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美丽新世界

美丽新世界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225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10.3(2.9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00:00:00
中 图 价:¥15.4(4.4折)定价  ¥3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美丽新世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0783426
  • 条形码:9787540783426 ; 978-7-5407-8342-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美丽新世界 本书特色

阿道斯·赫胥黎著的《美丽新世界》是20世纪的伟大经典之一,与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著的《1984》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所著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在世界思想界影响深远。该书曾荣获1959年年度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奖,并被多次改编拍摄成电影。
小说讲述的是“福特纪元六三二年”(即“公元2545年”)的人类故事。大胆的幻想或预言固然使本书不同凡俗,但其更奇特之处在于,小说所写的很多东西既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美丽新世界 内容简介

《美丽新世界》是20世纪的伟大经典之一,与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著的《1984》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所著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在世界思想界影响深远。在美国兰登书屋评选的20世纪一百部英文小说中,《美丽新世界》排名第五。该书曾荣获1959年年度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奖,并被多次改编拍摄成电影。 《美丽新世界》讲述的是“福特纪元六三二年”(即“公元2545年”)的人类故事。书名源自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女主角米兰达:“这儿有多少好看的人啊!人类是多么美丽!啊,美丽的新世界,这里有多少出色的人物!”该书名显然具有反讽意味,因为该书的男主角“野人”正是在所谓的“美丽新世界”不堪痛苦而自杀的。大胆的幻想或预言固然使本书不同凡俗,但其更奇特之处在于,小说所写的很多东西既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美丽新世界美丽新世界 前言

