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镜第三十三辑 :中华考古图志
-
>
(花口本)(精)读一页就上瘾的唐朝史(全4册)
-
>
长安梦华录
-
>
安史之乱
-
>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
-
>
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
-
>
西洋镜:第二十三辑 五脊六兽
秦汉家庭问题研究
¥51.7¥68.01898年那场未遂政变
¥27.4¥49.0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论语 大学 中庸
¥15.1¥26.0吃法决定活法-四代中医/四季养命食方
¥23.1¥39.9大师的国民理想
¥9.6¥32.0
三国志选 本书特色
《左传》是编年史.在选题时要避免过分零散,就必须参用纪事本末体;但如完全采用纪事本末体,就有很大一部分应当选用的资料.要因为零散而被割弃。因此,《三国志选》除尽量采用纪事本末体外,仍保存了原有的编年史的体制.以容纳许多不能联系的资料。《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它是我阁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以毕生精力所撰成的**部纪传体通史.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时期,记述了共约三千年的历史。《汉书》亦称《前汉书》,《汉书》的名称,是班固自定的,见《叙传》《前汉书》之称,是对《后汉书》而言。粱元帝《金楼子-聚书篇》说:“又使孔昂写得《前》、《后汉津》《史记》、《三国志》,《晋阳秋》合得六百三十卷。”为《汉书》加“前”字之始。范哗著《后汉书》时,曾对纪传体和编年体做过比较,得出结论说:“《春秋》者,文既总略,好失事形,今之拟作,所以为短。纪传者,史、班之所变也,网罗一代,事义周悉,适之后学,此焉为优.故继而作之。”因此他采用了纪传体。陈寿的《三国志》,就大体说来,超出于其他诸家关于魏、蜀、吴三国史事的撰著,后人对它评价颇高。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篇》说:“及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唯陈寿《三志》,文质辨洽,荀、张比之迁、固,非妄誉也。”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引起后人的批评与责难。《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部编年体通史,这鄙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0三年),下迄后周驻德六年(公元九五九年)全书分为:百九十四卷,甩三百多万字,写出了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文字简练,记事周详,在当时来说,是一部空前的编年史巨著。
三国志选 内容简介
中华书局版《三国志》,总结了清初顾炎武、何焯一直到近代学者对于《三国志》校勘的成果,并作进一步的整理。处理办法,分为两类。甲、属于编排上的错误,依前人校语径改。乙、本书中可疑及难解的字句,经前人校改者,择其较重要的就在本书上改了,用圆括弧表示删的,用方括弧表示增的。校改的根据,书后另有“校记”说明。本书完全采用了这些校改,有关“校记”亦照抄于书末。
本书所选各篇,分段及标点符号亦依据中华书局版《三国志》。原本中断句及所用符号偶有不妥之处,则酌加改正。所选诸篇,均加注释。注释标准,考虑高等学校历史系学生的需要,凡关键性的、必要的字音、字义、人名、地名、书名、名物、制度、典故等都加注,个别难解的句子,亦酌加诠释。注释力求简要,避免繁芜,不详征博引,不多作考证。有的字音、字义或典故,裴注中有解释者,不再注。凡是已经注过的,再出现时,除必要者外,一般都不重注(譬如“赤壁”,在《武帝纪》中注过,以后《诸葛亮传》、《吴主传》、《周瑜传》中的“赤壁”,即不再注。又譬如《武帝纪》兴平元年“先以骑犯青州兵”,注:“骑,读去声,音寄,作名词用,指骑兵。”以后各传中“骑”字如此用者甚多,都不再注)。有许多是采用古人或近人注释中的意见(如《文选》李善注、《通鉴》胡三省注、卢弼《三国志集解》等),非必要时,亦不尽一一标明。解放后,全国各县市行政区划变动甚多,注释中在用今地名注古地名时,凡是一九六一年以前已撤销合并的县市,均加“旧”字以区别之。
三国志选 目录
三国志选 节选
