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声音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声音研究

作者:翟月琴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66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57.6(7.2折) 定价  ¥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声音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27688
  • 条形码:9787520327688 ; 978-7-5203-276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声音研究 本书特色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声音研究》立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创作实践活动,既透过声音的表现形式、主题类型和意象显现三者解读汉语新诗文本,又讨论诵诗和唱诗等声音传播方式,从中总结一些普遍性的规律,力求勾勒更丰富的声音形态。 作者格外注重声音与意义的关系,从语音、语调、辞章结构和语法所产生的音乐效果出发,透过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现代诗歌史和理论,为汉语新诗的声音美学拓展研究空间。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声音研究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声音问题一直是诗学的热议话题。声音很初指的是诗歌的音乐属性,但由于音乐本身并不是诗歌,而音乐性也不能囊括当下汉语新诗的美学特征。因此,采用声音一词更具有效性。此外,音与声存在着差异,指向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音在诗歌中主要指的是与音乐相关的规律,以书面的语言文字为主,声偏重于通过音乐伴奏形式或者其他口头方式产生的综合效果。本书以1980年代以来的汉语新诗为研究对象,从多维度对汉语新诗的声音问题展开研究。本书共分五章,立足于19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文本细读,综合文学史、文化史和语言学等研究,在展现19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中声音的丰富性同时,也尝试为汉语新诗的声音研究开拓新的研究路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声音研究 目录

绪论
**节 研究对象
一 诗歌中的声音界定
二2 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汉语新诗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声音的理论研究
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创作的声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声音问题
**节 创作实践转型
一 从集体的声音过渡到个人化的声音
二 从意象中心到声音中心的实验
三 声诗从“运动”走向“活动”
第二节 相关的理论探索
一 返归汉语新诗的节奏、韵律
二 返回到歌与口头声音

第二章 声音的表现形式
**节 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一 圆形模式
二 回形模式
三 套语模式
第二节 跨行:空间的音乐美
一 流线体
二 柱形体
第三节 长短句:气韵的流动美
一 长句
二 短句
第四节 标点符号:独特的节奏美
一 省略号、破折号
二 分号、括号、感叹号
小结

第三章 声音的主题类型
**节 反传统主题的抗声
一 回到语感:“拒绝难度”
二 非线性结构:突破传统思维
第二节 女性主题的音域
一 细音:爱欲书写
二 泛音:公共书写
第三节 互文性主题的借音
一 变调:“回答”先锋诗
二 混杂语体:复兴的传统形式
……
第四章 声音的意象显现
第五章 声音的传播方式
结语
附录一 个案研究
附录二 引用摇滚、民谣歌词
附录三 “诗是诗,歌是歌”:奚密访谈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声音研究 作者简介

  翟月琴,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副教授,、从事中国现当代诗歌、话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东亚系访问学者。 曾出版评论集《独弦琴:诗人的抒情声音》,于台湾的《清华学报》、香港的《东方文化》和大陆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扬子江评论》《戏剧艺术》等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