一部奇特而深刻的警世小说——小议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
郑婷
本书作者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1894—1963),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他是《天演论》的作者、著名生物学家T。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的孙子,与英国诗人、评论家马修·阿诺德(Matthew Amold,1822—1888)也有血缘关系。他早年就读于伊顿公学,曾立志做一名好医生,十七岁时因严重眼疾而改变初衷。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巴利俄尔学院。赫胥黎是名门之后,但他得以名留青史,靠的绝不是祖上余荫,而是自己响当当的作品。
赫胥黎有五十多部作品传世,包括小说、诗歌、哲学著作和游记等,其中除了代表作《美丽新世界》(1932)外,还有《铬黄》(1921)、《滑稽的环舞》(1923)、《那些不结子的树叶》(1925)、《瞎了眼睛在噶扎》(1936)、《几个夏季之后》(1939)、《时间须静止》(1944)、《天才与女神》(1955)、《岛》(1962)等。他是20世纪少有的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大学者,因此其作品常常显示出深厚的学养,具备视野开阔、思想深邃、旁征博引等风格特点。比如,在《美丽新世界》中,赫胥黎借“野人”之口大量引用莎士比亚戏剧人物的台词,引文或用典不仅与小说情节糅合得天衣无缝,而且把人物心理和性格表现得入木三分。
《美丽新世界》是20世纪的伟大经典之一,与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著的《1984》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所著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在世界思想界影响深远。在美国兰登书屋评选的20世纪一百部英文小说中,《美丽新世界》排名第五。该书曾荣获1959年年度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奖,并被多次改编拍摄成电影。《美丽新世界》问世后便引发了读书界和学界的激烈讨论,该小说的预言意味使其时至今日仍然为人们津津乐道。
《美丽新世界》诞生于英国可谓顺理成章,因为英国有写作幻想作品的悠久传统。托马斯·莫尔爵士(SirThomasMore,1478—1535)的《乌托邦》便是一部伟大的社会幻想作品。“乌托邦”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乌有之乡”。该书描写了一个理想的幸福国度在那里,社会的基础是公有制,人们的经济、政治权利平等,社会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人们每天只需劳动六小时便能满足社会需要,其余时间用来从事科学、艺术、智慧游戏等活动……因此,莫尔被视为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继莫尔之后,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其夫为诗人雪莱)创作了科学幻想小说《弗兰肯斯坦》(又译为《人造人的故事》)。该书同样是开山之作:这部科幻小说与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等大异其趣。玛丽·雪莱通过写一个利用科学技术人工制造的人的孤独、痛苦与叛逆,表达了对科学高度发展是否会失控的担忧。而到了赫胥黎这里,社会幻想和科学幻想被融为一体,其结晶便是《美丽新世界》。而赫胥黎又影响了他的学生乔治·奥威尔,后者写出了大名鼎鼎的《1984》。
《美丽新世界》这个书名源自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女主角米兰达。米兰达是米兰公国公爵普洛斯彼罗的女儿,她幼年时因宫廷政变死里逃生,与父亲一道流落到一个荒岛,在那里与世隔绝地生活了十二年。在《暴风雨》第5幕第1场中,不懂人世险恶的米兰达见到衣着华丽的海上来客,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儿有多少好看的人啊!人类是多么美丽!啊,美丽的新世界,这里有多少出色的人物!”然而,以“美丽新世界”做本书书名显然有反讽意味,因为该书的男主角“野人”正是在所谓的“美丽新世界”不堪痛苦而自杀的。本书讲述的是“福特纪元六三二年”(即“公元2545年”)的人类故事。大胆的幻想或预言固然使本书不同凡俗,但其更奇特之处在于,小说所写的很多东西既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美丽新世界”的所有症结,都隐含于世界国的箴言里:共有、同一、安定。先说“共有”。新世界*著名的格言是:“每一个人都属于其他每一个人。”在赫胥黎所设想或预言的新世界里,按预先设定的阶层划分工作类别,同类工作是由同阶层的人共同完成的;快乐是大家共享的,从食品、衣服、球赛到快乐药“唆麻”,都是按定额共享的;甚至连性都是大家共享的,因为新世界取消了婚姻和家庭,生育已由工业化的流水线完成,于是性便蜕变成了由个人自己安排的纯粹的快乐行为。“贞洁”与“淫荡”的概念消失了.人尽可夫已变为正常,自然“嫉妒”也消失了或者被压抑了。小说的男主角“野人”固守着旧世界的“贞洁”观等,结果他对人尽可夫的雷宁娜的爱,变成了一场柔情与激情同时缺席的深深的灵肉折磨。
