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
>
两种文化之争 战后英国的科学、文学与文化政治
-
>
东方守艺人:在时间之外(签名本)
-
>
易经
-
>
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2辑
-
>
(精)唐风拂槛:织物与时尚的审美游戏(花口本)
-
>
日本禅
-
>
日本墨绘
涉县梯田
¥29.2¥88.0原乡·文脉·老家
¥29.9¥85.0节日之书: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礼品装)
¥56.3¥158.0知日.再发现.浮世绘
¥33.1¥72.0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73.3¥198.0
先民遗风-黄河中上游傩文化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2330017
- 条形码:9787542330017 ; 978-7-5423-300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先民遗风-黄河中上游傩文化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
★ 画家陈丹青题名
★ 作者范宏伟被学界称为用摄影手段系统记录、研究和传播黄河上游傩文化的第*人
★ 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民俗、艺术的文化融合体,其表层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而深层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
★ 书中的文字不是严格的理论论述,可以说是对原始文化的考察记录,是对图片的一种补充描述,对名词的解释和说明
“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其表层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而深层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目前,傩文化仍活跃或残存于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居住的广大地域,涉及20多个省、自治区。
傩文化是人类*古老的文化之一,影响深远。据《山海经》记载,夏朝帝泄十二年,在华北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商族首领亥,赶着牛群去有易国(当今河北易水流域),有淫秽不轨之事,被有易国王绵臣杀死。亥的儿子微,“假师千河伯,以伐有易”,*后消灭了有易国,杀了绵臣。微,又叫上甲微或上甲,是商族历史上一位重要的领袖,约生活在公元前19世纪初叶。微替父报仇灭了有易国之后,为祭祀亡父,创建了五祀之礼,傩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禓有三重意义:一为鬼,指非正常死亡之鬼,称为“强死鬼”;二为礼,礼;三为行祭,动词。《说文解字》示部说:“裼,道上祭。”要将亥的尸体从有易国运回,当然也有一个“道上祭”的过程。而微创建的是一五祀,不是一般的道上祭在当时,楊五祀是一个完整的仪典,有傩礼的内容,但比傩礼更丰富。商楊,就是商傩饶宗颐先生说:按易即裼.与傩字同。等东汉学者郑玄注《礼记:郊特牲?乡人楊》说:楊,或为献,或为傩这样说来,实际上它是一礼三用。**,傩,驱赶一般的鬼疫,是定期的;第二,湯,不定期,因系驱赶强死鬼,所以要比傩礼更激烈,更复杂,需要将门、窗、井、灶和屋檐(或堂屋)等处都搜索驱赶干净;第三,献,上甲微祭祀亡父亥,必有献。
上甲微创楊五祀,确为祭祀亡父,其深层意图更是借此树立威权,增强国力,以征服邻国这一事件是商族历史上的一大转折,从此商族不断壮大,并*终夺取了夏王政权。由此可见,楊礼或傩礼在远古社会的影响力是多么巨大。
要了解傩文化,也需要知道五礼的常识。中国古代的礼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类,称为五礼。简单地说:一吉礼,是对天神地祇和宗庙(祖先)的祭祀之礼,封禅就是历代*大的吉礼。二凶礼,是指伤亡灾变之礼,包括水旱、饥谨、兵败、寇乱等礼、以丧礼*为重要三军礼,主要是指军武之礼,有亲征、遣将、受降、凯旋、大射等礼,傩礼多数朝代都归于军礼。四宾礼,是指君臣、父子等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中央与地方、中国与外国之间关系的仪典。五嘉礼,则是指登基、册封、婚冠、宴乐、颁诏等“喜庆”之礼。秦汉以来两千多年的古代历史,可以说也是五礼的历史,是统治者用精神力量和行为准则驾驭社会运行的历史。
