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踏雪寻梅-中国梅文化探寻

包邮 踏雪寻梅-中国梅文化探寻

作者:张建军
出版社:齐鲁书社出版时间:2010-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页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9.1(3.3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15.1(5.4折)定价  ¥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踏雪寻梅-中国梅文化探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3323738
  • 条形码:9787533323738 ; 978-7-5333-2373-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踏雪寻梅-中国梅文化探寻 内容简介

梅花在中国,为“四君子”之首,既称君子,则说明所重在其品格,而花草树木本无知无情,其品格究其根本,仍然是来自于人的精神之寄托。按心理学家的说法,是梅的品格与精神实为人的品格与精神的投射,是人赋予其品格与精神。因此寻梅之“寻”,寻觅的当是梅的品格与精神。这种品格与精神,在中华文化中又是由“意象”来体现的,从“盐梅和羹”的梅果意象到“折梅寄情”的梅花意象,再到把整个梅树、梅花视为一完整的君子人格的梅魂意象,梅的形象完成了从实用性的调味与医药到精神性的赋予理想、寄托人格的转变。所谓寻梅的历程,既是中华思想、中华文艺对梅的意象进行建构,对其精神意义进行发掘的历程,也是中国古代仁人在梅身上实现人格建构的历程。

踏雪寻梅-中国梅文化探寻 目录

前言小引**章 寻梅**节 盐梅和羹第二节 折梅寄情第三节 霜中能作花第四节 雪欲侵凌更助香第五节 只有香如故第六节 梅花岭记第七节 红梅赞第二章 咏梅**节 何逊咏早梅第二节 王安石咏梅香第三节 苏轼咏梅格第四节 刘克庄咏落梅第五节 高启咏雪梅第六节 桓伊梅花三弄第三章 画梅**节 华光仲仁第二节 扬补之第三节 赵孟第四节 王冕第五节 金农第六节 吴昌硕第四章 赏梅**节 雅士赏梅之梅妻鹤子第二节 雅土赏梅之闲情偶寄第三节 理学家赏梅第四节 大众赏梅第五节 赏梅佳处后记
展开全部

踏雪寻梅-中国梅文化探寻 节选

《踏雪寻梅:中国梅文化探寻》内容简介:梅花在中国,为“四君子”之首,既称君子,则说明所重在其品格,而花草树木本无知无情,其品格究其根本,仍然是来自于人的精神之寄托。按心理学家的说法,是梅的品格与精神实为人的品格与精神的投射,是人赋予其品格与精神。因此寻梅之“寻”,寻觅的当是梅的品格与精神。这种品格与精神,在中华文化中又是由“意象”来体现的,从“盐梅和羹”的梅果意象到“折梅寄情”的梅花意象,再到把整个梅树、梅花视为一完整的君子人格的梅魂意象,梅的形象完成了从实用性的调味与医药到精神性的赋予理想、寄托人格的转变。所谓寻梅的历程,既是中华思想、中华文艺对梅的意象进行建构,对其精神意义进行发掘的历程,也是中国古代仁人在梅身上实现人格建构的历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