再说“同一”。在新世界里,所有的人都不再是自然生殖的。都是工业化的流水线的产品。所有的人从胚胎状况开始,就已预先被当局按希腊字母表的开头几个字母分类,即其命运便已被权力部门预先决定了。同类或同型号的人属于同一阶层,他们不仅从事同样的工作,住同样的房子,吃同样的食品,玩同样的游戏,连每个人的长相都一模一样。想想看,无数的人长着同样的脸,穿着同样的衣服,发着同样的声音,那是多么单调而恐怖啊。在本书中,展现在“野人”面前的是这样的场景:“一个跟一个的孪生儿,一个跟一个,像梦魇一样进来了。他们的面孔,那些雷同的面孔——那么多人却只有一张脸——像哈巴狗似的张望着,一模一样的鼻孔和骨碌碌转着的白眼。他们穿着卡其制服。每一张嘴唇都耷拉着。他们一路叽喳着进来。顷刻之间,病房里就像爬满了蛆虫……”新世界那种必须接受的“同一”,是一种强迫下的“平等”,它本质上意味着暴政。 在新世界,各种群的人除了长相、工作、娱乐等的“同一”,更有思想、认识、情感的“同一”,即在精神领域,只能有集体的共同意识与情感,不能有个人的思想与情感。为了实现精神的高度“同一”。新世界的统治者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通过无数次重复的“睡眠教育”不断灌输和强化当局既定的观念与情感,让所有的人泯灭个性并消灭“小我”。新世界的圣歌唱道:
来吧,大我,社会之友,
灭掉十二个小我融合到一块。
我们渴望死亡,因为我们的结束
意味着更伟大的新生命到来。
无论是肉体的“同一”,还是精神的“同一”,都是由权力当局严格掌控的,不允许有任何违抗,否则就会遭到流放或消灭的命运。因此,所谓的“新世界”,其实是一个单调而乏味、冷酷又荒诞的极权世界。《美丽新世界》貌似在娓娓讲述一个妙趣横生的理想国故事,其实同时也严肃而深入地探讨了现实的权力政治问题。
三说“安定”。在新世界,“安定”首先是通过“睡眠教育”完成的。思想、认识、情感实现了“同一”,人们的精神就在既定轨道上运行了,就不会有叛逆之举了。由于要追求超常的稳定,所以在新世界里莎士比亚作品是被禁止阅读的,文学、艺术和科学都被视为危险的东西,因为它们可能激发人的个性和创造力,从而威胁到社会的“安定”。对此,世界国的元首之一穆斯塔法·蒙德阁下说得非常明确:“跟幸福不能共存的不仅仅是艺术,还有科学。科学是危险的,我们必须极其小心地给它拴上链子,给它戴上口套豢养着。”
在新世界里,科学的确被拴上了链子,成了用以驯服人的利器。比如,细胞分裂技术被用于流水线上的造人作业(就像生产汽车那样),“条件反射”原理化身为“睡眠教育”,成了洗脑的核心技术。此外,人们的肉体也被极权当局利用科学手段控制住,那就是快乐药“唆麻”的使用。“唆麻”是一种精神麻醉药品,是新世界的科学成果,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和生理依赖。服用“唆麻”。人们能忘记所有烦恼,忘情于纵欲之中。“唆麻”带来的所谓快乐,其实就是陷入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幻觉。由于对“唆麻”的身心依赖,新世界的人们彻底失去了反抗极权的意志。“野人”发现“唆麻”和精神控制的严重危害后奋起抗争,他要毁掉“唆麻”,要拯救那些“唆麻”受害者,但出乎意料的是,受害者们非但不愿被拯救。非但没有丝毫感激,相反还开始袭击好心的拯救者。他们深受“唆麻”之害,却深深地痴爱“唆麻”……赫胥黎从生理和心理等多层面深刻地表现了新世界的心灵扭曲。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所针砭的,当然有极权主义、对科学的迷信等,但料想范围更加广泛。回顾历史,“新世界”也常被用来指称美国。因此,《美丽新世界》或许也可以解读为对新兴的美国式生活模式的反思,或者说对以实用主义为指导的美国梦的反思。在民主的美国,极权的存在又是一副什么模样呢?在《美丽新世界》里,美国汽车大亨亨利·福特被尊为神灵,他取代了旧世界的“上帝”,成了新世界的“福帝”。同时,福特公司的流水线出品的T型汽车因此也具有了某种图腾意味,难怪基督教的“十字架”在新世界蜕变成了“T字架”。当追求快乐成了人生的唯一目标。当对真理的追求被人们遗忘,人就变成了物欲的奴隶,也就失去了心灵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美丽新世界》不仅是一本科学、社会幻想小说,而且是一本关于人生的有深层思考的哲理小说。
自《美丽新世界》诞生以来八十多年过去了,人们却仍然视其为经典而热读它,这除了赫胥黎不凡的艺术想象力、深邃的社会洞察力和高超的文学表现力之外,想必还有其他很多原因。八十多年以来,这个世界的确有了很多改善,但这世界无疑还远非完美。赫胥黎所针砭的极权现象仍然存在,对物欲的极端追求仍然存在,同样,技术崇拜对人类的潜在威胁也仍然存在。因此,即使在八十多年后的今天,《美丽新世界》这部幻想小说对人生的众多困惑所做的探索,仍然具有警世的现实意义。
本译者序系用电脑完成,每天不上电脑我就不舒服。上电脑,除了看东西、写文章,就是网上购物。就在几分钟前,我还满怀期盼地打开了网页,在搜寻各类网上促销信息呢。与此同时,全世界数以亿计的网迷也和我一样在做同样的动作。电脑使我们成了“共有”网络资源的人,成了离开网络就简直难以生存的“同一”类型的人。有了电脑,哪怕明天要发生地震,我们今天也会很快乐、很“安定”。尽管我们还有精神生活,但对物欲的追求正在把我们的生活填充得越来越满。我突然感到,今天的这一切好像早已出现在阿道斯。赫胥黎创作于1932年的《美丽新世界》中,区别只是表现形态稍有不同而已。看来,我辛辛苦苦翻译这本书,即使是重译,也不能说是毫无意义的。真想对这个世界说:世界啊,你真美丽,美丽得让人想流泪……

