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音调未定的传统(增订本)

音调未定的传统(增订本)

豆瓣8.6分,史学大家朱维铮作品集,书中遍布“证伪”的气息与争鸣的勇气。历史实相扑朔迷离,音调未定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作者:朱维铮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3-01
开本: 32开 页数: 412
读者评分:4.9分7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24.9(4.3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音调未定的传统(增订本)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8690834
  • 条形码:9787508690834 ; 978-7-5086-9083-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音调未定的传统(增订本) 本书特色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史学大家朱维铮经典之作全新结集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一以贯之的传统是存在的吗?
文化传统变化频仍,历史实相扑朔迷离,音调未定或许是*好的答案李零、王汎森、姚大力、王守常等学者联袂推荐

音调未定的传统(增订本) 内容简介

作者在《音调未定的传统》这本书里,展现了更加悠长和耐心的学识和面貌。眼界放宽到整个中国历史传统,哪一个历史学家不希望在全景历史视野中试一试自己的这把宝剑?历史非但没有证明中国存在过自孔子以来便一成不变的传统,而且只以证明所谓传统总在发生时空连续性的变异。只要我们平心静气去看待历史,会发现这样一个常态:具体到某一个历史阶段,时间和空间经常会发生错位。如何看待和研究这一状况?朱维铮先生在其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一直十分强调进行任何一种研究,首先必须弄清对象“是什么”,然后才能追究“为什么”。他的那种将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常识弄成待解的疑团的“证伪”式研究,让不少同道“憎厌”,却赢得了海内外严肃学者乃至一般读者的认同和尊敬。本书是朱先生对现状“信而犹疑,将信犹疑”心态的体现。 朱维铮先生的经典之作大多已断版数年,此次全新结集,共出八种(《走出中世纪》《走出中世纪二集》《音调未定的传统》《壶里春秋》《求索真文明》《中国经学史十讲》《论孔子》《壶里春秋二集》),由朱先生的学生精编精校整理完成。新锐设计师操刀设计,从封面到版式,都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

音调未定的传统(增订本) 目录

再版前言
初版小引

引言 音调未定的传统
一 错杂的音调
二 传统的力量
三 普世的问题
四 岂可“先立论、后求证”
五 诠释的悖论
六 没有一贯的传统
七 现状的昭示
八 逻辑内涵也不一致
九 难说的本土传统

卷一 述史七篇
从乾隆到嘉庆
一 太上皇死了
二 难破的坚冰
三 在地球的那一面
四 鸦片怎样由药品变成毒品
五 如此庸主 洪亮吉案
一 太上皇的遗产
二 洪亮吉其人
三 为什么“机局未转”
四 世纪初的文字狱
五 皇帝的罪己诏
六 帝国依然静悄悄
道光帝和他的首相
一 “有胆有识”的皇帝
二 盐枭首相曹振镛
三 世仆总管穆彰阿
“何敢自矜医国手”
一 关于龚自珍之死
二 关于龚自珍的新边疆观念
三 关于龚自珍的药方论
魏源:尘梦醒否?
一 两首诗
二 一部书
三 这个人 “尸谏”
一 以自杀谏君
二 王鼎的死
三 吴可读的故事
四 非英雄的悲剧效应
张之洞与《书目答问》二种
一 学政诲士
二 天子使者告生童
三 《书目答问》的著作权
四 张之洞“指示门径”
五 清学史的提纲

卷二 记诤七篇
康有为和朱一新
一 近代文化史的有趣文献
二 康有为是秦始皇的“知己”?
三 晚清公羊学的方法问题
四 康有为受不了的两点批评
五 《新学伪经考》初始效应的见证
神州长夜谁之咎?
——析夏曾佑与宋恕的通信 忘却了的公案
——关于红学的索隐派
从《实理公法全书》到《大同书》
一 中国式的乌托邦论
二 欧氏几何的思维方式
三 自己吓倒自己
四 寻求在古典中立足
五 一个中间环节
六 未完成的初稿
七 破九界与张三世
八 诉苦中的悖论
九 未了的争论
《民报》主编章太炎
一 革命观的主线
二 国家论的矛盾
三 反满宣传的真相
四 光复口号的涵义
刘师培的脚印
一 不变与善变
二 刘师培与何震
三 假如他像蔡元培所说
四 盖棺未论定 辜鸿铭,生平及其他非考证
一 知名度:在中国远不及西方
二 复辟论:他在中心位置么?
三 传奇的生平:连梁漱溟也上当
四 文化保守主义:“是什么”仍待揭示

卷三 通论七篇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一 关于基本概念
二 关于传统文化
三 关于文化传统
四 “证据只能由历史本身提供”
文化的类型
中国文化的历史及其他
一 一个反比
二 排毒与排外
三 连续性与独特性
四 分解与整合
中国文化史的小史
隔膜的理解
何谓“人文精神”?
后顾与前瞻

