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研究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研究

作者:王青宇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2-01
开本: 24cm 页数: 144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30.2(7.2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8949885
  • 条形码:9787518949885 ; 978-7-5189-498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进行监测,对改革背景、政策目标、改革进程、激励政策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对美、日等国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实施过程、政策效果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一致性评价利益相关者支持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一致性评价与药品标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对我国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及临床试验数据自查和核查,开启了仿制药注册申报及质量严格监管的良好开端,但目前政策推行中遇到一些问题。首先,作为阶段性政策,一致性评价推动多以国务院和CFDA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为主,缺乏上位法联系和衔接,缺少前瞻性及长期制度设计,包括仿制药市场准入制度、上市后再评价制度及仿制药欺诈惩罚制度等;其次,参比制剂可获得性较低或者不匹配,复杂、特定仿制药审批指南有待进一步确定;*后,首批药品289个品种完成率较低,企业评价动力不足,改革任务重、困难大等。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将对我国医药产业产生深远影响,行业集中度将大大提升,并对未来医保支付制度改革、集中采购等提供变革基础。  本书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进行监测,对改革背景、政策目标、改革进程、激励政策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对美、日等国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实施过程、政策效果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一致性评价利益相关者支持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一致性评价与药品标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对我国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及临床试验数据自查和核查,开启了仿制药注册申报及质量严格监管的良好开端,但目前政策推行中遇到一些问题。首先,作为阶段性政策,一致性评价推动多以国务院和CFDA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为主,缺乏上位法联系和衔接,缺少前瞻性及长期制度设计,包括仿制药市场准入制度、上市后再评价制度及仿制药欺诈惩罚制度等;其次,参比制剂可获得性较低或者不匹配,复杂、特定仿制药审批指南有待进一步确定;*后,首批药品289个品种完成率较低,企业评价动力不足,改革任务重、困难大等。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将对我国医药产业产生深远影响,行业集中度将大大提升,并对未来医保支付制度改革、集中采购等提供变革基础。
  在对美、日历史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分析中,发现美国的DESI评价方法是依据政府、企业及科学文献三方证据,日本药品有效性评价参考了美国的DESI,评价方法上确立了科学文献筛选评价品种,企业提交证明材料、药事委员会审议等方法。药品品质再评价主要采用体外溶出试验的方法,以制剂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溶出曲线比较来进行评价。我国的方法主要是以采用市场准入制度,人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为主。
  在代表药物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药品标准的比较研究中,发现我国药品标准中部分项下规定不够详细、标准较低,这将会对仿制药品质量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在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工作中,还应该注重药品质量标准的提升,建立适合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注册标准及国家药品标准等标准体系。
  在问卷调研中,部分受访者认为总体上仿制药在安全性方面与原研药存在较大差异,以及不同厂家仿制药质量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抗生素、心血管类仿制药在临床使用时受到抱怨或投诉。药师对我国目前仿制药信任度较低,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政策支持度较高。
  目前,基本药物目录中289品种一致性评价通过率较低。建议考虑国情与患者需求,时间上有一定缓冲期。尽快完善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等,未来一致性评价在仿制药审评阶段就完成。参比制剂应尽快明确,基于BCS分类豁免品种应尽快公布,特定复杂产品仿制药审批指南逐步完善。继续加大289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激励制度,包括财政激励、采购、医保政策等。
  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中信息透明度较高,沟通渠道多样,上市药物目录集数据库初步建立。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将采购、使用、医保制度改革等政策逐渐细化、落实,以形成有力的激励制度。防止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变为“一次性评价”,需要建立药品全生命周期监管制度。不断提升仿制药信任度,发挥药师主体责任,完善仿制药政策。
