种定律在哪里都存在。说的是一个孤立的系统不持续输入能量都是死路一条。比如一个炉子里不添加柴火,人不吃饭,绿洲没有雨水,系统会迅速坍塌,*后会变成一种稳定的低活跃状态,灰烬,死亡,沙漠。
所有系统都有一种自毁趋势,往“熄灭”或者“圆寂”方向发展。这个趋势,就叫“熵增”。
为了维持系统,需要持续地输入能量,这种持续输入的能量我们就叫“负熵流”,柴火,食物,阳光,都是负熵流。如果太阳熄灭了,地球也就完了,因为负熵源没了,地球生态系统也就自毁了。你不吃饭,你就废了,因为饭就是你的能量输入,你的“负熵流”。这些专用名词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这就是水往低处流的趋势。
古人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其实前半句说的是事物的趋势,后半句说的是一种“非常态”。要跟趋势较劲,需要额外的注意力和精力才行。
为什么一个人看抖音不知不觉两小时就过去了,背单词一个小时就跟遭受酷刑似的?就是因为前者是顺应“不进则退的趋势”,后者则是逆趋势的,逆趋势的东西基本都不会让人太舒服。
这种持续输入的能量,除了物质,还有信息,如果系统里不持续输入信息,也会变成灰烬。很多人经常的表现是“三十岁之后就死了”,不再接受新信息,不再接受新挑战,以为自己懂了。或者觉得自己反正也学不会,就不再学习了,依赖存量的知识,结果就会像炉子里的火焰一样,*后慢慢熄灭,直至变成灰。任何系统或者人都非常容易走上这条路,因为走下坡路、自毁、“熵增”,都是自然趋势。
外部的挑战,新的知识,新技能的学习,都是系统或者人的“负熵流”,只有那种有持续输入的系统或者个人才有活路。对于成年人来说,持续输入的信息就是知识。
一般情况下,知识有两种,一类知识是实践型的,也就是书籍里没有的,或者书籍里有但是不容易找到的。比如怎么待人接物,怎么“搬砖”,毕竟每个人搬的砖都不太一样,有很多技巧在里边。这类知识非常关键,往往是立竿见影的,而且对一个人来说事关重大,必须优先掌握。
当你学习了基础知识以后,如果你的生活中每天都接触全新的知识,你确实没必要计较看多少书。商人在这一点上非常明显,他们可能看书并不是很多,但是一直在解决各种难题,一直在实践中持续学习和思考,时间长了就变得非常不得了。
可是对于99%的人来说,他们进入一个新环境半年之后就稳定了,基本没什么新的知识摄入了。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经历过一段时间痛苦的爬坡之后,就迅速进入稳定状态了,没有新信息摄入了。你没有新的负熵流摄入,你的这个系统就在加速衰退。这时候你就得想办法提升自己了。
另一类知识就是书本上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一般用处比较小,但是当一个人的知识大规模地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出现“涌现”效应。这就跟冲厕所时会出现一个漩涡一样,单个水分子没有漩涡这个属性,但是聚集在一起就有了。
很多厉害的人花了很长时间费了很大力气,也没有收获很大的成绩,可是某一天突然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人家的进展,就是因为他的突破是在他的积累上“涌现”出来的,是规模的产物。知识越多,涌现效应越明显。
上班族怎么积累呢?我一般每天强迫自己看两页书。事实上*难的事就是坐到书桌前翻开书,只要翻开了,看书难的问题就解决了98%。当我拿起一本书之后,我经常可以看一二十页,所以一本书用不了多久就看完了。只要你坚持重复这些行为,每年看的书就会越来越多。
一个人在读每本书的过程中,都会有个消化阶段,也就是说怎么让这些知识在脑子里溜达一圈,吸收一下。之前我们讲编程的时候,会说把代码自己敲一遍用以吸收和巩固这些知识。不过读书过程中肯定没法把书抄一次。我的方法就是把收获的新知识发一条微博,再加进去一点之前学习到的东西。这个过程坚持下来,就会对之前读过的书有个记录,也吸收了一遍刚学的知识,同时练习了文笔。
此外,这几年有个很不好的现象,叫碎片化阅读。为啥说这种现象不好呢?因为人的大脑是“关系型数据库”,也就是说你记住的所有东西都依赖我们大脑里已经有的东西。举个例子,一个原始人看到了泰坦尼克号,他是想不明白这是什么东西的,但是你就算没见过泰坦尼克号,你也能大概知道它是什么事物,这是因为你见过别的船(哪怕你并没见过真实的船,在书籍、电视或者电脑里见过也算)。当你把两个事物关联起来,就大概能猜出这东西应该是一艘型号大一点的船了。
碎片化的东西由于缺乏“触点”,和现有知识连不起来,下次想用的时候也想不出来。我上面说自己组织语言写条微博记录下新知识,就是把新知识和已经有的关联一下。如果新知识连不到你的“认知树”上,很快就会忘了,就跟从来没出现过一样。
