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尔蒙文:蒙文
-
>
我的石头记
-
>
心灵元气社
-
>
女性生存战争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解读历史唯物主义
¥9.9¥29.7新媒体传播学概论
¥24.5¥48.0我们为什么要合作
¥20.8¥36.0生产和分配理论
¥34.3¥49.0熊得山-中国社会史论
¥16.0¥34.8
社会关系与和谐社会-马克思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和谐社会解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6830935
- 条形码:9787506830935 ; 978-7-5068-309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社会关系与和谐社会-马克思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和谐社会解读 本书特色
社会关系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核,和谐社会则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关系与和谐社会——马克思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和谐社会解读》以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为基本视域,解读和谐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深层底蕴。 《社会关系与和谐社会——马克思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和谐社会解读》通过对马范思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揭示了马克思探索社会关系理论的心路历程,阐发了社会关系理论的基本特征、多维论域和多重意蕴。在此基础上,力图彰显马克思和谐社会的复调式语境。而和谐社会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和谐。其中人与人之问利益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劳资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石,人际关系的和谐则是和谐社会关系的“晴雨表”。走向和谐与共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目标。本书由周志山著。
社会关系与和谐社会-马克思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和谐社会解读 内容简介
社会关系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核,和谐社会则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书系:社会关系与和谐社会 马克思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和谐社会”解读》以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为基本视域,解读和谐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深层底蕴。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书系:社会关系与和谐社会 马克思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和谐社会”解读》通过对马范思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揭示了马克思探索社会关系理论的心路历程,阐发了社会关系理论的基本特征、多维论域和多重意蕴。在此基础上,力图彰显马克思和谐社会的复调式语境。而和谐社会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和谐。其中人与人之问利益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劳资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石,人际关系的和谐则是和谐社会关系的“晴雨表”。走向和谐与共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目标。
社会关系与和谐社会-马克思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和谐社会解读 目录
**章 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渊源与探索历程
**节 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康德批判哲学中的理性之我与感性之我
二、黑格尔承认辩证法与市民社会中的“自我”与“他人”
三、费尔巴哈“类关系”中的“我”与“你”
第二节 马克思探索社会关系理论的心路历程
一、自由与定在——《博士论文》对社会关系理论的*初表达
二、从理性政治国家观到世俗社会国家观——从《莱茵报》到《德法年鉴》社会关系理论的根本转变
三、异化社会关系与人类社会关系——《巴黎手稿》对社会关系及其历史向度的考察
四、社会关系的实践本质和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社会关系理论的科学阐发
五、现实的个人、生命的生产与交往活动——《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社会关系基本逻辑和总体图景的建构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特征与功能
**节 社会关系的基本特征
一、实践性与属人性:社会关系的实践论特征
二、客观性与抽象性:社会关系的唯物论特征
三、历史性与全球性:社会关系的形态论特征
四、人本性与共生性:社会关系的价值论特征
第二节 社会关系多重论域及其功能
一、社会关系存在论及其功能
二、社会关系生产论及其功能
三、社会关系方法论及其功能
四、社会关系批判论及其功能
五、社会关系发展论及其功能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当代意蕴
**节 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方法论意蕴
一、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社会研究方法论上的对立
二、社会关系总体性方法: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的一条基本线索
三、社会关系总体性方法对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超越
四、从社会关系总体性方法看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公共性意蕴
一、从社会关系视角阐释公共性产生的根源
二、对公共性三重矛盾的揭示和批判
三、马克思公共性价值理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第三节 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生态学意蕴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范式转换及其局限性
二、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在实践中的本质关联
三、资本关系的统治与当代环境问题的历史生成
四、资本关系的改造和扬弃:马克思自然观的解决思路
第四章 马克思“和谐社会”解读
**节 从“冲突论”到“和谐论”:马克思社会研究范式的转换
一、传统马克思主义社会“冲突论”范式及其根据
二、马克思社会“和谐论”范式及其历史必然性
三、从“冲突论”到“和谐论”范式转换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人本论:马克思“和谐社会”的本体论预设
一、“人本论”的三种历史形态
二、马克思“人本论”的基本特征
三、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本体论预设
第三节 社会有机体:马克思和谐社会方法论
一、阐释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三种路向”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三重意涵”
三、社会有机体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三点启示”
第四节 全面生产理论:马克思“和谐社会”的实践基础
一、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中的“四种生产”
二、“四种生产”之间的内在关系
三、“四种生产”的动态平衡与演进规律
第五节 公平观:马克思“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
一、在批判中阐发的公平观及其特点
二、构建和谐社会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
第五章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和谐
**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治国方略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条件
四、科学辩证地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第二节 社会和谐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和谐
一、社会关系和谐:社会和谐的实质
二、利益关系和谐:社会关系和谐的基础
三、党群、政群、劳资、城乡关系: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石
四、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关系的“晴雨表”
主要参考文献
社会关系与和谐社会-马克思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和谐社会解读 作者简介
周志山,男,1963年生,浙江兰溪人。哲学博士,教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任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 主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当代性、社会哲学和生态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4部。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项(重点2项)、省级精品课程项目1项。获浙江省政府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学术进步奖1项,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项。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4.0¥32.8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8.6¥55.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4.1¥32.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8.7¥24.0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5.7¥45.8
-
女性生存战争
¥29.9¥66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4¥39.8 -
容忍与自由
¥17.1¥38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5.7¥39.8 -
大家小书:鸭池十讲(增订本)
¥16.8¥24
经济数学(第3版)(微课版)
¥29.8¥48.0考研数学高等数学辅导讲义·基础篇
¥41.8¥68.0锕系元素的电子结构计算
¥31.8¥40.0新概念钢琴教程-下册
¥23.5¥30.0中亚干旱区水资源安全分析
¥121.5¥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