中华书局版《三国志》,总结了清初顾炎武、何焯一直到近代学者对于《三国志》校勘的成果,并作进一步的整理。处理办法,分为两类。甲、属于编排上的错误,依前人校语径改。乙、《三国志选》中可疑及难解的字句,经前人校改者,择其较重要的就在《三国志选》上改了,用圆括弧表示删的,用方括弧表示增的。校改的根据,书后另有“校记”说明。《三国志选》完全采用了这些校改,有关“校记”亦照抄于书末。《三国志选》所选各篇,分段及标点符号亦依据中华书局版《三国志》。原本中断句及所用符号偶有不妥之处,则酌加改正。所选诸篇,均加注释。注释标准,考虑高等学校历史系学生的需要,凡关键性的、必要的字音、字义、人名、地名、书名、名物、制度、典故等都加注,个别难解的句子,亦酌加诠释。注释力求简要,避免繁芜,不详征博引,不多作考证。有的字音、字义或典故,裴注中有解释者,不再注。凡是已经注过的,再出现时,除必要者外,一般都不重注(譬如“赤壁”,在《武帝纪》中注过,以后《诸葛亮传》、《吴主传》、《周瑜传》中的“赤壁”,即不再注。又譬如《武帝纪》兴平元年“先以骑犯青州兵”,注:“骑,读去声,音寄,作名词用,指骑兵。”以后各传中“骑”字如此用者甚多,都不再注)。有许多是采用古人或近人注释中的意见(如《文选》李善注、《通鉴》胡三省注、卢弼《三国志集解》等),非必要时,亦不尽一一标明。解放后,全国各县市行政区划变动甚多,注释中在用今地名注古地名时,凡是一九六一年以前已撤销合并的县市,均加“旧”字以区别之。
三国志选 相关资料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行奉义校尉。汉以策远修职贡,遣使者刘琬加锡命。琬语人日:“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一]《江表传》日:坚为下邳丞时,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象。及坚亡,策起事江东,权常随从,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于父兄矣。每参同计谋,策甚奇之,自以为不及也。每请会宾客,常顾权日:“此诸君,汝之将也。”建安四年,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勋破,进讨黄祖于沙羡。③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日:“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卜’况今奸宄竟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①讨不从命。㈡ [一]臣松之按《礼记?曾子问》子夏日:“三年之丧,金革之事无避也者,礼与?初有司与?”孔子日:“吾闻诸老聃日,昔者鲁公伯禽有为为之也。”郑玄注日:“周人卒哭而致事。时有徐戎作难,伯禽卒哭而征之,急王事也。”昭所云“伯禽不师”,盖谓此也。 [二]《江表传》日:初策表用李术为庐江太守,策亡之后,术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权移书求索,术报日:“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权大怒,乃以状白曹公日:“严刺史昔为公所用,又是州举将,而李术凶恶,轻犯汉制,残害州司,肆其无道,宜速诛灭,以惩丑类。今欲讨之,进为国朝扫除鲸鲵,退为举将报塞怨仇,此天下达义,夙夜所甘心。术必惧诛,复诡说求救。明公所居,阿衡之任,海内所瞻,愿敕执事,勿复听受。”是岁举兵攻术于皖城。术闭门自守,求救于曹公。曹公不救。粮食乏尽,妇女或丸泥而吞之。遂屠其城,枭术首,徙其部曲三万余人。 七年,权母吴氏薨。 八年,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还过豫章,使吕范平鄱阳,②(会稽)程普讨乐安,③太史慈领海昏
- 主题:翻看了一下,感觉很好
内容不错,其实三国志我已经有好几个版本了,但是现在越来越觉得应该有几个好的选本,就选中这个了,而且在其他旧书网买了以前出版的同一个人选编的三本装订的那个。 选本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可以给孩子看,吸引他走进这个古典的世界
- >
山海经
山海经
¥17.7¥68.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5.5¥48.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5.1¥42.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3.5¥39.8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8.9¥29.8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3.0¥32.8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32.4¥49.8
-
一同走来:《老照片》特辑
¥17.8¥48 -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修订增补版
¥16.4¥45 -
长安梦华录
¥33.9¥59.8 -
中华国学百部史记.列传 全两册
¥7¥12 -
梁书诸夷传异文比勘
¥17.2¥46 -
大家小书-历代笔记概述
¥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