学习本身依赖你积累的知识的规模。你对一件事了解得越多,学得越快。比如一个木匠,他只学会用锤子,基本什么也搞不出来,后来又学会了用锯子,配合锤子就可以搞出点东西了,再后来他学会了刨子、凿子等,当他的工具箱全了,而且这些工具都会用之后,折腾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复杂,甚至别人做出来的东西他看一眼就明白个大概,不断地折腾,说不定就复制出来了。 当你毕业后,如何继续学习
我跟多数人一样,都是上班族,想学习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我业余爱好是偶尔写点东西,这和大学专业没有什么关系。很多读者也想借鉴一下我的学习方法,我现在就分享一下这些方法。
首先,我们讨论**个问题:看书到底有用没?这事按理说是不用讨论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在怀疑读书有用这回事。这两年,我在写微信公众号、写微博的过程中,认识了不少自媒体大V,他们的阅读量非常高。前段时间马前卒说,他每年都得浏览几千万字,其他自媒体大V也一样,他们写文章都是依靠大量阅读之后创作出来的。记得有个人说过:“脑子里空空如也,怎么能够想出东西来。”
一个人如果想输出,必须依赖积累,这本来就是常识。
很多人对此就纳闷了,在他们看来,有了搜索引擎,就不需要看书了。其实,即使有了搜索引擎,我们依然需要看书,搜索工具本身是个工具。既然是工具,就必然依赖使用工具的人,比如给你套木匠的工具,你能做个柜子出来吗?搜索引擎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证实”你的想法,或者确认一个疑点,如果你对一些问题理解不深刻,根本都不知道该搜索什么。
既然我知道了读书有用,那么怎样才能在工作间隙看一些书呢?
我的方法叫“抢占式”,这是个操作系统的专用词汇,什么意思呢?我早年发现*难的事就是开始做一件事,也就是有点闲工夫了,准备看会儿书的时候,转念一想,要不先玩一局《绝地求生》,玩完了《绝地求生》,又转念一想,要不看几个抖音小视频,跟朋友聊两句。每天都这样把时间耗尽了。总体来说,每一天,都抢不到看书学习的“时间片”。
所以,我每天强制要求自己一定要看两页书,看完两页再干别的,就这样,每天都能抢到看书的“时间片”。当你一旦拿起来书,一切就都有了可能。
以前我买了一套《英国史》,这套书有一千多页。如果这本书每天看两页的话,那得两年才能看完,不过我看了一个月也看了近一小半,所以一个人的潜力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
为了克服懒惰的问题,制订学习计划的时候,关键就是每天目标一定要小,跟自己先妥协了。你不要太为难自己,你不为难“他”,“他”才给你干活。是的,你体内住着一个你根本不了解的人,你得跟“他”多沟通。
为了让自己坚持学习,你要奖励自己。当你持续多长时间搞定一件事之后,你要给自己适当的奖励,比如你每天看两页书的目标坚持了三四十天就奖励一下自己,完全把你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你会惊喜地发现,你完全不了解你自己。
你做一件事坚持一两百天,习惯了以后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大脑会给习惯性的动作修“高速公路”。神经学认为,经常重复某些动作会改变神经结构,变得更加熟练而且难以改掉。
也就是说,在新形成的神经路径中,消息传播会加快,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就跟刷牙、剃胡子似的,坚持一年后,每天不做这件事就会挺难受。
此外就是学习方法的事。以学习历史为例,很多读者问我,我想了解××历史,该从哪开始?
我们应该感谢这个美好的时代,如果你对看书难以提起兴趣,那么你完全可以从看纪录片开始。比如你想学习英国史,那么就可以先看BBC的纪录片。但不管你是从看书还是从看纪录片开始学习,*关键的是你要先把整体知识框架搭起来,然后再看专题方面的书——英法百年战争、玫瑰战争、英荷战争等方面的书籍,一点一点地填充那个整体知识框架,你的知识就丰富了。
大家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来学习现当代史,总之就是先把整体知识框架建起来。你要了解历次护法运动、北伐、济南惨案、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及历次反围剿、长征等事件的前后顺序,把人物弄清楚,然后再通过专题填充细节。当你接触这个领域时间长了,自然对这个领域的了解就会越来越丰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转眼就是五年。你今天选择某一个领域,五年后你可能就是某领域的专家了。
这种学习方法也符合巴菲特的某个说法:一个小小的雪球,从漫长的雪坡上往下滚,越滚越大,加速度、冲击力、规模都呈现出加速度的扩张,只是需要每天不停地往下滚,日积月累,必有所成。
