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种文化之争 战后英国的科学、文学与文化政治
-
>
东方守艺人:在时间之外(签名本)
-
>
易经
-
>
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2辑
-
>
(精)唐风拂槛:织物与时尚的审美游戏(花口本)
-
>
日本禅
-
>
日本墨绘
董永传说 本书特色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
董永传说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的一册,在对大量董永传说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基础上,采用更多鲜活的民间因素,向大家展示一个更加立体、形象、完整的董永形象。相信看了本书后,读者所了解和感受的不仅仅是董永孝顺父母和与仙女真诚相爱的美好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是那生生不息、已经深深镌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中国文化!
您一定熟悉黄梅调“夫妻双双把家还”吧?您知道董永是如何感动天女下凡的吗?您了解董永与七仙女凄美的爱情传说吗?开宗明义,这本书将解开您心中的谜团!本书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的一册,在对大量董永传说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基础上,采用更多鲜活的民间因素,向大家展示一个更加立体、形象、完整的董永形象。全书语言浅显,通俗易懂,集故事性、趣味性与研究性于一体,值得一读。
董永传说 目录
**节 董永其人
第二节 孝养父亲
第二章 神女助织
**节 仙女现身
第二节 浪漫邂逅
第三章 伦理与爱情
**节 官方线索
第二节 民间脉络
第四章 敦煌的神奇相遇
**节 《董永变文》
第二节 变文解构
第五章 董永的家庭生活
**节 宋代话本
第二节 话本解构
第六章 感人至深的戏曲传唱(上)
**节 元代散套
第二节 明《织锦记》
第七章 感人至深的戏曲传唱(下)
**节 地方戏曲
第二节 黄梅选段
第八章 娓娓动听的民间故事
董永传说 节选
**章 孝子的典范
我们的董永,在汉代的时候,可不是一个爱情的代言人,他是一个标准孝子的典范。
他*早出现在东汉的武梁祠画像之中(约为公元147年到200年),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嘉祥县的武翟山。在 武梁石室的第三石第二层右数第三幅画面之中,我们见
蓟了董永和他的父亲。画面的中心是一位长者——董永的父亲,他坐在放有盛水小罐的辘车之上,左手拿着一根饰有鸠鸟的长杖,右手前指,似乎在指点董永耕作。董永父亲的右边是一棵大树,树身左倾向车。董永是个纯孝之人,他特意选择了一棵树荫浓密的大树,让父亲舒舒服服地看着自己种田。董永站在左侧,右手执农具,在耕作的时候好像还不太放心自己的老父亲,回首观望。这是非常感人的田间劳动场景,也许在现在广阔的田野上,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的一幕,因为中国本来就具有孝养的传统。这幅画上还有文字,在长者的上方有“永父”二字,而在董永的右边,有“董永千乘人也”六字。明确告诉大家,董永和他的父亲是千乘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博兴人了。
这幅画还有一些神奇之外。在董永的左上方居然有一头长鼻高昂的象,右上方飞舞着一只带有花纹的鸟而医理 永父亲右边的树上,有一物攀爬在上面,看不出到底是什么,不过好像正在用力使树倾向辘车,好帮助董永照看父亲呢。……
董永传说 作者简介
郎净,文学博士。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已出版书籍《董永故事的展演及其文化结构》、《近代体育在上海(1840-1937)》、发表论文10余篇。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9.9¥29.8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4.5¥39.8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6.7¥19.0 - >
山海经
山海经
¥18.7¥68.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20.2¥35.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1¥16.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4.1¥32.0
如何成为一个抗压的人
¥16.3¥45.0蓝鲸的眼睛
¥7.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