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文学想象与文化置换

文学想象与文化置换

作者:伍依兰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4-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169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5.5(4.3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文学想象与文化置换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0083532
  • 条形码:9787510083532 ; 978-7-5100-835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学想象与文化置换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方法,对1980—2005年间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进行历时考察,分三大时段考察美国形象的特点及时代意义。①20世纪80年代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体现强烈的“政治模式化”特点,是政治模式化了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象。②20世纪90年代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展现“社会全景化”特点,具有广阔性和多样性,表现了美国丰富的社会风貌和鲜活的人物个性。③21世纪初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展现美国“文化多元化”特点。不再过分集中于政治、经济等宏观话语,而转向了美国社会基本因子“人”的深层探索。   通过实例分析,深刻比较文学中异国形象的建构机制,并对全球化语境下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与认同等问题做深入探讨。

文学想象与文化置换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方法,对1980—2005年间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进行历时考察,分三大时段考察美国形象的特点及时代意义。①20世纪80年代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体现强烈的“政治模式化”特点,是政治模式化了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象。②20世纪90年代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展现“社会全景化”特点,具有广阔性和多样性,表现了美国丰富的社会风貌和鲜活的人物个性。③21世纪初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展现美国“文化多元化”特点。不再过分集中于政治、经济等宏观话语,而转向了美国社会基本因子“人”的深层探索。   通过实例分析,深刻比较文学中异国形象的建构机制,并对全球化语境下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与认同等问题做深入探讨。

文学想象与文化置换 目录

导 论
一、比较文学中的异国形象研究
二、中、美异国形象对应研究的不平衡性
三、研究范围和对象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价值和意义

**章 美国形象历史回溯
**节 美国的正面形象
一、“他国皆不及”之强国:晚清时期的美国形象
二、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美国形象
三、反法西斯的盟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形象
第二节 美国的负面形象
一、种族歧视的地狱——反美华工禁约文学的美国形象
二、美帝国主义——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美国形象
第三节 美国的复合形象
一、《环游地球新录》中的美国复合形象
二、《吴宓日记》中的美国复合形象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政治模式化”的美国形象
**节 美国人形象的政治模式化
一、“政治他者”——美国投机分子
二、“经济他者”——援华的美国专家
三、“他者”的两极对比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历史印记下的美国形象
一、深怀“中国情结”的美国友人
二、美国政客形象
三、美式物质生活形象
四、“文化大革命”记忆的影响
五、借助“他者”的多重反思
第三节 符号化的美国隐性形象
一、“美籍身份”形象
二、“镀金天堂”形象
三、“美国之音”形象
四、知识话语权的跨语境较量
第四节 《丛林下的冰河》:解政治化的美国“物质”书写
一、解政治化的美国形象
二、难以融入的他者美国
三、认同他者的“滞后性”痛苦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社会全景化”的美国形象
**节 美国国家形象的“工具化”指征:移民文学中的纽约形象
一、“天堂”形象
二、“地狱”形象
三、“试验场”形象
四、纽约形象的“工具化”
五、“美国世纪”与“中国世纪”
第二节 性别的政治化:美/中情爱母题
一、“白人拯救神话”的破灭
二、以物质为衍生点的美/中情爱模式
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第三节 《我爱比尔》:美国(西方)幻象与自我“东方化”
一、美国(西方)男性幻象
二、异国生活幻象
三、自我“东方化”
第四节 《扶桑》:华人移民史中的美国“白人”种族优越论
一、美国社会集体性规约:“歧视华人”
二、美国男性个人化想象:“东方情调”
三、美国“白人”种族优越论

第四章 21世纪初:“文化多元化”的美国形象
**节 男性的缺失:美国同性恋形象
一、美国男性的缺失
二、东西格局的叙事改写
三、美国“强势”形象的自我消解
第二节 诗意东方:自我反思的美国社会形象
一、美国理性危机与东方情结
二、美国社会焦虑与东方情结
三、“诗意东方”的双重意义
第三节 多重共鸣:“和而不同”的美国形象
一、超越种族隔阂的共鸣
二、超越文化差异的共鸣
三、和而不同

第五章 美国形象的文化建构
**节 当代美国形象类型发展
一、20世纪80年代美国形象类型特点
二、20世纪90年代美国形象类型特点
三、21世纪初美国形象类型特点
第二节 美国形象的多重建构
一、美国国家形象与美国人形象的复合建构
二、作家群体的多重建构
第三节 美国形象的中国文化置换
一、美国/西方/欧洲的叠合
二、中国价值观的植入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全部

文学想象与文化置换 作者简介

伍依兰,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和文化、对外汉语教学研究。2009—2011年,赴美国堪萨斯大学孔子学院教学、访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参与华中师范大学“211”工程重大项目1项。出版合著1部,参编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