美丽新世界 目录

译者序
一部奇特而深刻的警世小说——小议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
美丽新世界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展开全部

美丽新世界 节选

“肃静,肃静,”当他们踏进第十四层楼的电梯时,一个扩音器低声说.“肃静,肃静。”那些喇叭不知疲倦地在每条走廊重复着。学生们,甚至连主任自己,都不自觉地抬起了脚尖。他们当然都是阿尔法;但就连阿尔法也是受过充分制约的。“肃静,肃静。”十四楼的所有空气都咝咝响着这断然的命令。
他们踮起脚尖走了五十码,来到一扇门前,主任小心翼翼地开了门。他们跨过门槛,进入一个百叶窗全关闭的昏暗的宿舍。靠墙摆着一排八十张的小床,有一种轻柔而有规则的呼吸声和连续的喃喃声传来,仿佛是远处微弱的细语。
他们进屋时,一位护士站了起来,来到主任面前立正。
“今天下午上什么课?”他问道。
“我们在开始的四十分钟上初级性教育,”她回答,“现在已经转入到初级阶级意识了。”
主任缓缓走入那一排小床的长列间。八十个脸蛋红红的小男孩和小女孩舒坦地躺着,轻柔地呼吸。每个枕头下都有轻柔的声音传来。主任停住脚步,在一张小床前弯下身子仔细倾听。
“你说的是初级阶级意识吗?我们把喇叭声放大点重复试试看。”
屋子尽头有一个扩音器伸出在墙上。主任走到它面前摁了摁按钮。
“……都穿绿色,”一个柔和清晰的声音从句子中间开始,“而德尔塔儿童穿卡其衣服。哦,不,我不要跟德尔塔儿童玩耍。伊普西龙穿得更差一些。他们太笨,学不会读书写字。而且他们穿黑色衣服,那是很讨厌的颜色。我非常高兴我是个贝塔。”
停顿了片刻,那声音又开始了。
“阿尔法儿童穿灰色。因为他们聪明得吓人,所以他们的工作要比我们辛苦得多。我为自己是个贝塔而非常高兴,因为我不需要工作得那么辛苦。何况我们也比伽马们和德尔塔们要好得多。伽马们都很愚蠢,他们全都穿绿衣服,德尔塔们穿卡其衣服。啊,不,我不愿意跟德尔塔孩子们玩。伊普西龙就更糟糕了,他们笨得连……”
主任关上按钮,声音没有了。只有它的细弱的幽灵还在八十个枕头底下继续絮叨。
“在他们醒来前这些话还要重复四五十次;星期四、星期六还要重复一次。三十个月,每周三次,每次一百二十遍。然后接受更高一级的课程。”
玫瑰花和电击,德尔塔们穿卡其服,还加上阿魏树脂的香味——在孩子们能够说话之前,这些东西便已不可分割。但是不用语言的制约是很粗陋的、笼统的,无法把精微的区别带回家,无法灌输更复杂的行为课程。所以必须用语言,而且必须是不讲道理的话语。简而言之就是:睡眠教育。
“有史以来*伟大的道德化和社会化的力量。”
学生们把这些全写进了小本子。老马识途,亲口传授啊。
主任再度摁响了喇叭。“聪明得吓人。”一种轻柔的、暗示的、不倦的声音在说,“我为自己是贝塔而非常高兴,因为……”
这不太像水滴,虽然水的确能够滴穿*坚硬的花岗岩;倒更像是滴滴的封蜡,一滴一滴落下,粘住,结壳,跟滴落的地方结合在一起,*后把岩石变成一堆深红色的黏糊糊的东西。
“直到*后,孩子们心里只有这些暗示,而这些暗示就成了孩子们的心灵。还不仅是孩子们的心灵,而且是成年后的心灵——终身不变,那产生判断和欲望并做出决定的心灵——都是由这些暗示构成的。可是这一切暗示都是我们的暗示!”主任几乎因为胜利而高叫了起来,“国家的暗示。”
他捶了捶*靠近他的桌子。
“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
一阵噪声使他转过身去。
“啊,福帝!”他换了个调子说道,“我昏了头,把孩子们都吵醒了。”
P24-25

美丽新世界 作者简介

(英)阿道斯·赫胥黎 译者:郑婷 注释解说词:莫雅平
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1894—1963),生于英国萨里郡,是家中的第三子,著名的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之孙。先后毕业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他前半生的创作都以社会讽刺小说为主,中年后,其创作开始反映科技的发展抹灭人性的现象,共写作了五十多部小说、诗歌、哲学著作和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反乌托邦经典之作《美妙的新世界》。之后渐渐转向创作与编辑有关和平主义的非小说作品。一九六〇年被诊断出喉癌,病逝于一九六三年,享年六十九岁。莫雅平,湖南绥宁人,当代著名翻译家,同时也是作家、诗人和评论家,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主要泽作有《魔鬼辞典》《匹克威克外传》《李柯克幽默作品选》《汤姆·索亚历险记》《七月的人民》《笑忘录》和《我儿子的故事》等,另有诗歌集、随笔、评论和摄影作品等发表。郑婷,1983年生,桂林旅游学院讲师,桂林旅游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曾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高校课程建设,并参与高校教材的编写,主持省部级、市厅级相关重要课题研究。曾被评为“桂林旅游学院优秀教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