  本书主要创新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仿制药及参比制剂定义的要素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
  ②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的背景、进程及阻碍、利益相关者、审评透明度等进行了监测分析和评价。
  ③对一致性评价和药品标准关系进行了辩证思考。
  ④本书对国内药师对仿制药知识、观点及一致性评价的看法等进行了详细调研。开放式问题的设计则为未来循证药学研究及真实世界证据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研究 内容简介

该书主要介绍了仿制药与原研药质量和价格差异的现状、仿制药在世界各国信任度问题、中美日三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差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对医药产业的影响, 以及制药科研人员对仿制药相关政策的观点和态度等内容。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1 仿制药与原研药体外溶出试验、体内BE试验 1.3.2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相关政策研究 1.3.3 仿制药及参比制剂研究 1.3.4 仿制药上市后与原研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系统综述 1.3.5 医生、药师和患者对仿制药信任度的研究 1.3.6 仿制药价格、可获得性、可负担性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 1.4.2 理论研究 1.4.3 比较研究 1.4.4 问卷调研 1.4.5 统计分析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仿制药、参比制剂、标准制剂 2.1.2 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等相关概念 2.1.3 治疗等效性 2.1.4 质量及其度量 2.2 相关理论 2.2.1 质量源于设计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政策改革 第三章 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研究 3.1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的背景 3.1.1 政策改革之政治、经济背景 3.1.2 政策改革之我国仿制药行业背景 3.2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3.3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监测研究 3.3.1 政策的目的及观点 3.3.2 政策文件 3.3.3 政策立法及实施 3.3.4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申报程序 3.4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进展 3.4.1 一致性评价品种来源分类 3.4.2 分品种、分剂型阶段实施 3.4.3 公布的参比制剂分析 3.4.4 已获批品种、剂型、厂家分析 3.4.5 一致性评价现阶段审评受理情况分析 3.5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的激励措施 3.5.1 采购使用 3.5.2 医保支付 3.5.3 加强沟通、交流 3.5.4 信息透明度高 3.5.5 各省激励措施 3.6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对医药产业影响的分析 3.6.1 配套政策实施后,将会提升仿制药市场份额 3.6.2 仿制药产业集中度提升,中小企业或面临淘汰 3.6.3 给上下游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 3.6.4 加速仿制药企业的国际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章 国外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及借鉴 4.1 美国仿制药相关制度 4.1.1 美国Hatch—Waxman法案 4.1.2 药物有效性研究实施项目 4.1.3 美国特定、复杂仿制药的审批 4.2 日本仿制药再评价 4.3 中关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比较 4.4 启示及建议 4.4.1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需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 法律法规 4.4.2 一致性评价期限、方法及特殊考量 4.4.3 国情与患者需求的平衡 第五章 仿制药质量标准差异的比较研究——以代表药物为例 5.1 研究目的 5.2 方法 5.3 结果 5.3.1 盐酸二甲双胍片 5.3.2 阿司匹林片 5.3.3 伊曲康唑胶囊 5.3.4 注射用头孢他啶 5.4 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政策进程中呈现的问题 6.1 参比制剂相关问题 6.1.1 参比制剂争议 6.1.2 参比制剂的可获得性问题 6.2 基于BSC分类的BE豁免的研究 6.3 特定、复杂仿制药的审批 6.4 一致性评价进程中基药通过率过低的原因分析 6.4.1 从企业角度分析 6.4.2 从管理主体角度分析 6.4.3 从历史角度分析 6.5 配套措施及后续监管问题 第七章 药师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认知的调研 7.1 目的 7.2 方法 7.2.1 问卷设计 7.2.2 数据收集的时间和方法 7.2.3 数据处理及统计 7.3 结果 7.3.1 调研概况 7.3.2 第二部分:药师对仿制药的认知及观点 7.3.3 第三部分:药师对仿制药信任度及仿制药一致性 评价政策改革看法 7.3.4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7.4 讨论 7.5 结论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的评价、建议 8.1.2 通过一致性评价政策后的品种管理 8.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8.2.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8.2.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8.3 未来展望 附录A 卫生政策改革监测问卷 附录B 药师对仿制药知识及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调查问卷 附录C 缩略语简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