范宏伟教授的《先民遗风——黄河中上游傩文化》,是对黄河上游多种形态的傩文化的全景式展现,展示了留存下来的“褐五祀”的基本形态。题材反映的是中国傩文化的一个独特分支:青海同仁的跳“於菟”(古代楚人称虎)、“六月会”、甘肃永靖的“傩戏”、甘肃陇南的“池歌昼”、甘肃定西的“羌蕃鼓舞”和拉札节”、都应当是古代傩礼的延续和发展其中以在甘肃保存的*古老的傩面(具)、傩舞*具特色这些傩文化形态的共同特点,是在驱邪的同时,由法师做法带走“邪恶”,通过仪式““通神”、“悦神”。
从范宏伟教授的作品里可以看到:甘肃永靖“法师舞”达到高潮时,“法师”且舞且甩头上的辫子、舞步也是*快。手中的羊皮鼓也上下翻飞,产生一个共振场,仿佛是神灵在发挥作用,在这里表现的是“法师”“通神”、“悦神”的能力。这和司马彪记载的傩仪的整体结构非常相似。司马彪记载的傩仪有一个“先倡后佛再驱疫”的简单情节,整个仪式就是一出雏形傩戏。振子们(又叫低僮,即男巫,祭祀活动的执行人员)各自手摇拨浪鼓(鼗鼓),鼓声和人的呼号声加在一起,惊天动地、声势十分浩大,鬼疫还能不被吓跑吗。这里所体现的其实是人的威力。
“傩起源于原始狩猎活动”的假说,得到了学者的认同,也在《先民遗风——黄河中上游的傩文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照片中舞者的动作和假面,就是从驱兽到驱傩的活动写照狩猎,是人类延续了几百万年的生产手段,在驱赶追逐中猎取动物是人类早期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后来,人们发明了面具狩猎法,靠着面具伪装,接近和袭击野兽变得比较容易,狩猎成功率大为提高。原始假面驱赶式群舞与原始巫术结合之后,也逐渐演变成原始假面式巫舞。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假面式巫舞的实际狩猎功能逐渐仪式化了这种原始傩仪有这样一些特点:*初是随意、杂乱无章的,没有整齐的步伐,模仿的是追捕动物时的速度和效率没有程式,无需继承,每次的舞姿可以不同。但是,少不了“驱逐”这个基本形体语言,要披兽皮(准假形)或戴兽皮假形面具,跟真狩猎时一样做动物打扮,并且力求模仿得逼真。
先民遗风-黄河中上游傩文化 内容简介
《先民遗风:黄河中上游傩文化》不是一本关于傩的理论书,而是一本采撷自民间的“原始影像书”,以记录的方式将存在与民间的生动图像完整地呈现出来。 书中的文字不是严格的理论论述,可以说是原始的考察记录文本,只是对图片的一种补充描述,对名词的解释和说明,尽*大可能摒弃主观和个人好恶,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做“一只钉在墙壁上的苍蝇”。
先民遗风-黄河中上游傩文化 目录
先民遗风-黄河中上游傩文化 节选
先民遗风-黄河中上游傩文化 作者简介
范宏伟,1966年8月出生。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甘肃省摄影家协会理事,甘肃省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作品《最后的胡杨部落》《一册山河》《山河判断》《镜像地理》《流沙坠梦罗布泊》等摄影专集。
- 主题:2014年2月第1版2019年5月第3次印刷
开本787毫米×1092毫米 1/16,印张18,2014年2月第1版2019年5月第3次印刷8001-18000册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4.4¥42.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20.2¥35.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5.7¥46.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16.1¥39.8 - >
烟与镜
烟与镜
¥18.3¥48.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中国馔馐谭
¥16.1¥23 -
寻味中国
¥14.3¥38 -
我的童年在台湾
¥14.8¥32 -
经典常谈
¥13.7¥39.8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 -
大家小书:孔子的故事(平装)
¥11.3¥25
商务知识导读-辅导用书-(英文版)
¥14.5¥18.0漫画中国史.隋唐下/樊登,帆书团队
¥31.4¥49.8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建筑艺术--碉楼
¥10.5¥29.8好好接话 会说话是优势,会接话才是本事 插图升级版
¥10.7¥36.0中国厘金史
¥33.3¥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