卷四 分论五篇
孔子与教育传统
一 孔子与中世纪儒学教育
二 寄希望于教育的孔子
三 晚年孔子的教育思想
四 卫道与明术
五 中世纪候补文官教育
六 儒学教育双水分流
七 中世纪文化的一种缘饰
基督教与近代文化
一 引言
二 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
三 耶稣会士向往中国
四 基督教在华梅开三度
五 十八世纪的相反记录
六 马礼逊与太平天国运动
七 从“教难”到“教案”
八 “传教宽容条款”
九 利玛窦的后继者们
十 在华的自由派传教士
十一 “宗教只是幻想的太阳”
十二 剪影与参照
清末的民族主义
一 一个老问题
二 谁当承其“咎”
三 由“现状”引发的政治诉求
四 孙中山的矛盾主张
五 是不是种族主义?
六 赘语
晚清上海文化:一组短论
一 华人怎样侵入租界
二 中国都市史的一个反例
三 近代上海的五种性状
四 土特权变洋特权
五 在祖国的外来人
六 西化、半西化和上海式华化
七 没有民主权利而有说话自由
八 还有更多的疑问
失落了的“文艺复兴”
一 被忽略的事实
二 幻想的由来
三 章太炎模拟文艺复兴
四 《国粹学报》
五 胡适说整理国故
六 五四青年的实践
七 仍属虔诚的希望

卷五 另说五篇
真大师的群体掠影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大师》序
一 名目很古也很新
二 “大师”的界说
三 现代大师的个性
四 真大师的群体意义
五 再现尚未完成
《大师》与大师
一 结缘《大师》
二 何谓大师?
三 大师的实例
四 对《大师》创作的理解
五 《大师》将有怎样的效应?
六 “大师”应由谁封?
谈《大师·陈寅恪集》
又说“国学大师”

附:谈学--朱维铮答李天纲
展开全部

音调未定的传统(增订本) 节选

1.
人世间没有不变的传统,或者说没有自古及今一以贯之的传统。中国的幅员与人口,中国的民族与语言,中国的历史与现状,都使中国堪称一个小世界。这个小世界的生成史,至今仍属学者们没有完全探究清楚的课题。但有一点则是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那就是这个小世界,尽管常被说成自我封闭或自我完善的典型,但无论考古学、人类学或历史学的研究,都在不断提供否定性的证明。
世界大同也许在可以企及的将来,仍属东西方哲人们共有而渺茫的一种理想。然而从有文献以来,这种理想时现时隐,却从来没有断绝过。我们可以批评乃至讥嘲那些哲人们,谁也没有真正发现过到达大同之路,却不能否认,人类社会的空间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愈来愈小,乃属历史的事实。如果不抱种族的、意识的或其他非历史的偏见,而坚持从历史本身说明历史,那末从这个基本的历史事实中间,除了证明那些不幸的哲人们的大同理想,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还有别的解释么?
当然逻辑不能代替历史。而我的专业,更驱使我拒绝任何主观的臆造的所谓历史诠释。我佩服孔子为在东方复兴礼治的顽强劲头,我也佩服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的奋斗精神。但劲头与精神,正如时髦的或悖时的种种主张主义,用来诠释历史,无疑不失为一
种参照,却不可能使历史强就我范。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所谓一以贯之的传统,就我的考察结果来说,仍然只能看作是一种纯逻辑式推论。推论可能*终被历史证明是一种卓越的预见,但在历史仍然表明预见没有得到证实以前,推论不过只是推论。
在我看来,中国历史非但没有证明我们的国度存在过自孔子以来便一成不变的传统,而且只能证明所谓传统总在发生时空连续性的变异。尤其从17世纪以来,也就是我们的星球变小的速率加剧以来,中国的文化传统,旧的消失和新的出现,变动如此频密,致使生活在20世纪末的我辈,已很难理解20世纪初的同胞先辈如何看待历史的眼光和尺度。就是说,我们和我们的高曾乃至祖父辈,已经出现了文化隔阂,更遑论更遥远的时代或更阔略的空间的文化变异和交互影响的历史实相。

2.
孔子的地位由于统治者表彰理学而更加提高。清朝的康熙皇帝曾在孔庙题匾,称颂孔子是“万世师表”。然而他的七世孙光绪皇帝便在20世纪初不得不下令废除科举制度,改行新式教育,朱熹的“四书”的*从此丧失。接着君主制度也随着清朝被推翻而成为历史。
中国成语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孔子在中国的中世纪,称师称圣,封公封王,成为超时代超王朝的备受崇拜的神圣人物,秘密在哪里?随着中国*后一个中世纪帝国的消失,孔子同时成为舆论猛烈抨击的对象,这秘密便暴露无遗:原来他只是中世纪文化的一种装饰。
半个世纪以前,中国的著名思想家鲁迅,在讨论孔夫子的历史命运的时候,曾经说过:孔子在生前是颇吃苦头的,在死后的运气却好了一点,因为他不会说不中听的话了, “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鲁迅又说:“总而言之,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
对于考察孔子在中国的教育领域的历史影响来说,我以为鲁迅的话也是很好的参照。不是吗?