一个人如果能够用业余时间多看几遍某本书,把它吃透,就会非常有裨益。比如前几天我跟一个知乎大V沟通,他去买了一套《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之后用一年的时间看了两遍。当他看完这套书以后,就感觉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现在下笔如有神。金庸也是看了几遍《资治通鉴》,他说看完之后对人性都有了深刻理解。
你不必像很多人说的那样一年要看五十本书,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吃透两三本经典的书就非常不错了。
很多人想掌握写作的技巧,可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实*好的学习方式就是看完什么东西之后就随手写点心得,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即可。你会发现越写越利索,而且对思维的训练也非常厉害,能够让知识条理化,让大脑清晰化。而且随着时间的叠加,效果会越来越明显。你做一件事,做一周没什么用,做两个月也没什么用,但是如果你能持续五年,绝对能折腾出点名堂。
之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写东西没感觉,一方面是写得少,大脑没形成信息高速公路,当你每天看两页书之后就写几十字通过微博发布,时间长了自会有奇效。我当初就是在微博写读书笔记,到现在竟然有了几十万粉丝;另一方面是大脑储存得太少,需要大量的阅读来解决。
很多人总是问,我看完书就忘怎么办?这个可以分成两个问题来看待:
一、一个人刚看了某些书就忘了是正常的,尤其是刚接触某个领域,全是新名词,不忘才是奇怪的事。但是,大脑对信息的处理依赖“冗余”,也就是说你知道了茴香豆的四种写法之后,这辈子你都会写茴香豆了。你从一百个角度见过大象,你就能认得出大象的骨头,但是你对一只鳄龟只是惊鸿一瞥,你脑子里可能完全想不出来这东西有什么特点。对信息的认知和记忆也是这样,当你从不同的角度获取对一件事的描述之后,这件事就彻底固化在你脑子里了,想出错都难。
二、那些写专业文章的人也都是记住哪个知识点在哪本书,他只是有个大概的印象。他写作需要的时候,知道该去哪本书查而已。
再说下关于英语学习的心得。在这个方面我还是比较有心得的,我长期承担我们公司对海外业务的JAVA培训,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国度,如印度、俄罗斯等。我写文章的时候,偶尔会采用一些英文材料,所以我的英语水平还算可以。很多读者询问,怎样快速获得学习英语的技能点。
我在很多文章里讲过,学英语*主要的就是记单词,而且不能是记四六级单词的量,要记住一万五千个左右的单词。当你背下来一万五千个单词之后,你基本上就能看懂美剧,也能看懂英语材料了。
我一个很厉害的师兄说:“学英语,除了单词,其他的技巧都是奇技淫巧。”早年我听到这句话觉得非常极端,但是这些年我越来越觉得这句话有道理了。我把这种理念分享给不少人,坚持下来的人都反馈效果很好。
怎么背英语单词呢?就是机械地背,把每个单词都抄三十遍,非常机械,再过几天再抄几遍,非常耗时间,不过拿时间换空间,死记硬背下来的东西基本上一辈子都忘不了。不过这个过程非常乏味,背英语单词不大需要脑子, 需要持续刺激。
千万不要对英语环境着迷,我认识很多在美国待了很多年的人英语也一般,主要是因为记住的单词量一直没上去。
现实生活中,你很少能看到认识一句话中的每个字,但是连起来不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的人,英语也一样。考研的时候难免有“长难句”的出现,但是现实生活中基本上不需要这种句子。
至于口语,我的理解是放下面子就可以了。我在国外待过很久,发现很多地方的美国人英语其实说得一塌糊涂。日本人和印度人英语发音比中国人都差劲,但是他们非常敢说,尤其是印度人,操着一口咖喱味的英语跟谁都能唠。只要你掌握了基础英语,当你开口的时候,国外的人基本都能听懂你在说什么。至于口音这玩意儿,没必要克服,东亚人基本上这辈子都克服不了。

向上生长 作者简介

九边
作家、自媒体人、某世界500强企业高管。
微信公众号“九边”,拥有百万级粉丝。

商品评论(2条)
  • 主题:

    生命在一天天长大,知识也需要天天积累,毕业不是学习的终点,反而是另一个起点,只有保持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输出,保持学习力。

    2023/2/4 14:37:01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

    书挺好,还没读,但是包装绝对好,没有卷角

    2021/12/29 18:44:05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