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大师眼中的国学-闻一多讲国学

包邮 大师眼中的国学-闻一多讲国学

作者:闻一多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1-01
所属丛书: 大师眼中的国学
开本: 16开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21.0(7.5折) 定价  ¥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大师眼中的国学-闻一多讲国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6058981
  • 条形码:9787206058981 ; 978-7-206-05898-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师眼中的国学-闻一多讲国学 本书特色

执著于美的语言大师。
  一个历史人物的偶像化的程度,往往是与时间成正比的,时间愈久,偶像化的程度愈深,而去事实也愈远。在今天,我们习闻的屈原,已经变得和《离骚》的作者不能并立了。你若认定《离骚》,是这位屈原作的,你便永远读不懂《离骚》。你若能平心静气的把《离骚》读懂了,又感觉《离骚》不像是这位屈原作的。你是被你自己的偶像崇拜的热诚欺骗了。
             ——闻一多楚辞札记
  有大智慧的人们都会认识道的存在,信仰道的实有,却不像庄子那样热忱的爱慕它。在这里,庄子是从哲学又跨进了一步,到了文学的封域。他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那神秘的怅惘,圣睿的憧憬,无边无际的企慕,无涯岸的艳羡,便使他成为*真实的诗人。
             ——闻一多经典新论
  研究中国诗的,只要把律诗底性质懂清了,便窥得中国诗底真精神了。其余如古诗、绝句、乐府,都可不必十分注意。因为一则律诗是中国诗独有之体裁,二则他能代表中国艺术底特质,三则他兼有古诗绝句、乐府底作用。
             ——闻一多国学杂谈

大师眼中的国学-闻一多讲国学 内容简介

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学者,他把时代精神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开创了诗的新格律之先河,并且刨造了自己的散文的语言。本书选取闻一多著作中有关国学经典、唐诗讲沦以及文学史研究著作作为主体,以闻一多的视角,详细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菁华。

大师眼中的国学-闻一多讲国学 目录

六义概说——闻一多诗经新解
 诗经的性欲观
  一
  二
  三
  四
  五
 诗新台鸿字说
  一
  二
  三
  四
  五
 匡斋尺牍(节选)
  一 应下了工作
  二 工作的三桩困难
  七 狼跋与周公
  八 狼跋——一幅Caricature
  九 公孙的装束
  十 公孙的性情和关于狼跋的作者的一个假设
 说鱼(节选)
  一 什么是隐语
  二 鱼
  三 打鱼钓鱼
读骚杂记——闻一多楚辞札记
 读骚杂记
 司命考
  一 从空桑说起
  二 虚北二星
  三 冬与阴阳
  四 由空桑到九冈
 端节的历史教育
 屈原问题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人民的诗人——屈原
 端午考(节选)
  龙的节日
  端午与五行
  龙舟
 廖季平论离骚
 离骚解诂甲
 什么是九歌
  一 神话的九歌
  二 经典的九歌
  三 “东皇太一”“礼魂”何以是迎送神曲
  四 被迎送的神只有东皇太一
  五 九神的任务及其地位
  六 二章与九章
  七 九章的再分类
  八 “赵代秦楚之讴”
  九 楚九歌与汉郊祀歌的比较
  十 巫术与巫音
 《九歌》的结构
 九歌释名
 东君·湘君·司命
  东君(云中君)
  湘君与司命
 东皇太一考
  一
  二
 怎样读九歌
  九歌兮字代释略说
 天问释天
易学道法——闻一经黄新沦
 周易新论(节选)
  一 传说中的《周易》作者
  二 伏羲与八卦
  三 何谓“周易”
  四 孔子与《易》
 庄子
  一
  二
  三
  四
  五
 庄子内篇校释(节选)
  内一 逍遥游篇
  内二 齐物论篇
大唐诗韵——闻一多唐诗杂论
 类书与诗
 四杰
 宫体诗的自赎
 孟浩然
 贾岛
 英译李太白诗
 杜甫
 引言
  一
  二
律诗底研究——闻一多国学杂谈
 歌与诗
  一
  二
  三
 律诗底研究
  **章 定义
  第二章 溯源
  第三章 组织
  第四章 音节
  第五章 作用
  第六章 辨质
  第七章 排律
展开全部

大师眼中的国学-闻一多讲国学 节选

六义概说——闻一多诗经新解
诗经的性欲观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关雎》一诗减然当得起这八个字的批评。但是淮南王安把孔子的意思扩充了,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那就有点言过其实了。(太史公评《离骚》亦有此语,其实他是借用淮南王安的。)清人江永、崔适大概看着国风淫得太不成话,于是根本的怀疑孔子未曾删《诗》。江氏说“孔子未尝删《诗》,《诗》亦自有淫声”;崔氏说“孔子曰‘郑声淫’,是郑多淫诗也”。前辈读《诗》,总还免不掉那传统的习气,曲解的地方定然很多,却已经觉得《诗经》云淫是不可讳言的了。现在我们用完全赤裸的眼光来查验《诗经》,结果简直可以说“好色而淫”,淫得历害!
  当然讲《诗经》淫,并不是骂《诗经》。尤其从我们眼睛里看着《诗经》淫,应当一点也不奇怪。我们在什么时代?《诗经》的作者在什么时代?如果从我们眼睛里看小出《诗经》的淫,不是我们的思想有毛病,便是《诗经》有毛病。譬如让张竞生和免耻会的太太小姐们来读《诗经》,当然《诗经》还不够淫的。可是让我们一般平淡无奇的二十世纪的人(特别是中国人)来读这一部原始的文学,应该处处觉得那些劳人思妇的情绪之粗犷,表现之赤裸!处处觉得他们想的,我们决不敢想,他们讲的,我们决不敢讲。我们要读出这样一部《诗经》来,才不失那原始文学的真面目。若不是这样,关于《诗经》便要发生两大问题了。(一)性欲的本能抑制得那样到家,那产生《诗经》的时代,在人类进化史中,不是一件大怪事吗?(二)即便《诗经》的时代没有毛病,《诗经》的本身也要发生疑问了,换言之,这三百○五篇诗,不知道又是谁造出来的膺鼎。《诗经》时代的生活,我们既知道,没有脱尽原始人的蜕壳,而《诗经》本身,又不好说是赓品,那么,用研究性欲的方法来研究《诗经》,自然*能了解《诗经》的真相。其实也用不着十分的研究,你打开《诗经》来,只要你肯开诚布公读去,他就在那里。自古以来苦的是开诚布公的人太少,所以总不能读到那真正的《诗经》。
  《诗经》表现性欲的方式,可分五种。(一)明言性交,(二)隐喻性交,(三)暗示性交,(四)联想性交,(五)象征性交。明言用不着解释。隐喻和暗示的分别,前者是说了性交,但是用譬喻的方法说出的,后者是只说性交前后的情形,或其背影,不说性交,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联想又有点不同,是无意的说到和性交有关系的事物,读者不由得要联想到性交一类的事。象征的说到性交,简直是出于潜意识的主动,和无意识的又不同了。当然一首诗可以包括几种的表现方法,又有介乎两种之间的表现方法,所以极端严格的分野,是不可能的。
  ……

大师眼中的国学-闻一多讲国学 作者简介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字友三。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上,著名诗人、学者、语言大师。生于湖北黄冈浠水一个书香门第,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闻一多开创诗的新格律之先河,并创造自己独具风格的诗和散文的语言。他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开创国学研究新境界。1937年抗战开始,他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为人民大众争取民主自由。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