3.
清代汉学复兴,民间经史学家按学问分等次,各学派的继往开来人物,被公认为大师,才给这个徽号恢复了名誉。清末由日本借来“国学”一词,民初又突现“文化”的作用。因而直到上世纪“大革文化命”,又大搞“破四旧”前,学界约定俗成,凡称大师必合若干尺度。
那尺度,简单地说,就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德才学识兼备,非但于本门学科为不世出的专家,并以卓特识见、新颖方法或指明未来取向,而受众多学者景仰。这里的裁判官,仅有一个,就是由时间体现的历史。
百年来中国风云变幻,社会政治的变动十分剧烈,有的人才学俱佳却经不起大浪淘沙,有的人妙笔生花而执舆论牛耳却缺乏学识创见,有的人善于制造轰动效应却投机成性而不断自我否定,有的人好在学界结党博取虚名却盖棺不能论定。诸如此类,通过时间的历史的无情筛选,百年来在教科文卫领域,堪称合乎上述尺度的大师级学者,或许仅有百名左右。
数年来,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推出的《大师》栏目,颇受观众好评。我以为栏目编导是严谨的,尽可能向观众介绍百年来经过历史筛选的教科文卫诸界大师,其中某些人尚有争议。但就已经播映的马相伯、蔡元培、陈寅恪、傅雷、竺可桢、李四光、黄佐临等来看,称其人为大师,都当之无愧。当然百年来影响历史更大的,如康有为、章太炎、陈独秀、胡适等,制作难度更大,尚待推出。但整体上已树立了可资比照的现代学术大师形象。
由此观照近年丛出的所谓大师,已故的多属他封。但也有生前不断自封而名过其实的,不敢自居大师而曾领袖群伦的,却都“俱往矣”。但看在世的。季羡林先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专家,对传统经史的认知似非其长,因而他公开声明辞谢“国学大师”头衔,应说有自知之明。但尚在人世的那班他封的、自封的或者故作谦退又实自我炒作的“国学大师”“文化大师”,休说未曾盖棺论定,即如彼辈不断公开表演,彰显的品格低劣,识见庸俗,学问粗浅,乃至古汉语也一窍不通,只配称作假冒伪劣货色,纵然盖棺一千年,连“小师”也算不上。
我相信中国可能有活着的大师,惜因寡闻而未见。我也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随着文化生存环境不断改善,未来必定大师越来越多。不过由生者来看,只见假大师得意,未见真大师发声,不禁想到马克思在《资本论》**卷再版跋所揭示的

音调未定的传统(增订本) 作者简介

朱维铮(1936—2012),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生前为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从教52年。2006年获德国汉堡大学荣誉博士,是汉堡大学授予中国人的*荣誉博士,也是自季羡林之后德国高等学府授予中国人的第二个荣誉博士。朱先生治学严谨,功力深湛,眼光独到,笔锋犀利,具有深刻的现实关怀,是1980年代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开拓者和建设者,治学范围涵盖中国经学史、中国史学史、中国近代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等多个领域,已刊论文及讲演录二百余篇,著作十余种,主持整理、编选和校注重要典籍近百种,《走出中世纪》等翻译成英文出版,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商品评论(7条)
  • 主题:品相特别好

    没读过他的书,买来看看

    2024/10/11 14:51:48
    读者:lig***(购买过本书)
  • 主题:

    买书太多,无法一一评价,中图值得信赖,便宜正版

    2024/5/26 15:32:02
    读者:fcl***(购买过本书)
  • 主题:朱老先生的几本书还是值得看的

    更多的是缅怀,毕竟是八十年代以来的思想大家,朱老先生的几本书还是值得看的,可能有太多的话还是只能迂回地去说。

    2024/5/17 13:08:21
  • 主题:

    思想敏锐,能言人所未发,启迪多多。

    2024/1/11 20:51:20
    读者:zhu***(购买过本书)
  • 主题:

    挺好的书。

    2023/12/10 22:46:07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

    物超所值,话不多说,这四个字已经说明了一切

    2023/3/23 12:58:17
    读者:******(购买过本书)
  • 主题:

    这是一本思想文化史论集。作者朱维铮是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本书1995年3月由辽宁教育出版社作为《书趣》丛书之一初版,这次的增订本2011年12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书名的含义 作者在《初版小引》里说: 在我看来,中国历史非但没有证明我们的过度存在过自孔子以来便一成不变的传统而且只能证明所谓传统总在发生时空连续性的变异。尤其从十七世纪以来,也就是我们的星球变小的速率加剧以来,中国的文化传统,旧的消失和新的出现,变动如此频密,致使生活在二十世纪末的我辈,已很难理解二十世纪初的同胞先辈如何看待历史的眼光和尺度。就是说,我们和我们的高曾乃至祖父辈,已经出现了文化隔阂,更遑论更遥远的时代或更阔略的空间的文化变异和交互影响的历史实相。……因为有几篇泛论文化传统,有几篇提供近代文化传统变异的例证,于是题作《音调未变的传统》。

    2023/2/6 8:47:30
    读者:wan***(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