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独(2025版)
-
>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珍藏版全四册)
-
>
心归何处
-
>
(精装)罗马三巨头
-
>
野菊花
-
>
梁启超家书
-
>
我的父亲母亲: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山药蛋派文学的理论与发展研究
¥18.4¥58.0父母等恩:孝慈录与明代母服的理念及其实践
¥23.9¥52.0法语世界的鲁迅传播与研究(1926—2016)
¥18.7¥59.0社会转型时期的江南士族
¥17.2¥54.0落日的辉煌-17.18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
¥18.1¥49.0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3319533
- 条形码:9787533319533 ; 978-7-5333-195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论 本书特色
本书对文学理论形态类型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当在形态”的建构的分析,也是很有特点的。 本书明显带有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研究”的性质,它借鉴和沿用了较多前人和他者对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研究的见解和观点,某些层面的论述含有“文学理论学”的色彩。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论 内容简介
本书对文学理论形态类型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当在形态”的建构的分析,也是很有特点的。 本书明显带有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研究”的性质,它借鉴和沿用了较多前人和他者对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研究的见解和观点,某些层面的论述含有“文学理论学”的色彩。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论 目录
绪论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研究及其问题
一、“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释义
二、“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框架的意义与欠缺
三、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的研究对象及其构成
四、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的研究方法与意义
**章 中国文学理论的“近代性历史叙事框架”与“现代性历史叙事框架”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总体性特质问题的论争
二、近代、近代性概念的辩证与“近代性历史叙事框架”
三、“现代性历史叙事框架”的欠缺与确立“近代性历史叙事框架”的意义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历史图景与视界的基本问题
一、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历史图景与视界的基本问题
二、“五维度总体性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研究
三、近代时期(1898年~20世纪80年代初期)
四、现代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2000年)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历史性转换及其新传统
一、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研究的基本概况
二、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历史性转换的基本机制及其特质
三、20世纪中国的文学理论传统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类型与政治性文论的流变
一、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类型
二、20世纪中国政治性文论的特质、构成、地位及其意向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政治性文论特质及其影响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教科书文论的特质与发展
一、20世纪中国教科书文论的视界及其特质
二、传统视界中教科书文论的基本构成及其教学的现实操作
三、20世纪中国教科书文论的发展
四、体悟性文论与教科书文论的整合:老舍《文学概论讲义》解析
第六章 20世纪中国意识形态论文学理论的流变及其特质
一、意识形态论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二、20世纪中国意识形态论文学理论的特质及其流变
三、20世纪中国的意识形态论文学理论与文学现代性
第七章 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历史流变及其重建
一、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及其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形态类型、特质及其当下命运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当在形态的建构
第八章 政治文化视界中转型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思潮及其转向
一、政治文化的流变与重建:转型时期文学理论思潮的演化及其转向
二、“去政治化”与“再政治化”:异质性“政治导向”与理论思潮转向的基本规定性
三、思潮的“转向”及其超越:转型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整合与重建
第九章 “反本质主义”思潮与文学理论视界的当下重建
一、理论视界的解析
二、转型时期中国文学理论视界重建的向度及其问题
三、“反本质主义”思潮对转型时期中国文学理论重建的影响
四、视界重建的意向:文学理论的人文性、批判性、多元性与现代性
后记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论 节选
**章 中国文学理论的“近代性历史叙事框架”与“现代性历史叙事框架”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20世纪
中国文学总体性特质问题的论争
新时期伊始,社会现代化又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四个现代化”一时成为流行语,国家也从此走向改革开放之途。亦正是在这一情势之中,西方的各种现代性社会文化思潮、学术思潮与文艺思潮开始在中国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与此相伴随,西方的现代化理论也开始被引入。在文学研究与理论批评领域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为了突破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模式,文化观、整体观、现代意识与系统方法一时成为学者与理论批评家们的首要选择。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历史叙事框架”开始形成,并渐趋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主导性、主流性的框架。基于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与文学发展的复杂性、多元性与丰富性,基于“现代性”概念的暧昧不清及其解说力的欠缺,在90年代的学术界与理论批评界,有的学者也开始尝试性地引入“近代化”、“近代性”的概念及其相关命题,来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及其总体性特质进行阐释,因而引发了相关的论争。
处于新世纪的今天,从“现代性”的角度来把握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与文学,或从“近代性”抑或从“混杂性”的意义上来加以把握,哪一种更有利于理解并阐释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与文学的特质及其发展,应该说,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学术话题,也理应对“近代、现代、当代”这一“三分法”和80年代以来所提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观念加以反思。
……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4.5¥39.8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5.7¥46.0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4.0¥32.8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5.7¥45.8 - >
烟与镜
烟与镜
¥18.3¥48.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6.7¥19.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8.7¥24.0
汉语春秋-中国古典人文意象随笔
¥10.9¥26.0好大的苹果(新)
¥16.1¥39.8写给孩子的经典名著(全四册)
¥32.5¥112.02015中国粮食发展报告(英文版)
¥240.0¥300.0晚清新政时期图书出版业研究
¥11.8¥25.0