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独(2025版)
-
>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珍藏版全四册)
-
>
心归何处
-
>
(精装)罗马三巨头
-
>
野菊花
-
>
梁启超家书
-
>
我的父亲母亲: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民间谚语谜语 内容简介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这本话说谚语和谜语的小书,是一本文化普及读物,适合中等以至初等文化程度的读者,尤其是广大农民读者之需。本书力求深入浅出,“理论体系”删繁就简,说理表述从俗就习,生僻词语酌予注音或释义,语例选择、语序编排均注重广大读者的日常实用和阅读方便。一句话,就是让他们看得懂、用得上。希望本书能因“小”见“大”,以甚“小”篇幅展现谚、谜两海的宏“大”轮廓。本书遴选、陈列语例时,力求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让读者能通过极为有限的典型作品,窥见真实、广袤、绚烂的谚海谜海。希望本书能以既“新”而“稳”的面目,呈现读者眼前。本书尽量吸取两“语”研究的前沿成果,既回避学术之争,又袒陈一己之见,让读者易于明了,以免无所适从。
民间谚语谜语 目录
**章 谚语概况
**节 谚语的称呼和定义
第二节 谚语的性质定位
第三节 谚语的来源与早期记载
第四节 谚语发展与“谚海”消长
第二章 谚语的基本特征
**节 谚语的内容特征
第二节 谚语的形式特征
第三节 谚语的使用特征
第三章 谚语和近邻的区别
**节 谚语和俗语比较
第二节 谚语和格言比较
第三节 谚语和成语比较
第四节 谚语和歌谣比较
第五节 谚语和歇后语比较
第六节 谚语和惯用语比较
第七节 谚语和宣传语比较
第八节 谚语和行话比较
第四章 谚语的类别
**节 事理谚
第二节 修养谚
第三节 社交谚
第四节 时政谚
第五节 生活谚
第六节 风土谚
第七节 自然谚
第八节 农谚
第九节 工商谚
第十节 文教谚
第五章 谚语的鉴别、采辑和研究
**节 谚语的鉴别
第二节 历史上的谚语采辑
第三节 当代的谚语采辑
第四节 谚语的理论研究
第六章 谚语的审美欣赏
**节 渊博美
第二节 乡俗美
第三节 浅近美
第四节 雄辩美
第五节 极言美
第六节 歧义美
第七节 俗套美
下编 谜语
**章 谜语概说
**节 谜语的称呼和定义
第二节 谜语的构成
第三节 谜语和歇后语、谶语、谚语的区别
第二章 谜语的起源和发展
**节 起源上古,孕育先秦
第二节 谜化汉魏,成熟隋唐
第三节 精于两宋,长盛不衰
第三章 谜语的基本特征
**节 隐喻性
第二节 谐趣性
第三节 韵律性
第四节 精练性
第五节 变异性
第六节 群众性
第四章 谜语的分类
**节 谜面分类框架
第二节 谜底分类框架
第五章 谜格例说
第六章 怎样猜谜语
**节 和你一起练练
第二节 教你数招技巧
附录
参考书目
后记
民间谚语谜语 节选
上编 谚语
**章 谚语概况
第四节 谚语发展与“谚海”消长
任何事物都有这样那样的发展变迁历程。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的谚语,当然也不例外。
“谚语”*初是以很普通的“现成说法”出现的。这些“说法”使用频率很高,在流传中不断被人们修改加工,争相共用,经久流传,慢慢地就发展成了较为定型的“谚语”。这是“谚语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主流。所以说,同其他民间口头创作一样,每条谚语都查无作者,也难以认定哪年哪月哪天是它的“诞辰”。
“谚语队伍”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总量增加,其成员还常常变化无常,飘忽不定。有的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历史长河,让人永难再见其风采;有的则被人们修改,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变化,如上述《史记》里的“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见于《史记》的“毒药”,后来流传为“良药”;有的如“唇亡齿寒、众口铄金、利令智昏、投鼠忌器”等,当时叫“谚”,流传时却改了名儿,现已加入了“成语”的行列。语言属于全民所有。民众使用现成话,尤其是谚语这样的艺术语句,只求说听双方耳熟能详,常常随心所欲,并不在乎它是什么“语”。因此,有时谚或非谚,便难有截然的鸿沟。
例如“班门弄斧”的使用*初见诸古籍,是以“成语”形式出现的。如唐代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说“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时至宋代,赜藏主的《古尊宿语录》卷十八,则大同小异地说“鲁班门下弄大斧”。
在这以后,成语体和谚语体,更是交替并用于许多古籍中。如元代关汉卿在其《金线池楔子》中,首次将它定型为成语:“兄弟对着哥哥跟前,怎敢提笔,正是弄斧班门,徒遗笑耳。”明代梅之焕《题太白墓》诗曰:“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诗一首,鲁班门前弄大斧。”所用较宋谚仅“下”与“前”一字之差。明代另一位文人杨循吉在《蓬轩别记》中写道:“采石江头李白墓在焉,往来诗人题咏殆遍。有客书一绝云,‘采石江边一坏土,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亦确论也。”杨氏所引,较之上述引用,也仅差只字。
从柳宗元诗序到太白墓诗,“班门弄斧”在成语体和谚语体之问变化无常,忽儿作成语,忽儿作谚语。这是字面差异造成的变迁。
……
民间谚语谜语 作者简介
李耀宗,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著有《中国谚语集成·总序》、《中国谚语熟语数据库·总序》,及《论民俗语言》数十部著作。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5.7¥46.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32.9¥58.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6.4¥48.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5.2¥10.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6.4¥28.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4.1¥32.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朝闻道
朝闻道
¥14.8¥23.8
-
古希腊神话故事
¥13¥46 -
古罗马神话故事
¥12.5¥46 -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
¥13.7¥39.8 -
彝族民间故事-中国少数民族经典民间故事
¥24.4¥55 -
伊索寓言
¥18.6¥28 -
藏族民间故事-中国少数民族经典民间故事
¥19.9¥63
科技生活-身边科技大透视-剖视图版
¥10.6¥29.9清明节
¥12.3¥25.0牛爸思维训练:四年级
¥61.8¥78.0市政工程施工资料管理
¥29.4¥36.0老子
¥7.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